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9224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docx

大蒜市场需求及应对措施

大蒜市场供需现状及应对措施

大蒜作为小宗农产品,种植门槛低、市场容量小,极易诱发跟风和投机等行为,近年来大蒜价格频繁出现剧烈波动,对蒜农、库存商、消费者均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山东、江苏、河南等省的自然生态条件有利于大蒜生长,是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比较成本优势,价格上具竞争优势。

但是我国大蒜在国内外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县大蒜收获期集中在5月中下旬,白蒜相对红蒜价格、品相更好,受到更多蒜农欢迎;蒜种主要来自河北,2017年年初蒜种价格5元/斤,造成2017年生产成本增加;目前我县大蒜收购价格约合1。

1元/斤,多为订单销售,河南0.7元/斤,造成各地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品种、品相以及产区集中种植面积;我县仓储能力在30万吨左右,仅田集就有冷库约360个,每库容量500吨左右;2016年总产量达42万吨,出口量4-5万吨;2017年种植面积35万亩(农业局统计数字),均产1000公斤/亩,汶上、南鲁、伯乐、天宫等新蒜区产量略高于1000公斤/亩,低于去年的全国单产统计均值;亩均成本(不含土地承包费用)约合4500元,机械化程度较低;2017年全县大蒜投保面积19.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56.6%。

一、全国大蒜主产区面积及产量

近年来,全国大蒜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1170万亩。

2015/16年度种植面积估计为1173万亩,与上年度相比持平略减。

2016年大蒜单产约为1450公斤/亩,同比减10。

3%,总产量估计为1701万吨,同比降约一成.

2016/17年度大蒜播种面积保守预计约增长10%,将达到1280万亩,其中山东大蒜种植面积为360万亩、河南200万亩、江苏150万亩、四川56万亩、云南50万亩。

2017年大蒜的直接成本(涵盖蒜种、剥蒜、整地、栽种、地膜、浇水、化肥、农药、收获、晾晒等全过程)约为每公斤4元。

二、大蒜价格变动原因分析

引起蒜价波动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我国大蒜种植规模小,产供销信息不畅,蒜农及经营者对市场变化的预测能力差、防御能力差,蒜价飙升时盲目扩种,导致供需失衡;二是大蒜的品性特殊,过了休眠期,通常8-9月份必须入库冷藏,否则会发芽变质;三是我国大蒜产业链短,规模化的大型第三方仓储企业匮乏,仓储成本高,加工和仓储能力有限;四是大蒜不是必需食品,仅作为调味品;五是由于游资和信息炒作,蒜农及经营者面对市场变化时协同应付能力差,蒜价动荡又会带动蒜农盲目追涨杀跌.

三、市场需求和加工贮藏

(一)2016年市场有效供给少,2017年消费平稳增长

2016年大蒜消费量估计为1338万吨,种用量为192万吨。

在大蒜减产、价格暴涨的情况下,受“卖落不卖涨”心态影响,农户盼涨心切大量囤积,商贩窝货不出,经纪人抬价收购且待价而沽。

2017年大蒜消费量将保持平稳略增的态势,预计将达到1514万吨,种用量略减,为188万吨。

影响大蒜消费的积极因素一是人们对大蒜素的营养保健认识逐步提高,尤其是雾霾天气加重,一些城市居民可能增加大蒜购买量;二是人们对传统大蒜制品的饮食偏好有所增强,或促进大蒜加工品消费的稳步增加.但由于2017年上半年(4月前)蒜价依然偏高,中低收入人群可能会选择洋葱等其他产品替代大蒜消费,或将对大蒜消费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2016-2017年中国大蒜供需平衡表

注:

①总供给=期初库存+产量+进口量,总需求=消费量+种用+出口量+损耗+期末库存,产量=单产×种植面积;②本平衡表中的年度周期为日历年份。

(二)2016年大蒜出口明显紧缩,2017年将有所恢复

受国内高蒜价影响,2016年大蒜出口受到一定抑制, 出口量约为170万吨。

2017年大蒜出口预计将逐步走出冷淡期,出口贸易呈恢复性增长,预计可达195万吨,同比增约15%。

大蒜出口创汇仍将靠数量贸易,出口品种以蒜头、保鲜大蒜、干大蒜、醋腌大蒜、冷冻大蒜和盐水大蒜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出口量相对较小.2017年要防止产生新蒜上市后的扎堆出口现象,避免出现“量增额减",引导国际大蒜市场价格平稳运行。

