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505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docx

江苏镇江市学年度高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

2019~2020学年度镇江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合调研测试

语文Ⅰ

2019.10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整齐▲,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

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

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的思想,手稿却板正、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洒脱特立独行拘谨B.潇洒狂放不羁拘谨

C.洒脱特立独行谨慎D.潇洒狂放不羁谨慎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

①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

②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

③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④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

⑤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也许还跟着个小孩

⑥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

A.①⑤④⑥②③B.③④⑥②①⑤C.④⑥②①⑤③D.⑥④②③①⑤

3.下列四句诗中描写的传统节日,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

A.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B.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C.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D.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4.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

“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陈长生传

张惠言

余故居南郊德安里,邻有陈长生者,与兄奉母以居,无妻子,有室一楹,园地以稜计者十。

兄偻且病,常给爨守舍。

而长生力治地种菜,卖之得钱,且为人赁佣以充食。

长生为人少言多笑,即有陵之,大恚,辄复笑,即已,未尝校。

其为佣,勤甚。

他佣所苦弗欲,悉任长生,长生皆为之无怠。

主人善之,或侈与直,则计其佣之数取之,而反其余,笑曰:

“此足矣。

”固与之,则又笑委之去。

及其于所价直皆然。

人谓长生痴也。

余幼时儿嬉,日过其门,门前树瓜瓠之属,夏秋之交,编竹为架,垂垂然。

时见长生兄弟奉母坐其下,手一盂饭,蔬一盆,且语且食。

长生或时时抗声歌,则格格笑,母与兄皆笑。

其后予徙居城中,岁时至旧庐,恒过访焉。

十余年,其母死,鬻其园地之半以敛焉,而葬于其室前。

家益贫,兄病益甚。

长生晨则食其兄,而出力作,暮归,扶持之甚备。

兄困,意不当辄怒詈长生,每彻旦。

比屋闻者咸不平,而长生未尝有言。

年余,兄死,则又鬻其园地以敛,而葬于母旁。

数月,长生亦死。

邻人鬻其居以葬焉。

论曰,孟子之言曰:

人性善。

如长生者,其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岂尝知有礼义之说哉?

何其鞠躬君子也。

长生之事母与兄,乡之人知而善之;然至其取舍退让,则谓之痴,何哉?

余故述其事,将以待考风俗者有取焉。

(选自《茗柯文补编》)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给爨守舍爨:

烧饭B.未尝校校:

计较

C.长生晨则食其兄食:

吃饭D.鬻其园地之半以敛焉鬻:

卖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长生无妻无子,和母亲、哥哥一室生活。

由于家境贫寒,加上哥哥驼背患病无法营生,长生只能

靠种地种菜和为人赁佣来养家糊口。

B.陈长生沉默寡言,逢人爱笑。

这样的性格,使得村里无人欺负他。

他还吃苦耐劳,别的佣工不愿

做的事情,长生没有怨言,从未懈怠。

C.长生孝顺母亲,敬爱兄长。

他曾在门前瓜瓠架下,高声歌唱,格格而笑,以娱乐家人。

后来母亲和哥哥相继去世,他把他们安葬在室前。

D.作者在文中塑造了陈长生勤劳淳朴、恪守孝悌的形象,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指出了乡人对他的矛盾性评价。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主人善之,或侈与直,则计其佣之数取之,而反其余。

(2)兄困,意不当辄怒詈长生,每彻旦。

比屋闻者咸不平,而长生未尝有言。

8.结合最后一段,分别概括作者和乡人对陈长生的评价。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喜陈兄至

白居易

黄鸟啼欲歇,青梅结半成。

坐怜春物尽,起入东园行。

携觞懒独酌,忽闻叩门声。

闲人犹喜至,何况是陈兄。

从容尽日语,稠叠长年情。

勿轻一杯酒,可以话平生。

9.本诗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作者迎友之喜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10.从全诗来看,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

(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

(2)▲,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3)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4)▲,梳晓鬟也。

(杜牧《阿房宫赋》)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8)春冬之时,▲,回清倒影。

(郦道元《三峡》)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华威先生

张天翼

转弯抹角算起来──他算是我的一个亲戚。

我叫他“华威先生”。

他觉得这种称呼不大好。

“天翼兄你真是!

”他说。

“为什么一定要个‘先生’呢。

你应当叫我‘威弟’。

再不然叫我‘阿威’。

”  

把这件事交涉过了之后,他立刻戴上了帽子:

“我们改日再谈好不好,天翼兄。

我总想畅畅快快跟你谈一次──唉,可总是没有时间。

今天刘主任起草了一个县长公余工作方案,硬要叫我参加意见,叫我替他修改。

三点钟又还有一个集会。

这里他摇摇头,没奈何地苦笑了一下。

他声明他并不怕吃苦:

在抗战时期大家都应当苦一点。

不过──时间总要够支配呀。

“王委员又打了三个电报来,硬要请我到汉口去一趟。

我怎么跑得开呢,我的天!

