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058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docx

XX工程专业发展项目信息表

附件3:

编号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发展信息表

(样表)

 

专业名称XX工程专业代码xxxxx

学校名称XX学校代码xxxxx

学校举办单位XX省XX厅

学校所在地XX省(省份)xx市(地市)

填表日期20xx年xx月xx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xx年x月

 

填报要求

 

一、请按本信息表格式,通过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专业建设发展”专栏如实填报后提交;

二、本信息表按专业填报,同一学校不同申报专业须分别填报;

三、本信息表封面“编号”栏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填写;

四、网上填报提交截止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1.申报学校基本情况

1-1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1

XX

所在地区

XX省xx市

启用现在校名时间

20xx年4月x日

举办方

□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

√行业□企业□其他

建校时间2

20xx年4月x日

学校性质

√公办□公办民助

建校基础3

XX省XX学校、XX省XX职工大学

通信地址

XX省xxxx路xx号

邮 编

xxxxxxx

学校网址

xxxxxxxx

法人

代表

信息

姓名

xxxxxx

职务

院长

办公室电话

xxxxxxxx

传真

xxxxxxxxxx

手机

xxxxxxxxx

电子邮箱

xxxxxxxx

联系人

信息

姓名

xxxxxxx

职务

教务与科研处处长

办公室电话

xxxxxxxxxxxx

传真

xxxxxxxxxx

手机

xxxxxxxxx

电子邮箱

xxxxxxxxxx

1-2

基本状态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

(人)

普高起点

11347

全日制普通中职在校生人数(人)

0

中职起点

532

全日制五年一贯制4在校生人数(人)

112

其它5      

0

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注册人数(人)

0

2010年度非全日制培训量(人日)6

16472

教职工总数(人)

761

2010年度非全日制培训主要类型

短期培训

专任教师数(人)

517

现有专业数(个)

50

已招生

专业中

“三校生”7专业数(个)

5

2011年招生专业数(个)

39

五年制专业数(个)

2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就业相关数据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人)

普通高中招生

3695

3779

3948

“三校生”对口招生

284

236

140

“3+2”8招生

0

0

0

五年一贯制第4学年

257

112

0

其它5      

0

0

0

新生报到数/录取数(报到率)

4236/4798(88.3%)

4127/4633(89.1%)

4088/4468(91.5%)

毕业生人数(人)

3393

3798

4331

初次就业率9

96.37%

93.00%

98.37%

助学金覆盖率/奖学金覆盖率

14.0%/33.1%

13.9%/33.4%

14.4%/34.9%

贫困生比例/低收入家庭比例10

20.0%/33%

20%/34%

20%/32.5%

(续1)

1-3

办学经费

本省高职生均经费基本标准11(元)

本省高职生均学费标准11(元)

文4800,理5000,艺7000

本省高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11(元)

项目 年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总收入12(万元)

9654.55

11231

11981.03

其中

学费总收入(万元)

5234

5678

5970

财政预算内拨款

总额(万元)

2983

3646

4458

其中:

地方财政专项投入13

(万元)

1.化解债务专项

0

0

100

2.职业教育专项

410

710

710

3.国家示范省配套

0

0

0

4.科技成果转化等

0

0

0

培训收入

350

199

322

社会捐赠

149

10

61

其他收入

528.55

988

460.03

总支出(万元)

9654.55

11231

11981.03

其中

征地(万元)

0

0

0

房屋建设(万元)

3139.32

3480.81

4396.78

设备采购(万元)

406.41

679.75

496.64

日常教学14

总额(万元)/生均(元)

368.30/324.00

409.24/335.00

505.40/412.00

教学研究(万元)

42.30

53.80

59.20

师资建设(万元)

87.80

92.30

98.40

制度建设(万元)

26.70

31.90

34.60

图书购置(万元)

90

60

60

人员经费(万元)

3503.17

4930.90

5097

其他支出

1990.55

1492.30

1233

贷款余额(万元)

8000

5000

0

资产负债率15(%)

23.4%

21.3%

26.9%

(续1)

1-4

产学合作

工作机构名称

XX实训中心

成立时间

2002年12月

专职人员数(人)