(三)2016年库存量较往年明显偏低

2016年大蒜入库量明显降低。

市场上供应的大蒜,分为鲜蒜和冷库蒜,一般来说5-8月约有25%的鲜蒜直接进入国内消费市场或出口,剩余大蒜基本由经纪人采购入库保存,作为冷库蒜在后期陆续上市。

截止目前,我县已无冷库老蒜储备,金乡约有3万吨左右的库存。

四、市场冲击的应对措施

(一)改善大蒜品质,提升大蒜附加值,

大蒜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可以加工成蒜油、蒜粉、蒜素、蒜茸等产品,也可以加工成大蒜素注射液、大蒜素片剂、大蒜油胶囊、大蒜油气雾剂、大蒜酊剂和大蒜灌肠液等.目前,国际上大蒜产品多达140多种,但是我国只生产40多种,产品附加值较低。

出口高附加值的大蒜加工产品不仅能提升我国大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还能缓解我国大蒜产销失衡的矛盾,规避大蒜种植风险,增加蒜农收入。

我县临港产业园目前正在建设大蒜交易电子商务期货市场,建议水发、天鸿果蔬等有能力的公司牵头解决大蒜品质分级捡炼的专业链条设备问题,提高我县特级、一级等优质大蒜比例,通过市场效应向农户展示不同等级之间巨大的价格差异,鼓励蒜农改善种植技术和管理手段提升大蒜品质,确保市场价格,规避市场冲击。

(二)成立专业合作社,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道路

成立专业的大蒜合作社,农业主管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监督管理,寻找和培育有管理经验、带动能力和干事魄力的合作社领头人,培植壮大一批正规运行、科学管理的大型专业化合作社,包括种植、农机、植保、销售等分类具体、分工明确的专业合作社,积极鼓励和培养一些专业人员或者懂技术会经营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才参与到大蒜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当中,确保在生产、种植、加工、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和带头作用,促进大蒜产品集聚效应的良好发挥;取缔查处一批有名无实的僵尸合作社,腾出更多空间培育和发展有前景、有市场的新型农民合作社。

成立大蒜专业合作社,不仅能够团结大蒜农户,通过发挥整体联动的作用,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目标,同时还能对县内全部的大蒜生产进行统一性的管理,从而便于对外交流和拓展市场工作的顺利进行。

规模化的经营手段,能够将全市的大蒜产品进行集中,并且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货源的组织工作,这就为大蒜产品的外销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向技术密集型发展,降低大蒜生产成本

大蒜收获乃至全程机械化技术目前相对成熟,农机局已经开始进行大田推广,且政府农机补贴较高,单是大蒜收获机械化每亩节约成本300元,工作效率比人工提高4到5倍,若未来推广“种植+收获”的全程机械化,可更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蒜农普遍套种辣椒、棉花等农作物,实行机械化的同时会松动土壤,所以很大一部分蒜农不愿接受机械化收获、政府驻地和农机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蒜农认知度.

(四)构建大型多用冷库,统储统销应对价格变动

目前,不论是我县还是我国大蒜仓储都能满足生产和销售需求,但普遍面临仓储形式单一、设备简陋、成本较高,多以个体经营为主的问题。

一是冷库除大蒜收获、贮存期外,闲置时间较长,造成资源浪费,可以鼓励开展多种仓储经营,如混藏仓储、消费仓储、仓库租赁经营和融通仓,增加额外收益,降低冷库运营成本。

二是大部分冷库设备简陋,储藏能力较差,只能用于短期贮藏,无法达到长期储存的要求,建议政府引导及时改善贮藏条件。

三是目前冷库主要是个体经营,零散而不成规模,鼓励有能力的团队牵头建设大型仓储冷库,统储统销,共同应对市场价格变动,主动平衡市场供需关系,减少市场价格降低对散户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我国大蒜主要营销渠道

(五)创建多元化营销渠道,拓展大蒜销售市场

农产品营销渠道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我国大蒜有5大主要营销渠道。

一是直销,农民自产自销,这种销售模式仅在城乡周边地区和小城镇存在。

二是农超对接或邮政直销,小农户不易进入该渠道,散在的农户需通过经纪人或合作组织进入产销系统,大蒜经过粗加工后销售。

三是农贸中心交易,是以城乡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是目前城市大蒜销售的主渠道。

四是加工销售,主要是大蒜精加工产品的销售途径。

五是大宗交易市场,大蒜通过农产品期货交易中心或拍卖市场进行交易,再转入农贸中心或农超对接销售。

其中“农超对接"的产销模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我国大蒜产品出口主要是现货交易,渠道比较单一。

我县可以采用“请进来”的办法,通过举办大蒜节、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邀请潜在客户来我县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大蒜的种植和加工情况,直接了解客户的需求、建议和意见,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

(六)做好大蒜产业信息网络建设工作

鼓励蒜农、大蒜经销商、加工企业关注“农民养殖网"“国际大蒜交易网”等网站发布大蒜的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仓储信息及大蒜行情、走势,根据国家的“兴农"“惠农”“扶农”政策,及时规避风险.掌握真实准确的市场信息,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大蒜产业的经营效益。

县内的各个大蒜生产区域可以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网络系统,对网上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做好局域网络的建设工作。

政府可以对全省乃至全国大蒜产业发展的政策、科技动态、市场供求变化以及合作信息等第一时间发布,为蒜农的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持.

