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课复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098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123课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3课复习题.docx

《第123课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3课复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23课复习题.docx

第123课复习题

第一课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复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一组词汇中,属于描写“怒”这种情绪的有()

①气势汹汹②惊恐不安③满腔怒火④摩拳擦掌⑤大惊失色⑥垂头丧气⑦草木皆兵⑧恼羞成怒A.①②B.①③⑧C.②③⑧D.③④

2.对此情景认识正确的是:

()

下雨时一位男孩抱着足球说:

真气人,下雨了,怎么去踢球?

一位女孩说:

这场雨下得真及时啊,春雨贵如油。

A.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B.人的情绪各不相同,没有什么规律可寻

C.面对同样的情况,人们的情绪一定相同D.在同一情境中,人的情绪是一样的

3.从情绪的产生来说,当我们的需要、愿望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

A.心理活动B.消极情绪C.情绪D.积极情绪

4.王岚要参加一次辩论赛,他为此心事重重,坐卧不安,因为他老思忖着:

“天哪!

到时候万一我发挥不好,可是要给集体丢脸呀!

不行,我到时候肯定紧张。

”你认为他调控不良情绪可以运用的有效办法是()①转移注意力,不要老是去想辩论赛②合理宣泄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③运用理智的力量④下功夫把辩论词背熟

A.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5.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有()

A.调节情绪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B.通常情绪并不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C.自我激励能使人在困难和逆境面前振作起来D.高声歌唱能振奋精神,缓解心中的郁闷

6.有的同学平时学习很好,但一参加考试就怯场,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说明了()

A.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B.积极情绪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

C.人们可能会临时改变主意D.消极情绪会对人智力正常水平的发挥产生消极影响

7.“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这说明()

A.积极的情绪会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B.人的情绪是不同的C.不同的情景产生不同的情绪D.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当你夜深人静一个人走路感到害怕时,自己提醒自己“有什么可怕的,自己走路害怕多没有出息。

”阅读材料回答5、6两小题。

8.这种用语言提示自己,使自己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的方法是()

A.理智调控B.自我暗示C.注意力转移D.幽默

9.通过上述案例,说明()A.情绪是不会变化的B.情绪是变化无常的C.情绪是可以调控的D.在情绪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号,你认为错的打“×”号,每题2分,共20分)

1.人的情绪只有“喜、怒、哀、惧”四大类。

()

2.面对消极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把它压制在心里,绝不表现出来()

3.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简答

1.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2、宣泄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宣泄情绪时应注意什么?

第二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复习题

一、单选题

1.“竹屋围深雪,林间无路通。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

”这是清代诗人蒋锡震写的咏梅诗。

现代诗人毛泽东也写了一首咏梅的诗,他写道: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A.前一首诗体现了作者庸俗的情趣,后一首诗洋溢着作者高雅的情趣B.前一首诗体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后一首诗洋溢着作者庸俗的情趣C.这两首诗既不体现庸俗的情趣,也不体现高雅的情趣D.情趣的丰富多样,也表现在时代差异上

2.我们之所以提倡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是因为()

①高雅的情趣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②高雅的情趣使人充满活力③高雅的情趣使人道德高尚

④高雅的情趣激发人的创造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诗,诗中写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耐心等待,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这首诗对我们培养高雅情趣的启示是()A.面对挫折困境,要善于调节情绪,学会宣泄情绪B.学会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C.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D.要有广泛的兴趣

4.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摄影家,患了高血压,行动不便。

为了治病,他每天去公园散布,驻足于金鱼池边,观赏金鱼的嬉戏,还把金鱼的美丽姿态拍摄下来。

久而久之,他不仅摆脱了多年的沉疴,还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个事例说明()

①摄影家身心健康,意志坚强,不怕困难①高雅的生活情趣能医治人的一切疾病

③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④如果身体不适,可以通过高雅的生活情趣得到缓解和康复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5.哲学家柏拉图说:

“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

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扬他们,很快乐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这段话说明()①培养高雅情趣应该提高审美能力②丰富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欣赏水平③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可能有高雅情趣④有了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有高雅的生活情趣A.③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④

6.一个生机勃勃和富有好奇心的人,总是瞪大双眼,带着求知的饥渴,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中获得灵感,捕捉自己好奇心的“猎物”。

这说明好奇心()

①往往是形成兴趣的直接原因②不利于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③是我们行动的动力④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D.①②

