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863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doc

浅析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温岭市工商局戴添添

信用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石,是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信用体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由一系列与信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道德文化、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组织形式、技术手段、运作工具和运作方式构成的综合系统。

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工商部门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创新监管手段,搭建以经济户口系统为基础的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平台,以业务工作流程为主的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以综合量化为主要特征的企业信用监管评价体系,以信用分类监管、信用反馈、信用监管提示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监管模式。

从工商部门的实践情况来看,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统一的思想认识、准确的角色定位、扎实的工作基础、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强大的技术支撑。

本文结合温岭市工商局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实践,浅析当前工商部门在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温岭市工商局在推进温岭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的具体实践

(一)、以企业信用数据库为平台,严把信用监管基础关。

对企业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从源头上抑制市场违法违章行为,培育市场信用主体;规范数据采集的途径、程序、职责、标准,按“谁登记、谁录入,谁巡查、谁录入,谁评比、谁录入,谁处罚、谁录入,谁录入、谁负责,谁更正、谁录入”原则,规定信息数据录入时限,对非职责范围内的数据不越权采集;根据企业巡查信息、年检信息、荣誉信息、失信信息形成第一手动态信息,结合企业主动申报、有关职能部门配合提供的信用信息,由专人整理、补充、校对企业建档信息,保证信用信息源头数据的规范、准确。

(二)、以信用分类监管为抓手,严把失信行为查处关。

一是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将被监管对象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C、D六级,根据不同信用等级设定不同的巡查频率和监管措施,如对信用度最高的AAA级经营户实行每年巡查1至2次,信用度最差的D类经营户实行每周至少巡查一次。

二是搭建市场信用评价体系,起草并通过《商品交易市场经营者信用记录管理办法》,在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温岭水产品市场开展试点工作;三是实行行业信用分类监管,将9个基层工商所(分局)与辖区特色行业对接监管,即太平—广告业、城东—化妆品业、城北—托运业、温西—工量刃具业、大溪—泵业、泽国—机电业、新河—钢铁业、箬横—石雕业、松门—船舶业。

四是对有过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加强重点、追踪、动态监管。

(三)、以多种联企活动为载体,严把合同监管服务关。

一是结合“万家企业信用工程活动”、“百名干部进千企”等联企活动,主动将合同监管服务职能伸向各类企业与行业,发挥行政指导的导向、灵活、互动和非强制作用,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降低合同使用风险,提高合同履行率,防范和杜绝合同欺诈行为;二是引导、帮扶信用企业申报各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遵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标准和程序,突出企业合同信用、银行信用、税务信用、环保信用、质量信用状况测评,对于不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以受理,对于环保不达标并在银行、税务等部门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坚决予以否决,确保评选质量;三是加大对房地产、物流、汽车、物业管理行业的合同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确保合同执法监管工作取得实效。

(四)、以企业信用促进会为载体,严把信用建设服务关。

成立企业信用促进会,协助开展企业信用创建、信用调研及其他社会活动,支持企业信用建设;了解全市企业信用状况,掌握企业信用建设动态,及时向行政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组织企业信用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用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制定并推广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开展法律咨询、资信调查、信用查询、信用评估及诉讼代理等服务,推进信用服务产业发展;开展与国内外同类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了解信用管理先进理念和做法。

(五)、以网站信用指引为标杆,严把经营性网站信用建设关。

将网上交易平台作为信用监管工作切入点,建立健全温岭市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对全市10家经营性网站(包括4家团购网站)开展网站自律和信用建设活动,实现网上亮照经营,公开企业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按《浙江省网站信用管理规范指引》要求建立网站信用管理、网站会员信用管理以及公示、投诉、备案、信用评价等制度;鼓励加入《浙江省网站信用联盟》,恪守相关行政许可规定,确保交易安全和数据安全,打造温岭网络信用形象。

(六)、以品牌建设为契机,严把商标品牌战略落实关。

一是争取市政府支持,推动建立市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温岭市“十一五”商标品牌发展规划》、《温岭市关于推进“品牌大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品牌富农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省县市级率先推出“温岭市著名商标评选”活动,以市长令形式颁布《温岭市著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实施办法》;二是争取宣传到位,开展全市“消费者喜爱的十大农业品牌”评选、“走进品牌新时代”、“唱响品牌”大型文艺晚会和“百场电影进农村”等活动,编发《行政指导工作手册——商标品牌指导篇》;三是争取服务多元化,开发温岭市品牌网,建立涵盖全市百余家重点企业的商标培育数据库,指导企业创牌和驰(著)名商标申报;出台“一地一策”品牌扶持培育措施,发展商标品牌基地;推广“农产品+公司+商标”新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开展“一社一标”品牌富农活动。

四是争取打假有力,与著名企业共建打假维权护企协作网络,创新推出商标印制电子备案制度,实行“网上备案、实地核查”监管机制。

近五年来,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300余件,罚没款3200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0余起。

二、当前工商部门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信用监管主体权责不明确。

完善的信用建设法律法规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但目前全国尚未出台一部法律法规明确信用建设的主管部门或协调部门,使包括工商在内的各职能部门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地位、职责与权限模糊,仅靠落实政府规章制度,显得约束不强、效力不高、操作不易。