(七)提高蒜农参保意识,鼓励蒜农积极投保

做到应保尽保,降低风险,提高防御能力.保险公司同省县财政合作的大蒜目标价格保险保费200元/亩,其中70%由省财政负担,10%由县财政负担,农户自付仅40元/亩.大蒜补贴目标价格为2元/斤,低于标准价格的部分由保险补贴(低多少补多少),大大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减少价格暴跌年份农户损失。

就2元/斤这个价格来说,农户不会赔钱,农户最终受益不会低于生产成本,但是现在宣传不到位,导致我县大蒜保险投保率仅在56.6%,其中也有农户存在赌博心理,“一赚保三年”的思想在老种植户中存在。

五、大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对蒜农的科技培训,科学繁育、种植

科学的种植,能够有效的推进大蒜产业的良好发展,同时还能够达到高产优质的重要发展目标。

因而在进行大蒜种植的时候,需要对大蒜农户进行相应的科技培训工作,主要包括对大蒜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进行全面充分的培训,这样能够全面推进科技种植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大蒜种植户能够获得更多的增收空间。

(1)建立起大蒜种苗的生产基地,培育出具有更高适应力和更高质量的品种,这样能够减少大蒜种性退化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能建立相应的种苗协会,帮助大蒜农户进行科学的种植和培育工作。

(2)研究改进栽培方式。

①轮作换茬。

同一地块一般每种植3年大蒜便应换茬种植3年小麦或其它非葱蒜类作物。

②起垄栽培。

起垄栽培可以有效地保持大蒜苗周围的水份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应加以研究、探讨。

③高畦栽培.有的大蒜种植区采取高畦栽培,我们可以将此技术引进,与覆膜低畦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并加以改进,使之为我县所用.(3)农业相关部门成立大蒜品种培育技术小组,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人才优势,培育高产抗病的新品种,收集大蒜种质资源,对比择优选择,为大蒜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优质种源,采用异地换种、气生鳞茎繁殖(争取国家资金扶持),改善栽培条件建立种子田等措施,培育优质、抗病虫、节水、脱毒的大蒜新品种。

(二)打造区域优势,“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管理

通常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都有一定的区域优势和地域特点。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很注重发挥农产品生产的区域优势和品牌效益。

早在1914年,美国就形成了著名的农产品生产带,如东北部的牧草和乳牛带、中北部的玉米带、大平原的小麦带、南部的棉花带、太平洋沿岸的综合农业区。

这种分工使美国各个区域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也有助于创建区域农产品品牌。

全面实施优化选种、标准化种植、信息化监控、科学化管理,自主掌控销售渠道,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田间到地头的直销模式,可以以“邳州白蒜”“苍山白蒜”为标杆,种植高质量、高品质的大蒜。

同时加大对大蒜质量安全的控制与检验力度,保证大蒜品质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我县大蒜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大蒜产业必须走联合、兼并、重组之路,从产业链的角度实施“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管理。

只有全面实施大蒜产业链管理,才能提升大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大蒜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但是受国际、国内大蒜整体环境和国家在大蒜产业链条扶持资金较少两方面的制约。

(三)提高大蒜质量,引导蒜农打造高端健康理念

不能一味追求高产量而滥用农药、化肥,造成部分大蒜农药残留超标等负面现象的存在,质量安全没有保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蒜产业标准化发展。

(四)提升大蒜产业层次,解决好大蒜加工和生态环保的关系

面对市场经济良好发展的大环境,只有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经营道路,才能够促进大蒜产业的良好发展.要在大蒜深加工上有所突破,实现由种植中心、冷藏中心、销售中心到加工中心的转变,实现由大蒜农业到大蒜工业化的转变,我县应以天鸿果蔬企业为龙头,加快研发蒜品新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发展大蒜深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

由于2016年大蒜价格偏高,大蒜都以鲜蒜的模式销售,导致大蒜加工产品(蒜片、蒜干等)产量减少,如果在今年价格低糜的情况下进行大蒜加工,就会大大减少大蒜库存量,增加蒜农收入.但是目前大蒜加工的主要瓶颈问题是大蒜加工污水无法处理、废气刺激性较严重,相关设备的引进将大大提高成本,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多为小微企业,资金紧张,多数企业没有能力独立承担污水处理费用。

蒜片加工作为大蒜加工的第一步,加工生产和环境治理的矛盾难以解决,进一步精深加工受到严重制约.

 

2017年5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