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030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

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

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

2018年3月10日

云脚煤矿规程、措施、方案、报告会审表

会审内容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

会审地点

会审时间

参加会审人员签字

煤矿“五职矿长”会审意见

生产矿长意见:

签字:

日期:

机电矿长意见:

签字:

日期:

安全矿长意见:

签字:

日期:

总工程师意见:

签字:

日期:

矿长意见:

签字:

日期:

云脚煤矿“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的目的

为建立健全我矿的安全生产应急机制,提高我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和处置水平,防止因应急救援措施不当,造成事故扩大或恶化,增强应对和防范水害事故灾害的能力,保证水害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和消除事故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及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并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我矿《“雨季三防”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盘县煤炭管理局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防治水规定》等。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我矿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水害安全生产事故。

(四)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1、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方针,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的减小煤矿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

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做好应对煤矿事故的思想、预案、物资、经费和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做到长备不懈。

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培养坚持应急救援力量并发挥其作用。

3、坚持快速反应。

当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决断。

发生事故后,就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实事求是,科学判断,正确决策,使事故控制在最小限度内,最大限度地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依靠科技,预防为主。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积极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实行安全评估评价,增强煤矿企业的安全保障能力。

二、矿井基本情况

(一)、概况

1.交通位置隶属关系

矿区位于贵州省盘县特区北部,直距盘县城关镇约21km,东距鸡场坪乡3.5km,行政区划属盘县鸡场坪乡管辖。

地理坐标:

东经104°36′54″~104°38′00″,北纬25°57′43″~25°58′33″。

盘县经鸡场坪至洒基公路从井田东北外侧通过,矿区内有简易公路与之相通,交通较为方便。

2.矿井现状

盘县云脚煤矿属新建矿井,生产能力15万t/年,根据黔国土资矿管函〔2003〕253号-《准予划定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批复了云脚煤矿的矿区范围。

2004年11月19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

5200000410232),矿区面积:

0.7127km2,开采深度:

由1750米~1450米标高。

2003年7月,林东矿务局设计研究所编制了《盘县鸡场坪乡云脚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有一条主斜井、一条回风斜井、一条副斜井。

现有12回风下山,1113(西)运输巷,1115运输巷三个掘进工作面,1133采面。

(二)、危险源与风险性分析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矿区属于单面山剥蚀坡地貌,地形坡度一般都在30°左右,在井田中西部及西部横向冲沟繁育,沟深坡陡,矿区内无河流,有常年流水的水沟,雨季流量较大,枯季流量变小或者干枯,无流量观测资料。

区域内碎屑岩裂隙水均以大气降水作为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明显,一般每年5月地下水流量、水位开始回升,6~9月为最高值,其间出现1~3次峰值,10~12月份进入平水期,水位、流量开始逐渐递减,到次年三、四月份降为最低值。

区域内龙潭组煤矿床上覆的中~强岩溶含水层之间一般具有较好的隔水层,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较弱,对煤矿床开采影响较小,只是当导水断层或其它导水通道沟通上覆含水层与矿床水力联系时,上覆含水层才会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从而威胁到煤矿床的开采。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隔)水层

根据岩性组合、含水性质、富水特征、以及煤层赋存空间地下水的水力性质与裂隙发育等因素。

将矿区内地层(由新至老),划分3个含(隔)水现分别叙述于下:

1、第四系(Q)弱含水层(潜水)

第四系岩性为冲积、残积、坡积物等松散沉积物,厚度0~10m。

主要分布于矿区沟谷和低洼地段。

岩石成分为砂土、碎石土等,其孔隙度大、透水性好。

该层与下伏地层的地下水有着较密切的水力联系,分布面积水大,为弱水层(潜水)。

2、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弱含水层(隔水层)

岩性以灰色、浅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夹泥岩、细砂岩及菱矿薄层及薄煤层,厚度90米,富水性极弱。

主要可采煤层有1、3号两层煤。

矿区内有泉点出露,老窑调查,矿井主要开采1号煤层,流量极小,一般均在0.001~0.1l/s之间,主要受大气降水控制,对矿床充水影响较小。

下部岩层随着深度的增加,裂隙越来越不发育,地下水渗入量趋向于零。

3、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平均厚度580米。

上部为灰紫色粉砂岩、灰白色泥质灰岩及紫红色泥岩;中部为暗紫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细砂岩;下部为暗紫灰色细砂岩及粉砂质泥岩,该组呈条带状出露于矿区中南部。

该段地层露头上的灰岩遭受风化作用和岩溶作用强烈,裂隙发育,含较多的裂隙水,含水性为中等。

矿区该层段岩溶不甚发育,主要与地形条件和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相关,加之埋藏较深,岩溶化程度减弱,大气降水对其补给条件不佳等因素所致。