于是匆匆忙忙跟我握了握手,跨上他的包车。

①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

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

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

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

他的时间很要紧。

他说过──

“我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

我还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

救亡工作实在太多了。

接着掏出表来看一看,他那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了起来。

眉毛皱着,嘴唇使劲撮着,好像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敛到脸上似的。

他立刻就走:

他要到难民救济会去开会。

照例──会场里的人全到齐了坐在那里等着他。

他在门口下车的时候总得顺便把车上的踏铃踏它一下:

叮!

同志们彼此看着:

唔,华威先生到会了。

有几位透了一口气。

有几位可就拉长了脸瞧着会场门口。

有一位甚至于要准备决斗似的──抓着拳头瞪着眼。

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他先前那副忙劲儿好像被他自己的庄严态度消解掉了。

他在门口稍微停了一会儿,让大家好把他看个清楚,仿佛要唤起同志们的一种信任心,仿佛要给同志们一种担保──什么困难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来。

②他并且还点点头。

他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

他是在对整个集体打招呼。

会场里很静。

会议就要开始。

有谁在那里翻着什么纸张,窸窸窣窣的。

华威先生很客气地坐到一个冷角落里,离主席位子顶远的一角。

他不大肯当主席。

“我不能当主席,”他拿着一支雪茄烟打手势。

“工人救亡工作协会的指导部今天开常会。

通俗文艺研究的会议也是今天。

伤兵工作团也要去的,等一下。

你们知道我的时间不够支配:

只容许我在这里讨论十分钟。

我不能当主席。

我想推举刘同志当主席。

说了就在嘴角上闪起一丝微笑,轻轻地拍几下手板。

主席报告的时候,华威先生不断地在那里括洋火点他的烟。

把表放在面前,时不时像计算什么似地看看它。

“我提议!

”他大声说。

“我们的时间是很宝贵的:

我希望主席尽可能报告得简单一点。

我希望主席能够在两分钟之内报告完。

③他括了两分钟洋火之后,猛地站了起来。

对那正在哇啦哇啦的主席摆摆手:

“好了,好了。

虽然主席没有报告完,我已经明白了。

我现在还要赴别的会,让我先发表一点意见。

停了一停。

抽两口雪茄,扫了大家一眼。

“我的意见很简单,只有两点,”他舔舔嘴唇。

“第一点,就是──每个工作人员不能够怠工。

而是相反,要加紧工作。

这一点不必多说,你们都是很努力的青年,你们都能热心工作。

我很感谢你们。

但是还有一点──你们时时刻刻不能忘记,那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他又抽了两口烟,嘴里吐出来的可只有热气。

这就又括了一根洋火。

“这第二点呢就是:

青年工作人员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

你们只有在这一个领导中心的领导之下,大家团结起来,统一起来。

也只有在一个领导中心的领导之下,救亡工作才能够展开。

青年是努力的,是热心的,但是因为理解不够,工作经验不够,常常容易犯错误。

要是上面没有一个领导中心,往往要弄得不可收拾。

瞧瞧所有的脸色,他脸上的肌肉耸动了一下──表示一种微笑。

他往下说:

“你们都是青年同志,所以我说得很坦白,很不客气。

大家都要做救亡工作,没有什么客气可讲。

我想你们诸位青年同志一定会接受我的意见。

我很感激你们。

好了,抱歉得很,我要先走一步。

把帽子一戴,把皮包一挟,瞧着天花板点点头,挺着肚子走了出去。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我”与华威先生的交往,以“我”的视角观察华威先生,增强了文本的真实感。

B.华威先生虽有种种缺点,可是他让“我”称他“威弟”、“阿威”,推辞不当难民救济会的主席,显示出他谦和民主的一面。

C.小说借助传神的肖像、语言、动作等细节,不动声色地刻画华威先生的形象特点,含蓄深沉,发人深思。

D.小说塑造了抗战时期华威先生这样典型的官僚形象,带有强烈的讽刺性,表现出了高超的讽刺艺术。

13.概括三处划线句子分别体现了华威先生怎样的形象特点。

(6分)

14.华威先生处处宣扬自己很忙,没有时间。

你如何看待华威先生的“忙”?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解“执”

余英时

①一谈到执,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固执”、“执迷不悟”等概念,于是我们对“执”字便有了恶感,以为“执”总是要不得的。

尽管破“执”者如此之多,“执”在各方面之存在却依然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世间万事万物之存在都有其存在之理由,“执”自然也不能例外。

