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204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doc

普外科职称申报专业技术总结2015版

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

hd6496958

本人卢培顺1987年毕业于牡丹江医学院医疗系,后就读于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历。

1987年毕业后分配到安达市医院从事外科工作。

2001年任安达市医院普外科主任,2004年9月获得副主任医师职称,2011年人才引进大庆市中医医院普外科,任普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贯遵守国家和医院的各项法律法规,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努力专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晋升副主任医师后在工作中能熟练掌握外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深入系统的了解普外科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对相关问题在普通外科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有深入的认识和丰富的经验,包括外科患者的体液失调、外科输血、外科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围手术期处理、外科患者的营养支持、外科感染、创伤、复苏及重症监测;能及时掌握并主动获取国际和国内普通外科领域中最新进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

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具有全面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工作能力。

能熟练掌握普通外科专业领域中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外科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技术规范;多发病的常见误诊、误治原因,能够正确判断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熟练掌握了普通外科危重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紧急救治和综合治疗的原则,熟练掌握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置。

熟练掌握了普外科领域中各种少见病、疑难病的特点、病因、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

熟悉现代普通外科常用的诊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适应症、禁忌症、操作要领、结果判定、及其常见病发症的诊断和治疗;熟悉普通外科领域中器官移植的基本原则;掌握了普外专业领域中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指征、禁忌症和操作规范;了解普通外科领域中内镜外科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治疗措施和操作原则;了解普通外科领域中常用药物的药理及药代动力学。

能独立完成并指导下级医生完成普外中大型复杂疑难手术。

如:

壶腹部周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癌R2、R3根治术、结肠癌根治、直肠癌Miles手术、Dixon手术、Hartmann手术、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次全切除术、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改良颈淋巴结清扫、传统颈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标准根治术、简化根治术,保留乳房乳腺癌切除术,门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积极参与院内院外疑难复杂病例会诊。

行医27年未发生医疗差错纠纷。

得到同行和患者好评。

2006年被聘为黑龙江省医学会普外科内分泌乳腺外科委员

2007年被绥化市委组织部授予绥化市第一届优秀人才

2012年大庆市卫生局评为2012年度大庆市卫生系统行风建设最佳医务人员

2011年获得黑龙江省绥化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经下腹正中横切口腹膜前双侧腹股沟疝补片修补临床研究》

2012年4月出版了5.7万字专著:

《实用外科临床实践》,华岭出版社编委编写了第一篇《普通外科》、第十二章《胃和十二指肠疾病》中的第四节、胃十二指肠外科手术及其并发症;第五节胃肠吻合器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第十三章《小肠疾病》第一节:

肠梗阻第二节:

肠系膜血管疾病第三节:

小肠炎性疾病第四节:

小肠息肉。

在10年的副主任医师工作中我个人对普外科甲状腺癌、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一些经验和总结与各位专家教授商榷。

乳腺癌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乳腺癌的治疗将出现几种术式并存。

治愈与生活质量兼顾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

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已成为欧美国家早期乳癌的首选术式。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我国终就会由保乳取代乳腺癌标准根治术、简化根治术。

本人对早期乳癌保乳手术操作总结:

总的原则:

保乳治疗要求控制好局部肿瘤和保留乳房美观

1、适应症:

1)早期癌(0期、I期和II期中肿瘤小于等于3.0cm),且临床无腋淋巴结转移者,至多3.0cm以内;

2)对肿瘤较大,病人有强烈保乳愿望者,经全面检查无远处及区域淋巴结转移者,可经术前化疗使肿块缩小。

若大于3.0cm但小于等于5.0cm,先作2-4周期化疗,若仍大于3.0cm则行改良根治术。

2、保乳术式:

1)乳房象限切除术、切除肿瘤所在部位的1/4乳房,包括:

肿瘤表面的皮肤,腺体切缘距肿瘤2.0cm,及其下方的胸肌筋膜整块切除,这是保乳手术规范术式;

2)肿块切除:

只要求切除原发肿瘤及其周围1.0cm正常腺体,不需切除皮肤及胸肌筋膜;

3)均需行腋清术;

4)国人女性乳房善遍偏小,本人认为整块切除较为实用。

象限切除易造成乳房变形,影响术后乳房的美观效果。

3、切口:

1)、乳头上方:

平弧形切口或横切口;乳头下方:

放射状切口、或弧形。

2)、作2个切口,腋窝横弧形切口。

(前端不应超过胸大肌外侧,后端不超过背阔肌外侧)

3)、外上象限:

可作一切口,术后乳房形体美容不如二切口,但2个切口是美国NSABP推荐的保乳手术切口。

4、切缘:

距离肿瘤1.0-2.0cm不等。

要求:

镜下切缘无肿瘤细胞浸润

4、淋巴结清扫:

标准I:

背阔肌前缘至胸小肌外缘。

II:

胸小肌外缘至胸小肌内缘。

III:

胸小肌内缘至腋静脉入口处。

保乳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数目力争在10个以上。

6、保乳术后最大的顾虑是肿瘤的复发。

对此应遵循四个环节:

1)严格掌握保乳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良好的手术操作

3)良好的放疗技术。

保乳术后应尽早开始放疗。

4)化疗和内分泌治疗。

在保乳术后是否应用全身辅助治疗应根据病理组织学结果来决定,保乳术后放疗后应用全身辅助治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总之,保乳时充分考虑复发的危险因素:

如年龄、肿瘤本身因素,手术切缘,放射剂量是否适度,全身辅助治疗的选择。

一旦发现复发,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如再次手术,局部放疗,全身辅助治疗等综合治疗。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范围:

本人认为应根据甲状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和侵犯范围,来选择不同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1)乳头状腺癌 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60%,恶性程度较低,主要转移至颈淋巴结。

一般把肿瘤直径≤1.0cm的甲状腺癌称为甲状腺微小癌。

此类病人大多数预后良好,但有少数病人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无关。

对临床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者,主张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未触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不宜做预防性的颈清扫,行单侧腺叶切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即可。

  对肿瘤直径>1.0cm的乳头状癌,则主张行甲状腺患侧叶全切除加对侧叶次全切除术,同时对颈淋巴结进行术前检查。

发现有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未发现颈淋巴结转移者,不必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长期密切随访。

有研究表明,对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且术后行放射性碘治疗的乳头状癌病人进行随访,发现仅行颈部肿大淋巴结局部切除术的病人,和行更广泛的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相比,预后并无明显差异。

因此认为,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癌病人也不一定需要行常规全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或肿大淋巴结局部切除术即可。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上比较少见,占整个乳头状癌的10%左右。

由于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之间分布有密集的淋巴网和血液循环,无明显的解剖界限,因此尚无法鉴别双侧甲状腺癌两侧都是原发癌,还是一侧是原发癌,另一侧是转移癌。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有人主张常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及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至少清扫中央区淋巴结是必须的。

但一般认为,双侧甲状腺癌经甲状腺全切除后,行预防性双侧颈淋巴结清扫,对病人损伤较大,增加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风险也加大。

因此建议甲状腺全切除后常规探查,如有可疑淋巴结,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证明为转移癌者行颈清扫术,而未发现可疑淋巴结的病人可于术后密切观察,出现淋巴结转移时再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效果同样可靠。

 2)滤泡状腺癌 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20%,中度恶性,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血行转移,颈淋巴结转移较少,但如果发现颈淋巴结转移,大多也已有血行转移。

滤泡状癌应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中发现有颈淋巴结转移者仍主张行改良型颈淋巴结清扫术,未发现淋巴结转移者,可暂不行颈淋巴结清扫。

目前一般认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与其选用损伤大的手术清扫来发现和治疗隐匿性的颈淋巴结转移灶,不如依靠颈侧区淋巴结活检,前哨淋巴结活检或淋巴结细针穿刺活检等技术。

只有确认有淋巴结转移者,才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3)未分化癌 未分化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0%~15%,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通常在发病数月后出现压迫症状或远处转移,常为血行转移。

有研究表明,即使行辅以放疗化疗的外科手术,病人平均存活时间仍在10个月左右,后仍然很差。

由于强行手术切除可能加速癌细胞的血行扩散,因此应以放疗化疗等多种方式联合治疗为主,不提倡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4)髓样癌 髓样癌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于未分化癌,颈淋巴结转移发生早,转移的区域因人而异,与原发肿瘤大小无关。

手术方案首选甲状腺切除术,如有颈淋巴结转移,应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根据颈淋巴结转移的范围,行中央区或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

颈淋巴结阴性的髓样癌,不行预防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对于偶然发现的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sMTC)病人,只要排除家族遗传史,单发的、微小的髓样癌可不必行甲状腺全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术,但应对此类病人长期密切随访。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

 经典性全颈淋巴结清扫术由于损伤过大,且无证据证明其能明显改善预后,目前临床上已很少使用;改良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可临床治愈分化型甲状腺癌,改善髓样癌病人的预后,并能二次手术切除复发的颈部淋巴结,其疗效得到了大多数医生的接受和肯定。

分区性颈清扫术不做全颈清除,只根据原发病变设计手术方案,清扫区域淋巴结,在清除淋巴结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能更有效保留病人的外观和功能,是颈淋巴结清扫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有研究表明,将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分为3组,分别行中央区(Ⅵ区)淋巴结清扫术,颈后区(Ⅱ~Ⅴ区)淋巴结清扫术及二者联合术式,术后分别统计三组的中央区、颈后区及远端区域3个部位的颈淋巴结复发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因此提倡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临床检查或影像学检查证明有颈淋巴结转移者,应选择性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或颈后区淋巴结清扫术,其临床效果不逊于二者联合术式且损伤较小。

虽然在过去的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距患者及时代对我的要求还相差很远,自己一定要加倍努力,更加自觉地学习国内、国际医学领域内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大力开展和完善新技术、新项目,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

hd6496958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