(二)、断层破碎带水文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照子河向斜北翼,为一单斜构造。

井田内共发现断层8条,多属逆断层,其中有四条是钻孔中发现的隐伏断层。

钻孔中所见断层挤压严重、倾角较大,有的陡达80°。

由于断层在深部,上、下盘岩层裂隙不发育,导水性能欠佳,富水性极弱,所以一般无异常反应。

但是在矿床开采中,岩层裂隙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这些断裂破碎带就是矿井充水的主要途径。

(三)、地下水水力联系

矿区内虽无大的地表水体(河流),但是“V”型冲沟发育,切割较深。

受大气降水控制,地表水、地下水水位流量随季节变化剧烈。

地下水在没有隔水层的情况下,水力联系密切,还应注意的是巷揭穿了直接充水含水层和间接充水含水层时,可能变成为地下水活动通道,水力联系变得密切,要谨防地下水直接溃入矿井。

(四)、充水因素分析

1、煤系地层浅部普遍覆盖着较厚的第四季度系松散堆积物及滑坡体等疏松岩层,其孔隙度大,渗透性好,水量与大气降水关系密切,加之与煤层之间无隔水岩层,所含孔隙水在煤层露头区是未来矿井的直接或间接充水水源。

2、龙潭组地层弱含水段中,各可采煤层除煤层的渗水外,还有直接或间接顶板的砂岩、粉砂岩裂隙水。

3、断层导水,矿去断层挤压严重、倾角较大,在深部,岩层裂隙不发育,导水性能欠佳。

4、矿区内虽无大的地表水体,但是季节性的树枝状,网状冲沟在煤系地层及上覆地层中较发育,地表水就有可能通过这些间隙直接向煤层顶板裂隙流入。

5、根据矿区老窑调查资料:

矿区煤露头线小煤窑很多,现已停采,龙潭组的碎屑岩为隔水层,小煤矿形成的采空区有积水,因此在开采浅部煤层时,老窑积水可能成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之一。

综上所述,未来矿井充水水源归纳如下:

第四系的孔隙水,煤系地层本身的基岩裂隙水及大气降水。

应在预防的基础上做好防水措施。

因此,本矿区属于以裂隙充水为主,大气降水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煤矿床。

⑸矿区水文地质工作薄弱,老窑及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明。

(五)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

矿区内的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雨,泉的流量变化受降雨量的影响较大,地下水的流向受岩性、构造的控制,其总体流向为南东向。

(六)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

1、地下水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充水的地下水水源主要来自上二叠系长兴组、龙潭组。

三叠系飞仙关组,以潜水为主及局部有少量承压水,其埋藏深度一般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地势高,埋藏就深,反之就浅,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2、老窑积水

该矿区周边有少量老窑,有水老窑位于矿区煤层露头线地带,深度一般小于200m,未发现涌水现象,但老窑内可能有残留积水,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回避,以免发生老窑透水、突水现象。

3、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是矿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泉水涌水量的变化与大气降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雨季时涌水量增大,枯季时涌水量变小。

因此,矿井不同季节涌水量的变化或多或少与大气降水有关。

另外,大气降水还通过补给主要含水层(上二叠统长兴组、龙潭组中的灰岩)转化为地下水,然后渗入坑道。

4、地表水

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系,地表水表现为大气降雨。

由于地表多为缓坡,地表水排泄良好,地表水对矿坑充水影响不大。

(七)矿井涌水量预计

预测矿井最大涌水量为75m3/h,正常涌水量为25m3/h。

在井底车场附近1588m标高布置井底水泵房和水仓,井口标高为1742。

水泵房和水仓参数如下:

水泵房:

水泵房净断面积9.5m2,掘进断面积10.3m2,长度25m,采用锚喷支护。

水泵房设置2个出口,一个出口高出泵房底板7m以上,另一出口在此出口通路内,设置易于关闭的既能防水又能防火的密闭门。

泵房和水仓的连接通道,设置有可靠的控制闸门。

水泵技术参数:

主水泵、备用水泵、检修水泵均为MD85-45×5同功率同型号排水泵。

额定排水量为85m3/h,杨程225m

水仓:

分内外主、副水仓,有效容积共计910m3。

2、危险源的分布情况

①工作面:

主斜井、风井、副井、一区段轨道石门、运输石门、联络巷、水仓、1133采面、1115运输巷、12回风下山、1113(西)运输巷、1589底板抽放巷、1598回风大巷等巷道。

②危险目标的确定与评估

(1)由于矿区小煤窑开采历史久,浅部采空区多,对今后的采煤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回风井附近有原老公社煤厂大面积的老空区,而且积水情况不清。

当开采到老采空区附近时,应注意老窑水情况,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并留设足够的安全煤柱。