11

2010年度经费

预算(万元)

560

签订合作协议的企业数(家)

178

已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100%

合作企业参与教学

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100%

2010年度合作企业

接收顶岗实习学生(人月)16

12186

2010年度合作企业

接收就业学生数(人)

1866

合作企业向学校(准)捐赠的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51

2010年度合作企业向学校

支付的技术服务费(万元)

242

2010年度学校为

合作企业培训员工(人日)

33600

产学合作

的主要形式

1.顶岗实习XX类、机电类、建筑类相关专业,利用行业优势,在XX部第十三工程局、XXXX工程总公司、xx建集团总公司、xx建设集团、XX集团、xxx集团、xx钢铁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顶岗实习的表现择优录用。

2.订单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与企业密切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岗位技能训练和主要技能课程在企业完成。

先后举办“xx班”、“xx班”、“xx班”、“xx班”等,经过严格考核学生毕业后由企业安排直接上岗就业。

3.开展技术服务学院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担任专业技术员,参与工程建设的管理、技术指导及合作攻关。

与XX省XX勘测设计院、xx工程管理局等单位合作研发的产品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地厅级科技进步奖10项。

先后承担xx工程线路测绘任务,xx设计测量、XX普查xx测量。

为xx局等单位完成安全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为xx公司完成了密闭容器的安全与自动封闭系统的技术开发等。

4.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根据合作企业的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职工培训,为地市、县市XX局培训职工10000多人日,为其他企业培训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电焊工、数控操作员、钳工等20000多人日。

5.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合作企业参与学院各合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对课程设置、实训环节设计、实训内容安排进行研究,共同开发主要专业技能课程和实训教材的编写,合作编写教材42部。

6.企业为学院捐赠实训设备XX类、机电类、信息类合作企业xx空调公司、XX雷沃重工集团、XX三品电子公司、XX豪迈集团、xx等向学院捐赠设备价值达50余万元。

1-5

发展规划

所在地区

重点发展产业

“十二五”期间,XX省以提高XX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现代XX示范省建设,加强XX工程设施建设,重点开展xx利用体系、x灾害防御体系、城乡xx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综合XX保障体系。

以xx精品钢铁基地为重点,打造钢铁及配套产业、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水产及食品产业、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产业、物流仓储加工产业。

落实《XX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xx国际海洋城,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现代海洋产业。

学校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

学生规模(人)

12000

专业规模(个)

55

学校发展类型定位

√综合□一产为主□二产为主

□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生活性服务业为主

重点建设项  目

以“XX主导、工科主体”为特征的专业建设工程;

以“双核突出、分级建设”为特征的课程建设工程;

以“内外融合、产学一体”为特征的实训基地建设工程;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

以“双师素质、双师结构”为特征的师资队伍培养工程;

以“充分就业、鼓励创业”为特征的就业工作体系建设工程;

以“心灵塑造、行为养成”为特征的德育工作体系建设工程;

以“多元融合、全面渗透”为特征的大学文化体系建设工程;

以“横向拓展、纵向深入”为特征的国际合作教育体系建设工程。

2.申报专业基本情况

2-1

专业名称

XX工程

专业代码

xx0201

专业所属大类

XX大类

专业所属二级类

XX工程与管理类

专业特点17(单选)

□产业支撑型√人才紧缺型□特色引领型

□国际合作型□其他

专业开办时间

200x年9月

是否跨省招生

√是□否

20xx年实际招生数(人)

516

20xx年新生报到率(%)

95.9%

20xx年毕业生人数(人)

373

20xx年初次就业率(%)

97.9%

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人数(人)

1169

“订单”培养人数(人)

324

专任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8

50/9452

兼职专业教师数/课时数19

25/3650

理论教学占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47.1%

校内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60%

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总学时的比例

40%

在校期间生均独立操作实训设备时间(小时)

630

现有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1988

现有实训仪器设备(台套)

810

其中大型实训仪器设备20总值(万元)

640

其中大型实训仪器设备(台套)

