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980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docx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有:

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

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

即所谓的3E原则。

1、如消防;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如放火等);

2、如构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按照事故的4m构成要素,主要归纳为:

人的错误推测与错误行为(统称为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的环境及较差的管理。

在各种安全事故的原因构成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将近占到95,左右。

实践证明,当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一定时空发生交叉时,就是安全事故的触发点。

3、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称事故隐患,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安全的基本定义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

、安全的广义与狭义

狭义的安全,就是人类的个体与周围的环境的相容性~相容性很好的话,表明生存

环境非常宽容~人们幸福安康娱乐休闲富足~

广义的安全则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地球的生态安全~包括来自宇宙的多种复杂

的天文危险隐患的识别~

、安全的通俗理解

无危为安,无损为全安全就是使人的身心健康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状态。

安全也可以看做是人、机具及人和机具构成的环境三者处于协调/平衡状态,一旦

打破这种平衡,安全就不存在了。

、安全的高度理解

人们可以理解为国家安全、民族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国际安全、

区域安全,还有常见的企业安全等。

、安全的前沿

生态安全、核安全

绝对安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导致死亡、工伤、职业病、设备损失或财产损失的状态”。

准确定义:

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从本质上讲,安全就是预知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固有危险和潜在危险,并为消除这些危险的存在和状态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和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

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

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

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

这里所说的事故指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违背人们意愿且又失去控制的事件。

具体到生产活动中,'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

虽然,人们并不希望发生任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危险趋势不可遏制后而突然发生。

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因素。

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

在出现雷电、起重机超负荷时,如对它们失去控制,雷击、起重机倾翻事故可能随之发生。

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

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屡次发生事故,造成伤害。

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

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

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

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

不同的个体人在一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

然而,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即行为起因(动机),激励(因素影响,目的目标)。

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

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

(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

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择、)记忆处理(识别比较、判断、决策),输出(行为指导)程序。

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

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

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

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二)人失误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

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1.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可比性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

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

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地考虑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

2.人失误的类型在各种性质、类型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

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

可以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

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这种人失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人失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一类型。

(1)随机失误。

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

与人的心理、生理原因有关。

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

操作时用力的大小,时间差,遗忘等现象,属于随机失误范围的不同表现。

(2)系统失误。

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

系统失误与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

在人形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作程序变化或偶然情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

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职业训练可以克服系统失误。

3.人失误的表现一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

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

4.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失误可以认为,人失误现象是人对外界信息刺激反应的失误,与人自身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质量有关,与人的心理紧张度有关。

人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必然要出现失误,是客观的倾向。

信息处理失误的表现较复杂,一般表现为简单化,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推断,粗枝大叶等。

信息处理失误倾向,都可能导致人失误。

在工艺、操作、设备等进行设计时,采取一些预防失误倾向的措施,对克服失误倾向是极为有利的。

5.心理紧张与人失误的关联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警觉程度。

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

工作要求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相适应时,人处在最仇的心理紧张状态,此时,人的心理紧张程度最优,大脑意识水平处于能动状态,处理信息的能力极高而失误最少。

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心理因素,温度、噪声等物理因素,以及技能、经验等,都能使人的心理紧张度改变,表现为人失误数量的变化。

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其心理紧张度要比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人高。

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部原因,使人保持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消除人失误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6.人失误的致因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有人的自身因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原因,如超体能、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荷操作,以及环境过负荷,心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都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

也有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时,出现要求与行为的偏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时,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

此外,还由于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有意采取不恰当的行为等,出现完全错误的行为。

人的能力是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等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

人的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具有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能力随其自身的硬件、心理、软件的状态变化而改变。

人机系统中的一切因素,都能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失误产生影响,使人出现失误。

7.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性格、气度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

这是在人的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和具体实践活动;接受教育与影响而逐渐形成、发展的。

一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

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因此,性格能决定人对某种情况的态度和行为。

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非理智行为在引发为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违章、违纪现象,都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冒险蛮干则表现的尤为突出。

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省能、逆反、凑兴等心理所支配。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非理智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是非常严肃、非常细致的一项工作。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技术措施,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并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

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这是从能量与人的伤害间的联系所给以的定义。

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

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

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

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失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

和人的决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

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

因此,正确

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

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预防为主方针

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质状况和工作才能。

(一)能量意外释放与控制方法生产活动中一时也未间断过能量的利用,在利用中,人们给以能量种种约束与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进行流动与转换,正常发挥能量用以做功。

