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62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docx

届高三大纲版化学配套月考试题2A

试卷类型:

A(基础)

2012届高三原创月考试题二

化学

适用地区:

大纲地区

考查范围:

卤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环境保护

建议使用时间:

2011年9月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答案均需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9小题。

其中第I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II卷共7小题,共64分。

4.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

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l2N14O16Na23Mg24S32C135.5K39Fe56Cu64Zn56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1福建7)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3BO3的酸性比H2CO3的强

B.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若M+和R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R>M

2、下列溶液能使红色花瓣快速褪色的是(  )

A.稀盐酸B.新制氯水

C.氯化钙稀溶液D.生理盐水

3、(2011上海22)物质的量为0.10mol的镁条在只含有CO2和O2混合气体的容器中燃烧(产物不含碳酸镁),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可能为(  )

A.3.2gB.4.0gC.4.2gD.4.6g

5、(2011浙江高考9)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W>Z>Y>X>M

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6、已知A、B、C、D均位于前3周期,且aA2+、bB+、cC3-、dD-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D.单质的还原性A>B>D>C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H-含有电子数为9NA

B.在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含有原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含有6.02×1022个NO2分子

D.0.1molNa2O2中,阴离子的个数为0.1NA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9、(2011·烟台一中模拟)曾经因为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C3H6N6]可算是臭名远扬,与三聚氰胺相似,三聚氰酸分子[C3N3(OH)3]中也氮元素的含量也较高,因而某些不法生产商也将其加入奶制品中以提高蛋白质含量。

在工业上三聚氰酸[C3N3(OH)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3HNCO;8HNCO+6NO2

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3N3(OH)3与HNCO为同系物B.反应中HNC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中NO2是氧化剂D.反应中CO2是氧化产物

10、(2011海南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D.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数一定是偶数

11、常见的晶体有如下类型:

①分子晶体;②离子晶体;③原子晶体;④金属晶体,在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中,固态时的晶体类型可以是()

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D.只有①③

12、(2011·无锡一中模拟)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2Cl-+2H2O

Cl2↑+H2↑+2OH-

B.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

Fe(OH)2+2H+=Fe2++2H2O

C.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Al2O3+2NaOH=2NaAlO2+H2O

D.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

Mg2++2OH-=Mg(OH)2↓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共64分。

13、(8分)

、D、E5种粒子(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②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含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含有10个电子的阴离子有(用粒子的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2)

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D、E3种粒子结合质子

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用粒子的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这一顺序可用以下离子方程式加以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1年四川29)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硫铁矿(FeS2)燃烧产生的SO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H2SO4,又能制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1g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FeS2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

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NiO(OH)+MH

Ni(OH)2+M

2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电完成时,Ni(OH)2全部转化为NiO(OH)。

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它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

(3)1.6g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分)资料显示不同浓度的硫酸与锌反应时,硫酸可以被还原为SO2,也可被还原为氢气。

为了验证这一事实,某同学拟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压强为10lkPa,温度为0℃)。

(1)若在烧瓶放入1.30g锌粒,与cmol/LH2SO4反应,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在洗气瓶中加入1mol/L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_mL,量气管的适宜规格是_____________(选填:

200mL,400mL,500mL。

(2)若1.30g锌粒完全溶解,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l.28g,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烧瓶中投入ag锌且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bg,量气瓶中收集到VmL气体,则有:

ag/65g·mol-1=bg/64g·mol-1+VmL/22400mL·mol-1,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烧瓶中投入dg锌,加入一定量的cmol/L浓硫酸VL,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测得氢氧化钠洗气瓶增重mg,则整个实验过程产生的气体中,n(H2)/n(SO2)=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17、(6分)

(1)在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含有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其中最小的环上有_____个碳原子,任意两个C—C键的夹角都是_______。

在石墨的平面层状结构上,含有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每个环上有______个碳原子,任意两个C—C键的夹角都是_____。

(2)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下图所示,则它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       。

(2)写出由以上某些元素构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写出一种即可)         。

(3)已知常温下1g①单质在④单质中燃烧生成稳定的液态物质时放出142.9kJ热量,则表示①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①②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与④单质在KOH作电解质溶液时可形成原电池,其中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5)由表中元素①③④⑥⑧所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①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N→⑥的单质所采用的方法是        ;

③M溶液呈酸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

19、(9分)(2011•武汉一中模拟)现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和E各处于一个周期,B、C、D同处于另一个周期。

