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2467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docx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

  中学教师一直对普通中学地理教材(地理课本和教学地图册)中的有关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的意见颇多。

主要是:

各种版本的地理课本与教学地图册之间存在气候类型界线的画法不一致、名称术语不一致、气候类型名称相同而分布地区不一致。

   上述三个不一致,涉及如何更好地贯彻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以及选用哪一位学者的气候分类,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实际。

一、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材编写的建议与要求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地理课程(7-9年级)内容标准的基本结构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地理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其中气候又是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有用。

   2.学习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实体(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

地貌、气候和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同时也对人类活动有着重大影响。

地球上,有的地方终年炎热,长夏无冬,雨水丰沛,树木花卉四季长青;有的地方终年寒冷,长冬无夏,冰雪覆盖,无树生长;有的地方昼夜温差大,日照强,干旱少雨,荒漠广布;有的地方冬冷干旱,夏热多雨;有的地方冬暖多雨,夏热干旱;有的地方四季如春,天气高爽;有的地方雨雾连绵,潮湿阴冷。

上述某一地方多年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就叫做气候。

学习了气候类型知识,使学生知道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气候就成为全社会和几乎所有家庭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内容,并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学生生活中能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地理知识。

   3.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

教材的编写应从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地理实体入手,既要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同时考虑与高中地理课程的衔接,与小学《自然》课程的有机联系。

二、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世界气候类型教学内容的素质教育目标

   1.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标准”是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气温差异和降水差异是形成世界各地气候差异的特征要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貌、气压带和风带、洋流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子;要求学生理解全球各地有着不同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动植物分布,因而形成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2.能力培养:

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联系自己的学校所在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高的能力,复习、巩固、扩展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

   3.德育培养:

要求学生认识气候类型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中其他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唯物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初步形成全球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4.审美情趣培养:

通过对因世界复杂多样的气候而形成的地域差异显著的自然景观照片的欣赏,使学生产生世界风光无限好的美感和向往。

三、世界气候分类

   因学科观点、研究对象和目的或用途上的要求不同,有多种气候类型方案。

因而不同学者的气候分类方法、分类指标、命名原则以及利用全球气象站点的密度、记录年限的长短,都会影响气候类型界线画法不一致、名称术语不一致、类型合并不一致。

因此,选用哪一学者的气候分类更能达到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成为普通中学《地理课本》以及配套《教学地图册》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气候分类和气候区划是气候划分的两种方法,气候研究的成果最终主要用气候分类和气候区划两种方式表达。

    气候分类是将不同地区的气候按其主要特征划归类别,依次由小到大,由下到上逐级合并,某一类型气候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区域,是气候区划的基础。

   气候区划是按气候特征的相似和差异程度选用有关指标,对全球或某一地区的气候,依次由大到小,由上到下逐级划分,所划分的区域必须是连成一片的。

在地理教学中普遍选用气候分类,很少选用气候区划。

   由于太阳辐射分布的纬度差异,产生气候随纬度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纬度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和海陆热力对比关系带来干湿度的差异,产生气候随干湿度发生有规律变化的经度地带性;随山地海拔高程的增加而气温下降,产生气候随海拔高程变化的垂直地带性。

因此,任何地方的气候都是受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综合影响的结果,气候分类必须反映气候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气候分类虽然有多种,概括起来主要有成因分类、经验分类、成因和经验相结合的分类。

本文选取了我国大学、中学《自然地理》、《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材中,曾经较为广泛引用的气候分类,并作简介,以便于分析、比较,以选用哪一种气候分类更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要求。

   1.成因分类:

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气团等气候形成因子出发,将世界气候归纳成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又称理论分类。

   

(1)埃拉托色尼天文气候带:

公元前一世纪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地球的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基线,将地球划分为5个气候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故称为天文气候带。

   地理、气候学者点评:

天文气候带虽然反映了地球气候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没有考虑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候形成的作用,因而天文气候带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