40

毕业前半年顶岗实习比例

100%

职业资格证书21获取比例

100%

主要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名称/等级/获取比例

1.测量员高(中)级/80%

2.施工员/中级/60%

3.CAD绘图员/中级/20%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

技术服务、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合作企业数

15

主要合作企业名称

XX省XX工程总公司

XX管理局

中国xx工程局

合作起始时间

200x年6月

200x年9月

200x年9月

合作主要内容和形式

顶岗实习技术服务

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实习实训职工培训

企业参与教学(人/课时)

8/160

12/80

12/160

201x年度接收实习实训学生(人月)

364

325

284

201x年度接收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人)

45

40

36

201x年度接收就业学生数(人)

40

25

15

201x年度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人日)

652

1880

75

企业向学校捐赠或投入总额(万元)

10

5

0

企业向学校(准)捐赠设备总值(万元)

10

4

0

企业的专项投入(万元)/项目类型

25/技术改造

20/产品开发

0/无

(续2)

2-1

生源类型

普高生

“三校生”

“3+2”教育

五年

一贯制

其他

在本校学习时间(年)

3

5.0

201x年实际招生人数(人)

538

0

201x新生报到数/录取数(报到率)

516/538(95.91%)

/0(0%)

/0(0%)

0/0(0%)

/0(0%)

201x年毕业生人数(人)

373

43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人)

1169

0

“订单”培养人数(人)

324

0

201x年

初次就业率9

97.9%

%

%

95.1%

%

初次就业对口率22

88.4%

%

%

86.6%

%

主要就业岗位

施工员

施工员

平均起薪额23(元/月)

2350

2200

201x年

年底就业率

99.5%

%

%

99.1%

%

毕业一年后平均月薪(元)

2980

2800

毕业一年后转岗率24

12%

10%

%

专业群相关专业

1.XX工程

√核心专业

□省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省级特色专业

2.XX水电工程管理

√核心专业

□省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省级特色专业

3.XX水电建筑工程

□核心专业

□省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

4.水务管理

□核心专业

□省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

5.城市XX

□核心专业

□省重点建设□行业重点建设□其他

2-2

已列入重点建设专业

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1.建筑工程技术

□示范校建设□骨干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库建设

省重点建设专业

1.XX工程

□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省特色专业

2.xx技术

□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省特色专业

3.xx技术

□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省特色专业

4.XX工程管理

□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省特色专业

5.xx工程技术

□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其他省特色专业

行业重点建设专业

1.XX工程

XX部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2.xx工程技术

XX部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2-3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包括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建设实施步骤与内容等,不超过2000字):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XX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XX省委2011年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XX省“十二五”期间XX建设规划,通过进一步优化XX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推进校企对接,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专业“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并举,把XX工程专业建设成为:

专业行业(企业)合作紧密、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互利双赢,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特色鲜明,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双师结构合理、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专业对专业群和学校整体发展的辐射作用,带动XX工程建筑专业、XX工程管理专业、xx管理专业及城市XX专业等相关专业共同发展,打造专业品牌,为XX省XX行业发展提供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需要和毕业生多年就业部门和就业岗位情况分析,继续优化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企业文化、XX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培养。

联合行业企业,并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和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优化筛选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重点突出培养XX工程施工、工程xx、XX工程运行管理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教学质量目标及监测指标:

通过两年建设,教学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凸显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与XX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行业标准制定课程标准,引入企业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运行机制,建成适合人才培养要求的大中型合作企业20个以上,实践教学学时达到总学时的60%,生产性实习达到实践教学总学时的65%。

行业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参与专业实训教学任务达到60%,毕业生双证获取率保持100%。

首次就业率达到98%,用人单位的满意率达到98%。

建设实施步骤和主要内容:

学院成立由院领导、纪检、财务、教务、人事、实训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和系部负责人组成的学院“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建立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专项绩效考核制和奖惩激励机制,保证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201x年在充分调研和组织专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出项目实施方案和分年度执行计划,报教育部批复后,组织实施。

201x年和201x年严格按照建设计划组织落实建设。

XX工程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实训条件与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与服务能力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等三个主要方面,具体内容包括:

①完善和建设XX工程施工实训场等5个校内实训基地,与XX工程公司、XX管理局等单位共建23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高端技能人才和社会服务创造条件。

