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2798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8.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境贸易之社会实践调研报告.doc

长安大学

2010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关于边境贸易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长安大学经管学院

赴云南省红河州暑期社会实践团

报告题目:

云南省边境贸易现状调查

以河口口岸为例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

团队名称:

长安大学经管学院赴云南省红河州暑期社会实践团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

2010年9月8日

目录

摘要…………………………………………………4

一、调查背景与方式……………………………………4

1、调查背景………………………………………4

2、调查方式………………………………………5

二、河口边贸口岸的发展现状……………………………5

1、河口边贸的发展现状……………………………5

2、河口边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3

三、对策和建议……………………………………………14

1、加快基础建设……………………………………14

2、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15

3、给予边贸相应的政策倾斜………………………15

4、协调相关部门恢复异地办证业务………………15

四、结束语及谢词…………………………………………16

五、参考文献………………………………………………16

云南省边境贸易现状调查

——以河口口岸为例

实践成员:

罗丽红、金亚林、刘远舟、杨一飞、朱中良、秦宇焘

实践时间:

2010年7月16日—2010年7月26日

实践地点: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

实践对象:

当地政府、海关、公安局、商务局、市民等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了沿边开放政策,边境贸易迅速发展,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极大地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对外开放,河口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边贸的典型。

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国情,献身边疆建设事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方位的对边境经贸调查研究。

同时发扬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多方收集材料,运用系统的观点,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寻找出符合边境经贸战略政策与方式,为边境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

一、调查背景与方式

1、调查背景

边境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中国又是贸易大国,在力求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过程中,边境贸易发挥着巨大作用。

因此,我国一直大力鼓励发展边境贸易。

云南省红河州河口是沿边开放城市,被列为国家一级口岸。

河口边贸在我国“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和优惠政策实施下,已从现存的贸易形式发展到一般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等多种形式。

但是,与正规的海关贸易相比这里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比如

(1)边境口岸创业环境差;边贸企业管理体制存在问题;部分商品质量无保证;边贸企业采取竞相压价、相互拆台等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

(2)在边贸的人民币结算中,由于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出现了地下钱庄、地摊银行进行贸易结算的非法机构。

除此之外,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重要渠道还包括走私、赌博、洗钱、贩毒等非法途径。

而且,在关内外偷税、漏税现象较严重。

这些情况一直影响着中国与东盟大市场的融合。

现在,我国正试图通过各方面努力引导企业走上正轨,消除边境贸易中存在的弊端。

因此,可见边境贸易的发展并不乐观,那么目前红河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具体怎样?

红河州政府又是如何对边贸区进行监管的呢?

这都是我们值得探究的地方。

鉴于此,我们决定前往红河州河口口岸进行深入调查。

2、调查方式

作为东南亚桥头堡的河口口岸没有厂矿、农业等经济产业,只以贸易为经济来源。

所以我们采取了以下调研方法:

(1)访谈:

与政府、商务局、公安局的有关领导面对面交流了解边境贸易的发展状况。

(2)走访:

走进越南街,与越南人当面交谈,进一步认识边境贸易的形式及他们对边贸的看法。

(3)暗访:

暗访市民,了解河口口岸存在的非法现象。

(4)发放问卷:

在河口边贸区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此外,我们实践团还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料。

各种灵活的方

式应用于实践中,使调查顺利的完成。

二、实践队在河口边贸区实地调研结果

1、河口口岸边贸的发展现状

河口有着悠久的对外贸易历史,是我国与越南、东南亚进行经济交流的门户和咽喉,是“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二条通道。

1895年河口被辟为商埠,当时,红河航道上每日“大船三百,小船千艘,千帆云集,来往如蚁,盛况空前。

”20世纪初,随着滇越铁路的建成通车(1910年),云南省进出口物资有80%以上经河口口岸进出,河口成为中国西南对外商贸的最大集散地。

但是由于经历了边境剿匪、援越抗法、援越抗美、自卫反击战和军事对峙等长达40年。

的战争、战备状态,使河口错失了发展的机遇。

直到中越两国关系缓和后,河口对外贸易才从低层次的边民互市贸易开始起步。

经过1989—1990年的起步阶段、1991—1995年的发展阶段、1996—1998年的稳定阶段,从1999年至今,河口对外贸易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河口口岸已成为云南省最大、最为繁忙的通商口岸。

(一)进出口高速增长

“十一五”以来,河口凭借着“县城即口岸,口岸即县城”的优势,坚持“多元推进、基础促进、服务引进、内外联进、贸易富县”的发展思路,通过内建基础,外拓市场,规范管理、热情服务,快捷通关、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河口口岸在这几年中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其中,2007年,河口口岸进出口总值位居云南省口岸第一位,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两项指标均排云南省第二位。

