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221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良渚博物院认识实习报告.doc

建筑认识实习报告

(1)

一.实习目的:

建筑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建筑设计及建筑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建筑空间、城市空间的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对建筑设计内涵的了解,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使用人群的各类建筑的感受。

二.参观项目:

(1)浙江良渚博物院(老师带队参观)

(2)浙江良渚良渚玉鸟流苏商业街(老师带队参观)

(3)浙江美术馆(老师带队参观)

三.实习时间:

12月28日

四.实习收获和总结

第一站——浙江良渚博物院

在前往良渚博物院前,大家对这所博物馆的建筑造型十分好奇,于是通过互联网我们初步的了解到良渚博物院的建筑出自英国首席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之手。

他算是和安藤忠雄、赫尔佐格等齐名的建筑大师,他偏爱素色主义追求“少即是多”,他设计的建筑不仅能够表达出素净的美外,还能让他的作品很好地融合至当地环境。

良渚博物院可谓是他手中的经典之作。

当我迈下校车,第一眼便被这座的外光深深震撼,仿佛看到的是一堵高耸的城墙屹立在此,他的外观粗犷、大气,灰白色墙面没有任何装饰,显得十分简洁而流畅,虽已入冬周边的环境不似春般美丽,但灰白色的墙面与泛黄的草地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仿佛建筑自然而然拔地而起。

建筑用地地面由和建筑相同材质的石块铺成,很好的过度了建筑与环境的衔接。

临近建筑,我们通过一座石桥走近建筑,石桥两边以厚实的石块围合而成,洁简而不失典雅。

走近建筑大门,大门依旧以同样简洁的风格,没有任何的修饰简单的在墙体上开一长方形的门洞。

却给人一种大气,浑厚的感觉。

在建筑的大门口,我们看到了建筑的成体平面图,在空间上戴卫·奇普菲尔德同样没有做复杂的空间分隔,在大体上由四个长方形交错组成,在空间上的造诣让我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在我往常的设计作业中,往往我将空间上的布局分隔看的十分重要,而忽视了建筑最主要的东西。

导致在最后空间上虽然错综复杂但是空间的复杂不仅影响了交通流线的流畅,也限制了在造型上的多元化,最终设计的建筑也失去了原本想要达到的效果。

回到该建筑,走近第一个展厅,展厅的墙体由粗糙的石面构成,正切合了该博物馆古文明的主题,且博物馆里主要陈列的收藏多为石器和玉器,与之相映。

在展厅内部的布置上,在踏入的第一步我便被深深感受到,建筑师的用心良苦,在进门的地方的地面由完全透明的玻璃构成,在玻璃的下方便是整个杭州的地图,仿佛我们正开始一段奇妙之旅。

左拐是一条长廊,长廊的顶部连同墙体由大块的木块构成三角的形状。

且长廊内的灯光昏暗,在墙壁上由灯光打上古文明时期的图腾,给人一种梦幻色彩。

长廊过后,展厅内部的灯光十分亮堂,由暗处与亮处的极大反差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与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中的旋转楼梯由异曲同工之效,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寓意着良渚文化从无道有,从黑暗到光明的一个转换。

在建筑内戴卫·奇普菲尔德还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融入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

在此时我又不得不佩服他身为外国人却似乎蕴藏了东方人的神秘力量。

此次的良渚博物馆之旅,让我第一次目睹了一位建筑大师所设计的作品的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