7.下列情趣中属于高雅情趣的是()①小惠喜欢收集邮票②小名上数学课看武侠小说③课外活动时间小兰学习画画④小亮沉迷于电子游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8.有些中学生满目“随大流”或模仿他人,学明星的穿衣着装,甚至逃课去听明星的演唱会。

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说明他们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B.他们分不清情趣的高雅与庸俗C.追星和赶时髦,是现代青年的标志D.说明他们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9.有人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也有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这都说明()A.好奇心是我们行为的动力B.好奇心就是高雅的情趣

C.好奇心人人都有D.好奇心越多越好,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0.一位同学,见别人打球,自己也打球;见别人画画,自己也画画;过两天见别人下棋自己也去下棋。

这位同学的心理是()A.积极健康的好奇心理B.形成稳定兴趣的前提C.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D.培养发展高雅情趣的条件

11.如果你想追求高雅情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②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③学会适度消费④亲近大自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号,你认为错的打“×”号)

1.中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必发展高雅情绪。

()

2.有从众心理是正常现象。

()

3.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三、请你阅读材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

爱书法可以延长寿命,爱下棋可以思维敏捷,爱音乐可以增强食欲,爱作画可以开阔思维,爱写作可以丰富想象,爱……

(1)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2)你在生活中有哪些高雅情趣?

(3)你打算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高雅情趣的人?

第三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关于诱惑的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的诱惑都是邪恶的B.所有的诱惑都会对我们起不良的导向作用C.美好的事物,能激励我们通过正当的途径和不懈的努力去追求真善美D.我们无法抵制不良诱惑

2.下列观点正确的选项是()①勇敢的人敢于战胜诱惑②勇敢的人不会有不良诱惑③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④聪明的人不会拒绝不良诱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3.小明路过一家录像厅,老板拦住他悄悄地说:

“今天刚来了一部新片,非常刺激,进去看看吧,打五折优惠。

”小明犹豫不决。

你认为小明应该()A.看看没有什么关系B.就看一次,下不为例C.抵制诱惑,坚决不看D.看一下内容简介再决定

4.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

A.违法行为B.违反刑法的行为C.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D.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

5.中学生陈某,不思学习,迷恋网吧,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个案例说明()

A.犯罪不一定违法B.靠教育是不能减少违法的

C.违法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D.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

6.据2006年公安部门的调查,青少年吸食摇头丸、冰毒等毒品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且有半公开的特点。

对青少年吸食毒品,应当这样认识()

A.是一种时尚,可以谅解B.是个人爱好,应当允许C.是生活小事,不予计较D.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7.2006年4月某中学的学生会干部收到某印刷厂寄来的书刊征订单,其中介绍了该书刊的一些不健康的故事情节。

该生立即将邮件上交学校,并要求上报公安机关。

该地公安机关对此印刷厂进行了调查和严肃处理。

这件事表明()A.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推销书刊B.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学生和老师推销书刊C.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D.学生的一切活动都要报告学校和司法部门

8.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是()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的内容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9.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相同点是()A.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同,都应当受到刑罚处罚B.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会走上犯罪C.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D.一般违法行为实质上也是犯罪

10.青少年难于抵制不良诱惑,主要是因为()

A.认识能力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B.年龄小C.家庭条件优越D.朋友太多

11.法律是()A.与道德、纪律相同的行为规范B.社会行为规范C.由社会成员制定的,人人都要遵守D.靠自觉遵守

12.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打架并致人残疾B.携带凶器,拦路抢劫C.小偷小摸D.犯罪行为

13.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说明()A.我们应该防微杜渐,抵制不良诱惑B.一般违法一定会导致犯罪C.只要自己注意小时候的行为,就一定能成长为有用的人才D.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的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号,你认为错的打“×”号)

1.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

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

3.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在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因此,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

4.一个人如果不能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出现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就有可能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

三、非选择题

1.中学生魏某没有抵制住不良诱惑,出现了许多小偷小摸的行为,被公安机关拘留过。

魏某某仍不思悔改,继续入室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①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②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2)怎样才能做到预防违法犯罪?

①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②从杜绝不良行为作起③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2.2004—2005学年度第四期《时事》登载了“他只走错两步”一文。

文章说:

桐桐爱争强。

一天,他被同学硬拉进游戏厅玩赌博机。

他输了,越输越想捞回来,短短20天,他输掉了月生活费300元,又输掉了向同学借的400多元。

桐桐猛醒了,然而欠同学的钱就像山堵在心头。

他不敢向家里要钱,他必须把钱还上。

于是他一念之差去抢劫。

他因抢劫伤人被判刑6年。

(1)桐桐走的第一步属于什么行为?

