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044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docx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贵州华电安顺华荣投资有限公司

普定县猫洞乡元江煤矿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二〇一八年九月

元江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为了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督管理,消除生产工作中的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一、指导思想

立足于我矿安全生产实际,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煤矿安全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及和谐发展观。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我矿安全管理基础,巩固和发展当前安全生产成果,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支撑,以持续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不断提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水平,积极预防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为顺利完成全年各项安全生产任务夯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任务

“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支撑,以事故隐患自查整改为核心”,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排查我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不断细化和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建立起先进适用的重预防、全过程、动态化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把握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权,遏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为落实元江煤矿关于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的总体安排和要求,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年度重点日常工作来抓,我矿成立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组长:

王斌(矿长)

副组长:

徐彦祥(总工程师)李乃安(安全矿长)

徐大兴(生产矿长)杨世球(机电矿长)

成员:

万金羽万发强徐金波李乃佩董自友罗发文

高平永时小勇

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体系

(一)、责任分工

1、矿长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安全矿长负责隐患排查治理日常工作;

3、总工程师负责“一通三防”、防治水、地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生产矿长负责采掘工作面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5、机电矿长负责机电、运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办公室主任负责职业病防治及地面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7、各业务科室负责业务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8、各区队负责采掘工作面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9、各班组负责工作地点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0、各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工作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1、矿长职责

1)矿长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贯彻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指令等,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3)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机构。

4)定期听取安全矿长对隐患排查治理的情况汇报,保证隐患排查治理所必须的资金、设备及材料。

2、总工程师职责

1)总工程师在矿长的领导下,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

2)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工程计划、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3)审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以及安全技术措施。

3、生产副矿长职责

  1)生产副矿长承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管范围内的领导职责,根据煤矿行政的安排和总工程师的要求,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完成隐患排查治理工程。

  2)在安排生产或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考虑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督促有关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及措施的落实。

  4、安全副矿长职责

  1)安全副矿长承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管范围内的领导职责。

  2)贯彻隐患排查治理的安全法规、文件、指令,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3)对有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作业地点,责令停止作业,进行整改。

  4)按照规程、法规、上级文件和指令要求,对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措施落实。

  5、机电副矿长职责

  1)机电副矿长承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分管范围内的领导职责。

  2)建立合理可靠的供电系统,减少或消灭无计划停风。

  3)监督管理好机电设备,确保机电设备安全工作。

  4)组织人力物力按时完成机电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生产技术科职责

  1)在编制矿井开拓延深、采区设计、工作面设计时,要同时考虑到隐患排查治理的技措工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并承担其相关责任。

  2)在安排开采顺序、采掘接续时,要同时考虑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到有利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3)在布置、检查、落实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同时布置、检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参加隐患排查治理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的审定。

  5)及时检查并掌握巷道的完好状况,对失修巷道及时安排修复,保证矿井风流畅通、稳定。

  6)了解掌握矿区井田周边的小煤窑颁布情况和开采情况,发现越界开采或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并请地方政府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7)组织开展瓦斯地质工作,努力掌握瓦斯与开采方法、地质构造等因素的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8)及时掌握“一通三防”工程施工情况,协调有关单位及时处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9)在组织编制审定采掘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矿井灾害预防及应急救援议案时,必须充分制定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内容。

  7、安全科职责

  1)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措施的审查,熟悉全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内容。

  2)负责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现场落实,兑现。

因现场作业情况发生变化而需要改变施工工序或方法时,必须监督有关部门先修改或者重新编制安全措施之后再进行施工。

  3)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落实的,坚决停止作业,隐患排查治理之后方可恢复作业。

  8、机电科职责

1)对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2)对通风、排水、抽放系统安全供电情况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矿井不停风,不淹井、不停瓦斯抽放泵。

3)对防爆电气设备是否具备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入井前是否进行防爆检查情况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4)对主要通风机、主排水泵、空压机、井下带式输送机等重要装备的各项保护是否齐全可靠,是否按规定进行检修、检测检验和更换情况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5)对是否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工艺情况进行隐患排查治理;严禁机电设备失爆和带病运行。

  6)对职责范围内的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维护质量、防爆性能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9、通防科职责

  1)组织编制矿井“一通三防”工作规划和年、月计划,对年度矿井瓦斯和二氧化碳等级进行鉴定。

  2)对通风、瓦斯防尘、防灭火、瓦斯监测等工作情况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3)按质量标准构筑安全可靠的通风设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4)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落实的,坚决停止作业,隐患排查治理之后方可恢复作业。

四、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1、从各分管矿长,到各科室、区队、班组,每一级都有明确的安全管理责任,由下至上逐级负责。

2、从矿长、管理人员到每一位作业人员,每一个岗位都有排查治理隐患的责任,并对本岗、本职的安全工作负责。

3、强化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理念,要做到管生产必须管隐患排查治理。

生产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首先是生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职责,安全管理部门的首要责任是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执行情况。

4、带班领导和班组长要对作业地点安全状况进行确认,由班组长负责本班的隐患排查治理,交班时要交代清楚本班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班组长要对单人岗和流动作业人员进行巡查,排查“三违”等不安全因素。