在今后的生产中还要注意采空区积水和断层水。

(3)必须留设足够的煤柱以保证地面建、构筑物的安全。

(4)在开采中应经常进行井上下测量,进行井上下对照,合理开发,保证安全。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尤发举(矿长)手机:

15870327009

副组长:

李毅(总工程师)手机:

13885884087

成员:

生产矿长:

胡正云手机:

13885890868

安全矿长:

陈学智手机:

13508579761

机电矿长:

陈家进手机:

18702468459

副矿长:

高吉荣手机:

13885854871

通风副总:

余来手机:

13885892209

地测副总:

余志伦手机:

15085357621

供应科长:

高明手机:

13648585399

监测监控:

杜小琴手机:

15285828441

(二)、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副组长、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事故的应急救援抢险技术方案,对应急救援处理进行技术指导,人员的调配,负责接待事故发生的乡镇及上级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在事故抢险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尽可能地提供人力和物资支援抢险工作,保证现场抢险组的物资供应,现场指挥部的设立地点、生活安排、现场秩序及参与事故抢险等,其它人员待命。

现场救援组的职责及机构

职责:

组织现场营救及伤员应急处理,同时尽量保障参与救援人员的安全,避免事故扩大化。

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组

组长:

黄河港

成员:

高明、陈清志、包从庆

职责:

实施应急救援动员、协调、信息反馈、通报相关部门、通知相关科室、组织人员、车辆、物资、联系有关职能部门。

安全警戒组

组长:

高吉荣、

成员:

康红莲、谢家梦、李绍稳

职责:

负责现场警戒,矿区维稳。

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组织的原则,必须记录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汇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向上级行业主管部门汇报,调度室值班人员在应急救援期间,必须保持24小时值班。

应急救援指挥部

保卫警戒组

综合协调后期保障组

现场救援组

成立应急

救援指挥部

指挥长:

尤发举(矿长)

副指挥长:

李毅(总工)

成员:

高吉荣胡正云陈家进陈学智张春牛开佩黄河港余志伦余来

职责:

指挥长: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实际情况,决定启动本预案,调动各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副指挥长:

负责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成员:

1、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迅速收集图纸资料,安排熟悉情况的人员做好下井准备,分析判断有无人员生还的可能和人员遇险的具体位置,为抢险工作赢得时间。

3做好恢复井下通风的物资准备工作。

4、协调好遇险人员的抢救准备工作。

(三)、预测、预警、预防及处理措施:

1、建立煤矿安全生产报告体系,按规定完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档案。

每月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或变化作业地点、重新布置工作面时都必须进行水害分析,如有重大水害隐患,必须先停产后整改。

落实专人负责整改,制定方案、安全措施,落实整改的内容、资金、期限、措施,并组织实施,并按规定上报。

2、煤矿的主要负责人、副矿长及技术负责人,要坚持带班入井,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3、加大对不稳定、不和谐因素造成的调解和防范工作,尽可能消除因不稳定、不和谐因素造成的事故及事件。

4、救援人员的组织原则:

参与抢险的所有领导和成员,必须以大局为重,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精神,服从现场救援组的统一指挥和部署,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直到事故抢救结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宣布撤回所有相关人员和设备,发布公告,对外公布急救救援结束。

(四)事故防治及相应处置措施:

如发生水害事故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或处理有难度的事故后,应由矿山救护小组进行紧急处置,总工、安全矿长协同处置,立即汇报县救护中心及相关单位。

井下发生水灾预防措施和抢救:

防治措施:

1、查明水源和可能的涌水通道,为防治水提供依据,主要查明以下情况:

①冲积层的厚度和组成,各分层的透水性、含水性;

②断层和裂隙的位置及其含水、导水性能;

③含水层及隔水层的数量及位置,距开采煤层的距离;

④查明老窑和现采小窑的开采范围,积水区域的分布;

⑤地表塌陷情况,判断是否会透水。

2、井下探水,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前进。

①接近水淹的井巷、老空、老窑时;

②接近水文地质复杂的区域,并有出水征兆时;

③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陷落柱时;

④接近灌浆区域或可能出水的钻孔时;

⑤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3、井下疏干排水。

即在地面或井下打专门钻孔和利用专门疏水巷道(井筒)进行疏干排水,以降低含水层的水位和水压,并疏干局部地下水。

4、井下截水。

即在井下适当地点修筑截水建筑物(如水闸门、水闸墙)和留防水煤柱。

当井下局部地点发生涌水时利用水闸门,将其截住,不致危及其它地区,利用防水煤柱,将煤层开采区与水流隔离,以保证开采工作安全进行。

5、注将堵水。

即将水泥将或化学水波泥将通过专门钻孔压入地层空隙。

浆液在空隙中扩散时胶结硬化,最终起到回固煤系地层和堵隔水源的作用。

6、在有水灾威胁接近小窑破坏区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A、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调度室必须设立专项记录。

