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110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常州市14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莞尔(wǎn)喋血(dié)尸骸(hái)螫针(zhē)

B.洗涤(dí)强颜(qiǎng)苍穹(qióng)倜傥(dǎnɡ)

C.慰藉(jí)攒射(cuán)绯闻(fēi)长歌当哭(d

àng)

D.愠怒(yùn)豢养(huàn)汲取(jí)浸渍(zì)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注意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同时一定要关注音调。

A项,螫针shì;B项,倜傥tǎng;C项,慰藉jiè。

故选D。

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一种误解,不时地被个别走江湖的写作者,被一些天真的外行人和数以千计自命的作家说得,那就是把作家看成是纯粹的天才,认为他们激情奔涌、灵感忽至之时,便是大作之日。

A.添砖加瓦惟妙惟肖一挥而就

B.添枝加叶惟妙惟肖一蹴而就

C.添砖加瓦活灵活现一蹴而就

D.添枝加叶活灵活现一挥而就

【答案】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是“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

辨析词语运用得恰不恰当,可从多方面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

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天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进行区别,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

正确理解为:

添砖加瓦:

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

后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添枝加叶:

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这里第一空前文提到“误解”,根据语境应该填具有“夸大,渲染”之义的“添枝加叶”。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活灵活现:

意思是形容神情逼真,使人看到感觉好像真的一样。

第二空前有“说得”,“活灵活现”是指人说话表现的十分逼真。

一挥而就:

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一蹴而就: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最后一空应有大作写成之义,较好区别。

故本题选D项。

【点睛】

本题是高考常规考题,一般出现在第一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是词义相近的词语和熟语的辨析,要注意语境。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是一种心灵上的绝对自由,并非外在的表象。

他认为只有“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

B.王羲之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虽有一点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观。

C.因为刘和珍生活比较拮据,而订《莽原》全年需要很大一笔钱,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刘和珍预订了全年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作者用了“毅然”。

D.“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化用名句是在警示人们,同时也是在警示自己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C项,“这样的生活艰难”是指在当时的白色恐怖下,订鲁迅的刊物,需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此处用“毅然”,表明刘和珍对革命真理的追求。

故选C。

4.下列语段衔接最合适的一组是()

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形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

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碧色琉璃瓦。

,,,那却是美国南部早期建筑的遗风。

①支着巍峨的两三丈高一排白石圆柱

②玻璃窗也是绿的,嵌一道窄红的边框

③屋子四周绕着宽绰的走廊

④地面铺着红砖

⑤窗上安着雕花铁栅栏,喷上鸡油黄的漆

A.②③④⑤①B.②⑤③④①C.③②⑤④①D.③④①②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类型,要看是有语境的排序,还是没有语境的排序,如本题就是有语境的排序题,这就要用好所给的语境,把握横线前后的内容,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看小句子之间的排序,把握关联词语和代词。

这是一段描写性的文字,描写的对象是山腰里的白房子,考生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连贯入手,第一空前写到屋顶上盖了一层碧色的琉璃瓦,据选项看,第一空应该在②和③中选择,②是写玻璃窗的色彩,且是绿色的,③是写屋子四周绕着的走廊,从语句的连贯来看,前面说琉璃瓦是“碧色”的,②中说“玻璃窗也是绿的”,由“也”可知,②应放在第一空;这就排除CD两项;再看第二处,⑤紧跟②写到窗上的颜色,根据这两个序号的内容,排除A项,故选B项。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人合称为“唐宋派”,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B.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

《西厢记》不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杂剧创作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他与郑光祖、马致远、白朴一起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C.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创作的《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D.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做此题时,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关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的瑕疵和陷阱。

B项,元曲四大家是: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故选B。

6.下列各选项与漫画寓意不吻合的一项是()

A.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B.莫要随波逐流,坚守自我自有风景。

C.与其消极等待便利,不如积极寻找新路。

D.发散思维天地顿时开阔,定向思维空间逼仄。

【答案】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本题以漫画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在读懂图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漫画的主旨。

漫画中有两条通往平台的方式,楼梯和电梯,电梯前挤满了人,而楼梯上只有一个人在从容前进,也能最先到达平台。

主题与通向目的地时的方式和态度有关,而不是方法的多少。

故选A。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7.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

(1)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2)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3)则仆偿前辱之责

(4)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出则不知所如往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然此可为智者道吾属今为之所虏

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2)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3)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答案】

7.

