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1229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26.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准备

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

设计思路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虽是游记,却不能当作一般游记来读。

试想,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当如何?

恐怕是苦中作乐者多。

本文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景色写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

“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异步和反差。

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

因美景而生感伤,于高潮处戛然收束。

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

否则,便无法解读“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复杂内涵。

当然,这不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却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

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

(柳宗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l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篁竹(huang2)清冽(lie4)为坻(di3)B.为屿(yu3)为堪(kan1)怡然(yi2)

C亻叔尔(chu2)翕忽(灯)差互(cha1)D.寂寥(1iao2)悄怆(chuang4)幽邃(sui2)

(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做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怡然不动:

(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3.齐读课文。

四、引导讨论,完成目标(彩屏显示以下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翻译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

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

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

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

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

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5.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

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彩屏显示录像:

潭水、游鱼画面。

明确:

清澄。

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

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

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

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

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

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

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

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

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亻台然”就是呆呆的样子。

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

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潭中景物:

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

游鱼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

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8.讨论以下问题: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

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

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

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9.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0.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11.讨论以下问题: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

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1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明确: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13.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

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

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总板书:

小石潭记

见小石潭:

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潭水:

清澄,侧面描写

游鱼:

动静结合

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

曲折蜿蜒

岸势:

参差不齐

潭中气氛:

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资料链接

1.柳宗元,字子厚(773_819),原籍河东(今山西省芮城、运城一带)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

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已沦为奴婢的人,仍可出钱赎回。

家甚贫者,柳宗元自己出钱助赎;重视农业生产,曾亲自组织农民开荒种地,植竹栽树。

柳宗元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他写的《天说》《地对》《非国语》以及被贬后续成的《贞符》等,都是哲学论著,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给当时的神教学说以猛烈抨击,且创立了“生人之意”为历史前进的动力,否定“天”和“圣人”创造历史的观点。

2.柳宗元在文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

他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并称“韩柳”,被后世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他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捕蛇者说》揭露社会矛盾,尖锐有力;《三戒》等寓言,文字精粹,笔锋犀利。

他的六七百篇诗文,被刘禹锡汇编成《柳河东集》,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27.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准备

1.岳阳楼、《洞庭晚秋图》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幻灯片。

设计思路

1.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2.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楼导入

师: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

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电脑示图解题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三、初步感知,自读疏通文意。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

本文骈散结合。

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

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

如:

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旬。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1)积累词语:

实词:

(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虚词:

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

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

(反问句)吾谁与归?

(变序句)则有……”者矣。

(长定语句)其必日……乎。

(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3)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

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

四、难句探究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分析:

(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

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越明年”历来有两种解释:

一、“越”作“逾”讲,作“渡过”讲,这是《说文》的本义;《广雅•释估》也说“越;渡也”。

二、“越”作“及”讲,这是王引之《经传释词》的说法。

王引之说,“越,犹‘及’也,《书•召浩》: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氏举了《尚书》两个例子,《尚书》“越六日乙未”这种类型的结构共十二个,都作“到”“及”讲。

看起来两种说法似乎都能言之成理。

但是根据《岳州府志》“职方考”的《宗谅求记》中的“去秋以得罪守兹郡”和“明年春……增其旧制”等材料来看,滕子京确实是从庆历六年开始修岳阳楼的,应当以第一种说法为妥。

译文:

“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分析:

“得无……乎?

”有人认为有三种解释:

一、用反问语气强调肯定谓语所表达的意思;二、相当于“大概”,也是肯定谓语;三、向否定事实方向推测,相当于“该不会……吧”。

第一说似嫌烦琐,而且“得无”是两个词,不是一个词。

异,不同。

无,没有。

得,能够。

乎,吗,在是非问句后面的语气助词。

能够没有不同吗?

否定之否定之否定,亦即三重否定,这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一个强有力的发问,即“能同乎?

”下文“淫雨霏霏……感极而悲”是一种心情;“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是又一种心情,具体地说明了“不能同也”。

又:

“日饮食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等于“平时饮食能够不衰退吗?

”“妾得无随坐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于:

“我能够不株连受罪吗?

”跟“得无”相同的是“得不”“得非”“得毋”“能不”“能无…‘能勿”。

袁仁林《虚字说》:

“俱反问辞,见其不能也。

”再看以下推断:

异(不同)、无异(同)、得无异乎(得同乎)、不相同也。

“不相同也”是朴素的直陈,“得无异乎?

