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959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docx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

关于加快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思考

封安全、丁峰

2013-3-1213:

38:

17  来源:

《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第6期

(封安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哈尔滨150018;丁峰.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山东烟台264003)

  摘要: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在全国对俄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下滑,地缘优势逐渐丧失。

进入2011年,虽然从贸易数量上看,对俄贸易大幅增长,但从贸易内容、贸易形式上来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俄远东地区是黑龙江省传统的经贸伙伴,黑龙江省正面临着来自日韩和国内其他省市的挑战,形势日趋严峻。

如何进一步挖掘潜能,发挥优势已成为黑龙江省开展对俄合作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黑龙江省;俄罗斯;贸易

  中图分类号:

F752.751.2;F752.83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8-0961(2011)06-0018-04

  作者简介:

封安全(1971-),男,吉林通榆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经济问题研究;丁峰(1990-),男,山东胶南人,学士,主要从事资产评估研究。

   

  2010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减弱,世界经济开始复苏,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也止跌回升,同年对俄贸易额74.7亿美元,与2009年比增长34%。

进入2011年,对俄贸易增长更加强劲,1—9月对俄贸易额为139.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比增长1.4倍。

从贸易增速来看,势头良好,但从贸易质量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

进口商品主要以资源和原材料为主,出口商品虽然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大多是轻纺、服装、鞋类等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另外,最近备受关注的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使刚刚摆脱2008年经济危机的世界经济又蒙上了一层阴影,对黑龙江省与俄经贸合作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在新形势下,应利用地缘、政策、人才和公共关系优势,推进黑龙江省对俄合作全面升级,使黑龙江省真正成为对俄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一、机遇及挑战

  

(一)面临的三大机遇

  1.《中俄合作规划纲要》的签署和推进带来的机遇

  2009年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

在该《纲要》中,中方有111个项目,其中黑龙江省有33项,占1/3。

据推算,项目总投资将达到900多亿元,每年投资额将达110亿元。

如果项目得以全面落实,对俄经贸合作将获得新的动力。

  2.俄《远东发展战略》正式实施带来的机遇

  2007年和2010年,俄罗斯政府先后批准了《2013年前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和《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这意味着俄远东地区已进入新一轮大开发阶段。

在《2013年前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联邦专项规划》中,优先发展领域是能源与交通基础设施,计划五年内在远东地区建设50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850公里输气管道、6600公里公路、112公里铁路、17个机场和10个海港。

在《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特别强调了与中国合作的优先方向。

这些都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3.推进“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带来的机遇

  “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已成为黑龙江省省级战略,正努力提升为国家战略。

加快“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必将大大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对俄贸易通道和加工园区建设,这将有助于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调整和提升。

  

(二)面临的三大挑战

  1.贸易结构不合理,主体不强

  目前,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进口商品以资源型为主,贸易结构非常不合理,亟待改善。

另外,对俄贸易经营主体不强,一直制约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升。

2010年,全省几百家对俄贸易企业中,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只有七家,进口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仅有五家。

  2.合作方式单一,投资水平不高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发展不够,其他贸易比重较低。

2011年1—9月,边境小额贸易占对俄贸易的67%,加工贸易只占1.7%。

对俄投资数额不多,总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投资协议额在10亿美元左右徘徊,投资主要集中在俄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投资行业主要是林业、农业和矿业等资源和矿产性产业。

  3.来自国内外的竞争

  日韩一直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近年来日韩两国加强了对俄合作力度,与我国特别是与黑龙江省形成竞争态势。

俄在东北亚地区谋求利益最大化,在地区开放与合作上,紧拉日韩以加强对我国的牵制。

另外,近年来,我国其他省市对俄合作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对我省形成严峻挑战。

在出口方面,黑龙江省的优势已不明显,2010年被广东省和浙江省赶超。

二、目标及思路

  推进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目标是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达到300亿~400亿美元、对俄投资额达到20亿美元、对俄承包工程和输出劳务合同额达到20亿美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对俄合作应在贸易合作、投资合作、合作模式等三个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一)贸易合作升级

  1.扩大贸易规模

  黑龙江省在中国对俄罗斯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从贸易数量上看,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对俄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但从贸易内容上看,对俄贸易的快速增长是由于通过管道进口的俄罗斯石油纳入了黑龙江省统计。

实际上,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增长速度落后于全国对俄出口增长速度,出口额低于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的对俄出口额。

