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1131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7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髙茎和豆荚的绿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C正确。

【考点定位】相对性状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答案】B

【考点定位】纯合子、杂合子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故A正确;生物性状=表现型+环境,因此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故B正确;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故C错误;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故D正确。

【考点定位】性状分离、相对性状、等位基因

【名师点睛】

学生对性状分离概念的理解有时出现偏差,必须是相同性状后代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是性状分离。

4.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

A.1/4B.1/8C.1/16D.1/9

【答案】A

【考点定位】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名师点睛】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结论

F2共有16种配子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1)表现型

(2)基因型

5.如图是一个某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异卵双胞胎,就遗传病的相对基因而言,他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A.5/9B.4/6C.1/9D.7/9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和2号的基因型都是Aa,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1/3AA或2/3Aa,因此他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2/3(Aa)+1/3×1/3(AA)=5/9,故A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和系谱图

【名师点睛】

在系谱图中,某个体是否患病从图中能看出,学生不能准确判断杂合子是1/2还是2/3。

6.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基因是()

【答案】A

【考点定位】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名师点睛】

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记忆不准确;对于染色体而言,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对于基因而言,必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出现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四种其比例为3:

3:

1:

1,推知其亲代杂交组合基因型是()

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F1后代黄色:

绿色=1:

1,说明说明基因型为Yy和yy;同理根据F1代出现圆粒:

皱粒=3:

1,说明双亲都是杂合子,即Rr,因此双亲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故A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根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规律:

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分离比,确定每一相对性状的亲本基因型,再组合。

如:

①9∶3∶3∶1⇒(3∶1)(3∶1)⇒(Aa×Aa)(Bb×Bb);

②1∶1∶1∶1⇒(1∶1)(1∶1)⇒(Aa×aa)(Bb×bb);

③3∶3∶1∶1⇒(3∶1)(1∶1)⇒(Aa×Aa)(Bb×bb);

④3∶1⇒(3∶1)×1⇒(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或(Aa×Aa)(bb×bb)。

8.在下列四个图中,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是()

【答案】B

【考点定位】

【名师点睛】遗传方式的判断步骤

1、先排除伴Y遗传,即系谱图中是否家族性的男子都患病。

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非伴性;或者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非伴性来判断。

9.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A.黑马为显性纯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B.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

C.黑马为隐性纯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D.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类似于测交,说明红马是隐性纯合子,黑马是杂合,故D正确。

【考点定位】测交

10.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

④联会⑤染色体复制⑥染色单体分离

A.②①③④⑤⑥B.⑤③②④⑥①C.⑤④①③②⑥D.⑤④③⑥②①

【答案】C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11.人类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A.44条+XYB.22条+XY或22条+Y

C.11对+X或11条+YD.22条+Y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男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44+XY,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故B正确。

【考点定位】染色体组成和减数分裂

12.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精母钿胞D.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体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没有同源染色体,故D正确。

【考点定位】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间期是否复制

复制

不复制

分裂过程中细胞名称

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

级性母细胞(或极体)

次级性母细胞(或极体)→

精细胞或卵细胞和极体

着丝点变化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数目变化

2N→N(减半)

N→2N→N

DNA数目变化

2N→4N→2N

2N→N(减半)

染色体主要行为

有联会现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

分开

染色单体

无(0)→有(4N)→有(2N)

有(2N)→无(0)

同源染色体

有(N对)

13.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肯定或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的是

①增殖的精原细胞②卵原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

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胞.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⑤⑥

【答案】D

【考点定位】

14.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因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DNA数目的一半,故C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量变化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

(1)DNA数目变化: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因复制而加倍。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使细胞中DNA减半。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DNA数目再减半。

(2)染色体数目变化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②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因着丝点分裂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随后又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最终使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正常体细胞减少一半。

(3)染色体/DNA变化规律及原因:

1∶1

1∶2

1∶1

15.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

1B.1:

2C.1:

3D.0:

4

【答案】A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

16.下面A图表示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图,B图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B图所示与A图所示不对应的是

()

A.a-②B.b-③C.c-②D.d-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a、b、c、d分别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BC正确,图A中的④处于减数分裂完成产生的子细胞,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17.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

让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是红眼雄果蝇:

白眼雄果提: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雌果蝇=1:

1:

1:

1,,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A.XWXw   B.XWXW    C.XWY      D.XwY

【答案】A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解答伴性遗传的一般思想

由于Y染色体只能由亲代父本传给子代雄性个体,因此解答时从子代雄性个体入手,若子代雄性有两种表现型,说明亲本雌性是杂合子,若有一种表现型说明亲本雌性是纯合子。

18.父亲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不色盲儿子,该儿子多出的X染色体来自()

A.卵细胞B.精子C.精子或卵细胞D.精子和卵细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双亲的基因型为XBY和XbXb,生出一个XXY正常的孩子,即两条X染色体中一定有一个XB,由于母亲不能产生XB的卵细胞,因此父亲产生了XBY的精子,即异常发生在精子中,故B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

19.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为暗红色基因

B.正交、反交实验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D.反交实验中,F1雌雄性个体交配,子代雄蝇暗红眼和朱红眼的比例为3:

1

【答案】D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

(1)若已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

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

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0.—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上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都是杂合子;初级卵母细胞是卵原细胞经过间期复制后形成细胞,因此白化病基因含有两个,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故C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21.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DNAB.RNAC.DNA和RNAD.DNA或RNA