第二步属于什么行为?

第一步属于不良诱惑;第二步属于犯罪。

(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哪些区别?

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未触犯刑法。

犯罪触犯了刑法,社会的危害性大,受到刑罚处罚。

(3)我们从桐桐的事件中吸取什么教训?

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在自己的心中筑起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使自己健康成长;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第一课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复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一组词汇中,属于描写“怒”这种情绪的有()

①气势汹汹②惊恐不安③满腔怒火④摩拳擦掌⑤大惊失色⑥垂头丧气⑦草木皆兵⑧恼羞成怒A.①②B.①③⑧C.②③⑧D.③④

2.对此情景认识正确的是:

()

下雨时一位男孩抱着足球说:

真气人,下雨了,怎么去踢球?

一位女孩说:

这场雨下得真及时啊,春雨贵如油。

A.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B.人的情绪各不相同,没有什么规律可寻

C.面对同样的情况,人们的情绪一定相同D.在同一情境中,人的情绪是一样的

3.从情绪的产生来说,当我们的需要、愿望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

A.心理活动B.消极情绪C.情绪D.积极情绪

4.王岚要参加一次辩论赛,他为此心事重重,坐卧不安,因为他老思忖着:

“天哪!

到时候万一我发挥不好,可是要给集体丢脸呀!

不行,我到时候肯定紧张。

”你认为他调控不良情绪可以运用的有效办法是()①转移注意力,不要老是去想辩论赛②合理宣泄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③运用理智的力量④下功夫把辩论词背熟

A.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5.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有()

A.调节情绪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B.通常情绪并不是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C.自我激励能使人在困难和逆境面前振作起来D.高声歌唱能振奋精神,缓解心中的郁闷

6.有的同学平时学习很好,但一参加考试就怯场,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说明了()

A.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B.积极情绪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

C.人们可能会临时改变主意D.消极情绪会对人智力正常水平的发挥产生消极影响

7.“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这说明()A.积极的情绪会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B.人的情绪是不同的C.不同的情景产生不同的情绪D.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当你夜深人静一个人走路感到害怕时,自己提醒自己“有什么可怕的,自己走路害怕多没有出息。

”阅读材料回答8、9两小题。

8.这种用语言提示自己,使自己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的方法是()

A.理智调控B.自我暗示C.注意力转移D.幽默

9.通过上述案例,说明()A.情绪是不会变化的B.情绪是变化无常的C.情绪是可以调控的D.在情绪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号,你认为错的打“×”号)

1.人的情绪只有“喜、怒、哀、惧”四大类。

()

2.面对消极的情绪,最好的办法是把它压制在心里,绝不表现出来()

3.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简答

1.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2、宣泄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宣泄情绪时应注意什么?

质量:

书写:

日期:

改错:

第二课追求高雅情趣品味美好生活复习题

一、单选题班级:

姓名:

1.如果你想追求高雅情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②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③学会适度消费④亲近大自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我们之所以提倡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是因为()

①高雅的情趣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②高雅的情趣使人充满活力③高雅的情趣使人道德高尚

④高雅的情趣激发人的创造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有一首诗,诗中写到: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耐心等待,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这首诗对我们培养高雅情趣的启示是()A.面对挫折困境,要善于调节情绪,学会宣泄情绪B.学会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C.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D.要有广泛的兴趣

4.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摄影家,患了高血压,行动不便。

为了治病,他每天去公园散布,驻足于金鱼池边,观赏金鱼的嬉戏,还把金鱼的美丽姿态拍摄下来。

久而久之,他不仅摆脱了多年的沉疴,还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个事例说明()

①摄影家身心健康,意志坚强,不怕困难①高雅的生活情趣能医治人的一切疾病

③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身心健康④如果身体不适,可以通过高雅的生活情趣得到缓解和康复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5.哲学家柏拉图说:

“受过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

但是一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扬他们,很快乐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这段话说明()①培养高雅情趣应该提高审美能力②丰富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欣赏水平③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可能有高雅情趣④有了丰富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④D.①②④

6.一个生机勃勃和富有好奇心的人,总是瞪大双眼,带着求知的饥渴,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中获得灵感,捕捉自己好奇心的“猎物”。

这说明好奇心()

①往往是形成兴趣的直接原因②不利于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③是我们行动的动力④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情趣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D.①②