A与B、D、E分别形成E2A(l)、D2A(s)和BA2(g)的化合物。

C的原子半径比B的原子小。

E的一种核素中无中子。

⑴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族。

A、B的气态氢化物沸点比较前者_________(填“高”或“低”)于后者。

⑵若反应物仅能利用题设的五种元素中的某几种来制取A2,则制取A2的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实验室制取C2的离子方程式:

⑷若以KOH为介质,以活性铂作电极把A2与E2慢慢通入两个电极可以构成原电池,则负极的反应式为。

若该电池工作时转移了0.6mol电子,则在标准状况下需消耗A2体积    L。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C的非金属性比B强,故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2BO3弱于H2CO3,A项错误;Mg的金属性强于Be,所以对应碱的碱性Mg(OH)2强于Be(OH)2,故B项正确;Cl、Br、I,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应依次减弱,故C项错误;M失去一个电子后与R得到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子结构,故原子序数M>R,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能使花瓣快速褪色的只有新制氯水,因其余物质均不具有强氧化性.

3、【答案】D

4、【答案】A

【解析】由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可推得:

X为N,Y为O,Z为Al,W为S,Q为Cl。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N为+5价,Z为+3价,两者之和为8,A对;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rZ>rW>rQ>rX>rY,B错;O2-和Al3+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与Ne相同,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均相同,C错;非金属性S<Cl,则酸性H2SO4<HClO4,D错。

 

5、【答案】C

【解析】根据Y与M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摩尔质量为M=0.76g/L×22.4L/mol=17g/mol,结合X、Y、Z同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则M为H,Y为N;根据X、Z形成XZ2分子,则X为C,Z为O;W的质子数为(1+6+7+8)×

=11,则W为Na。

原子半径:

Na>C>N>O>H,A错;CO2、C2H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但Na2O2为离子化合物,B错;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例如石墨为混合型晶体,C60为分子晶体,C对;氨基酸是由C、N、O、H形成的化合物,但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D错。

6、【答案】C

【解析】aA2+、bB+、cC3-、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A与B同周期,C与D同周期,且A、B处于C、D的下一周期,所以,原子半径应是B>A>C>D,原子序数应是a>b>d>c,离子半径应是C>D>B>A,单质的还原性应是B>A>C>D。

故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7、【答案】D

【解析】1molOH-含有电子数为10NA,选项A错误;在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含有原子数为2NA,选项B错误;4.6gNO2气体中理论上含有0.1molNO2分子,约6.02×1022个NO2分子,由于2NO2

N2O4,故应小于6.02×1022个,选项C错误;Na2O2中含有的是Na+和O22—,选项D正确。

8、【答案】A

【解析】酸性氧化物是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故A正确,因为

反应生成

反应除生成

外,还生成

,故B错;

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

,故C错;因为新制氯水中含有

故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

9、【答案】C

【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C3N3(OH)3与HNCO不符合,A错;HNCO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只作为还原剂,B错;NO2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降低,只作为氧化剂,C正确;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不变,C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错。

10、【答案】D

【解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纯净物,如氧气与臭氧,A项错误;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并不是相对原子质量,C项错误。

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中的氢原子数均为偶数,D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即金属单质),所以非金属元素不可能构成金属晶体。

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中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很多不列举,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铵盐均属于离子晶体,所以选C。

12、【答案】C

【解析】A项,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l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B错;D项应写成一水合氨(NH3·H2O),故错误。

第Ⅱ卷

13、【答案】

(1)

(2)

(3)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常见的10电子,18电子微粒见下表,学生必须熟记。

电子数

分子

阳离子

阴离子

10

HFH2ONH3CH4Ne

Na+Mg2+Al3+H30NH4+

F-OH-O2-NH2-

18

HClH2SPH3SiH4F2H2O2N2H4C2H6Ar

K+Ca2+

Cl-S2-HS-

14.【答案】

(1)4FeS2(s)+11O2(g)2Fe2O3(s)+8SO2(g);ΔH=-3408kJ/mol

(2)2H2O+SO2===H2SO4+H2

(3)减小H2浓度,使HI分解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I的分解率

(4)①MH+OH--e-===M+H2O

②2H2O+O2+4e-===4OH-

【解析】该工艺过程的原理是:

①SO2+I2+2H2O===H2SO4+2HI,②2HIH2+I2。

则总反应式为①+②,即2H2O+SO2===H2SO4+H2。

(4)①蓄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

只要记清原电池中“负氧化、正还原”,电解池中“阳氧化、阴还原”的规律,在写电极反应式时先弄清楚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然后将给出的总反应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按需选取即可。

