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8770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docx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

怎样让练习设计为有效课堂服务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课标新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应在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兴趣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思维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意识,并促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前练习状况的分析

在对我市数学教学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如何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不够。

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书写太差,练习错误率高。

从调研中发现,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几乎都不用草稿纸,有的学生当面临无法口算的习题时用教材当草稿,不但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而且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

当发现错误后又乱涂乱画,不会正确使用正确的修改符号,虽然我们在试卷中放了2分的书写分,但仍未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中、高年级学生在口算的基础上,一定要正确使用草稿纸,教师要把打草稿当作重要习惯来抓。

2、练习容量太多,学生课业负担太重。

现在多数学生的作业量大,学习成绩好的还基本能完成,程度差的就只能每天在题海中煎熬,为应付老师的检查,有的只好抄袭,有的加夜班,有的家长帮做。

3、习题形式单调、重复。

大部分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仍是课本中的习题或相关练习册中的习题,这种习题形式单一,基本上就是课本题的翻版,而学生做作业则是个人操作式的机械模仿,很少出现变式题和开放题。

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缺乏解决现实问题及实践操作的练习题。

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他学科的联系。

习题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而所谓的解决问题也只不过是通过机械地辨别,模仿即可套用公式或相关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通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极为不利的。

▲怎样让练习设计更好地为有效课堂服务呢?

(一)改革作业形式,拓展作业空间。

树立大教育观,走出封闭狭隘的课堂,努力打破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拓展学生作业的空间,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学生生活的“向导”;引向家庭,引向社会,与社会活动“接轨”,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设计作业的新要求。

(1)“自助餐”式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满足差异发展。

如在每天的习题布置中,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容量和难度的作业,学习差的做基础题,优生多做拓展题。

这种分层练习让学生达到能“跳”的“跳”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能“飞”的“飞”起来的目的。

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现象往往无法顾及每个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作业难度太大,就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难度适中,学生会表现较强的主动性,信心百倍的完成作业。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种诱因中,成就动机则是普通的、有效的一种。

为此,精心设计布置“自助餐”式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发展。

(2)“导演式”作业

新课程提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传统教学中,都是教师设计好习题让学生完成,形式能够被动应付,主动性得不到发挥。

实践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出的习题更感兴趣,练习也更投入、主动。

我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当一回作业的“导演”,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自己安排,自己参与评价。

学生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兴趣浓厚。

 (3)“亲情型”作业

如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后,教师让学生在家里与家长玩扑克牌游戏,边玩边计算两人手中扑克牌包含的数字的和与差。

学了“高矮”后,让学生与爸爸妈妈比高矮,并用“谁比谁……”说一句话。

在这种具有亲情的环境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发展。

(4)“友情型”作业

小课题研究、做社会调查、办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能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家出谋划策,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通过友情合作,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在学习的思考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并学会互相尊重和妥协,从而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5)操作实践性作业

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纯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

如学完“认识图形”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学过的图形,并将这些图形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最后将图形拼贴成美丽的主题图画。

(6)调查式作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只要掌握课外知识的层面上,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拓宽知识来源,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除了从课本中获取信息之外,增加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并利用课外作业的机会,超越课本,有计划、有目的地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有关数学知识的科技书,或利用我市红色资源及网络的优势,收集有关革命历史数据、人物事迹、数学常识。

学生加以积累,做摘录笔记,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处理,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体现数学的生命活力。

如教学“时间”后,根据教学的内容,可以设计以下课外作业:

A、你平时在家锻炼身体吗?

请你选择一项活动,具体做一做,记录一分钟内的次数(拍球、跳绳、跑步),或者在学习方面(写字、阅读、口算)。

B、了解你们家庭成员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

C、查阅有关数学资料,了解各行各业在一分钟内都能做哪些事情。

在这样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田野、街头、商店、超市、银行……处处都有学生的身影。

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又如,在学完“统计”后,可以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调查一个星期你们家扔掉多少的塑料袋,画出统计图,进而说一说为了保护环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些调查式的实践作业中,学生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

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时代气息。

(二)引导学生参与,共同编制习题。

为了让练习的内容更广泛、全面,在习题的设计上要有所突破,不能局限于老师出题,要让学生也参与出题,可以个人出、小组出,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学生的习题一经录用,就在习题的题目前写上“XX同学或家长供题”,“XX学习小组供题”。

班级多的还可以在各班之间交流。

学生在收集过程中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他需要了解现阶段的学习内容,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并且要会解答,知道需要考查的是什么。

为此,老师可以适当布置数学日记或周记,让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引领全班,学会观察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杜绝机械训练,注重练习的针对性。

有的老师喜欢让学生抄课本中的练习及学生人手一份的练习册中的练习,认为抄了就有印象,就能提高解题能力。

其实这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此举无形中就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有些教材中做不下的练习只要在练习本中写上序号就行,关键要抓学生的解题过程,抓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有些重点知识如果在相关的练习册中没有重点训练,或者学生在练习时错误率高的,教师要准备一本作业情况登记本,记录学生每天作业批改中出现的普通问题,再针对此题型适当加以补充相关习题,让学生练得扎实有效。

(四)观察现实生活,建立练习题库。

1、引导观察生活,学会关注生活

留心观察是一切生活化习题来源的重要方法。

如何养成学生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呢?