7.下列情趣中属于高雅情趣的是()①小惠喜欢收集邮票②小名上数学课看武侠小说③课外活动时间小兰学习画画④小亮沉迷于电子游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8.有些中学生满目“随大流”或模仿他人,学明星的穿衣着装,甚至逃课去听明星的演唱会。

对此,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说明他们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B.他们分不清情趣的高雅与庸俗C.追星和赶时髦,是现代青年的标志D.说明他们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9.有人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也有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这都说明()A.好奇心是我们行为的动力B.好奇心就是高雅的情趣

C.好奇心人人都有D.好奇心越多越好,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0.一位同学,见别人打球,自己也打球;见别人画画,自己也画画;过两天见别人下棋自己也去下棋。

这位同学的心理是()A.积极健康的好奇心理B.形成稳定兴趣的前提C.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D.培养发展高雅情趣的条件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号,你认为错的打“×”号)

1.中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必发展高雅情绪。

()

2.有从众心理是正常现象。

()

3.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

质量:

书写:

日期:

改错:

第三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复习题

一、单选题班级:

姓名:

1.以下关于诱惑的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的诱惑都是邪恶的B.所有的诱惑都会对我们起不良的导向作用C.美好的事物,能激励我们通过正当的途径和不懈的努力去追求真善美D.我们无法抵制不良诱惑

2.下列观点正确的选项是()①勇敢的人敢于战胜诱惑②勇敢的人不会有不良诱惑③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④聪明的人不会拒绝不良诱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3.小明路过一家录像厅,老板拦住他悄悄地说:

“今天刚来了一部新片,非常刺激,进去看看吧,打五折优惠。

”小明犹豫不决。

你认为小明应该()A.看看没有什么关系B.就看一次,下不为例C.抵制诱惑,坚决不看D.看一下内容简介再决定

4.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

A.违法行为B.违反刑法的行为C.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D.具有严重危害性的行为

5.中学生陈某,不思学习,迷恋网吧,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个案例说明()A.犯罪不一定违法B.靠教育是不能减少违法的C.违法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D.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

6.据2006年公安部门的调查,青少年吸食摇头丸、冰毒等毒品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并且有半公开的特点。

对青少年吸食毒品,应当这样认识()A.是一种时尚,可以谅解B.是个人爱好,应当允许C.是生活小事,不予计较D.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7.2006年4月某中学的学生会干部收到某印刷厂寄来的书刊征订单,其中介绍了该书刊的一些不健康的故事情节。

该生立即将邮件上交学校,并要求上报公安机关。

该地公安机关对此印刷厂进行了调查和严肃处理。

这件事表明()A.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推销书刊B.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学生和老师推销书刊C.青少年要提高警惕,抵制社会上的不良诱惑D.学生的一切活动都要报告学校和司法部门

8.我国法律的基本特征是()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法律的内容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望④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9.一般违法与犯罪的相同点是()A.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同,都应当受到刑罚处罚B.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必然会走上犯罪C.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D.一般违法行为实质上也是犯罪

10.青少年难于抵制不良诱惑,主要是因为()

A.认识能力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B.年龄小C.家庭条件优越D.朋友太多

11.法律是()A.与道德、纪律相同的行为规范B.社会行为规范C.由社会成员制定的,人人都要遵守D.靠自觉遵守

12.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打架并致人残疾B.携带凶器,拦路抢劫C.小偷小摸D.犯罪行为

13.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说明()A.我们应该防微杜渐,抵制不良诱惑B.一般违法一定会导致犯罪C.只要自己注意小时候的行为,就一定能成长为有用的人才D.社会生活是非常复杂的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号,你认为错的打“×”号)

1.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在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因此,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

4.一个人如果不能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出现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就有可能陷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

三、非选择题

1.中学生魏某没有抵制住不良诱惑,出现了许多小偷小摸的行为,被公安机关拘留过。

魏某某仍不思悔改,继续入室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1)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2)怎样才能做到预防违法犯罪?

2.2004—2005学年度第四期《时事》登载了“他只走错两步”一文。

文章说:

桐桐爱争强。

一天,他被同学硬拉进游戏厅玩赌博机。

他输了,越输越想捞回来,短短20天,他输掉了月生活费300元,又输掉了向同学借的400多元。

桐桐猛醒了,然而欠同学的钱就像山堵在心头。

他不敢向家里要钱,他必须把钱还上。

于是他一念之差去抢劫。

他因抢劫伤人被判刑6年。

(1)桐桐走的第一步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