(1)考察

(2)恼怒(3)同“债”(4)地位卑微,名声不佳

8.C

9.

(1)我因说话而遭逢这场灾祸,深为乡里所耻笑。

因为玷污辱没了祖上,我又有什么脸面再到父母的坟墓上去呢?

(2)我仅是宦官,难道能自我引退隐居山中吗?

(3)如今少卿竟然教我推贤进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

【解析】

7.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稽,考察;愠,恼怒,怨恨;责,通“债”;下流,古今异义,地位低微、处境卑下。

8.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C。

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

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A项,介词,因为/动词,作为;B项,代词,它/代词,我;C项,所,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形成所字结构;D项,介词,给/被动句的标志。

故选C。

9.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分。

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要点:

以,因为;口语,说话;为······所,被动句的标志。

(2)要点:

直,通“只”,只是;宁,难道。

(3)要点:

乃,竟然;无乃······乎,恐怕······吧;剌谬,违背。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组词,对特殊的

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竹轩先生传

魏瀚

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

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

视纷华势利,泊如也。

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

“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

”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

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

甫冠,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

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

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

“此吾先世之所殖也。

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观《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

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

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

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

居贫,躬授徒以养母。

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

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

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

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

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

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

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

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

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

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

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

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

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

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

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

朝端同举于乡。

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

(选自《王阳明全集》)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有造竹所者造:

拜访

B.德业夙成夙:

C.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方:

相比

D.更为敦睦之行更:

更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文意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厥考,他死去的父亲。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任官者必须离职,称“丁忧”。

B.甫冠,刚满二十岁。

冠,就是弱冠,也叫加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礼。

男子十五岁束发,女子十五岁及笄。

C.竹轩先生的儿子在翰林任职,向朝廷请求给父亲发放俸禄来养老,但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

D.竹轩先生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1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

(2)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

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

13.竹轩先生“德业夙成”,请结合原文,概括“德”的具体表现。

【答案】

10.D

11.C

12.

(1)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

(2)我魏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

而且我与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

13.

(1)淡泊名利;

(2)超逸洒脱;(3)孝顺母亲,友爱兄弟;(4)乐善好施;(5)待人和气。

【解析】

10.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D项,“更”为“改变,改换”。

故选D。

11.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

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错误,文中“而于外家诸孤弟妹”中的“外家”指“母亲的娘家”。

故选C。

12.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1)要点:

蚤,通“早”;世,动词,去世;堵,墙;遗,遗留;箧,箱子;

(2)要点:

致政,退休;旦,农历的初一日;杖履,拄杖漫步;辱,谦辞,可译为“承蒙”。

1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要求概括“竹轩先生有何德”,注意根据文中的内容“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居贫,躬授徒以养母”“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概括。

参考译文

王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于世(世人多仅称呼他的“字”,而不熟悉他的“名”)。

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

先生对繁华富丽、权势财利,淡泊得很。

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他就指着竹林告诉客人说:

“这就是我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怎么能一天离开它呢?

”学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

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

刚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

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

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

竹轩先生每次打开书箱,就禁不住流泪说道:

“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作为后人如果不再加以增进,(家学)就将没落了。

”于是毕生朗诵思考,博览群书,而尤其喜欢读《仪礼》《左氏传》《司马迁史》。

平时喜爱弹琴,每到风清月朗之夜,就焚香弹琴数曲。

弹完琴后,又即兴创作诗词,并让子弟一起和诗。

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超逸洒脱,与陶潜、林逋相比,没有比不上的。

竹轩先生,家里很贫穷,就亲自授徒(赚取酬金)来奉养母亲。

母亲性格一向严肃稳重,而对娘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非常同情关爱。

竹轩先生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惟恐照顾不周。

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却来不及顾及。

弟弟王粲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成为孤儿,母亲十分地疼爱他。

竹轩先生在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学习,在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财物的有无,心情的忧乐,没有什么不与弟弟同甘共苦的。

