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17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届步步高广东专用大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⑥错误,如Fe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由铁原子保持;

⑦错误,如N2和CO。

2.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双选)(  )

A.NO、C2H5OH、HNO3、I2

B.NO2、N2、HCl、H2O

C.NH3、H2S、Si、CO

D.CO2、SiO2、CH3COOH、H2SO4

答案 AB

题组二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方法

3.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

答案 C

解析 只由一种元素的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可以是同素异形体形成的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物;

只由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可以构成混合物,如Na2O和Na2O2。

4.关于某混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组成元素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B.构成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构成物质一定是单质

D.构成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

答案 D

解析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混合可形成混合物。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①冰水混合物 ②爆鸣气 ③铝热剂 ④普通玻璃 ⑤水玻璃 ⑥漂白粉 ⑦二甲苯 ⑧TNT ⑨溴苯 ⑩C5H10⑪含氧40%的氧化镁 ⑫花生油 ⑬福尔马林 ⑭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A.②③④⑥B.⑦⑩⑫⑬⑭

C.①⑧⑨⑪D.①④⑧⑨⑪⑫

解析 ①的组成是水分子;

⑦有邻、间、对之分;

⑩存在同分异构体;

⑭中NO2和N2O4共存。

归纳总结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常见混合物:

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

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等。

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

1.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

常用的两种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的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

Na2SO4、Na2CO3、NaCl、K2SO4、K2CO3、KCl,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

答案 按阳离子分为两类:

钠盐和钾盐。

按阴离子分为三类:

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

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为两类:

无氧酸盐、含氧酸盐。

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注意 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

(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CH3CO)2O]。

深度思考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 ①错误,如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

②正确。

③错误,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④正确。

⑤错误,Na2O2与H2O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不符合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⑥、⑦错误,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

题组一 明确分类依据,正确判断物质分类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H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B.HClO、H2SO4(浓)、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HF、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答案 B

解析 氧化物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只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如H2O、CO、Na2O2,A中HCOOH是羧酸,Cu2(OH)2CO3是碱式盐,A项错;

CH3CH2OH是非电解质,C项错;

HCOOH分子中只有羧基氢可以电离,属于一元酸,D项错。

2.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从中挑选出1个选项,它跟另3个选项属于不同的分类,请将挑选出的选项的序号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备选项

挑出选项序号

挑选

依据

(1)

A.S2-B.I-C.Fe D.SO

(2)

A.HClB.CO2C.NH3D.CaO

(3)

A.蒸馏 B.分液

C.蒸发 D.中和

答案 

(1)C 游离态 

(2)D 固态 (3)D 化学变化

解析 

(1)中A、B、D项均为离子,而C为原子,属于游离态。

(2)A、B、C从状态上看,均为气态,D为固态。

(3)从变化性质的不同进行分析,D为化学变化,而A、B、C为物理变化,或从实验操作上分析,A、B、C用于物质的分离,而D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

3.

(1)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4、Na2SO3、N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也能划归为此类的物质是________。

A.KMnO4B.Al2(SO4)3

C.KClO3D.K2HPO4

(2)现有下列五种气体:

H2、O2、NO、NH3、NO2,以上气体的制备反应中,有一反应在原理上与其他反应都不能归为同一类型,请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解析 

(1)分类标准为是否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

(2)分类标准为制备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方法

在解有关物质分类的题目时,一是要清楚分类的依据,二是对不同类别的定义要把握准确,三是知识面要宽,对一些特殊物质所属类别要熟悉。

题组二 有关物质分类中从属关系的判断

4.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光导纤维

酸性氧化物

复合材料

B

纯碱

化合物

C

电解质

D

淀粉溶液

胶体

分散系

答案 A

解析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是复合材料。

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关系: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重叠关系

B.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C.溶液与胶体属于并列关系

D.离子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 CD

明晰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分类的关键

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应注意:

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2.化学反应的分类

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特别提醒 物质之间是否反应,不仅与物质结构、性质有关,而且与物质所在环境有关,在研究物质性质时,要注意通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每条通性之外都存在个性。

备考时,注意掌握化学中Na、Mg、Al、Fe、Cu、C、Si、N、S、Cl等常见元素的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每一步关系中各种可能的变化方式和方法,归纳总结物质之间不能转化的情形。

 

1.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 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中虽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

2.核裂变、核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是否是化学变化?