河口口岸已成为云南省最大、最繁忙的边境口岸。

2008、2009年,受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越南经济动荡、国际金融风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河口口岸对外贸易出现大幅下滑。

2010年,河口口岸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和百年不遇干旱的影响下,对外贸易逆势上扬,但总体贸易情况不容乐观。

其各项指标增长图示如下:

四项指标总增长图示如下: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进出口总值(亿元)

52.4

85.8

51.1

46.8

26.1

货运量(万吨)

180

225.6

154.3

210.1

71.6

出入境人员(万人)

350

366.2

329.8

342.6

165.1

出入境交通工具(万)

9

11.6

10.1

14.1

5.4

(二)贸易顺差逐步缩小

从河口的情况看,河口口岸一直是进口少、出口多,对外贸易呈现顺差格局。

2001年,进口与出口差距最大,比例为1:

11。

近两年,由于国内对原材料及资源类商品的需求旺盛,拉动了河口口岸进口商品的大幅度增加,使贸易顺差逐渐缩小,2009年进口与出口的比例下降到1:

3,河口口岸呈现出大进大出的良好发展态势。

(三)多种贸易方式共同发展

1989-1990年

河口口岸仅有单一的、低层次的边民互市贸易

1991-1998年

河口除边民互市贸易外,边境小额贸易、一般贸易、易货贸易逐步发展壮大

1999年

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开始在河口兴起

2000年至今

河口口岸贸易已发展成为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加工贸易、易货贸易、边境经济技术合作、边民互市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并举的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中越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

(四)五金、化工产品成为主导

从河口口岸进出口的商品之类看,进口商品主要是粮食、土产畜产、五金矿产、化工厂品、机械及设备等类,出口商品除以上种类外,还有轻工业品、煤炭及制品、医药品、运输工具、家电设备等。

但五金矿产和化工厂品一直是河口口岸的主导产品,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

2009年进口额排前十位的商品时:

铁矿石、复合橡胶、铅矿、铜矿、锡精矿、腰果、粗锡锭、锌矿、土薯片、荔枝等贸易合计10.6亿元,占口岸进口总值11.5亿元的92.2%。

出口额排前十位的商品是:

电力、锡阳极、铅版、咖啡豆、谷种、马铃薯、磷酸二铵、硫酸铵、尿素、磷酸氢钙等贸易合计24.2亿元,占口岸出口总值3503亿元的68.6%。

(五)公路运输成为主流

近年来,由于滇越铁路运力不足,许多商品只有转向成本高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也只能满足需求量的30%左右。

据统计,2006—2009年,河口口岸货运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

2006-2009年河口口岸货物公路运输统计

年份

公路运量(万吨)

口岸货物运输总量(万吨)

占总量百分比(%)

2006

116.5

189

62

2007

168.7

225.6

75

2008

116.5

154.3

75.5

2009

188.3

210.1

89.6

在铁路运力不足,运量下滑的情况下,公路运输成为拉动河口口岸货物运输总量快速增长的主要渠道。

(六)外经贸队伍不断壮大

自2001年以来,河口外(边)贸企业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2009年河口外(边)贸企业187户中,国有6户、集体4户、有限责任公司177户,具有边贸、大贸“双权”经营的公司170户:

开展业务的企业有102户,占总户数的54.5%。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七)境外市场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在继续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各外(边)贸企业充分利用河口口岸至越南海防港运距短、运量大、时间省、成本低、服务优五大优势,加大对国外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与亚欧等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不断得到加强,贸易伙伴处越南外,还拓展到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比利时、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刚果、墨西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越南仍是河口对外贸易的主要市场,2008年对越南进出口总值占口岸贸易的比例达64%,占滇越贸易7.3亿元的73%。

(八)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呈现活力

十一五以来,按照“重点市场重点开拓”的思路,大力实施“走出去”和科技兴贸战略,河口县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及口岸区位优势,以承包工程、合资、独资等方式积极到境外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截止目前为止,河口县经云南省商务厅备案的对外投资企业4户,对外承包工程企业5户,投资总额近9000万美元,已完成1374.1万美元。

投资项目主要有水泥厂、矿产开发、黄磷厂、空调组装、粘扣带、水电站等。

其中:

河口瑞达经贸有限公司与越南永福省水泥厂有限公司签订了日产1500吨的水泥厂EPC合同,签约金额高达4090.8万美元,创下了河口口岸境外工程项目的历史新高。

2、河口口岸边贸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滞后,边境贸易秩序混乱

一是颠越铁路运力不足;二是红河航运开发滞后;三是口岸货场功能不完善,四是基础建设资金不足。

这些原因是河口的许多先天优势难于充分发挥,大批量商品的进出口装运也受到限制,影响人、车、货进出及通关速度和效益。

由于国家间没有建立仲裁机构,对日常出现的一些不规范问题缺乏相互协调,从客观上助长了故意违法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虽然河口县商务局的有关科室与越南老街省的相关领导建立了定期交流合作机制,但是强有力的制度和执法措施还有待完善。