②中阴极的电极反应有两个,第一阶段是充电时的反应式,由①中的方法不难确定为M+H2O+e-===MH+OH-,第二阶段为吸收氧气的电解反应式,由题意氧气在阴极被还原,结合该蓄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可知氧气被还原为OH-,所以其电极方程式为:

2H2O+O2+4e-===4OH-。

15.【答案】

(1)2Al+Fe2O3Fe+Al2O3

(2)

C

 直线形

(3)Fe2O3+6H+===2Fe3++3H2O 2Fe3++Cu===2Fe2++Cu2+

n(Cu)=n(Fe2O3)=

=0.010mol

铜粉的质量=64g·mol-1×0.010mol=0.64g

(4)2Al+2OH-+2H2O===2AlO

+3H2↑

AlO

+CO2+2H2O===Al(OH)3↓+HCO

(注:

不要求写OH-+CO2=HCO

(5)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碳

【解析】根据反应①的用途可判断此反应为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因此反应物中的单质C为铝,单质B为铁,生成物中的化合物H为Al2O3。

而G则为另一种氧化物Fe2O3。

由G和H的组成可判断A为氧气。

含氧元素的温室气体为CO2,常见的有CO2参与的置换反应为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生成物是碳单质和氧化镁,即I为CO2,E为Mg,D为碳,F为MgO,其中MgO中Mg的质量分数为60%。

(2)CO2为直线形分子。

(3)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3+,Fe3+与Cu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偏铝酸钠溶液,然后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与碳酸氢根离子(容易错误),这是因为碳酸为弱酸,不能与两性氢氧化物氢氧化铝反应。

(5)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得到两种固体物质,其颜色可以用来描述实验现象。

16、【答案】

(1)20500mL

(2)Zn+2H2SO4(浓)=ZnSO4+SO2↑+2H2O(3)得失电子守恒

(4)(64cV-2m)/m

【解析】由电子守恒可知,锌与硫酸反应无论生成的是二氧化硫还是氢气,1mol的锌均可生成1mol气体。

(2)、(3)、(4)可解。

(1)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二氧化硫、量气筒用来测量氢气的体积,因事先无法预测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氢气各是多少,所以以上试剂和仪器均按最大量准备。

17、【答案】

(1)6109°28′6120°

(2)Ti14C13

【解析】只要熟记常见晶体的结构,能随时在大脑中复现常见晶体的空间结构模型。

18、【答案】

(1)O<Al<NaH2SiO3<H2CO3<HNO3

(2)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H2(g)+1/2O2(g)=H2O(l);△H=-285.8kJ·mol-1

(4)CH4-8e-+10OH-==CO32-+7H2O

(5)①Al3++3NH3·H2O==Al(OH)3↓+3NH4+

②电解法③NH4++H2O

NH3·H2O+H+

【解析】

(1)④⑤⑥分别为O、Na和Al,电子层数越多,则半径大。

若位于同一电子层,则核电荷数大的反而小。

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上而下减弱。

同周期,酸性从左至右增强。

(2)离子键应含活泼金属元素(NH4+除外),极性共价键存在于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

(4)CH4与O2反应生成CO2,与KOH继续反应生成CO32-,所以负极

反应式的产物为CO32-。

(5)M为仅含非金属元素的盐,则应为铵盐,⑥为Al元素,由图分析可知,X与Y反应,应为Al3+与氨水的反应。

Al为活泼金属,故应采用电解法获得。

铵盐呈酸性是因为NH4+水解显酸性。

19、【答案】⑴3ⅦA高⑵2Na2O2+2H2O==4NaOH+O2↑(或2H2O2

2H2O+O2↑)⑶MnO2+4H++2Cl-

Mn2++Cl2↑+2H2O⑷H2+2OH--2e-=2H2O3.36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是E的一种核素中无中子,即E为H原子,则常温下为液态的E2A是H2O分子,A为O,H和O分别属于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则B、C、D是第三周期。

由D2A(s)推出D是Na,第三周期气态的BA2(g)必为SO2,C的原子半径比B原子小是Cl。

即A、B、C、D、E分别为O、S、Cl、Na、H。

⑴C为氯元素,处于周期表第3周期第ⅦA族;A、B的气态氢化物分别为H2O、H2S,由于水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故沸点比较前者高于后者。

第⑷问发生反应2H2+O2=2H2O,共转移电子4mol。

当转移0.6mol电子时,在标准状况下需消耗O2为0.15mol。

其体积为3.36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