(二)、社会信用基础不扎实。

主要表现在企业、个人的信用意识淡薄,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商标侵权、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加上信用需求不足、信用商品化程度不高、守信效益转化不显著、失信成本较低等因素,市场失信行为不断滋长蔓延,加大了工商信用监管工作难度。

(三)、信用宣传力度不到位。

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其中政府信用是关键,企业信用是重点,个人信用是基础。

强化对企业、个人的诚信教育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长期任务。

但当前工商部门在参与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容易忽略舆论导向作用,将工作重心偏向执法监管,造成企业、个人缺乏共建诚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四)、信用监管队伍素质不平均。

信用体系建设涵盖的知识面广、理论性高、专业性强,而目前基层工商队伍普遍老龄化,缺乏专业的信用监管知识和研究人员,对信用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无法做出权威、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影响工商部门“公信力”。

(五)、部门信用信息不共享。

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战略,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统一协调、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资源。

目前,社会信用数据主要集中在工商、国税、地税、质监、法院等部门,本部门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基本完善,但各部门之间在信用信息运用中缺乏部门沟通、配合与共享机制,导致无序监管、分头监管、缺位监管和越权监管。

三、解决工商部门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是以打造“信用工商”为基点,增强政府公信力。

(一)、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

落实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包括工商行政审批条件、流程、时限、材料、收费对象等,切实履行政务承诺;履行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一头受理、一窗受理、一单到底、一口收费”制度;严格审查前置许可项目,突出对涉及食品安全、人身财产安全、安全生产等行业的经营资格审查;

(二)、推行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

增强工商干部法治观念,推进行政执法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杜绝随意执法、违规执法、粗暴执法、执法不公,严肃处理立案调查不及时、执法检查不严肃、自由裁量不公正、办案程序不规范行为;推进执法办案的行政指导工作,做到能教育的不处罚、能整改的先引导、能轻罚的不重罚;(三)、推进作风建设,规范廉洁行为。

强化队伍内部管理,从执法依据、执法程序、责任追究等方面入手,促使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意识;严肃处理有法不依、有纪不守、有章不循、有禁不止、有令不行、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等行为,杜绝做人情事、办人情案、收人情费、吃人情饭现象。

二是以推进信用宣传为支点,弘扬社会诚信文化。

(一)、在宣传形式上求突破,通过专题培训、网站宣传、电视播报、报刊杂志、展览演示、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途径,加大诚信宣传教育的亲和度、吸引度和渗透度,全面营造“讲信者荣、失信者耻”的舆论氛围;

(二)、在宣传载体上求突破,将诚信文化与普法教育、维权教育、企业文化创建相结合,开设企业诚信文化活动室、诚信文化墙、创作诚信作品等;(三)、在宣传内容上求突破,在宣传诚信文化基础上,加大对无照经营、商标侵权、制假售假、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虚假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资金等相关法制宣传,增强市场主体的诚信守法自觉性。

三是以信用监管队伍培育为关键点,壮大信用监管力量。

(一)、建立队伍争先创优机制,引导工商干部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挖掘主动学习、强化业务、提高素质的内在潜能,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接受难度煅炼,提高业务能力;

(二)、建立队伍培育机制,抓住建立信用监管体系的良好机遇,建立健全执法队伍培训制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训机制,补充监管新知识,开发监管新思路,培养监管新能力,建立一支与信用监管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执法队伍;(三)、建立队伍考核机制,通过实施竞争上岗、目标考核、末位淘汰等激励机制,使监管队伍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将动力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效力。

四是以深化信用分类监管为重点,搭建信用交流平台。

(一)、合理运用信用行政指导。

注重事前监管,对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生产安全的突发紧急事件,及时通过信用预警、信用提示等方式予以披露和告知;对企业信用状况的动态变化,采取信用约谈、信用指导、信用修复、信用奖惩等手段;

(二)、加强信用分类监管互动。

以责任区信用监管为基础,强化局所互动、所所互动、所内互动,对于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突出的,树立标杆并及时加以推广,对于信用分类监管工作相对落后的,选派业务骨干驻地指导,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三)、扩大信用信息采集和交流平台。

将无照经营、商标、广告、合同、财务、消费者投诉等管理职能纳入信用管理之中,使工商各业务线的监管信息汇集、整合,形成足以影响信用评价结果的信用信息,促进工商部门内部、工商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

五是以强化消费维权为要点,提升市场信用价值。

(一)、形成工商倡信、企业守信、个人诚信的自律观念,提高工商部门依法、公正、积极处理消费投诉意识,提高企业自觉履行诚信承诺和承担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个体经营者诚信经营、公平交易、公平竞争、反对缺斤短两、坑蒙拐骗意识,提高消费者合法、合情、合理进行维权申诉意识;

(二)、建立12315消费投诉信息与市场准入、食品安全监管、信用分类监管、商标印制备案管理、网络经济服务监管、执法办案等网络信息系统对接,实现网上投诉、查询、受理、应急处理、动态监管、信息发布和数据分析一体化;(三)、建立市场失信惩戒制度,在完善12315消费投诉功能基础上,明确市场失信行为的认定办法、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制度,提高市场失信成本,增加市场失信风险,建立守信获益良性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