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64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5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docx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

小学数学2-5年纪教案(考试版)

第一章《长度单位》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编排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

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

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编排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

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编排

1.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

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①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左上图)

②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

(右上图)

得出结论:

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量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4)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

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

四、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教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改编。

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

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第二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第三章《进位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3.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4.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教学设计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

”“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反思:

在已有口算知识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笔算减法,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基本概念:

数位对齐;掌握好竖式计算的法则:

从个位减起。

虽然学生也说到了不退位减法也可从十位算起,但我还是强调笔算时从个位算起,以免后面的学习受影响。

在老教材中对笔算方法是提出了3条要注意的地方,其中一条是从个位算起,我想:

本节课教学必须强调从个位算起?

第五章《退位减》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合作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的算理。

第六章《连加、连减》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第72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初步学会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的方法。

第八章《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正确画角。

第九章《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3、学会观察和独立思考。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

(二)教学策略选择

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发继续学习的需要,这是教和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生成点。

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捕捉这些资源的生成点,了解学生的起点,根据学生实际调控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资源共享。

在教学中重视数形的有机结合,提供具体情景,通过以下几个层次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1、了解起点

首先通过谈话来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然后从学生的谈话中找出值得质疑的问题,从而引入新知的探究。

这样在了解学生的起点中捕捉教学的生成点,用好学生身边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探究验证

这个环节以情景引入,直接出示小棒图提供同数相加的学习素材,然后让学生列出算式,最后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对照,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讨论中理解乘法的意义。

3、解释应用

精心设计的练习,避免了集中练习对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2”的意义,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十章《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2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较熟练地口算5的乘法算式。

3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第十一章《2,3,4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经历归纳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②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③使学生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了解乘法口诀的结构。

2.能力目标:

①会用口诀进行解题和计算。

②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发展。

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与乘法的《6的乘法口诀》

学生分析:

学生的问题意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数学情境图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表述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面。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并熟记2至5的乘法口诀,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他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三册61页的《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写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2、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

3、以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编写口诀,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计算乘法。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正确进行计算。

第十四章《8的乘法口诀》

二、教材及对象分析:

“8的乘法口诀”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意义,会运用1—7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这部分知识为学生学习8的乘法口诀打下了基础。

教材处理“8的乘法口诀”的口诀引入,不是抽象地直接搬出口诀,而是先通过小狗在数轴上跳,一次跳8,二次跳几,三次、四次……这样形象的例子,进而推导出8的乘法口诀。

学生易于掌握和接受。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学生在有了1—7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已有基础,学生学习并不抽象,比较容易理解。

我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思维特点和启发性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感知操作、讨论尝试等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和探索新知,帮助学生逐步悟出8的乘法口诀的由来。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掌握8的乘法口诀

第十五章《9的乘法口诀》

一、设计思想

本课的设计主要运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彼此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中,很自然地复习巩固了9的乘法口诀。

学生在这样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汲取了数学养分,在亲身经历了9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真真实实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为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的第一课时后,及时地巩固练习,加深对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

其中1、4、5、7题是为了熟练9的乘法口诀的练习,第二题为了加深对9的乘法口诀的基本含义的理解,设计了一个搭积木的比赛,第三题通过扫雷游戏提出了9的2倍,3倍,4倍„„9倍等倍的概念,让学生更进一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特征。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1~9的乘法口诀”之后,进行乘法计算的练习,比较容易掌握。

但要更进一步地理解运用,并熟练地计算,对于记忆力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容易出错,如6×9=54,容易背成6×9=56等。

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规律,实践应用,在合作交流中,讨论互联网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练地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能正确地运用9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思考:

通过9的乘法口诀的运用,进一步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运算规律。

3.解决问题:

建立9的倍数的数学模型,用图像语言来刻画数学本质特征的过程,利用这些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

4.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思考的习惯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理解“倍”的概念。

第十六章《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知道要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认物体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十七章《数学广角》

教学任务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的“数学广角”其主要的教学《解决问题》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平均分》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平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第三章《除法》

教学《锐角和钝角》教材分析:

《锐角和钝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的新课的导入。

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

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

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

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

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

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

第五章《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新增的一个内容。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

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

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

因此本课教学应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的学习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平行线和推导基

本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几何知识作铺垫。

对象分析:

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也不会有意识地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

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本学段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观察图形的平移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大部分学生会把两幅图之间的距离看作是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让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第六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然后让学生收集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再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第七章《解决问题》第四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具体的情境引出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

教材通过学生喜欢的主题图,引出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再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2、向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教材先呈现计算思路,放手让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运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并形成用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3、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通过例题和相关练习,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学习,一方面是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培养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第八章《1000以《10000以《克和千克》

单元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吨”的教学奠定基础。

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教材编写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还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从市场买回的苹果、鸡蛋和鱼的质量”,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