答案 不是。

化学变化研究的前提是原子核不变,核变化虽有新物质生成,但由于原子

核发生了变化,所以不是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________。

①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②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③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④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⑤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⑥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⑦有毒有污染的物质变成无毒无污染的物质 ⑧金属变成非金属

答案 ①⑤⑧

题组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2012·

重庆理综,6)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氮肥厂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B.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馏法生产汽油

解析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工业合成氨、钢铁冶炼、接触法制硫酸是三种工业制备,涉及化学变化,炼油厂对石油这种混合物控制不同的温度范围得到各沸点范围内的馏分,是一种混合物的分离过程,是物理变化。

2.下列变化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

B.丁达尔效应

C.紫色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变成无色

D.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辨析。

化学变化所能实现的仅是原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在整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会发生改变。

物理变化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C项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D项中焰色反应是电子能级的跃迁,均为物理变化。

反思归纳

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

  变化

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三馏

①蒸馏②分馏

干馏

四色

焰色反应

①显色反应 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

潮解

①分解 ②电解 ③水解④裂解

十八化

①溶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

①氢化 ②氧化 ③水化④风化 

⑤炭化 ⑥钝化⑦催化 ⑧皂化

⑨歧化

卤化 ⑪硝化 ⑫酯化

⑬裂化 ⑭油脂的硬化

题组二 物质的转化

3.下列各组物质依次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双选)(  )

a

b

c

d

Si

SiO2

H2SiO3

Na2SiO3

Al

AlCl3

NaAlO2

Al(OH)3

Cu

CuO

Cu(OH)2

CuSO4

Na

NaOH

Na2CO3

NaHCO3

答案 BD

4.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

氧化物

酸或碱

A.硅B.硫C.铜D.铁

解析 SiO2与水不能反应,A错误;

铜和铁对应的氧化铜、氧化铁不能直接和水反应,C、D错误;

S

SO2

H2SO3

Na2SO3,B正确。

易错警示

错认为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碱性氧化物都能水解反应生成碱。

5.根据Na、S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类别,完成下列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Na+O2===2Na2O

(2)Na2O+H2O===2NaOH

(3)S+O2

(4)SO2+H2O

(5)2NaOH+H2SO3===Na2SO3+2H2O

(6)Na2O+SO2===Na2SO3

(7)2Na+S

Na2S

(8)Na2SO3+2HCl===2NaCl+H2O+SO2↑

6.下表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第Ⅰ组

第Ⅱ组

第Ⅲ组

BaCl2

Fe

Cu(NO3)2

Fe2O3

K2SO4

H2SO4

Mg

MgCl2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1)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不跟第Ⅰ组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的是第______组物质中的________,但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Ⅰ H2SO4

(2)Ⅱ NaOH

2NaOH+Cu(NO3)2===Cu(OH)2↓+2NaNO3

2NaOH+H2SO4===Na2SO4+2H2O

MgCl2+2NaOH===Mg(OH)2↓+2NaCl

熟记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1)连续氧化转化:

C,若A为无机物单质,则其可能为C、S、N2、Na等;

若A为常见有机物,则其可能为CH3CH2OH。

(2)三角转化:

(3)交叉转化:

考点四 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

2.三种分散系比较

溶液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

1_nm

1~100_nm

>

100_nm

分散质微粒成分

离子或小分子

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集合体

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

均匀、透明或半透明

不均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静置无

沉淀

较稳定

不稳定,静置有沉淀

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

不能

分类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悬浊液、乳浊液

实例

食盐水、

蔗糖溶液

Fe(OH)3胶体

泥水

3.Fe(OH)3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案 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这是胶体的本质特征,也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

2.胶体是否一定是液态?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答案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与存在状态无关,如云、雾、烟都是胶体。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是物理变化;

胶体的电泳现象是胶体粒子发生定向移动,是物理变化。

3.怎样区分胶体和溶液?

答案 因为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该粒子能对光产生散射现象,所以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题组一 胶体的性质

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溶液和胶体都是电中性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答案 AD

2.500mL2mol·

L-1FeCl3溶液和500mL2mol·

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

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

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

铁盐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

蒸干并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题组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________。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E.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答案 E

解析 臭氧、Cl2用于水的消毒净化是因为臭氧、Cl2和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4.2011年12月5日,环保部制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结束,大家普遍赞成将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

10-6m的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解析 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PM2.5的颗粒物的直径接近于

2500nm,B错误。

广东五年高考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2009·

广东,5③)(×

解析 BaSO4是强电解质。

2.(2009·

广东,13)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中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

①辛酸 ②壬酸 ③环十二醇 ④5,9十一烷酸内酯 ⑤十八烷 ⑥己醛 ⑦庚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③、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

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

C.①、②是酸性化合物,③、⑤不是酸性化合物

D.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

答案 AC

解析 A项根据简单有机物命名可作出判断;

B项中①辛酸、②壬酸属于羧酸类当然也属于有机物,故B错;

C项根据名称可判断正确;

D项中⑥⑦属于醛类物质,含有—CHO,当然含有氧元素,故D错。

3.(2008·

广东,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⑥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