B、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时常观察顶板涌水情况,发现秀水征兆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报告调度室,如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发出警告,撤出井下所有人员。

C、采掘工作面人员,调度值班人员、安全员、瓦检员,每班下井必须到接近小窑破坏区的采掘工作面检查观察,并将结果汇报调度室,填写专项记录。

D、采掘工作面采用浅眼多循环的作业方式进行采掘,每炮进尺不得大于1M,装药量也要适当减少,严禁采用深孔爆破。

E、采掘工作面及在水灾威胁下的作业人员退路,必须畅通并时刻提高警惕,发现问题,立即撤离工作地点,按撤退路线撤出地面。

7、井下各出水点必须设立水仓,安装水泵,严禁污水漫流,影响生产生和运输、各作业点。

8、水仓必须经常清理,保证水泵正常排水。

9、查明矿区和矿井中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长期防治水规划和相应的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10、必须定期收集,调整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老空积水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老空区位置,开采年限,开采范围,积水情况。

11、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雨季前制定防治水措施和计划,并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12、加强预测预报、现场观察,及时发现透水预兆。

13、平时加强对职工的防治水培训,提高防治水意识和操作技能等。

14、掘进工程要有专人测量,准确填图,巷道掘进要按设计的中腰线施工,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误穿采空区。

(五)、发生水灾事故的抢救措施:

1.迅速判定水灾的性质,了解突水地点、影响范围、静止水位,估计突出水量、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根据事故地点和可能波及的地区立即撤出人员。

3.关闭有关地区的防水闸门。

4.切断灾区电源。

5.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

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加速排水,防止矿井被淹,注意水位的变化。

6.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

7.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和二次突水发生,并及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调整抢险方案。

8.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突然改变他们已适应的环境和自下而上条件,造成不该应有的伤亡。

(六)、灾害事故报告程序: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室立即向值班矿长及矿长报告。

矿长(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核实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乡政府煤管站及煤炭局、煤炭生产信息调度中心和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2、以最快捷的方式拨打救护电话,请求紧急救护,并立即将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按汇报程序逐级上报,事故报告的内容有: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概况、时间、地点、位置。

②事故的类型、简要经过。

③伤亡情况及可能造成伤亡的情况(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

④事故涉及的危险材料。

⑤事故发展的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员。

⑥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⑦已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

⑧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的事宜;

⑨事故报告的时间、单位、报告人及电话或手机联络号码。

⑩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3、调度室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电话:

8000,做好事故信息的接收和通报,保证紧急情况信息渠道畅通,运转有序。

4、调度室电话、值班矿长电话作为应急值守电话。

5、先期处置及事故现场的保护:

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后,要立即启动本矿的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

事故单位和抢险人员应严格保护现场,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记或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6、将煤矿发生事故的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特别重大事故)Ⅱ级(重大事故)Ⅲ级(较大事故)Ⅳ级(一般事故)响应。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事故响应程序。

7、遇险遇难人员全部升井,事故隐患消除,并制定和采取了防范措施后经县级煤矿应急领导机构同意,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撤消,应急状态结束。

救援队伍:

我矿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与盘县救护队签订了救护协议。

并在救护队的指导下,培训了多名兼职救护人员,为我矿紧急救援及处置提供了队伍保障。

1、技术保障

我矿按照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全我矿实际编制了《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填绘能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井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必备的图纸资料,为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2、装备、物资保障

地面设立专存放消防器材、设备库房,备齐电缆、局扇、风筒、自救器等应急材料,其设备材料为非常时期专用,不得挪用,井下设立非常时期消防材料库,备齐砂袋,砂袋码堆存放,预防非常时急用。

以上物资由保管周兴云负责管理。

本预案编制由于受技术、设备和编制人员经验、理论水平的限制,完全准确预测未来可能发生事故的现场具体情况是不可能的,实际中往往有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发生。

其它要求:

(1)根据有关规定,必须保证人员,经费和装备落实到位。

(2)事故发生后,相关保险机构及时展开理赔工作。

(3)事故发生后,及时协调卫生部门组织医务人员、药品和设备立即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4)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各有关科室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严禁擅自脱岗。

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造成事故进一步扩大的,严厉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奖励。

(5)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可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本预案的演习。

(6)加强培训,抓好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井下作业人的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素质和抗御风险灾害能力,自救互救能力。

全面提高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

(7)每年至少要组织2次事故应急救援演习。

演习结束后及时修订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本预案每一季度修订一次,在每季度开始前一个月完成编制工作。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其它重要情况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