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2944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陆公司管理心得.doc

工厂管理心得

工作重点报告

陳旭斌/JACKYCHEN

2003年3月21日

本文Page1~10

附件Page11~22

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经理人,是我在生涯规划中,最大期许。

而主管的角色,在企业中必须是全方位角色,才会有完整的管理概念,协助企业带领各单位发挥应有的功能,各系统之间的配合才能有最大成效。

我在’98年2月后往大陆发展,如今已有五年。

在台湾时,曾经在蓝天计算机公司与升技计算机公司上班,在这两家公司接受了完整的工厂管理训练。

尤其在升技时,适逢ISO认证、上柜上市申请,因此对于企业的八大循环系统,及各系统间的配合有完整的认知。

在计算机公司上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如何建立“标准化”,如何“落实执行”,如何“改善异常”。

因为计算机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较短,为因应市场变化,管理团队必须能够掌握时效、适时调整,才不会被淘汰。

强而有力的“绩效式管理”,正是计算机公司管理的重点。

因此,在大陆上班的这五年,除了运用过去计算机公司管理的特点,也将之修正为适合大陆地区的管理模式。

因为区域不同,管理方法不但有差别,连员工的特质也有相当差异,不可一概而论。

以下是我对大陆工厂管理的心得分析与工作报告:

一、管理心得分析:

1.大陆员工特质分析:

(如附件一)

想把工厂管理好,首先要了解大陆员工的特性,才能引导员工自主发挥。

过去台商惯用的军事化管理,已经不适用所有员工,必须将员工分类别,予以不同的管理模式。

有些员工适用较为权威式的管理,有些则适用于较为弹性化的管理。

尤其是公司本土化过程中,所需要的中坚份子(一军),必须给予完整训练。

2.团队养成与支持系统整合:

(如附件二、三)

员工对于团队合作与系统支持的观念较为薄弱,因而产生太多无谓的内耗,浪费协调的时间、增加重工的成本,造成不良的产销负担。

因此让员工了解自己或单位在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何。

至关重要。

3.建立STD(标准化系统):

(如附件四、五、六、七、八)

不管是ISO的行政系统、生产的IE制程、QC的检验工程、HR的训练系统、计算机运用的MIS、物料资源计划的MRP、设备保固的TPM,都要建立明确可执行的步骤与标准,才能让各部门在制度内运作,以利各操作系统的维持。

4.HRM&HRD管理:

(如附件九、十)

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工作。

尤其在大陆地区,从人力召募到训练养成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此留任优秀员工、淘汰不适任员工,到建立一套完整的训练计划,才能加强对员工的运用,发展多能工价值。

5.经营成本与预算控管:

(如附件十一)

从一般庶物用品到相关原物料采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如供货商评鉴、进料检验等。

进而计算出单一产品在完成制程后的标准成本,及过程中因不当处理所产生浪费的失败成本,做为改善的重点。

而建立年度、月预算制度,能让企业了解资金运用计划与实际流量的差别所在。

如销售预算、人力资源、设备投资、营业费用、预计损益、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做为财务分析与控制的比较。

6.稽核&改善/评量系统:

(如附件十二)

对于各项作业需有完整的评核制度,从机械设备、日常点检、三级保养、制程、仓储、行政到员工或部门的绩效考核等。

二、工作重点报告:

1.建厂:

从撰写投资评估报告,含厂房设置、人力配置、机械设备、制程能力、原物料来源分析、产能评估、客户群评估、供货商评估、成本试算、营业目标分析。

到与政府洽谈、厂房施工、生产整备、试产、量产等一系列建厂工作。

2.人力资源规划:

从人才招募、人力评估运用到各项训练课程规划执行,特别是有关质量、项目、干部功能训练等提升员工工作能力与领导技巧等人力发展规划。

3.建立管理规章制度:

须考虑制度的公正与可执行性,从窗体到各项作业流程作业说明,含人事总务行政、采购、关务、仓储、品保、制造、稽核、工业安全等。

4.各部门工作进度追踪与稽核:

善用目标管理方法,评核各单位成效,从日常点检、盘点到建立可量化、曲线化评量系统,做为管理重要判断数据。

5.召集重要会议:

有关各种行政、产销、质量、干部、经营等重要会议,在于落实会议、决议,展现执行力,藉以提升干部功能。

6.生产制程改善:

首先须建立标准制程,当有异常状况发生时,善用品保CAR不良因策追踪系统,以改善生技、流程或其他不当人为因素,以为工序、人力安排的最佳组合。

7.建立品保系统(Maintain):

强调不贰过及防呆预防措施,从各工序质检到全制程检验、巡检及各项可靠性测试、功能性测试、不良因策分析、化验分析等。

8.各项项目推动:

为建立各项标准化及提升管理功能所主导的项目活动,如ISO、5S、MIS、MRP、TPM等,除了增加管理效率,并能提供员工作业时遵循依据。

9.客诉处理:

承接业务单位之客户诉愿,召集质量会议以改善问题回复客户。

并列入品保系统之案例中,以防止再度犯错,且为员工培训时重要数据。

10.维持对外重要关系:

地方政府对口单位众多,与之洽谈时须注意技巧,并站在企业经营立场,提出协商解决方案,建立正常关系。

大陆员工特质分析

优点:

a.一般而言,配合度较高。

b.好员工的可塑性高。

缺点:

a.缺乏Leadership能力。

b.权力迷失、金钱迷失。

c.过分讲关系、人情压力。

d.成本观念较薄弱。

e.缺乏质量要求的观念。

f.缺乏学习精神。

g.缺乏沟通的诚意。

h.缺乏承担责任的魄力。

i.容易造成不良的群众情绪。

j.完成任务的决心、时间掌控较弱。

分类:

类别

引导

备注

a善良听话

创造力↓

1.明确的SOP

2.Stepbystep教导

3.适合基层员工

肯定好员工的表现

b学习欲望强

但不知方法

1.全力培养

2.未来是公司中坚份子

训练系统落实

提升本土化功能

c不着边际

理由多

执行能力↓

1.LQ高者可训练

2.LQ低者淘汰

适当的汰换率(流动率)

d眼高手低

自我意识强烈

说、做不一致

无法调整者-淘汰

人才招募

选择的重要性

附件一

团队养成

1.系统面:

各单位合成架构/分工明确、专业性、标准化。

2.营销面:

产品价值→服务体系过程/员工EV。

a.個員/觀念、工作態度、學習意願。

b.部門/為下一站(工序)服務、單位領導及教練。

c.一致對外/企業存在的基礎,非保證一定成功。

/因應市場變化,掌握市場及客戶。

3.组织面:

a.強調分工功能之專業性。

b.強調內部合作。

c.強力系統整合。

d.強力執行落實。

4.优势团队特征:

5.危机管理能力:

内耗/问题改善。

a.系統維持不良/ISOSystem。

b.協調機制不良/權責分工→強力執行→賞罰。

c.異常狀況處理不良/品保體系。

d.重工損耗/JIT、MRP、ERPSystem。

6.团队养成:

(績效、獎懲)

(EV)

(練習)

(標準方法)

(優勝劣敗)

游戏规则→训练员工→角色自觉→团队要求→ 筛选ㄟ

7.内部合作:

关联系统互相支持。

附件二

8.Exercise:

Roleplay/专案演练。

支援系統整合

業務行銷System

生產計劃System

資材管理System

製程管制System

運輸出貨System

顧客服務System

品質管制System

研發設計System

財務預算System

人力資源System

廠務管理System

電腦中心System

※Roleplay:

a.了解自己或單位在組織中的角色。

b.了解關聯系統互相支援的重要性。

附件三

STDSystem(标准化)

(員工手冊、現場守則)

(各部、課、組、個員)

文管中心

人事

稽核&檢討

各部目標設定

表單

工作指導書

作業程序書

作業流程圖

職掌確立

生活公約

核決權限

人員確立

組織圖

附件四

ProductControlSystem

1.進料檢測

2.各製程質檢

3.全製程巡檢

4.可靠性測試

5.功能性測試

6.不良因策分析

7.化驗分析

1.儲存要求條件

2.出貨要求條件

1.客戶要求﹑規格、功能、包裝

2.市場規格﹑施工規格

3.市場定位﹑產品等級

4.研發部專業分析

出貨

製造

倉庫

採購

研發工程

行銷業務

1.配件組成及規格

2.半成品、成品規格

3.儲存規格

4.出貨包裝規格

5.功能規格

6.標準生產製程

7.量產技朮

8.模具﹑夾治具

品保

專業意見

1.供應商評估條件

2.物料合理價格

3.物料呂質確認

4.物料交期確認

1.成品搬運要求

2.出貨運輸要求

3.產品安全到達

1.各製程質檢

2.半成品流轉

3.成品包裝

附件五

LowerLimit

品質管制

人員訓練

工具

儀器校驗

SPC

不良因策

檢驗執行

SOP

1.IQC

2.PQC

3.FQC

4.OQC

5.巡檢

異常判斷及追蹤

1.CAR(內部)

2.客訴(外部)

1.各製程檢驗(工作指導書)

