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9756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docx

长笛的发声方法长笛的发声原理

长笛的发声方法:

长笛的发声原理

  长笛是西洋管乐器,最初是以竹子制造的,和我国的笛子相似,后来改为以木质制作。

现在的长笛大多用金属制作,但习惯上仍然称为木竹乐器。

你知道长笛的构造以及长笛的发声方法吗?

小编就为大家介绍长笛的发声方法,仅供参考。

 

  长笛的构造

 

  长笛可以分为笛头、笛身和笛尾三部分。

 

  笛头是乐器的第一段,上面有吹孔,其作用是发声。

笛头的顶部是笛帽,笛帽有一根螺丝与笛头内的木塞相连。

旋转笛帽,可以调整木塞在笛头内的位置。

请注意,木塞在笛头内的位置在乐器出厂时已经调好,若没有特殊情况,学生不要随意转动笛帽。

 

  笛身是第二段,笛尾是第三段,上面有音孔和联动按键。

打开或关闭音孔,就会改变发音的高低。

 

  二、发音的基本原理

 

  长笛的发音和中国笛子一样,属于边棱音发音方式。

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对准吹嘴吹气时,由于气流在管内发生碰撞而发出声音,并由共鸣管产生共鸣。

所以吹奏时的嘴形和吹气角度对音色有直接的影响。

长笛是十二平均律乐器,如果将音孔全部按上,就发出长笛的最低音,从最下端算起,每打开一个音孔,就升高半音。

但高音区则需要使用交错指法。

 

  长笛发声的特殊技巧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内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

外型为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

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比如普通镍银合金或专业型的银合金,9K和14K黄金以及贵金属铂等,偶尔也有表演者使用特殊的玻璃长笛。

传统木质长笛的音色特点是圆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而金属长笛的音色就比较明亮宽广。

不同材料的长笛完全根据演奏者的爱好选择。

但是在乐队中应该统一使用一种长笛,以得到最和谐、饱满的音响效果。

早期的长笛为木制,虽然现在是金属所制,但是长笛的发音原理是因为长笛最上方的木塞震动而发声,因此在西方乐队中归为木管乐(woodwind)。

 

  长笛音色柔美清澈,音域宽广:

中、高音区明朗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低音区婉约如冰澈的月光;而且擅长花腔,演奏技巧华丽多样,在交响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是重要的独奏乐器。

古六孔横笛的音域仅有两个八度多。

后屡经改进,19世纪初为d1~a3,有完全的半音阶。

伯姆长笛扩展为c1~d4。

现代作曲家要求更高,长笛制作日精,指法屡有创新,专业型笛尾加长,可下行至b音,此与吹奏#f4等泛音有关。

因此目前音域扩展为b~#f4,共44个半音。

b为极端音区;低音区c1~g1音色钝、浓,强奏无效,中强以下有效,弱奏时大调音色冷漠凄凉、小调音质柔和,更多用在乐队中的独奏段落;中音区g1~g2音色柔美温存,透明纯洁,发音稳定;高音区g2~g3音色清晰开朗,音色饱满;超高音区g3~c4,音色尖锐刺激,穿透力极强;#c4~e4为极端音区。

长笛的音色与其他木管乐器相比,其音色由于缺乏谐音,显得冷漠,音响力度弱,表现力不够丰富,音响也不如其他木管乐器丰满,因此长笛不适合模仿人声。

但正由于这样的特点,常常用来表现自然界,如田野、森林、湖畔、春天、小鸟以及回声等等,有其独特的能力。

 

  在演奏方面,长笛是吹孔气鸣乐器,奏法繁多,表现力丰富,与弦乐、木管、铜管乐器亲和力强。

在室内乐中,长笛加双簧管、单簧管、大管成为管乐四重奏;再加圆号,即成管乐五重奏。

近代作品更加入短笛,高、中、低音长笛等搭配成长笛五重奏、六重奏至十重奏等。

 

  长笛在演奏时,演奏者双手持笛,坐立皆可,采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法,双唇构成一定的基本口型,气流集中冲击吹口盖与孔壁构成的75度锐角发音。

 

  双手持笛,坐立皆可,采用胸腹混合式呼吸法,双唇构成一定的基本口型,气流集中冲击吹口盖与孔壁构成的75锐角发音。

其特殊技巧有:

 

  1,泛音:

用放松口型超吹八度或十二度、十五度音,产生类似弦乐器的清音效果;

 

  2,滑音:

手指在键孔上逐渐滑闭,可取得上滑音和下滑音效果;

 

  3,同时哼唱:

在演奏长笛的同时哼唱;

 

  4,模拟打击乐:

快速拍打音键,同时口中发出咂舌的嗒声,可发出模拟打击乐的声音效果;

 

  5,呼啸奏法:

口含全部吹口,快速大量吹气,同时按乐谱快速移动手指,造成啸声效果;

 

  6,模拟铜管乐器:

两唇紧贴吹口,开小孔吹气,发音如同小号。

上述各种奏法,均可得特殊效果,在先锋派音乐中常大量应用。

 

 长笛的发声方法

 

 长笛的发声方法:

气息控制

 

  长笛的发音、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刚柔都与吹奏时的运气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运气上的功夫,我们叫它气功,意思就是说,要吹好笛子必须在运气方面下一番功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大致相等,吹笛子则要用深呼吸,就是用横隔膜(位于肺部和腹部之间)着力,即胸腹联合呼吸法。

换气时最好用口、鼻相结合的方法。

以口为主,就是将嘴的两角稍稍放开吸气,这样吸气较快。

吐气时,应利用胸肌、腹肌和横隔膜的控制能力,使气息能够均匀、有节奏地逐渐吐出。

初学者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注意呼吸方法,不要违反正常呼吸的运动规律,否则会影响演奏,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一般初学者一口气能吐1015秒钟就不错了

 

  运气对于吹奏者来说非常重要。

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短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

为了掌握正确的运气方法,可以结合吹奏长音,作以下两种练习:

 

  1慢吸慢呼深深地吸一口气,吹一个长音。

吸气时要求吸足而不出声,呼气时要求均匀、平稳,时间长而不费力。

所以,当你呼出一口气时,在这口气还未呼完之际(约留五分之一左右,这时小腹横隔膜还处在控制之中)。

即应吸入第二口气。

一定要使胸部的活动与横隔膜腹部的运动始终保持连贯,否则,进入吹口的气流就一定不流畅,而且容易出现嘴角漏气、出音尖叫、音色难听的现象。

 

  2快吸慢呼这是吹奏竹笛时运用最多的呼吸方法。

吸气时间越短越好,因为在乐曲进行中允许吸气的时间是很短的。

 

  运气对于吹奏者来说非常重要。

它是美化音色和控制音的强、弱、长、短以及各种感情变化的基础。

 

  呼吸运气要注意避免耸肩、收腹、挺肚等错误,还要注意弱音的控制。

 

  关于呼吸运气要注意避免的几个错误:

 

  ①耸肩。

吸气时双肩上抬,使气吸得很浅,只能吸人胸部。

用这种方法吸气,胸部逼紧。

在演奏时缺乏气息的有力支持,不仅使音色较紧,而且长音不能持久。

 

  ②收腹。

吸气时错误地将小腹用力向里收缩,结果气息只能吸到上胸部,造成胸部肌肉紧压肋骨,使呼吸失去弹性。

 

  ③挺肚。

吸气时小腹像鼓一样向外挺起,腹腔肋骨被拉下。

由于气吸得过深,造成胸、腹部肌肉紧张,使呼吸失去弹性。

 

  因此,要把笛子吹好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呼吸、运气等方法。

 

  长笛的发声方法:

舌头训练

 

  吐音是吹奏竹笛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

经常用到的有长吐舌和短吐舌两大类。

 

  舌头好像一个活塞,可以起阻碍气流的作用。

舌头堵住吹口就发生断音现象,舌头离开吹口,声音就继续发出。

我们吹奏一般乐曲时,常用连音和断音(短音)两种方法。

吐音主要就是解决断音问题的。

吐音的发音方法,即在吹之前将舌头顶住上牙齿和牙肉的地方,在吹气时舌尖一接触吹口附近的位置马上向里缩回,使气流吹出,达到断音效果。

 

  吐音是吹奏竹笛的一个很重要的技术。

它好像弦乐器演奏时弓的作用一样。

经常用到的有长吐舌和短吐舌两大类。

 

  1.长吐舌

 

  舌头堵住吹口时间短,离开吹口时间长的就是长吐舌。

 

  2.短吐舌

 

  短吐舌包括单吐、双吐、三吐等。

它的特点是舌头堵住吹口的时间长,离开吹口的时间短,好像弦乐器的领弓、跳弓作用一样

 

  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吹奏吐音的发音方法要正确。

发音要结实、清楚。

 

  ②练习时吐气不要中断。

气要轻轻地吐,不宜过大。

 

  ③舌头收缩时,距离吹口要尽量短些,使气流能通过即可

 

  ④舌头的动作要灵活,不要过分紧张,舌尖部分堵住吹口不要用力,只要接触到就行。

特别在起音时,一定要注意舌的振动与吹出气流的同时性,否则,吐音就模糊不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