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1898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doc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要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就需要合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文中通过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1引言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依靠新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企业的发展,也就是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因此,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要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评价就需要合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构建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促进企业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的发展是长期的,稳定的,而决非暂时的,短期行为。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是要追求规模的扩大,而是要实现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和不断进行创新,加强管理,实现其存续性。

2.1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一个企业要持续地占有市场,持续获利,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其中技术创新是前提和基础。

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能持续不断地研制和开发新产品,进行产品创新。

也就是说,新产品是用新技术研制和生产出来的。

在此基础上,企业采取措施,不断地降低成本,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收益,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而可以说,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2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和基础

  企业要生存下去,并且达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进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反过来,只有企业经济效益良好,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企业才有能力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可持续发展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

2.3企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利用技术创新的成果,否则技术创新也就失去了载体和意义。

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积累了宝贵的创新经验,积累了必要的创新资本,这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本文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以使构建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有实用性。

3可持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根据技术创新源的选择不同可以把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引进再创新四种方式,企业技术创新应该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研发能力等约束条件,选择适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3.1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赖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和资源进行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必须考虑技术创新的目标和定位,如果技术创新定位于外观设计创新和实用新型创新,目标是提高企业技术,那么自主创新是企业可选的创新模式;如果技术创新定位于发明创造,目标是开拓新产品市场,那么由于没有现成的技术源作为基础,自主创新的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大,对企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要求比较高,一般只适合发达的工业型企业集团。

3.2合作创新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在保持各自独立的利益及社会身份的同时,在一段时间内合作从事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在共同确定的研究开发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各自目标的技术创新活动合作形式可以是签订创新合同,规定创新目标,委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企业的创新;也可以是集中各个合作单位的优势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合作创新能够克服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不足的弱点,充分整合外部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合作创新需要企业能把握技术发展轨迹,了解技术的前沿领域,才能在合作协议谈判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3.3模仿创新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创新企业技术的创新思路,吸收创新企业的成功经验,模仿创新是建立在已有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投入的资金较少,创新产品的市场风险比较小,同时模仿创新的失败率也很低,资金周期短,见效快,比较适合资金短缺、研发能力弱的企业。

由于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模仿创新并不等于全盘抄袭,需要企业具备必要的技术基础,有在一定范围内对创新技术进行改良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把握人们的心理,模仿创新并非毫无风险,从技术层面,企业技术进行模仿创新必须选准对象,避免模仿过时淘汰技术,同时还要考虑技术的可获性和改进性,以及企业自身技术、管理能力,注意专利技术的保护期限和保护宽度;从模仿创新的特点来看,更适合发展起飞阶段的企业。

3.4引进再创新

引进再创新是指企业引进其他企业或机构的创新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引进再创新需要先支付一定的引进费用,在学习和消化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再根据工作需求特点加以改进,进行再创新。

同模仿创新相比,虽然要支付一定的引进费用,但不需要企业具备很高的技术能力,可以同技术转让方协商,派出技术人员对企业进行培训,比较适合技术基础差的企业。

技术也存在生命周期,如果引进成长期的技术,那么存在比较大的再创新空间,但技术发展的前景并不完全确定,创新技术的市场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验证,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如果引进成熟期技术,技术发展前景确定,创新产品被市场所认可,那么再创新的空间比较小,但技术风险和市场也相对很小;如果引进衰退期技术,那么几乎不存在技术再创新的空间,市场也接近饱和,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引进再创新比较适合发展初期的企业,在技术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引进技术是提高企业技术含量,提高企业附加值

的主要途径。

4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客观、准确、完整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需要合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为使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服务,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从创新投入、创新实施、创新管理和创新产出四个方面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4.1创新投入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指标有许多,这里选择创新人员、创新资金和创新设备三个影响因素。

4.1.1创新人员

衡量创新人员水平的指标为研发人员比率。

研发人员比率=研发人员平均数÷企业职工总人数×100%

4.1.2创新资金

衡量创新资金水平的指标为技术投入比率。

技术投入比率=研发经费÷主营业务收入×100%

4.1.3创新设备

衡量创新设备水平的指标为创新设备比率。

创新设备比率=创新设备价值÷企业固定资产价值×100%

注:

这里的价值为市场价值或公允价值。

4.2创新实施

衡量企业技术创新实施水平的指标为创新成功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4.2.1创新成功率

创新成功率=创新成功项目数量÷立项数量×100%

4.2.2科技成果转化率

科技成果转化率=产业化的项目数量÷创新成功项目数量×100%

4.3创新管理

技术创新管理关系到技术创新投入向产出的转化,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通常从管理人员素质、创新营销水平和创新风险管理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4.3.1管理人员素质

衡量管理人员素质的指标主要包括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意识三个方面。

4.3.2创新营销水平

衡量创新营销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创新营销人员素质和创新产品销售率。

创新产品销售率=创新产品销售收入÷创新产品产值×100%

4.3.3创新风险管理

创新风险管理水平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控制技术与创新管理等方面来衡量。

4.4创新产出

技术创新的目的就是相应的产出,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产出通常用创新产品产值率、创新产品获利能力和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三个子指标来描述。

创新产品产值率=创新产品产值÷产品总产值×100%

创新产品获利能力=创新产品利润÷主营业务利润×100%

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创新产品销售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具体来说,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创新投入

创新实施

创新管理

创新产出

创新人员

创新成功率

创新管理人员素质

创新产品产值率

创新资金

科技成果转化率

创新营销水平

创新产品获利能力

创新设备

创新风险管理

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

5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与危机管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冲突,当这些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企业的声誉、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造成负面影响,从而演变成企业危机。

如果企业出现的危机不能在事前进行预防,事中进行控制,事后进行处理,那么企业的持续发展就成了一纸空文。

企业危机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针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和正在面临的危机,并就这些危机的预防、分析、识别和处理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5.1危机预防

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正所谓是防患于未然。

虽然危机是任何企业都会遇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危机不能预防。

一般说来,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与企业自身的行为错失有关,如违反法令、管理失当等。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预防措施来减少甚至杜绝危机事件的发生。

预防危机,首先要有危机意识。

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通过人的行为来实现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和危机管理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目的就是要企业的员工都明白危机的预防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员工对危机事件发生的警惕性。

其次,要培养员工合作与奉献的精神,即与同事合作、减少内部的摩擦;与政府合作,减少企业违反法令的机会;与商业伙伴合作,减少与伙伴的争执与纠纷;与新闻媒介合作,减少媒介对企业的误解。

预防危机,也需要预警系统。

预防危机的关键是对危机的科学预测,这就需要搜集资料,建立信息情报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采用如模糊决策、神经网络等智能的分析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有效的预警信息。

搜集的危机管理信息资料必须要准、要早、要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企业中设立“绿色通道”,让信息能够快速传递,一旦有紧急情况,各个部门都能够把问题快速的上报给决策者。

预防危机,还要有资源准备。

企业一旦发生危机,就需要立即处理,但是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

因此,企业应当有以人力为主的资源准备以应对企业危机。

5.2危机的分析与识别

在企业遇到危机的时候,要立即展开调查。

企业负责人要召集企业相关人员听取关于危机事件发生的报告。

报告一般由一线员工和亲历员工汇报,汇报要求全面、准确、客观。

然后就要组织专家,成立危机处理小组,对危机的状况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找出产生危机的原因

一般来说,危机的产生主要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就企业内部而言,危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

(1)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的转换未能完成;

(2)经营管理不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3)人才流失严重,没有适当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

5.3危机处理

针对不同的危机类型,企业应首先进行内部的调整。

从企业的制度开始,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人员素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调整企业的管理团队,引进新的形象良好的高层管理人才,重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形象恢复管理活动,充分利用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力未减弱之前的宝贵时间,改变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并增加公众对企业未来的信心,恢复企业的正常发展。

6结语

以上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并且充分考虑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进行评价,有利于客观、准确、完整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企业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以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