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68760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扬州市“十二五”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研究课题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陈至立同志曾在1998年撰文指出: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与突破口。

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关键因素。

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就可以打开通向教育改革发展的现代化之门。

”教育信息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及资源的开放、共享。

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的迫切追求。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校园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强大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已经成为关注的中心。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立,改变了过去各学科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使得原本孤立、零散的教学资源产生整合聚集效应,也避免了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增加了教育的新手段,方便了师生的使用,对促进教学改革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扩大课堂容量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加强实训环节,提高实训效率,贴近工作岗位,营造真实工作环境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助于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分享专家经验,共建精品立体化课程资源,弥补师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弥补实训实习基地不足,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

二、研究范围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教学资源库,包括题库、教材库、课件库、案例库等。

二是网络课程,即在网络上开设的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可供人们直接在网上学习的一门完整的课程。

三是教学网站,主要指为教师或教学小组开设的网络空间,供他们存放自已平时收集、加工或制作的教学资源、课件、讲义、论文等。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这些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发布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进行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教改试验,并与传统教学进行对比,分析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对教学的影响。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深入融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及其共享平台的建设方兴未艾。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问题已经成为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此进行的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既有利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又可以为网络信息服务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和重用,能有效整合与管理校内的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利用,这对扩大学校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和科学化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及整合,开发出适合职业学校需要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基于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二)研究内容

1.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充分考虑教师信息化水平,加强多媒体教学师资的培训,推进资源建设工作进程。

2.积极向学校争取政策,调动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性。

3.充分使用校园网资源,打造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整合优化各类教学资源。

4.鼓励教师利用学校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教学。

5.按时开放网络教室,使每位学生能随时登录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关注国内外教学资源数字化的发展动态,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调查法:

利用教师座谈等方法了解教师信息化水平,了解教师已有的各类资源的具体情况,以便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对已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3)实验比较法:

选择本校通专业不同班级,分别应用传统课程教学与基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课程专题教学设计及试验效果的满意度。

(4)经验总结法:

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效及存在问题等作比较详细的分析和归纳,以便继续深入细致的试验探索和研究。

(二)研究步骤

课题整个研究阶段历时一年(2011.5—2012.5),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5—2011.8):

完成各类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理工作。

第二阶段(2011.9—2012.1):

完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2012.2-2011.3):

完成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课程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试验工作。

第四阶段(2011.4):

完成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课程教学试验结果的分析。

第五阶段(2012.5):

撰写研究报告,结题。

六、课题成果形式

1.建设学校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

2.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相关经验,形成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

3.整合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教学资源集,供广大师生使用。

4.课题实验研究报告及工作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宝应县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于2003年8月,现由宝应商贸学校、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宝应分校、宝应县教师进修学校、江苏省宝应县社区培训学院和宝应县青少年宫组成。

集团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发展、形象”为主题、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精致管理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着眼本地经济建设和产业需求,继续创新管理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创新专业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科研管理能力。

课题主持人马如剑为扬州市专业教学能手,讲师、技师。

“十一五”期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改试验研究》(D/2008/01/050)的研究并成功结题。

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八、经费预算情况

宝应县职业教育集团办学理念鲜明,办学效果显著,科研经费充足,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支持本课题研究。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

2011年5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