【答案】D

【考点定位】病毒的遗传物质

【名师点睛】生物的遗传物质

生物类型

核酸种类

遗传物质

实例

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

DNA和RNA

DNA

玉米、小麦、人

原核生物

乳酸菌、蓝藻

无细胞结构的生物

DNA病毒

DNA

DNA

噬菌体

RNA病毒

RNA

RNA

烟草花叶病毒

2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细胞内DNA含量较多B.绝大多数生物的遘传物质是DNA

C.除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细胞内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B正确。

【考点定位】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3.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组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答案】B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名师点睛】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和误差分析

1.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

分组

结果

结果分析

对比实验(相互对照)

含32P噬菌体+细菌

上清液中几乎无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

32P—DNA进入了宿主细胞内

含35S噬菌体+细菌

宿主细胞内无35S,35S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35S—蛋白质外壳未进入宿主细胞,留在外面

2.探究结果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1)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

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吸咐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24.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A.ATPB.DNA的两条模板链C.解旋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DNA复制条件是酶、模板、原料和能量,故ABC正确,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故D错误。

【考点定位】DNA复制

25.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下列哪一结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解旋酶作用于氢键,即碱基对之间的化学键,故D正确。

【考点定位】解旋酶的作用

26.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5/4,则与它互补链中的该比例应为()

A.0.8B.0.4C.2.5D.1.25

【答案】D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

【名师点睛】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关计算

规律1:

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

规律2:

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和占总碱基的50%。

规律3:

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

规律4:

若一条链中,

=n,则另一条链中

=n,

=n。

规律5:

若一条链中

=K,则另一条链中

=1。

27.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仅仅是假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可以排列出基因()种。

A.1000种B.41000种C.10004种D.4500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DNA分子的多样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含有1000个碱基,每个碱基都有A、T、G、C四种,因此可以形成41000种DNA分子,故B正确。

【考点定位】DNA分子多样性

28.将亲代大肠杆菌(15N-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I和Ⅱ),再将第一代(I)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Ⅲ),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DNA的结果。

则Ⅱ和III代大肠杆菌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分别是()

【答案】A

【考点定位】DNA复制

【名师点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亲代DNA分子复制n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

①含有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个。

②不含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n-2个。

③含子代链的DNA有2n个。

(2)子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①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条。

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②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29.—个DNA分子中碱基A有20个,占全部碱基的20%,若DNA连续复制2次,需要碱基G()个。

A.40个B.90个C.60个D.120个

【答案】B

【考点定位】DNA结构、复制

【名师点睛】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游离的某碱基个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②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30.关于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C代表磷酸,则A是核糖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F和H始终保持1:

1的比例关系

C.遗传信息是E中D的排列顺序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若C表示磷酸,则A代表脱氧核糖,故A错误;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故B错误;遗传信息是基中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故C正确;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D错误。

【考点定位】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

31.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上相似的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转运RNA

C.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tRNA携带

D.—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将它带到核糖体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一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故A错误;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tRNA运输,故BC错误,D正确。

【考点定位】tRNA与氨基酸的数量关系

【名师点睛】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关系

(1)每种氨基酸对应1种或几种密码子(密码子简并性),可由1种或几种tRNA转运。

(2)1种密码子只能决定1种氨基酸,1种tRNA只能转运1种氨基酸。

(3)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3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人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答案】C

【考点定位】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比较

项目

复制

转录

翻译

作用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

时间

细胞分裂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单链

DNA分子片段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能量

都需要

解旋酶、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多种酶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或蛋白质)

产物去向

传递到2个子细胞或子代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组成细胞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转录后DNA恢复原状 

翻译结束后,mRNA被降解成单体

碱基配对

A-T,T-A,C-G,G-C

A-U,T-A,C-G,G-C

A-U,U-A,C-G,G-C

33.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

A.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C.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4.果蝇长翅对残翅显性,用一定高温处理长翅基因纯合子的幼虫,其发育为成虫后,翅膀表现为残翅。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翅膀的基因在幼虫阶段就已经开始表达

B.高温下相关蛋白质失去活性

C.这种长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已经变为杂合子

D.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D正确;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导致性状的改变,但没有改变个体的基因型,故AB正确,C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35.如图所示,在a、b试管内加入的DNA都含有30对碱基。

四只试管内都有产物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d两试管内的产物是相同的,但a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d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过程。

(2)b、c两试管内的产物都是__________,但b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c试管内模拟的是__________过程;b试管的产物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个碱基,有__________个密码子。

(3)d试管中加入的酶比a试管中加入的酶多了__________。

(4)若要在b试管中继续获得多肽,则至少还应加入__________。

【答案】

1DNA复制逆转录⑵RNA转录RNA复制3010⑶逆转录酶⑷各种氨基酸、tRNA、有关的酶

【考点定位】中心法则

【名师点睛】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区别

项目

复制

转录

翻译

作用

传递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

时间

细胞分裂的间期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单链

DNA分子片段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能量

都需要

解旋酶、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多种酶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或蛋白质)

产物去向

传递到2个子细胞或子代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组成细胞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

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转录后DNA恢复原状 

翻译结束后,mRNA被降解成单体

碱基配对

A-T,T-A,C-G,G-C

A-U,T-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