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

如“生活中的有心人”评比大赛,首先留给学生一周的观察时间,然后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习题进行有选择地设计。

如:

A家庭介绍:

你家()口人、()种家用电器、住房面积()、住在(),怎么表达才能最快地找到你的家?

家里每月大约用电()度、用水()吨,每度电()元、每吨水()元,每月的水电费各多少元?

一年的水电费共()元;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B:

个人档案:

你的身高、体重各多少,买多长的鞋合脚,每天大约能吃()克大米,你知道妈妈、爸爸的这些数据吗?

C:

社会广角:

你知道商店中哪些商品的价格,请列出来;在购买物品时你有什么省钱的窍门介绍介绍。

此外,我们还可以随时随地检测学生的观察能力。

如:

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表谁能背下来?

升国旗时有几位护旗手?

估一估学校教师和学生各多少人……常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将迅速提高。

2、随时积累,建立生活题库

学生只学会观察而不及时记录,许多数据只能是过眼烟云,因此,要引导他们把每天发现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及时地记录在自己的生活题库里或数学日记中。

每周上交一次,教师及时查阅,选择与所学知识相吻合或有价值的素材,适时地评出“最佳选材奖”,激起学生的收集热情,做到持之以恒。

随着日积月累,学生的生活题库资源丰富,图文并茂。

有一个月来的温度记录;有自己半年的身高、体重变化;有神洲5号成功发射的图片及确凿数据;有各种牛奶促销活动的广告单;有超市开业的价目表;有参加运动会后相关的竞赛数据……在学生收集的过程中,许多知识教师不必教他们也自悟自通。

如运动场上运动员的号码1005、2005、3005,学生通过观察很快知道千位上是1、2、3的分别代表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

并学会记住本校的起止号码,关心自己学校的运动员为之加油呐喊。

当成绩公布后运动员不顾疲劳到荣誉栏中摘录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统计,还编出许多应用题。

总之,学生在收集整理许多生活信息的过程中,大大地增强了分析、观察、猜测、探索的能力,既学会了积累,又学会了运用。

3、交流展示,实现相互促进

交流是新课标提出的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学生收集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是培养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许多生活知识来源于广阔的社会,需要他们去接触社会与人交流。

如调查家里的收支情况需要与父母交流;学校占地面积、教师年龄结构、师生人数的获取要与校领导或老师交流;商店里商品售价情况要与售货员交流。

胆子小的、内向型的学生首先难于迈出这一步,教师要耐心地指导,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会他们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的交流还体现在同学间的相互沟通。

如学生在班里展示自己感到满意的生活化习题,在同桌或小组间相互传阅、借鉴、启发。

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家乡变化,从新闻报道、报刊杂志(如瑞金报)里获取许多现实数据,结合自己的感受以新闻报道员的身份到台上演说。

从而实现在交流中相互促进。

以下是学生的展示片断:

生1:

这是我昨天看《小学生报》收集到的信息:

题目是《算算将来长多高》。

日本著名助长专家额田成教授研究了适合亚洲孩子的身高预算公式:

男孩预测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a ,女孩预测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a 。

a的最大调整值为±8.5厘米,受饮食、睡眠、运动等后天影响。

生2:

这么复杂,怎么算啊!

生1:

我教你们算,比如:

我妈妈的身高158厘米,爸爸167厘米,我是女孩,我的遗传身高为(158+167-13)÷2=156厘米,如果我不注意饮食、睡眠,不加强运动,a值就可能是减去8.5厘米,我将来的高度是156-8.5=147.5厘米,成为矮个一族了。

相反,我最高可能高到164.5厘米。

此题一出,学生们兴致极高地回去调查了父母的确切身高,预测自己的未来高度,不但明白了如何使自己长得更高,而且学会对复杂信息的处理。

总之,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作业的改革上,也应立足于这一出发点,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设计与实施适合孩子天性的作业,将使作业变得更生动、实用,更令人兴奋!

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孩子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

面对这样“多彩的”作业,孩子们会自愿的接受,他们会乐意设计出一张张生动有趣的数学图画、一份份充满童趣和个性的数学作业,数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