婴儿初出世时即有“猿握”的本能,而此种“猿握”也就是“执”的表现。

如此说来,“执”倒是与生俱来的。

②中国古代讲“执”字最为中肯者是儒家。

《中庸》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故儒家是反对“执一无权”,孟子亦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这便是儒家反极端、反调和的中庸之道。

关于这一点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也持有同样的见解,亚氏的中庸说认为一切美德都是处于两极端之间。

我们把儒家与亚氏的中庸理论比附而观之,可见他们都是不反对“执”的,问题乃在于所“执”者是否正当而已。

③问题谈到这里,我们对“执”的种种看法可以加以澄清了。

首先,我认为绝对地破“执”是不可能的,即便超脱如佛家,也还要另悬一涅槃的境界,终还是有“执”,算不得真解脱。

禅宗说佛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把极端的“执”改变为中庸的“执”,依然承认了“执”的存在价值。

哲学地说,“执”是有,极端地破“执”是无;欲以无来代替有实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感受了苦痛,转而向宗教领域中去求得精神上的抚慰,并不等于说人们已从“执”走向了“无执”,而是人们的物质之“执”转化成精神之“执”,而其为“执”则根本无殊。

④其次,“执”的本身却无好坏之分,但视所执者的性质而定。

我们不又常听到所谓“择善固执”的成语吗?

可见即使是固执也还不打紧,如果它真的是择善的话,问题亦在于标准如何。

据我的看法,中庸仍然是其中的重要关键,固执极端总是要不得的事。

我们平常做人喜讲“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正是“有所固执”,如果一个人毫无个性,没有一点固执之处,即便是孔子所说的乡愿了。

大凡能坚持真理到底的人都是最固执的人,但因为他所坚持的是真理,所以固执不仅不足为他诟病,倒反而增加了他的伟大。

同时,真能择善固执的人是最不固执的人——他的良知不允许他做违反真理的事,故发现自己错误之后,便会毅然悔改。

⑤最后,“执”的本身容易引起冲突——多方面的冲突。

善恶之“执”固然要发生抵触,同是善之“执”或恶之“执”,也一样会造成龃龉。

因此,“执”须有容忍来协调之,即人人都有所“执”而同时也承认他人之执。

只愿坚持自己的理想或权利,而忽视甚至妨害他人的理想或权利,即使所“执”者是真理也是一种不可饶恕的错误。

⑥在今天这个世界里,我们所看到的是充满着各式各样的错误的“执”,于是有心的人不免要想用破“执”的方法以救“偏执”或“执一”之弊,殊不知问题并不起于“执”的本身,而是源于所“执”者非善,以及“执”之权利仅存在于极少数人之手。

如果人人都能“择善固执”并各有所“执”,那正是人间天堂的到来、人类理想世界的实现,“执”之罪恶果何在乎?

因噎废食毕竟是世间最愚蠢的事哩!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婴儿初生即有“猿握”的本领,说明“执”与生俱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B.在谈到择善的标准时,作者既主张中庸之道,又赞同“有所固执”,这二者是不矛盾的。

C.个人之“执”只要承认且宽容他人之“执”就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

D.作者认为如果人人都能“执善固执”并各有所“执”,就能实现人类理想世界。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由人们对“执”这一概念的偏见谈起,引出关于“执”的话题。

B.作者认为儒家和古希腊哲学家的中庸之道可以化解偏执之弊。

C.作者举宗教的例子来论述“破执”无法实现,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物质之“执”即使转化为

精神之“执”,其根本没有变。

D.人们之所以对“执”有恶感,是源于所“执”者非善。

17.请简要概括第四段中“择善固执”的内涵。

(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材料一:

万物互联,海量的数据需要强大稳定的网络来支持,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5G正向我们走来。

5G的商用将推进哪些领域的发展?

日前在英特尔(中国)举行的“加速通向5G之路”行业沙龙上,学界和业界专家给出了解答。

英特尔(中国)通信与设备事业部无线标准首席技术专家吴耕说,5G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在4G上加1G。

5G不仅能带来快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网络带宽,也将带来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

未来,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

“5G时代。

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说。

当前一些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高可靠性、低延迟,4G没法满足,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bac比特每秒。

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

无人驾驶汽车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

 

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为未来5G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全球统一的标准下,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的智能设备都能正常接通,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

由于以往的2G、3G、4G系统主要服务于通信,所以存在多制式标准并行的情况。

工信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推进组专家罗振东表示,进入5G时代后,市场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

(选自《5G≠4G+1G》,《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有删改)

材料二:

  