5、当班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和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按治理权限,能够当班治理的必须治理解决,不能够及时治理的要上报区队、科室,由区队、科室负责整改解决。

  6、区队每天要对所辖范围内的设备、设施、人员的安全状况和行为进行排查治理,区队无法及时整改解决的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到矿安全科。

7、安全科接到上报事故隐患,由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负责联合各科室,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拿出整改方案、提出整改限期,协助解决治理事故隐患,并派出安全员负责跟踪、监督。

8、所有的隐患治理完成后,由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人员进行验收,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1、安全监督检查体系

1)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每月5、15、25日组织进行事故隐患排查(特殊情况可调整日期),建立隐患排查、登记、整改、验收、管理台帐,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

2)凡是已经下发又不能迅速消除的隐患,要逐项登记并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同时分管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安全评估。

制定计划和措施,报矿长批准落实经费,组织实施直到隐患排查、验收合格;

3)各科室、区队应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活动,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按职责权限及时予以处理,对不能解决的重大隐患,要说明隐患情况,危害范围,上报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研究处理;

4)对于存在隐患的区队、班组,负责跟班的安全员在规定的隐患整改期限内要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5)各区队、班组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离作业人员,疏散危及的其他人员,并设置警戒标志。

6)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要负责监督检查各科室、区队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完成情况。

2、安全监督检查上报体系

1)矿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全面负责我矿的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工作,包括隐患排查情况,隐患治理情况的验收,档案的建立,资料的整理、汇总、上报等情况。

2)每一级漏查、漏报了隐患或者对存在的隐患不积极整改治理的,都由上一级监督检查,促进整改,并进行处罚。

七、安全责任追究体系

1、按照我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要求,以人查事,以事查人,逐级追究责任。

2、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哪一级漏查漏报了隐患,或者查出了隐患不积极治理的,就要由上级对下级进行责任追究;由于隐患治理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下向上一级一级的追查。

3、既通过对人员的追查来查找责任,查清哪一级人员对所负责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又通过事反过来一级一级查找责任人。

4、对责任人要有经济责任追究。

八、安全管理制约体系

1、安全管理制约机制

1)各级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排查出的隐患都有义务和责任上报,不上报的就要追究责任;下一级上报的隐患,上一级必须给出治理措施,否则就是失职。

2)下级对上级给出的隐患治理措施发现不切合实际的,有责任提出异议,及时上报;上级有责任督促下一级及时治理隐患,对有意延误的,有权给予处罚。

3)对于某一项具体隐患,有多个层面的责任人在按照各自的体系承担责任,哪个层面缺失,就会被其他层面发现,形成了多层面的制约机制。

2、隐患治理“四项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

写明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也是具体治理的操作方案。

包括隐患治理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隐患治理前的准备工作;治理对象涉及到的规格、规定、质量要求;隐患治理工作的实施工序;隐患治理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要求等。

2)安全保证措施:

对技术措施提出安全保证要求,同时明确了隐患治理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和监督者,隐患治理的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等,是在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上采取的保证措施。

3)强制执行措施:

隐患治理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措施,包括一些与本隐患治理过程看是无直接联系,其实有很大关联性的措施。

进一步强化了隐患治理工作的执行力度,体现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肃性。

4)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措施:

每一项治理都会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操作人员的素质都会提出新要求,针对具体的隐患治理技术措施,对治理人员要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

3、隐患的排查治理原则:

就是将事故隐患彻底治理、消除。

4、排查治理范围、内容、方式 

1)排查治理范围:

全矿井各生产单位(井上下生产系统、井上下运输系统、井上下供电系统、井上下排水系统、顶板管理、“一通三防”、矿井“六大系统”等)。

2)排查治理内容:

在继续落实以往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3)排查治理方式:

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深化隆煤矿五大灾害事故专项整治结合起来。

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坚持与日常安全检查相结合起来,加大打击“三违”工作力度,消除隐患滋生根源。

 

坚持与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夯实安全基础。

 

坚持与加强应急救援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

 

九、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各责任人要提高认识,增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研究布置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精心布置落实,抓好此项工作。

 

2、实出重点、落实责任:

 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科室、区队、班组,要明确监管责任人,做到挂牌督办,确保隐患治理工作的落实。

 

3、建立台帐,完善机制: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把排查的事故隐患逐一建档,做到事故隐患有登记,落实整改有措施,检查督导有记录,隐患治理有验收,做到事故隐患治理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形成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4、标本兼治,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各科室、区队、班组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契机,规范安全管理,提高发现问题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到实处。

 

5、狠抓现场监管:

队长、班组长要巡回检查;矿领导跟班带班作业,科室负责人现场巡回检查,督促整改人员对井下查出的问题开出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或现场进行整改,由科室、班(组)相关负责人组织人员整改完成后,由督促整改人员现场确认隐患整改完毕,方可验收签字。

 

6、作好宣传和教育工作:

针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单位要认真抓好学习和宣传,充分利用班前会时间,专门进行学习和培训,认真传达上级部门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向职工大力宣传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目的的隐患排查治理行动,让从业人员充分认识隐患排查工作的重要性,营造氛围,人人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