   

(2)阿利索夫气候分类:

1936-1949年,苏联Б·Л·阿利索夫提出以盛行气团和气候锋为主、海陆位置为辅的气候分类。

他认为,气团性质可以反映大气环流、下垫面特征、洋流与气流的热量和水分的输送等气候形成因子的影响,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气候形成因素的综合作用。

他根据盛行气团和气候锋的位置及季节变化,将世界气候划分为4个基本气候带和3个过渡气候带,除赤道带外,其他各带南、北半球各有1个带,全世界共分为13个气候带(参见图1)。

   地理、气候学者点评:

阿利索夫气候分类的优点是,采用指标比较综合,划出的气候带与地球纬度带较为一致,但在一些地方仍有偏离和中断。

2.经验分类:

从植被、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状况出发,按照气温、降水分布特征及其组合,将世界气候归纳成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又称为实验分类。

   

(1)苏潘气候分带:

1845年,德国A·V·洪堡首创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1879年德国A·苏潘提出用等温线来划分气候带,并以年平均气温20℃和最暖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为基线,将世界气候划分为5个气候带(参见图2)。

   ①热带:

位于南、北半球年平均20℃等温线之间,年平均20℃等温线和热带典型树木椰子的分布极限相吻合,超出这条线椰子树即不能生长。

②温带:

位于南、北半球年平均20℃等温线与南、北半球最暖月平均10℃等温线之间,最暖月平均10℃等温线大致与森林分布的极限相吻合。

③寒带:

位于南、北半球最暖月平均10℃等温线与南、北半球极点之间,这里只能生长苔藓、地衣之类的低等植物,长年为冰雪覆盖。

   地理、气候学者点评:

苏潘气候分带以等温线作为分带界线,但等温线并不完全与纬线平行,这说明等温线的分布除受太阳辐射影响外,还受到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用等温线划分的气候带较天文气候带更接近于实际。

   

(2)柯本—盖格尔—波耳气候分类:

1884年德国W·P·柯本完成世界温度带分布图。

1953年气候学者发表了按气温、降水及其年变化的柯本—盖格尔—波耳气候分类,将世界气候分为:

热带、干旱带、暖温带、冷温带、极地带等5个带、11个类型、16个亚型(参见图3)。

   地理、气候学者点评:

柯本气候分类的优点是方法简明,只需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就可应用,气候类型的界线与植被带分布界线大体一致,用几个拉丁字母表示气候类型,易于记忆和识别。

缺点是以气温为划分标准的纬度地带性的A、C、D、E同主要以降水为划分标准的经度地带性的B型并列欠科学;受海拔高程影响,C型却出现在热带,D型出现在热带和亚热带,E型却出现在任何纬度地带;C型范围过宽,如中国、美国东南部及印度的气候和地中海地区的气候有明显差异,却同属C型;高地气候虽然有海拔高程指标(3000米以上),但图中界线的画法随意性较大;气候类型的名称也缺乏一致性原则,有的以植被带命名,有的却用气候要素命名。

   (3)贝尔格气候分类:

1925年,苏联Л·С·贝尔格认为,自然地带及其景观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他提出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标志,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的气候分类。

首先将世界陆地分为低地(海拔1000米以下)和高地(海拔1000以上)。

对低地气候,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标志,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将世界气候划分为13种气候类型(参见图4)

   地理、气候学者点评:

贝尔格气候分类的优点是方法简明,只需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就可应用,而且还把各气候带的气候因素与自然地理因素,尤其是与土壤和植被结合在一起,着重地强调了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等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气候类型的界线与自然景观的界线吻合一致;考虑到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缺点是季风气候的概念、温度带的指标均不够明确,有的类型冠温度带名称,多数未冠温度带名称,图中的分布界线随意性较大;气候类型命名缺乏一致性原则,多数采用自然景观命名,但也有采用天气现象命名(例如“季风”)、地名命名(例如“地中海”)、音译名(例如“萨瓦纳”);高地气候虽然规定了海拔高程指标,但图中并未按此指标数画出高地(山地和高原)气候的分布范围,也未说明海拔1000米高程在气候、自然景观变化上的实际意义。

