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72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2 大小:10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2页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2页
亲,该文档总共9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9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docx

09河南省幼师对口高考题

200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蝼蚁佝偻篓子镂刻

B.沮丧规矩咀嚼蛆虫

C.呻吟绅士申述伸展

D.邯郸婵娟掸子蝉联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察颜观色针贬时弊家喻户晓

B.容会贯通残羹冷炙义愤填鹰

C.金榜题名六神不安五彩缤纷

D.主观意断人才倍出问心无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B.这本书描写农村普通人的生活,这个环境跟我的情况似乎有点相似,因此

更能让我动之以情。

C.她走起路来故意让皮鞋踩出“卡卡”的响声,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D.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4.下列关于作品、作者、作品中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西厢记》――王实甫――崔莺莺

B.《牡丹亭》――汤显祖――杜丽娘

C.《茶馆》――老舍――王利发

D.《三国演义》――施耐庵――诸葛亮

5.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B.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C.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6.下列名句、作家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

C.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D.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清照

7.儿童诗《爸爸的老师》深受儿童的喜爱,结构情节运用的是

A.悬念B.对比C.反复D.回环

8.将下列三个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①祥林嫂脸上,黄中带黑,而且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②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修长的苇眉子。

A.①清痩不堪②消除③光滑

B.①瘦削不堪②消尽③柔软

C.①瘦骨伶仃 ②散尽③光亮 

D.①瘦削不堪 ②消尽 ③柔滑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史记•项羽本纪》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中的一篇著名作品。

《鸿门宴》是其中极为精彩的一个片段。

B.《楚辞》是《离骚》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

C.《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辛弃疾,南宋词人。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10.《宝葫芦的秘密》的作者是

A.叶圣陶B.柯岩C.张天翼D.孙幼军

1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对“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漫”字极写水之多,表现江水溢满之状。

B.“百”字极写船之多,“百舸”用帆之多而代船多。

C.“透”表现了江水的碧绿清澈。

D.“争”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12.下列加点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3.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廉颇者,赵之良将

14.下面是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题目由编者所加。

B.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本文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C.贾母、王熙凤、宝玉是贾府中的重要人物,因此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作了详细的单独介绍。

D.本文的环境描写,采用“登堂入室”法,一步步从外表深入内里,有层次地介绍宏伟的外观、豪宅的布局、华贵的陈设,展现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答题卡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5.按童话形象分类,作品《灰姑娘》属于拟人体童话。

16.《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国别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17.李白、杜甫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两人被后人合称为“李杜”。

18.陆游,唐代诗人,现存有诗歌9300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19.幼儿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文学样式是儿歌。

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听赏”。

20.《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李乐薇,香港作家,文风清新脱俗,语言优美动人。

2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22.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用“铁屋子”比喻黑暗的禁锢得极为严密的旧中国。

用“熟睡的人们”来比喻处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的愚昧、麻木的国民。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8分)

23.幼儿童话散文

 

24.颠倒歌

 

25.摇篮曲

 

26.幼儿话剧

 

四、阅读和理解(每小题2分,共26分)

阅读《荷塘月色》选段,完成27~30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①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②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③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④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7.这两段文字中运用了许多重叠词,使文章音节和谐、文气舒展。

按照原文,依次写出文中横线处的重叠词。

(词语提示:

“静静”、“淡淡”、“脉脉”、“薄薄”)  

28.这两段文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将景物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作者将荷花

比作“明珠”和“星星”,为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29.文中加下划线的语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请简析它的妙处。

30.根据这两段文字描写的内容,请分别给这两段文字加上小标题。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31~32题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①。

唯有落红官不禁②,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①建章:

宫殿名。

②官不禁:

官府没有禁止。

31.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32.请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话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阅读童话《逃家小兔》,回答33~35题

逃家小兔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离家出走。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

“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如果你来追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

“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

“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要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上去找你。

“如果你变成爬山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花,躲在花园里。

“如果你变成小花,”妈妈说,“我就要变成园丁,我还是会找到你。

“如果你变成园丁,找到我了,”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鸟,飞得远远的,”妈妈说,“我就变成树,好让你飞回家。