要充分利用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加大对俄出口力度是今后黑龙江省工作的重点。

  2.提高贸易质量

  目前,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总体质量不高,进口以初级产品为主,多为资源和原材料商品;出口虽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多数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要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必须改善现有贸易结构,提高贸易质量,由目前的垂直贸易向水平贸易发展。

对俄贸易不能总当“过路财神”,围绕低端产品“打转”,尽量把附加值留在我省。

贸易质量决定对俄贸易规模。

贸易结构要实现新突破,一是规范贸易方式,优化贸易结构,进一步提升贸易层次和质量;二是加快贸易方式转轨变型,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地产品贸易、机电产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促进贸易结构提档升级。

  3.优化贸易主体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省对俄贸易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对俄贸易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2000年以后,私营企业后来居上,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私营企业占对俄贸易的90%。

目前,我省从事对俄贸易的私营企业数目众多,良莠不齐。

要扩大对俄贸易规模,提高贸易质量;鼓励央企和大型国企从事对俄贸易与投资,促进其做大做强;不断扩大主体规模,优化贸易主体。

同时,还要培育新的对俄贸易主体,积极吸引有实力的境内外投资商,来我省参与对俄经贸合作,丰富对俄外贸主体。

  

(二)投资合作升级

  1.拓宽投资区域

  近年来,黑龙江省发展对俄商品贸易的同时,也加大了对俄投资力度。

目前,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主要集中在与之毗邻的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等远东地区。

今后加大对远东投资的同时,要面向外贝加尔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托木斯克州等西伯利亚地区,还应扩大对乌拉尔山以西的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投资。

总之,我省对俄投资应遵循立足远东,面向中部,开拓全俄的战略方针。

  2.拓展投资领域

  目前,黑龙江省对俄投资主要集中在农业种植、养殖、建筑工程承包、森林采伐、餐饮等行业,利润少、科技含量低、可替代性强。

今后应着力向农业综合开发、食品加工、服装、鞋类、医疗器械、建筑材料、木材深加工、矿物资源开采等领域扩展,同时还要向高新技术领域拓展。

  3.提高投资水平

  黑龙江省对俄投资额总体不多,投资质量不高。

我省对俄投资主要集中于资源开发和贸易服务领域,制造业投资较少。

今后应加大对制造业和向科技含量高的部门的投资,这样既可进行加工贸易,又可开拓俄罗斯市场,规避关税壁垒。

  (三)合作模式升级

  1.保税区模式

  在中俄边境口岸成立保税区,在俄罗斯投资的中国企业利用俄罗斯的资源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出口到中国边境城市的保税区,加工成最终成品,再返销到俄罗斯市场。

这样,一方面可以规避俄罗斯的出口关税,降低企业的进口成本;另一方面半成品进入保税区也可不缴纳关税,待加工成最终成品后再出口到俄罗斯市场。

  2.次区域合作模式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在地理相邻的两个国家边界两侧或一部分区域内跨国界和跨境的经济合作。

在次区域合作框架内,通过中俄两国政府协调,做出有利于降低跨境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例如减少甚至取消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等。

中俄两国如果能够在边境地区建立起这种合作模式,将极大促进黑龙江省对俄商品贸易的发展。

  3.封闭性自贸区模式

  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是中俄经贸合作的大趋势,但在这一目标尚未实现之前,中俄两国可在边境地区共同建立封闭型自由贸易区,即在中俄边境两侧选择特定区域,由中俄双方共同商定管理规则和经营范围。

三、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中俄合作的巨大发展机遇和优势,黑龙江省应创新合作机制,科学规划操作平台,整合对俄合作要素,形成磁吸效应,通过“一个提升”、“两个转变”、“三大通道”、“四大基地”建设,实现“十二五”规划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目标。

  

(一)把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提升至国家战略

  利用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地缘优势,以“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为契机,努力把黑龙江省打造成东北亚物流中心、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重要资源储备基地和对俄科技合作基地。

构筑我省对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新格局,把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打造成沿边开发先导区,推进黑龙江省对俄合作提升至国家战略。

  

(二)要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思想观念上转变。

由于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应通过对与俄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研判,及时调整对俄合作思路,不要总是依靠地缘优势,应强化以质取胜的理念,规范贸易方式,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与投资质量。

另外,要强化协作理念,既要同省内企业搞好合作,也要与其他省份企业联手合作,强化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

  二是合作方式转变。

鼓励企业在俄投资建厂,实现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的转变,实现由商品贸易为主向商品贸易和投资并重转变。