等到自己的儿子王华仕官翰林时,(王华)向朝廷请求,分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

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

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了。

竹轩先生相貌奇伟,细目美须。

与人交往,平和快乐,和蔼可亲。

而对门人弟子,则树立典范,极其严格,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

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立刻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却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

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

竹轩先生与先父菊庄翁一同缔盟“吟社”,两人意气相投,是莫逆之交。

我魏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

而且我与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

龙山学士的儿子王守仁,又与我的儿子在乡里一同被举荐到朝廷。

两家是世代交好,了解竹轩先生的,绝没有像我这样了解之深的了。

因而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

【点睛】

点睛:

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评卷人

得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金陵别邵大仲游

黄仲则

三千余里五年遥,两地同为断梗飘。

纵有逢迎皆气尽,不当离别亦魂消。

经过燕市仍吴市,相送皋桥又板桥。

愁绝驮铃催去急,白门烟柳晚萧萧。

(注)黄景仁,字仲则,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14.请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15.请赏析尾联的妙处。

【答案】

14.

(1)从时间、空间上表现了两人分隔时间之长,距离之远。

(2)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无依的愁苦和仕途失意的痛苦之情;(3)点题(4)为下面两人分别时依依不舍作铺垫。

15.尾联以景结情、采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拟人等手法写离别之紧迫,以及离别之时萧瑟凄凉之景,虽没有他们依依不舍的场景,却更能突出离别之苦,含蓄隽永。

【解析】

14.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分析赏析语言,分析诗句的作用。

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

本题考查开头两句的作用,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

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

首联中的“两地同为断梗飘”写出了诗人四处漂泊无依的愁苦,“三千余里五年遥”从时空上强化这种愁苦;这两句照应题目中的“别”;为下文描写两人的依依不舍的分离作铺垫。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15.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同时关注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

本题考查结尾最后一句的作用,而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等作用。

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

答题范式:

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尾联“愁绝驮铃催去急,白门烟柳晚萧萧”通过“催去急”,可以看出这是拟人的手法,同时“烟柳”这些意象以景结情,形象别致突出离别时的萧瑟凄怆的情怀,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无限哀愁之意。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

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止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

诗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

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

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奠定情感基调的角度分析。

评卷人

得分

四、句子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名家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2)恨相见得迟,______。

_____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长亭送别》)

(3)_____,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李密《陈情表》)

(4)青山隔送行,

疏林不做美,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5)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

(司马迁《报任安书》)

【答案】诏书切峻责臣逋慢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愿陛下矜悯愚臣淡烟暮霭相遮蔽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

峻、逋、骢、霭、见。

评卷人

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羊来羊去

阿慧

①我的第一次呼吸就有着羊味,羊的记忆里留有我的第一声啼哭。

妈生我在羊圈,确切地说,羊圈就在妈的床边。

冬夜里,人和羊相互温暖,我在这温暖里势不可挡地来到人世,迎接我的是奶奶。

还有,就是那只年轻的山羊。

②山羊不再年轻的时候,我常常端着小碗一路撒着面条来到它跟前。

这时,已是老羊的它,会缓慢地站起来,会轻柔地叫两声,会把它的大嘴伸进我的小碗里。

老羊呼出的热气弄得我双手痒痒,我忍不住想笑。

我朝灶房看了看,还是忍住了,我担心我的声音会引出暴躁的奶奶。

老羊吃面条时呱唧有声,这往往会勾起我的饥饿,肚子里的鸣叫提醒我,我还在饿着。

我努力把小碗从老羊嘴巴下抢出,羊嘴下悬了几根柔白的面条,滴着汤水晃晃着缩进它的嘴里。

老羊只留下一口稀汤给我。

我仰着脸喝下,低着头在嘴里抠摸许久,最后抠出一两根白毛在手上,那是老羊的胡须。

③我曾一度迷惑,那老羊同我一样是个女的,为什么下巴上挂着爷爷一样的胡子?

爷爷在一个冬天来临时,在老羊身边蹲了半个时辰。

他摸摸老羊的胡子,又摸摸自己的胡子说,它老了,卖了吧。

早上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