2.儀校標準書

3.異常狀況處理程序

1.週期

2.內外校

1.現況分析統計

2.改善分析

1.規格量測

2.耐久測試

3.功能

1.品質觀念

2.QC手法

3.操作/質檢、量測

4.品保體系

附件六

MISProject

项目

说明

备注

人资

1.基本数据输入

2.奖惩、训练、考核登录

能依员工代号读取并能交叉统计分析。

采购

1.供货商评鉴/质量、价格

2.合格供货商登录

采购价格分析、采购时效掌握

业务

1.区域分布

2.竞争群

3.客户群

4.售后服务

市场调查分析、客户资料维护

财务

1.标准成本

2.失败成本

3.资产管理

4.各单位费用分摊

5.预算制度

成本控制、财务结构分析

仓储

1.库存系统

2.领用系统

3.剩余物资、下脚品处理

JIT系统

生管

1.生产排程

2.出货排程

产销协调控管

品管

1.CAR(品质异常矫正)

2.制程检验

3.机具设备保养损坏纪录

IQC、PQC、FQC、OQC

生产

1.制程(IE)

2.产能(设备驾动率)

3.现场异常改善

4.设备保固

产能、产值分析

附件七

物控/MRPⅡ(物料资源计划)

单位

职责

稽核

采购

1.Price

2.Quality

3.时效

4.供货商管理

5.下脚品处理

采购物品一致性

采购物品验收

请讲数量合理性

至少三家合格供货商

(月结、送货)

仓库

1.库位管理

2.统计分析:

a.原物料b.零件c.消耗品d.事务用品

3.安全库存判断

4.下脚品处理

5.呆料处理

共享库存品

领用稽核(数量)

验收(品管、化验、使用单位)

JIT(及时系统)

财务

1.应收应付款

2.入账

3.成本分析:

a.标准成本b.失败成本

4.预算分析

各部门费用分摊

各部门请购合理性稽核(数量、价格)

单据审核

需求单位

1.提出需求请讲/使用量

2.了解库存情况/需库存品

需要时陪同验收

特采分析

备注:

1.关帐时间的确立。

2.数据更新的确实。

3.相关单位稽核的重点。

4.不应浪费的成本。

5.库存成本降低。

6.物料放置区域分配。

附件八

7.预算/成本(使用量评估)。

人事行政

員工訓練

規章執行力

勞資關係促進

團隊意識

AdministrationSYSTEM

提昇員工才能、、專案、專業、指定人員

基礎訓練

成效、稽核

公司整體

與其他單位之配合

HRM

附件九

附件十

教育訓練架構/HRD

專業訓練

工作崗位訓練

新進員工訓練

管理訓練

員工發展

行政訓練

企劃訓練

行銷訓練

採購訓練

財務訓練

工程訓練

品質訓練

研發訓練

資訊訓練

其他訓練

職前訓練

內部講師訓練

其他訓練

語文

電腦

圖書

安全衛生

初級管理

中級管理

高級管理

經營管理

工作教導

會議

專案指派

安全衛生

企業文化

規章制度

工作意識

a.新進員工訓練

b.全員訓練/團隊、品質

c.OJT/現職訓練

d.幹部訓練

重點:

e.多能工訓練。

f.專案訓練。

g.內部講師培訓。

h.政府規定/安衛、海關、財務人事、品質等。

经营成本

概念

1.开门办公即产生成本。

2.可节省而不节省/不必要的浪费。

3.成本↓⇨利润↑。

4.采购不重质量、价格、服务。

5.资产不保固/不保养而故障。

6.机械驾动率不足。

7.生技、开发技术不足、不良制程。

8.资源回收再利用。

9.显性/Money

隐性/人力、时间、怠费、声誉。

a.人为疏失/观念、态度、操作、管理。

b.非人为疏失/机构、技术、市场因素。

种类

1.固定成本/动力。

2.工安成本/消防、环保。

3.生产成本/原料、机械。

4.办公成本/行政、信息、事务设备。

5.折旧成本/设备、资产。

6.薪资福利成本。

7.税务成本。

8.训练成本。

9.营销成本。

10.失败成本/不良、重工。

标准成本计算/利润除外之单价。

执行

1.不断的倡导/员工使用观念。

2.预算制度/使用计划。

3.采购稽核/价格、质量。

4.使用稽核/日常消耗。

5.改善Costdown/人力、采购、行政、SOP、生技、制程。

a.经营成本↓/一阶

b.增加利润↑/二阶

c.预算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

附件十一

评量System

區分個員與單位/功能區分

考核項目

考核標準明確

依實際考核需要

指數可量化/分數、數字、配比、曲線⇒可判斷

工作態度/情緒、違規、配合度、穩定性

工作績效/日常工作、目標達成率

工作能力/特殊表現、專案、提案

學習態度/出勤率、TestScord、工作運用程度

發展潛力/整體評估

PointⅠ:

以上需建立“以日常評估為基準點”考核。

Ex:

個員或單位缺失紀錄、實際完成工作量(標準產值)、異常狀況改善等。

PointⅡ:

並以實際“產能”為基準,計算各單位在標準程序內所產生之浪費/失敗成本(含重工、怠時、物料、水電、薪資成本等)。

附件十二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