在5G标准之争中,中国阵营已经成为为全世界5G标准的重要力量。

在部分领域,中国技术实力雄厚,奠定了5G标准之争的基本格局。

制定通信标准首先要看国家实力,这是政治、经济、技术实力综合体的较量,今天中国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中国5G标准走向世界最坚实的基础。

而且,中国的电信运营商的实力非一般国家可比。

中国4G基站数占全世界4G基站数的60%。

同时,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华为是世界第一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此外。

中国的手机制造业近年也有了较大发展,全世界绝大部分手机由中国生产。

目前,世界十大手机品牌中国已经占据7席。

近年来,中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迅速,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共享单车、共享出行、O2O业务发展风生水起,也开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自己的角色。

这些元素,帮助中国在5G标准的制定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选自《中国成5G标准制定的重要力量》,央广网2018年5月22日)

材料三:

有报告称:

5G技术将为文化产业带来广阔空间,推动文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一方面,5G技术的应用,会优化文化产业的生产流程,提升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另一方面,5G技术也会为数字化信息的高速传输创造条件,促进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进入2019年,技术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在加强,从数字出版的个性定制到今日头条的算法推送,从B站的二次元视频创作到喜马拉雅音频平台,从陪伴机器人到娱乐机器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全面渗透到传统文化产业,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说。

陈少峰预测,2019年随着5G的试商用,传输成本大大降低,“平台十技术十内容+垂直运作”将形成文化产业的新生态,产生巨大的商机,文化企业要走出“舒适区”,打破“思维定式”,提前布局,打通线上线下,连接技术和内容,融合传统和现代,经风雨、见彩虹,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选自《5G与文化产业会碰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光明日报》2019年3月5日)

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5G不仅带来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网络带宽,也将带来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它不是4G基础上

的简单升级。

B.5G时代,万物互联,高速海量数据将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

息化的基础设施。

C.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从而推动无

人驾驶技术的商用化发展。

D.研究者倾向于指定5G全球统一标准,从而让各种智能设备,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都能正常接

通,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在5G标准制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是综合国力、电信运营商实力、通信设备制造水平、手机制

造水平迅速提高以及互联网业务迅速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

B.从1G时代走向5G时代的发展过程中,5G时代的传输速率较之以往产生了飞跃,无人驾驶、虚拟

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

C.随着5G的试商用,传输成本大大降低,“平台+技术+内容+垂直运作”将形成文化产业的新生态,

产生巨大的商机。

D.进人2019年,从数字出版的个性定制到今日头条算法推送,从B站的二次元视频创作到喜马拉雅

音频平台,从陪伴机器人到娱乐机器人,都是5G商用后在文化领域展现的成果。

20.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央广网、《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反派一哥申公豹的一句话,戳痛无数人的心: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培根也有一句关于“成见”的名言,他说,“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那种人人都难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种深入习俗、盘踞于人心深处的谬误与偏见。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10分)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

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节选自苏辙《东轩记》)

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23.颜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出自《▲》(作品名),后来有成语“▲”形容颜回这一品质。

(2分)

24.作者举颜回的事例有何作用?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二、名著阅读题。

(15分)

25.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呐喊》中王九妈、抬棺木的脚夫等一干人,对宝儿的丧事都开过口、动过手,在办完宝儿丧事以后,吃过晚饭便回去了,可见当时的社会人情还是有温暖的。

B.《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是因为他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迅速膨胀,变得自尊自大、刚愎自用。

他违背“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外交路线,蔑视陆逊,最终上了陆逊的当,失荆州走麦城。

C.贾宝玉的丫鬟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恨而死,宝玉写《芙蓉女儿诔》哀悼她。

其中,“质本洁来还

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写出了晴雯不愿受辱被污、孤傲高洁的性格。

D.《老人与海》中,老人和孩子经常谈论过去的球赛,主要是因为老人看重球队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这与他的性格相契合。

E.霍拉旭一直是哈姆莱特忠诚的朋友,他告知哈姆莱特鬼魂之事,保守哈姆莱特装疯的秘密,帮助哈姆莱特观察看戏的国王,哈姆莱特中剑后又欲和他共死。

26.简答题(10分)

(1)阅读《红楼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又听A叹道:

“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

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B听了,心中暗忖道:

“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他说话,倒有些识见。

”B便在炕上坐了,慢慢的闲言中套问他年纪家乡等语,留神窥察,其言语志量深可敬爱。

选文中A、B分别是谁?

“凭人怎么劝,都是耳旁风。

”说的是何人何事?

从A和B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二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6分)

(2)《边城》中,二老说:

“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

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

”“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

“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7~29题。

为了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原创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造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它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也要努力吸纳前人的思想。

原创文化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

正如费孝通所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孕育产生的。

萧伯纳说得好:

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

原创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学术自由,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特点,原创的东西一般在开始时不易被大家理解,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