这些缺点都增加了读者对各种气候类型的认识和理解的难度。

   3.成因和经验相结合的分类:

   斯特拉勒一周淑贞气候分类:

1984年,中国周淑贞在美国A·N·斯特拉勒气候分类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修改,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低纬度气候、中纬度气候、高纬度气候和高地气候4大区、16种气候类型(参见图5)

   地理、气候学者点评:

该气候分类的优点是综合考虑气候形成因素,同时也根据各地气候的典型特征,舍小异,取大同来进行分类,因而气候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比较明显。

缺点是高地气候没有明确的海拔高程指标,地图上的高地气候的界线画法有其随意性;气候类型名称缺乏一致性原则,虽然多数采用气候条件的名称命名,但是极地苔原、极地冰原气候仍是自然景观命名。

四、我国中等学校地理课本曾经采用过的世界气候分类

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教育部于1981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于1984年11月出版了高级中学课本《地理》。

该课本在地理上的大气一章中设计了世界气候类型附表,但未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

继后,经过广泛试教,征求意见,并根据国家教委1990年颁发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进行了修订,于1990年10月出了新版。

此新版不仅附有世界气候类型表,还附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参见图6),这是我国普通高中地理课程中首次加入世界气候类型知识,并在地理课本及其配套的地理教学地图册中配置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

1998年世界气候类型知识进入初级中学《世界地理》课本中,这说明世界气候类型是地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至今仍延续使用。

   从(图6)中的气候类型名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普通中学地理课本中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是在贝尔格气候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例如“地中海气候”、“萨瓦纳气候”的名称,只有贝尔格气候分类中所独有。

   笔者点评:

该世界气候类型的优点是从初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认识能力出发,选用以自然景观为标志,以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为指标划分气候类型,气候带名称沿用天文气候带名称,比较结合广大学生教学、生活实际,方便学生应用。

但该分类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气候带沿用天文气候带名称,可是没有提出气候带的气温指标;季风的概念不明确,因此亚洲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最北到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堪察加半岛的北缘;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图中是合并后的气候类型名称,但从字面上来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可以理解为就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因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本身也属湿润气候性质,故合并后的名称缺乏科学性,把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等同起来也是不妥的。

气候类型的命名缺乏系统、一致性原则,多数气候类型名称以自然景观命名,可有的却以地名命名(例如“地中海”气候),有的又按成因命名(例如“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有的气候类型名称前冠以“气候带”名称,有的又不冠“气候带”名称。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未提出海拔高程指标,致使图上的类型界线画法随意性较大,与实地不一致,例如墨西哥高原北部的高原面海拔为1000米,其中多数山峰海拔高达1500~2000米;南部的高原面海拔均在2000~2500米,多数山峰也在2500~3000米,而图上却是热带萨瓦纳(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由于存在上述缺点,不同地理教材的编者试图在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于是就出现目前多种地理教材版本中,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内容及其界线画法不一致的现象,增加了对世界气候类型理解的难度。

“亚寒带”一词也与图上的分布位置不相符。

五、为我国普通中学《地理》教材设计新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地图

   1.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给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了气候类型知识,使学生基本上知道自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景观及自然环境状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理论基础:

目前,可以举出的约有十种气候分类。

但是,对我国中等学校地理教材特别有意义的仅仅是Л·С·贝尔格气候分类理论。

贝尔格认为:

“所谓气候,应当理解为各种气象现象(或者是大气过程,或者是气团的特点)的多年平均状况,因为这种平均状况影响着植被、土壤和动物的类型,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同时把气候条件与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与土壤和植被结合在一起,并着重地强调了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所有这些因子的总合在不同地区就形成了一定的特有的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在其形成过程中,气候起着很大作用”。

