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2872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

《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帮困助学工作总结.doc

16-17学年帮困助学工作总结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招生收费并轨制度的实施以及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高校中贫困生人数不断增长。

我院共有学生7800余人,目前在册贫困生人数1066人,达到%,其中特困生人数人,达到4.2%。

如何帮助他们尽快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从贫困的阴影中走出来,安心完成在校学业并走上各自工作岗位,一直是我院学生帮贫助困工作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我院在扶贫助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资助广大贫困学生,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他们提供了融入社会、了解社会、自强自立、锻炼成才的机会。

而更重要的是要激励他们树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信念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决心。

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助学领导机构,确保资助工作落实到位

我院始终把对贫困学生的帮扶放在学生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强调了助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完善了由院级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处帮困助学中心、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三级体制,全面落实、管理实施助学育人工作。

坚持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相结合的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直接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坚持资助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全面发展的考核体系为引导,促进受助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二、健全七位一体的经济助学体系,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

学院构建完善了“奖、贷、勤、资、减、免、补”七位一体助学体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以减免学费和临时困难补助为补充。

此外,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1.以“绿色通道”工作为起点,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难和生活难的问题。

做好“绿色通道”工作,要保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住、入学,保证他们入学时有一定的学习生活保障。

新生报到必然存在贫困生无法交齐学费的情况,在14级学生报到的当天,根据学院制定的资助体系中借款一项来为新生开辟“绿色通道”,保证没有新生因为家庭经济情况而无法上大学。

同时优先安排绿色通道的学生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和办理助学贷款工作。

本学年共有51名新生申请了绿色通道。

2.以国家学院奖助学金工作为核心,全力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困难。

认真宣传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政策,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做好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和发放工作,确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3.以社会资助、减免学费和临时困难补助工作为补充,拓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渠道,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力度。

(1)与慈善总会长期挂钩,申报“彩虹慈善助学”,争取社会力量助困。

(2)为了让每个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010年3月,我院设立了“爱心助学反哺基金”,积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和“励学和励志、受助与反哺”相结合的全新教育理念,让贫困学生和遭遇突发性灾难的学生能及时得到学院和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为他们全面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3)为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而无力支付学费的贫困学生就学,列入本学年贫困学生档案的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生活节俭学习勤奋的学生,受到了我院的减免学费的待遇。

本学年我院残疾人大学生共12名,减免学费住宿费共计7.92万元。

本学年大一甘肃新生共14名,减免学费合计8.76万元。

4.以勤工助学工作为重点,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自己和解决经济困难的机会。

我院的勤工助学工作主要由学生处负责,有专门的勤工助学机构,有专人负责。

而学院内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都为贫困学生。

岗位分布多样,如图书馆各种馆藏图书整理、部分资料的整理,教务处、招生就业办、学生处等办公室临时整理文件,资料整理收集及校外国际会展中心发放传单、浙江华隆集团市场文卷调研而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等。

校内勤工助学报酬实行按月计酬和按时计酬两种,其中固定岗位是按月计酬,每个月由提供岗位的部门派人考核学生勤工助学的工作情况,按照优差分等级法上报本月报酬;临时岗位则由提供岗位的部门,监督勤工助学的同学,如实地上报工作时间,按时计酬。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院的勤工助学工作,更好地发挥勤工助学中心的作用,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学院建立勤工助学的工作网络,每个二级学院落实专人,成立了二级学院助学帮困中心,积极配合院勤工助学中心处理相关的助学帮困工作,认真做好勤工助学学生的档案登记,并积极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为广阔以劳动周济生活的平台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90多个,岗位范围由原来单一的图书资料整理、实验室整理、招生咨询拓展到社区、教务管理、设备、实训室、行政助理等领域,学生参与达1132人次,其中涉及18个行政部门,8个二级学院。

5、“学习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为了更好地彰显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拼搏自强、感恩图报的优秀品格,配合学院周年校庆活动,经二级学院推荐,学生处审核,汇编了2017年度励志学生风采录,我院共有100名优秀的青年学子入册。

目前已有17名学生与9家企业结对子。

6、为在校贫困生搭建一个共同交流和成长以及参与自立自强的社会实践的舞台

学院励志协会成立。

以“微笑、分享、感恩、励志”为宗旨,致力于开展各式各样有励志意义的活动,

7、做好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问题。

认真做好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积极配合省、市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国开行、各省市信用社做好贷款学生的审核、录入及发放工作。

三、坚持三个结合,不断丰富资助特困学生工作的内涵

  我院在资助特困生工作中,坚持将资助工作与精神上助困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与全社会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不断丰富资助特困学生工作的内涵,使之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对物质生活相对贫困的学生来说,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信念是他们真正走向成功、实现人生转机的重要条件,为帮他们点亮征途上的这盏明灯,为此,我们更注重精神上的助困工作,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自立自强,能够有足够的自信。

资助特困学生也是学生德育的极好教材,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对学生进行活生生的思想教育,教育深刻,影响深远,甚至作用学生的一生。

通过组织学生捐款、捐书、捐学习用品,安排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较差的特困生结成助学对子,使每个学生都来关心和帮助特困学生,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

在帮助特困学生减轻经济负担的同时,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通过开展谈心,组织特困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给资助者写感谢信等活动帮助他们克服战胜自卑心理,激励他们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早日成才,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与资助。

经济上的帮助,把特困学生人留在了学校,而思想、学习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助困,则把他们的心留在了学校,并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我院的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只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和成果,要使这项工作深入开展下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保证所有特困学生能够正常上学,健康成长,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今后我们一定要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争取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把我院资助贫困学生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学生处

2017年6月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