“如果你变成树,”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帆船,飘得远远的。

“如果你变成小帆船,”妈妈说,“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我要你去的地方。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马戏团里的空中飞人,飞得高高的。

“如果你变成空中飞人,”妈妈说,“我就要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到半空中好遇到你。

“如果你变成走钢索的人,走在半空中,”小兔说,“我就要变成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变成小男孩跑回家,”妈妈说,“我正好就是你妈妈,我会张开手臂好好地抱住你。

“天哪!

”小兔说,“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

他就这么办了。

“来根红萝卜吧!

”妈妈说。

33.根据作品,对下面这句话作出判断:

“这篇童话采用循环式的叙事方式,围绕着小兔要‘跑走了’,妈妈‘就要去追’的语言捉迷藏的游戏循环地展开”。

你认为这句话的表述正确选A、错误选B。

34.一篇书评这样评价《逃家小兔》:

该作品总是能让年幼的小读者感到一种安详宁静的愉快。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35.作品的结尾“来根红萝卜吧!

”耐人寻味,你以为妙在何处?

 

阅读文言文《游褒禅山记》选段,回答36~39题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36.填空

《游褒禅山记》是的著名游记。

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散文长于说理,见解深刻,被列为“”之一。

37.仔细阅读文段,思考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作者认为哪个条件最重要?

 

3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叹:

感慨

B.夫夷以近夷:

平坦

C.其孰能讥之乎孰:

怎么

D.非常之观非常:

不同寻常

3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

C.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深昏暗诱惑人的地方却没有外

物使他相信。

五、作文题(共30分)

4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

“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晾着的衣服上面总是有斑点!

”有一天,这位女士的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嘲笑对面的女士时,就仔细地观察起来。

结果细心的朋友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拿起一块抹布,把女士家的玻璃窗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

“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

”原来是这位女士自己家的玻璃窗脏了。

请以“擦亮心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201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A.度dù温度程度欢度春节以己度人

B.量liànɡ数量胆量量体裁衣前途无量

C.差chā差别差额差强人意参差不齐

D.累lèi劳累累赘日积月累累及无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蔼苍桑美轮美奂流言蜚语

B.吉详装璜绿草如荫矫揉造作

C.追溯休憩蜚声中外清风明月

D.宣泄引伸摩拳擦掌激流勇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他年轻的时候做过许多大事,愈是年老和身体不好,他就愈是沉浸在以往峥嵘岁月的回忆之中。

B.刚刚下了一场大雨,路面上满是积水,他的车一路风驰电掣地开过来,激浊扬清,溅得路人满身污泥。

C.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D.那时候,他风华正茂,官运亨通,每当过年过节,便会有许多人来登门拜访。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B.《魔戒》这部电影我可没看过,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C.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有我的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

D.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

你!

5.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6.A.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C.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6.下列作品、体裁、作者连线错误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散文——朱自清

B.《我爱这土地》——诗歌——闻一多

C.《我若为王》——杂文——聂绀弩

D.《荷花淀》——小说——孙犁

7.下列名句、作家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

C.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柳永

8.依次填入下列各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微风过处,送来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③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不到十足。

A.照缕缕赏玩B.泻阵阵把玩

C.照阵阵把玩D.泻缕缕赏玩

9.下列与例句画线部分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B.夏虫也为我沉默

C.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D.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10.下列对句子含义解释最正确的一项是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

觉是个自由的人。

A.月下的“我”和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描写月色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

C.在宁静的月下,无人拘束,正可放纵自己,想做就做,想说就说。

D.在宁静的月色中,“我”可以摆脱白天的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片刻的宁静和自由。

11.下列描写,哪一项不是小说《项链》中描写玛蒂尔德夫人的

A.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胳膊上挎着篮子,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

B.她刷洗杯盘碗碟,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

C.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D.每天早晨,她把垃圾从楼上提到街上,再把水从楼下提到楼上,走上一层楼,就站住喘气。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