以大项目为依托,特别是以《2030年前俄罗斯远东规划》、《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为契机,鼓励企业走出去。

  (三)“三大通道”建设

  一是满哈绥—符拉迪沃斯托克贸易大通道。

该通道是指哈尔滨—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贸易通道。

哈满铁路承担对俄贸易货物运输的1/3,俄罗斯西伯利亚、外贝加尔地区对日本、韩国、台湾地区进出口贸易,如经哈满铁路、哈大铁路可节省2500公里路程。

目前,哈满铁路运输承载能力约2000万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铁路改造后,运输能力将增至5000万吨。

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最大贸易口岸。

目前哈绥铁路运输能力1000万吨,“十二五”规划期间铁路改造后,运输能力将增至3000万吨。

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贸易通道不仅是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主要通道,还是跨国陆海联运的“黄金通道”。

  二是哈佳抚—哈巴罗夫斯克贸易大通道。

该通道是指哈尔滨—佳木斯—哈巴罗夫斯克和哈尔滨—抚远—哈巴罗夫斯克贸易通道。

2011年,酝酿多年的中俄同江跨江铁路桥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据有关部门表示,该项目将在年内开工。

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拟建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和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下列宁斯科耶港之间,设计年过货能力2100万~2500万吨。

该桥建成后,黑龙江省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之间货物运输距离可缩短1000公里,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可通过哈同铁路、哈大铁路向香港、东南亚地区发运货物,运输路程可缩短近6000公里。

  三是哈绥黑—布拉戈维申斯克贸易大通道。

该通道是指哈尔滨—绥化—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贸易通道。

黑河口岸是黑龙江省对俄主要贸易口岸之一,哈黑铁路运输能力约350万吨,改造后运能将提升至1000万吨。

目前,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浮箱固冰通道正在建设中,预计2011年10月全部竣工。

该项目完成后,黑河口岸对俄过货时间每年将延长两个多月。

  (四)“四大基地”建设

  一是重要资源储备基地。

在能源方面,以中央政府和央企为主导,引导黑龙江省企业参与中俄能源合作,建立能源储备基地。

在林业方面,鼓励企业直接投资,建立与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对俄木材贸易的同时,努力发展深加工产业。

  二是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

以俄罗斯市场为导向,以哈牡绥东加工园区为支撑,努力打造和提升对俄进出口加工园区,主要打造服装鞋帽出口加工基地、机电出口加工基地、农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及木材进口加工基地,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

  三是对俄科技合作基地。

近年来,在科技合作领域,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合作不断加强,已有一百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合作计划,在全国对俄科技合作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1]。

今后应以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向高新技术领域转化,使黑龙江省真正成为对俄科技合作的前沿。

  四是对俄旅游基地建设。

近年来,来黑龙江省旅游的俄罗斯人逐年增多,黑龙江省已成为远东地区居民出境游的首选地。

俄罗斯人来华旅游的目的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购物游向度假、休闲、购物游转变,由边境游向内地游转变。

根据上述变化,我们应不断完善现有旅游资源,联合外省和俄罗斯旅游资源,把我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陈宪良,张梅.加强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对策分析[J].西伯利亚研究,2010,

(2):

25-29.

PonderingoverHowtoSpeeduptheCooperativeStrategicUpgrade

BetweenHeilongjiangProvinceandRussia

FENGAn-quan1,DINGFeng2

(1.NortheastAsiaInstitute,H.P.AcademyofSocialSciences,Harbin150018,China;

2.Accountinginstitute,ShandongInstituteofBusinessandTechnology,Yantai264003,ShandongProvince,China)

  Abstract:

Inrecentyears,Heilongjiang'sproportionintheSino-Russiatradeisdecliningcontinuallysothatthegeographicadvantageislostgradually.In2011,judgingfromthetradingnumberbetweenHeilongjiangandRussia,thetradehasgrownsharply.Butjudgingfromthecontentsandformsintrading,therearestilllotsofquestionsandshortcomingsinthetradebetweenHeilongjiangandRussia.HeilongjiangandRussiaFarEastaretraditionaltradepartners.Now,HeilongjiangisfacingthechallengesfromJapan,KoreaandotherprovincesinChina,whichbecomemoreandmoreserious.InthecooperationbetweenHeilongjiangandRussia,howtofurtherexploreitspotentialandhowtobringitsadvantagesintoplaybecomethetopissue.

  Keywords:

HeilongjiangProvince;Russia;trade;cooper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