所以贝尔格提出了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标志,以月平均气温为指标的气候分类,这种气候分类比较符合我国中等学校《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教学目的和要求出发,笔者在遵循贝尔格气候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对气候带、气候类型的具体划分及名称作一些修改。

   3.气候分类指标

   

(1)陆地上低地气候与高地气候的划分指标:

低地气候反映气候类型及其组成因素沿纬度分布的水平地带性规律,高地气候反映气候类型及其组成因素随海拔高程变化的垂直地带性规律,这种垂直地带性又因高山、高原所在地的纬度位置而有差异。

低地与高地的划分界线,不同气候分类法有不同的划分指标,柯本、斯查拉勒气候分类均采用海拔3000米,贝尔格则采用海拔1000米。

   山地是高地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海拔500~1000米的低山、1000~3500米的中山和3500米以上的高山,但是山地、高原气候特点比较显著的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在这一高度以上,垂直自然景观带谱比较完整。

据此,高原、山地气候的海拔高程指标采用海拔2000米。

   

(2)海洋性、大陆性和季风性气候的划分:

由于海洋和大陆热力性质的不同,以及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地方受海洋和大陆的影响而有差异,某地大陆度大,受大陆的影响也大,某地大陆度小,受大陆的影响也小。

表示大陆度的方法主要有气温法和气团法两种,前者比较准确,但气温年较差以及1月、7月气温距平值的全球资料的搜集、计算相当复杂,一般工作单位难以实现;后者世界1月、7月气团和锋的分布图早有出版(参见图7),可以用来划分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性气候的分布。

 

   气团是所有气象要素的综合,在海洋性气团影响显著的地区为海洋性气候,以降水量多、气温变化和缓为特征;在大陆性气团影响显著的地区为大陆性气候,以降水量少、气温变化剧烈为特征;以上两种气团角逐交绥影响显著的地区为季风气候,以冬季干冷、夏季湿热为特征。

   一般认为“季风”有5种类型,即行星季风(参见图8)、平流层季风、南北半球季风(参见图8)、高原热力差异季风和海陆热力差异季风;这在图7、图8、图9上都有明显反映。

究竟怎样给季风下定义,至今还无统一定论。

但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海陆热力差异季风说,所以在一般中等学校教材中将季风定义为:

冬季时,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时,风从海洋吹向大陆,这种在一年内随着季节不同,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

这一定义简单明确,初学者有这样的基本概念即可。

但是作为季风的科学定义上述定义仍不够严谨,所以又有学者提出:

只是那些既具备盛行风向明显的季节变化,又必须有两种盛行风的性质(主要是干湿程度)和它们所带来的天气现象有明显差别的风,才称为季风。

根据这一季风定义,我们从图9中,只要删除东非、西非赤道附近的行星季风和西亚沿海地区冬夏气流干湿度无明显差别的季风,就可以基本准确地表示出世界的季风分布。

为使季风气候的分布范围更加准确,选定的指标为:

凡季风角变换在120°~180°,1、7月盛行风频率大于60%的地区为显著季风区,这样就只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显著的季风区。

   (3)气候带划分指标:

气候带、气候类型界线的准确性,取决于气象台站密度的均匀分布和气候统计资料年代的长短。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平均值、方差、极值概率),多年一般指至少有30年或更长的记录年代。

国际气象组织规定1931-1960年的观测记录作为论述现阶段气候的统一年代,但这一时段内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西亚等地区气象台站的数量太少。

目前,国际上广泛引用的气候分类地图多为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作品,气候指标数据与现行出版的气候图相比,仍有较大偏差。

为了气候带和气候类型界线的准确性,图10采用了2001年3月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学教师地图集(专题地图分册)》分洲1、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地图。

该图集分洲气候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与中国气象局合作编制的,共采用约9000个气象台站的气温、年降水量统计资料,其中1921-1960年约占60%,1921-1970年约占20%,192-1980年约占20%。