(二)、物价过高

河口没有矿产、农业等经济产业,几乎完全靠进出口贸易发展,因此外来人员的不断涌入带动了物价的上升,河口的小农产品主要从越南进口,因此河口当地平均消费水平高于内地大中城市的消费水平。

(三)、国家边贸的优惠政策有限

一是贸易中虽有免税现象,但在国内销售时又被补征回来,边贸企业时机并没有享受到税收政策;二是配额指标减少,对边贸发展形成一定的冲击;三是对进口越南资源性产品没有优惠政策;四是对互市贸易的品种、数量、经营主体、经营区域规定限制过严。

(四)、越南老街口岸的快速发展给河口口岸带来较大压力

越南政府十分重视边境口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从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越南政府加大了对老街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与我县相邻的越南老街省是越南矿产资源富集省,是越南重要的通商口岸。

1992年恢复建省以来,由于执行越南口岸经济区管理政策和越南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老街GDP连年增长,增幅达到12%-13%,2007年人均收入和财政收入更分别达到700万和1万亿越南盾。

目前,老街正在大力建设老街口岸经济区(50公顷)、金城边贸区(152公顷)、北沿海出口加工区(304公顷)和东新坡工业区(146公顷)和总规划面积为2350公顷的老街行政中心(城市新区),积极参与昆河经济走廊建设,朝着越南西北地区贸易中心、商品中转地、投资的桥梁、工业火车头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

在与我省我州我县的交流与合作中,表现出主动配合的态度及发展区域经济的决心和行动。

(五)、规模小、波动大,边贸市场繁荣长期依赖内地

河口的边境贸易长期以来进口的是越南的资源性产品,如矿产、橡胶等,而出口的是满足对方国内市场需求基础上的工业制成品。

由于边境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工业化开发程度不高,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大多来自内地。

因此,内地市场的繁荣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云南省边境贸易的兴衰。

三、对策和建议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泛亚铁路的建设,使其早日竣工通车发挥效益;二是疏浚红河航道以便早日通航,增加运输渠道,扩大口岸功能和运输能力;三是加快河口国际口岸区中六大功能区特别是河口口岸查验货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提高口岸承接、交换和服务等功能;四是加强边境口岸、通道、边贸市场建设,增强边贸发展后劲,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五是努力推动越方尽早启动老街——河内的高速公路、泛亚铁路建,早日解决制约双方贸易和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的瓶颈问题,满足货物大进大出的需要。

2、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有力时机,加强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品,形成以化工产品和冶金产品为龙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为两翼,农副产品和其他产品齐发并进的新格局。

抓住中国——东盟河口边民互市交易市场、中国——东盟河口物流园、中国——东盟河口国际贸易中心和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转口贸易,进一步简化口岸出入境手续,力争在发展转口贸易中有一个大的突破。

3、国家给予边贸相应的政策倾斜

一是继续用好现行的贸易政策,如边贸进口海关减半征收关税和征职税、边贸享受人民币结算出口货物给予退税,边贸企业享有外经权等,充分发挥贸易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努力扩大商品进出口;二是给予河口国际口岸北山片区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并享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三是给予河口享受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实行先征后返或财政转移支付的优惠政策;四是努力争取新的边贸政策,如边进口税收加倍抵扣或实行先征后返,互市商品放宽品种,金额和经营主体等;以支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建设,确保边境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4、协调相关部门尽快恢复异地办证业务

蒙河高速公路的开通、泛亚铁路的建设、红河航运的疏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河口便利的交通使“边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更加凸显,随之而来的游客也会越来越多。

尽早减除河口“禁止异地办证”的禁令,将促进河口商务人员出入境便利化,同时能加快自驾游的发展,继而做大做强河口口岸对外贸易及旅游业。

四、结束语及谢词

此次调研活动在7月26日完全结束,我们在河口一一访问了当地人民政府、海关、公安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同时走进中越市民群体深入调查。

我们先后按计划调查清楚了河口边境贸易的发展情况、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河口相关领导对河口未来发展的建议,顺利完成了此次调研活动。

除此之外,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指导与鼓励,明白了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必要性,也更一步增强了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在此,我们实践队的每个成员诚挚的感谢校团委及学院给予我们的实践机会,也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河口县有关领导和市民的热情接待和帮助!

五、参考文献

(一)刘秀玲.边境经贸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6)

(二)贺圣达.世纪之交的东盟与中国.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三)杨发全.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