一旦能量失去人的控制,便会立即超越约束与限制,自行开辟新的

流动渠道,出现能量的突然释放,于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随着突然释放而变得

完全可能。

突然释放的能量,如果达及人体又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就会酿成伤害事故。

从这个观点去看,事故是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意外释放的最终结果。

一切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生物能、辐射能等,都能引发伤害事故。

能量超过人的机体组织的抵抗能力,造成人体的各种伤害。

人与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干扰,造成窒息或淹溺。

能量媒介或载体与人体接触,将会把

能量传递给人体造成伤害。

能量的类别不同,在突然释放时,所造成的人体伤害差别很大,造成事故的类

别也是完全不同的。

人与能量接触而受到刺激,能否造成伤害和伤害程度,完全取决于作用能量的大小。

能量与人接触的时间长短,接触频率高低,集中程度,接触人体部位等,也

会影响对人的伤害严重程度。

人丧失了对能量的有效约束与控制,是能量意外释放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出现能量的意外释放,反应了人对能量控制认识、意识、知识、技术的严重不足。

同时,又反应了安全管理认识、方法、原则等方面的差距。

发生能量意外释放的根本原因,是对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的失控。

是人而不是

能量本身。

(二)屏蔽约束、限制能量意外释放,防止能量与人体接触的措施,统称为屏

蔽。

常采用的屏蔽形式大致有:

1()安全能源代替不安全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积。

4()缓释能量。

5()物理屏蔽。

6()时空隔离。

7()信息屏蔽等。

(三)能量意外释放伤害及预防措施人意外的进入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渠道而

致伤害。

有效的预防方法是采取物理屏蔽和信息屏蔽,阻止人进入流动渠道。

能量意外逸出,在开辟新流动渠道时达及人体而致伤害。

发生此类事故有突然性,事故发生瞬间,人往往来不及采取措施即已受到伤害。

预防的方法比较复杂,除加大流动渠道的安全性,从根本上防止能量外逸。

同时在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时,

采取物理屏蔽、信息屏蔽、时空屏蔽等综合措施,能够减轻伤害的机会和严重程度。

出现这类事故时,人的行为是否正确,往往决定人的伤害或生存。

在有毒有害

物质渠道出现泄漏时,人的行为对人的伤害与生存关系,尤其明显。

能量意外释放,人进入能量新渠道而受到伤害。

预防此类事故,完善能量控制系统最为重要,如自动报警、自动控制,既需要在出现能量释放时立即报警,又能进行自动疏放或封闭。

同时在能量正常流动与转换时,应考虑非正常时的处理,及

早采取时空与物理屏蔽措施。

(四)安全技术措施的标准安全技术是改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控制生产因素不安全状态,预防与消除危险因素对人产生的伤害的科学武器和有力的手段。

安全技术包括为实现安全生产的一切技术方法与措施,以及避免损失扩大的技术手

段。

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具体的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与消除事故危害。

发生事故后,安全技术措施应迅速将重点转移到防止事故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损失;避免引发其他事故方面。

这就是安全技术措施在安全生产中,应该发挥的

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两方面的作用。

安全技术与工程技术具有统一性,是不可割裂的。

强行割裂则是一种严重错误,

""不符合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必须针对具体的危险因素或不安全状态,以控制危险因素的生成与发展为重点,以控制效果作为评价安全技术措施的唯一标准。

其具体标准有如下

几个方面: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是否能有效的防止工艺过程、操作过程中,导致产生严重

后果的人失误。

2.控制人失误后果的能力出现人失误或险情,也不致发生危险。

3.防止敢障或失误的传递能力发生故障、出现失误,能够防止引起其他故障和

失误,避免故障或失误的扩大与恶化。

4.故障、失误后导致事故的难易程度至少有两次相互独立的失误、:

故障同时

发生,才能引发事故的保证能力。

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对偶然、超常的能量释放,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或具有

能量的再释放能力。

6.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采用限量蓄积和溢放,随时卸掉多余能量,防止能量释

放造成伤害。

(五)安全技术措施的优选顺序预防是消除事故最佳的途径。

针对生产过程中已知的或己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的一切消除或控制的技术性措施,统称为安全技术措施。

在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时,应遵循预防性措施优先选择,根治性措施优先选

择,紧急性措施优先选择的原则,依次排列。

以保证采取措施与落实的速度,也就

是要分出轻、重、缓、急。

安全技术措施的优选顺序:

1.————根除危险因素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一一隔离、屏蔽、联锁故障安全

————设计减少故障或失误校正行动。

根除、限制危险因素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工艺、选用理想的原材料、本质安

全设备,并控制与强化长期使用中的状态,从根本上解决对人的伤害作用。

2.隔离、屏蔽以空间分离或物理屏蔽,把人与危险因素进行隔离,防止伤害事

故或导致其他事故。

3.故障一安全设计发生故障、失误时;在一定时间内,系统仍能保证安全运行。

系统中优先保证人的安全,依次是保护环境,保护设备和防止机械能力降低。

故障

一安全设计方案的选定,由系统故障后的状态决定。

4.减少故障和失误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系数、提高可靠性是经常采用的减少故

障和失误的措施。

5.警告生产区域内的一切人员,需要经常的意识或注意:

生产因素变化、警惕

"危险因素的存在。

采用视、听、味、触警告,以校正危险的行动。

警告是提醒人们

"注意的主要方法,是校正人们危险行动的措施。

(六)生产作业环境的人机系统要求工业生产是一套人、机、环境系统。

系统

""因素合理匹配并实现机宜人、人适机、人机匹配,可使机、环因素更适应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人的操作行为就可能在轻松中准确进行,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消