②以XX部等行业标准建设XX工程专业标准库,形成集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职业培训于一体的信息化教学体系。

③“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双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④完善XX省XX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利用“校中厂”和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开展继续教育培训、XX基层人才培训。

提升为XX省XX事业“十二五”规划、xx带、XX经济区、xx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项目建设的XX技术服务能力。

⑤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形成适应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具有“教、学、做”即时对接功能的教学模式;实施“考、证”结合,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全面融合。

⑥构建“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参照XX行业技术标准联合,企业进行专业课程开发。

建设具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的核心课程6门,完成所有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

(续2)

2-4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包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的主要办法,建设目标实现的组织、人员、经费、政策保障及质量控制等,不超过2000字):

1.实行专业建设委员会动态管理。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行业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使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在专业建设委员会中占到50%,确保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案改革、实践教学实训场的建设与教材的研发等方面的权威性。

2.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依托XXXX行业协会和XX省XX工程总公司等部门成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会,共同制定适应不同形式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学分管理制度;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完善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制度。

3.依托“校中厂”xx建筑安装工程公司、XX省xx设备厂、xxx建设监理有限公司、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和校内实训场,与省直XX企事业单位、各地市大中型XX企业广泛合作,积极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学院已有企业资质,开展技术服务、XX工程技术咨询,进一步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4.质量控制措施。

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建立教师、企业、学生、社会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主体,依据国家职业标准、XX行业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鉴定标准,参考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由XX职业技能标准和XX行业通用技能标准等构成的《XX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质量标准》,行业企业协会制定《关于学生质量的第三方评价实施办法》,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和通讯、调研等方式,以社会评价为主,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5.建立长效的师资培养机制。

严格执行建设方案中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确保师资队伍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和考核制度。

每年选送4~6名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学习或挂职锻炼,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在校的专业教师在承担理论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到校内实训基地参与实训指导。

鼓励教师参与项目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推广和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和高层次职业资格证书。

6.组织保障措施。

为做好XX工程专业建设工作,使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专门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学院组织人事处、财务处、教务科研处、纪委、XX工程系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研究确定项目建设的方针政策,审定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对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协调、指导。

成立由纪检、财务、教务、人事、xx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和系部负责人组成的学院“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建设项目”监督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保证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

7.制度保障措施。

建立项目负责人负责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专项绩效考核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做到建设任务到部门,目标责任到个人,事事有落实,件件有检查,月月有目标,年年有成果,项目业绩定考核,推进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改革,保证高质量完成各项目建设任务。

8.经费保障措施。

除中央财政支持外,省财政全力支持,按照1:

1.15比例配套,学院还通过科技开发与科技服务、行业职工培训等增收节支、开源节流,以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

建设期间,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政法规、政策和我院的有关财务管理制度。

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组织落实和统筹安排,并对建设目标的实施和资金的投向及年度的安排调度实行全过程管理,学院计划财务处在资金保障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项目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建设项目实施月报、季报信息公布制度。

(续2)

2-5建设进度及201x年、201x年预期绩效: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两年,201x年底启动项目建设工作,至201x年底完成。

在充分调研和组织专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出项目实施方案和分年度执行计划,报教育部批复后,编制各个项目具体建设方案,201x~201x年组织实施。

201x年全年进行项目建设,重点建设XX工程施工实训场的扩建,完成XX实训场监测设备配套及XX建筑物三维图实训教室建设;建成GIS平台数据处理系统、GPS信息处理系统。

与企业共建12个校外实训基地。

建设XX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校中厂”接受200学生交替顶岗。

引进或外聘高层次人员1人,培养骨干教师8人,选派2人出国进修,聘任10名专业技术人才承担专业教学。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训技术人员600人,为xx培养XX技术人才60人,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完成400人培训任务。

发表教研论文不低于5篇,开展技术服务不少于10项。

完成200x、200x届毕业生跟踪调查。

201x年继续进行项目建设,并对完成的项目进行完善验收。

完成XX施工实训场建设,完成现代灌溉实训场、XX工程仿真数字实训中心建设。

与企业合作建设11个校外实训基地。

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