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大部分台站是1960—1990年的资料,约占总台站的35%。

   ①气候带的气温指标:

根据最冷月或最暖月平均气温的纬向分布特征而划分的。

喜凉植物需要较暖的温度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喜温植物则害怕低温冷害。

因此,寒带、寒温带和温带采用最暖月平均气温指标,亚热带、热带采用最冷月平均气温指标。

最暖月平均气温10℃线,作为寒带与寒温带之间的界线,在正常的温度条件下,这条线是森林分布的极限;最暖月平均气温18℃线,作为寒温带与温带之间的界线,这条线是落叶阔叶林占优势的北界(南半球为南界);最冷月平均气温2℃线,作为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界线,这条线是土壤完全解冻、植物生长发育开始的界线,也是常绿阔叶林占优势的北界(南半球为南界);最暖月平均气温16℃线,作为亚热带与热带的界线,这是热带植物正常生长分布的北界(南半球为南界),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地区,全年几乎不出现负温,也无霜日。

   ②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划分指标: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气候学和植物地理学家趋向于以可能蒸散量及其与同期降水量的比率——干燥度或湿润度,来确定植被类型、自然地理区和自然景观类型的界线。

用这一指标虽然科学,但这些气候科学术语,对初入地理学之门的普通中学学生来说,仍然太深了。

因此,笔者采用同期年降水量与同期干燥度对应的方法,以年降水量作为划分气候类型的指标。

   自然景观类型、自然地理区的划分指标

自然景观类型

自然地理区

年干燥度

年降水量(毫米)

森林

湿润

≤1.0

≥1000

森林草原

半湿润

1.0~1.5

400~1000

草原

半干旱

1.5~2.0

200~400

荒漠

干旱

≥2.0

≤200

   4、气候带、气候类型名称的规范化

   科技术语在我国习惯称为科技名词,是人们交流思想和认识的工具。

卢嘉锡院士说过“任何一门科学都包含很多事实、思想和专业名词,科学思想是由科学事实和专业名词构成的,如果表达科学思想的专业名词不正确,那么科学事实也就难以令人相信了”。

我国古代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指出了名实相副的必要性。

名词即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名称即事物的名字。

在研究气候带和气候类型名称的规范化时,要认真处理好科学性、系统性和通俗自明性强之间的关系,主科与副科之间的关系,学科间交叉科技名词的协调一致。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对以下科技名称的规范加以说明。

   

(1)气候带:

气候带虽然受天文气候的制约,但因考虑到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形成作用,故气候带采用最冷、最暖月平均气温的纬向分布特征来划分,将世界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在热带与温带之间划出亚热带,在寒带与温带之间划出寒温带。

气象学上将副热带高气压活动的地区定义为副热带,一般位于纬度20°到40°一带。

地理学上通常习惯地称为“亚热带”。

   

(2)气候类型名称一律采用自然景观命名,使初学《地理》的学生易于想象和联想,到了野外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①规范用“荒漠气候”(desertclimate),不用“沙漠气候”。

荒漠气候是指地面为沙漠、戈壁等荒漠地区极端干旱的气候类型。

   ②规范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气候”,不用按地名命名的“地中海气候(Mediterraneanclimate)”。

  ③规范用“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不用音译名的“萨瓦纳气候(Savannaclimate)或“稀树草原气候”,同时不用“稀树”一词,而用“疏林”一词,“稀树”易误解为“稀有”树种或“稀少”。

  ④规范用“寒带大陆性冰盖气候”不用“寒带冰原气候”。

不受地形约束,覆盖陆地面积大于百万平方千米的冰体称为冰盖,如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

冰原仅分布在冰盖的外围,是冰盖与苔原之间的过渡景观。

   新设计的世界气候类型地图,有18种气候类型,看起来类型似乎多了,但它反映了地球上气候类型空间分布规律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初学《地理》者对地球的更深一步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