除事故。

生产作业环境中,温度、湿度、照明、振动、噪声、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不但会影响人在作业中蛙松的工作情绪,不适度的、超过人的不能接受的环境条件,

还会导致人的职业性伤害。

对作业环境条件的概括要求:

1.照明必须满足作业的需要强光线也叫眩光,使人眼出现疲劳与目眩。

昏暗或

过暗光,不但使人眼出现疲劳,还可能导致操作失误,甚至发生事故。

2.噪声、振动的强度必须低于人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噪声、振动损伤人的听

觉、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脏功能,有损人的健康,降低工作效率,发生各类事故。

3.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必须降到允许标准以下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直接产生危害,长期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中,能发生人的慢性中毒、职业病。

出现急性

中毒时会迅速造成死亡

人的不安全行为预测

前言

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种种不安全行为会导致人身事故的发生。

因此克服或纠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十分重要。

为此,要对人进行全方位的预测。

对人的预测不可以用统一的模式或统一的方法进行,要因工种、因作业环境、因人而异。

1对新入厂新上岗的人员预测

1.1对新工人入厂前及上岗前所从事过的职业

入厂前及上岗前所从事的工作要进行预测摸底,如果是来自学校,对其要进行生产作业及安全生产全面教育,如果上岗之前从事其它工作,那么可以结合本岗位进行具体安全教育。

1.2自然情况

这部分的预测内容范围较宽,包括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身体条件、家庭状况、政治条件以及反映能力、智商等情况,根据预测的情况按工种岗位所需条件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

1.3对本专业本岗位的适应情况

新工人分配到岗后,待他们有一段熟悉过程后,要对他们进行跟踪预测。

预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3.1对本专业本工种爱好与否。

1.3.2思想情绪是否稳定,事业心和责任心如何。

1.3.3对本工种本岗位的设备、生产工艺,安全操作技术以及周围环境熟悉和熟练情况。

1.3.4与本岗位其他工作人员,尤其是与老工人和师傅的相互关系,感情如何。

经过以上全方位预测后,对于不同的预测结果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以控制人身事故的发生。

例如,预测出甲,文化水平低下,但身体很好,可是干起活来比较粗心大意,那么这种人只能安排在一些技术比较简单的岗位上,尤其不能安排到控制复杂、生产工艺要求严格的岗位上,并且不要一人单独操作。

预测出乙,对本专业本岗位不热爱,与工作班其他成员配合不利,则应采取另行安排的措施。

2对特种作业人员的预测

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预测尤为重要,预测重点内容如下:

2.1家庭生活状况

包括家庭成员组成及其和睦情况,经济状况、吃住条件等,每天是否得到充分休息。

2.2文化程度、专业技术素质

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起码要具备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并且掌握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应该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防御各类事故的能力。

2.3事业心和责任心

特种作业岗位是安全生产的重要部位,因此事业心和责任心必须要强。

2.4身体状况及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特种作业工人要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最佳身体状况,尤其有害于安全作业的几种疾病如视力、血压、心脏、脑力等是否都处于健康状态。

在工作岗位上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如果经了解预测,发现有不合乎安全要求的因素,那么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严重者要调离工作岗位。

3对从事非正常作业及采用新工艺、上新设备和研制新技术人员的预测

这种人员的共同特点都突出一个新字,都存在着对所从事的工作不了解、不认识、或者只了解认识一部分的问题。

所以对于突如其来的情况容易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对这类人员的预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有无安全生产经验,是否了解安全生产常识,对于突发情况有无防御能力。

3.2反映速度快慢程度及每个人的智商高低。

3.3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了解程度和操纵设备的熟练程度。

3.4对周围环境是否熟悉,尤其是易燃易爆的物品和设施等。

3.5全体参与作业人员相互之间是否协调,有无利害冲突。

预测后,对人员和生产作业要进行组织分工,必要时要设专人做安全指挥,甚至要准备必要的抢救和急救措施,以防事故的发生

相关资料

事故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件。

在事故的种种定义中~伯克霍夫(Berckhoff)的定义较著名。

伯克霍夫认为~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事故的含义包括:

1(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特殊事件~人类的任何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事故。

2(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由于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往往包括许多偶然因素~因而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

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3(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事故中断、终止人们正常活动的进行~必然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某种形式的影响。

因此~事故是一种违背人们意志的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事故是一种动态事件~它开始于危险的激化~并以一系列原因事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流经系统而造成的损失~即事故是指造成人员伤害、死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等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有生产事故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之分。

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中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规定为:

企业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它的发生可能会导致生产、科研活动的暂停或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形成某种程度的灾害~因此事故与灾害往往连在一起~所以事故也称为事故灾害。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

事故这种意外事件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顺利进行之外~往往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污染等其他形式的严重后果。

在这个意义上说~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事故和事故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