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

C.杂剧的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都是宫调名。

D.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科”“白”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13.《孔雀东南飞》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很突出,下列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②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③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④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A.①刘兰芝②焦仲卿③焦母④刘兄B.①刘兰芝②刘兄③焦仲卿④刘兄C.①刘兰芝②焦仲卿③刘兄④焦母D.①刘兰芝②刘兄③焦母④焦仲卿

14.下列不属于被动用法的一项是

A.激昂大义B.激于义而死焉C.不能容于远近D.蹈死不顾

15对“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哪里能够委屈英雄豪杰,站在墓前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B.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受委屈,站在墓前紧握手腕,发出自己的悲叹呢?

C.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屈身下拜,站在墓前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D.怎么能够使英雄豪杰归顺,站在墓前紧握手腕,拿出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

16.下列加点词语古今用法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A.尽其天年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D.保其首领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首抒情诗,它与稍后出现的南朝民歌《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C.《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D.《古诗十九首》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18.下列不是按题材给幼儿故事分类的一项是

A.动物故事B.图画故事C.历史故事D.生活故事

19.下列不属于幼儿文学美学特征的一项是

A.稚拙B.纯真美C.意境美D.质朴美

20.我国图画故事书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是

A.陈伯吹B.叶圣陶C.张天翼D.郑振铎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1.童话

22.幼儿散文

 

23.唐宋八大家

三、阅读和理解(每小题2分,共24分)

阅读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两个片段,结合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回答24~27题

(一)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24.文段中写了哪些景物?

突出了故都的秋的什么特点?

 

25.作者写牵牛花为什么“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这样写体现了怎样的写作特色?

 

(二)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26.文中列举南国的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

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

 

27.画线句子用来比喻什么?

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阅读童话《去年的树》,回答28~31题

去年的树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

“再见了,小鸟!

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

“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

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

鸟儿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

——树来了。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鸟儿问树根说。

树根回答: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

她问大门说: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

“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

鸟儿问女孩儿:

“小姑娘,请告诉我:

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

“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28.这篇童话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

 

29.这篇童话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30.这篇童话的主题是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

31.这篇童话的结尾与传统童话有什么不同,适合幼儿接受吗?

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则谜语,回答第32题

红蝌蚪,绿蝌蚪,

飞上天,游啊游,

原来是只大气球。

32.这则谜语的表现形式是否完整?

谜面是否合适?

请解释说明。

 

阅读《长亭送别》中【端正好】【一煞】两曲,完成33~35题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33.

(1)《长亭送别》选自元杂剧《》,作者是。

(2)两支曲子在艺术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4.简析【端正好】中“晓来谁染霜林醉”一句的表达效果。

 

35.简析【一煞】中“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的表达效果。

 

四、作文(30分)

3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

“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说:

“砌砖。

”第二个工人说:

“我正在赚工资。

”第三个工人说:

“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

”简短的回答,使各人的工作态度跃然纸上:

第一个工人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工人是为赚钱而工作;第三个工人则是为所创造的目标而工作。

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人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请根据上面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题目自拟,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201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皈附(guī)凫水(fú)众目睽睽(kuí)

B.游说(shuō)金簪(zān)冠冕堂皇(guàn)

C.咀嚼(jiáo)吸吮(yǔn)买椟还珠(dú)

D.忐忑(tǎntè)解剖(pāo)呱呱坠地(g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燥六艺经传莘莘学子

B.杳然脍炙人口蓊蓊郁郁

C.谦逊鳞次节比姗姗来迟

D.峥嵘病入膏盲蹉跎岁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2)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3)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的。

(4)树的动,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A.玲珑显出朦胧点破

B.朦胧点破玲珑显出

C.朦胧显出玲珑点破

D.玲珑点破朦胧显出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

不教”。

B.“你放着罢,祥林嫂。

”四婶慌忙大声说。

C.又是萧瑟秋风,又是满地黄叶。

这条静悄悄的林阴路,依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