”是委婉的发问,具有精湛的修辞技巧。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分析:

课文没有给“至若”作注。

《历代散文选》的注释是:

“至若春和景明:

像那风和日丽的春天。

若,像。

”按:

这里把“至”跟“若”分拆为两个词,而且把“若”解释为“像”,恐属未当。

“至若”是单纯的连词,词根是“至”,“若”则是一个词缀,没有意思。

古人用“至”等于“至若”的有“今也玩好变之,外物引之。

引之而往,故日拔。

至圣人不然……”(《韩非子•解老篇》)“至若”又等于“至如”“至于’,例如:

“虽为侠,而逢巡有退让君子之风。

至若北道姚氏……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跄居民间者耳。

”(《史记•游侠列传》)“元,凯既登,巢,许获逸。

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珍瘁。

”(《晋书•贺循传》)“如”和“于”跟“若”一样,也只能是词缀。

(请参阅《现代汉语虚词的构成方式》,见《语文知识》1957年第6期)论述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的时候’,把话题转到跟论述有关的其他方面去而又略带假设因素的,就用“至”“至若”“至如”“至于”。

本句上文说的是“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这里讲到另一种境界,就用“至若”来连接。

译文:

“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分析:

(I)这是一个对偶句。

“锦鳞”特指美丽的鱼。

(2)“翔”跟“集”是一对反义词,“游”跟“泳”也有反义因素。

“游”在《说文》中的解释:

“浮行水上也。

”“泳”在《说文》中的解释:

“潜行水中也。

译文:

“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分析:

(1)“而或”其实是两个词,“而”表顺接;“或”作“有时”讲。

相同的用法如:

“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缀脯……”(自居易《与元九书》)

(2)“一空”“千里”都是数量词组作谓语,“长烟”“皓月”都是偏正词组作主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也是对偶句,各又隐含着一个比喻,就是“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璧”,“跃”,不只是“闪动”,更有跃出水面的意思。

二阵风吹来,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荡着的黄金。

上句写水上之景,下旬写水下之景。

或说“浮光跃金”,从意思、从工整的对偶上看,应当接“沉影静璧”,“静影沉璧”实在是错综形式。

译文:

“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

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谧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

”如果是“沉影静璧”,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6.居庙堂之高l则忧其民。

分析:

(1)假设复句。

主语“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2)“庙堂”,一般的解释是,“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

有人认为“唐宋时期的‘庙堂’决非‘朝廷’的意思”,“是指宰相副宰相议事的地方,因此用来作宰相、副相的代称,既可以代其位,又可以代其人。

我看“居庙堂之高”可以说成“处在宰相或副相这样的高位”;但也不一定,“古仁人”的官职低于“宰相”或“副相”的也可以说是“居庙堂之高”。

又如“庙堂之议,非草茅所当言也。

”(《汉书•梅福传》)这“庙堂”是指高官乃至皇帝,不一定只是“宰相”或“副相”。

至于“居庙堂之高”,完全可以解成“处在朝廷的高位”,包括做皇帝在内。

译文:

“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分析:

“先”“后”都是形容词。

拙著《文言难句例解》卷一的第134页说“先”“后”的后面省去了介词“于”。

又如:

“先吴寿梦之鼎。

”(《左传•襄公十九年》)“先”的后面也省略了“于”,这句意思是“在吴王寿梦所铸用的鼎前面”。

现在说,“先”“后”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就是“在天下之忧先”“在天下之乐后”。

又如“窈窕艳城郭”(《孑L雀东南飞》),“艳”也是形容词增加在动用法。

“而”,可以译成“就”,后一个“而”用来表示迟,可以译成“才”。

两个分句都是连动式,前一个谓语是方式,后一个谓语是行动,方式跟行动之间用“而”字来连接,是用“而”字来划分界限。

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先天下之忧而后己忧”,陷于随意增字解句,这并不足取。

译文:

“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快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

分析:

《文言文的语言分析》(张拱贵、黄岳洲著)说“谁与归”就是“与谁归”,把“与”看成介词,这是根据一般的解释。

这里“与”跟“归”都是动词,作“结交”或“称许”讲,《广雅•释估》:

“与,许也。

”《论语•微子》: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与”跟“归”两个及物动词同时管一个前置的宾语“谁”。

这样,“吾谁与归”就得译成“我称许谁,归宿到谁(的寓居)的地方去呢?

”“与”的相同用法又例如:

“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战国策•齐策》)但是,语言是发展的,词性也在发展,“与”产生介词的用法是在西汉,《史记•淮阴侯列传》:

“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

”第二个“与”是介词,《岳阳楼记》是宋人作品,把“与”解成介词应该是可取的。

又,《文选》张华《杂诗》之二: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与”也是动词,作“给与”讲。

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

(幻灯显示。

谪(zhe2)属(同“嘱”zhu3)淫(yin2)霏(fei1)樯(qiang2)楫(ji2)冥(ming2)谗(chan2)偕(xie2)

2.朗诵全文。

二、研习新课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

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

文章主体。

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

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

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

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这是全文的核心。

2.提问:

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

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提问:

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

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

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提问:

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

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提问:

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

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

极力渲染“悲”的气氛。

因己而悲。

7.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

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

极力渲染“喜”的气氛。

因物而喜。

8.提问:

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