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08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docx

小学数学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课堂实录/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i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面积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材简介: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实录资料适用于小学数学科目,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评析:

借助拍手的Tt境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一)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

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

(生答

略)

师:

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

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生答略)

师:

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

(生答略)

师:

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

数学书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

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封面小。

师:

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相比,哪个面大呢?

生:

黑板的表面大。

师:

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

面积)

[评析:

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操作

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

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出这节课的主题一一面积的含义。

教师及时地把生活经

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如“黑板表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

教师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案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二)摸一摸,说一说

师: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如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

这些物体都有表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现在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来比一比,看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

生1:

课桌面的面积比凳子面的面积大。

生2:

练习本封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小。

[评析:

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而且渗透了“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等思想,为引进面积单位以及用直接计量法求面积打下基础。

三、操作实验,比较大小

(一)涂色

师:

咱们研究了这么多物体的表面,下面进行一场涂色比赛。

请听清要求:

第一,发给你们的图形要涂满,不能有空隙;第二,我说开始时才准动笔,时间为一分钟。

现在请小组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长打开1号信封,每人发1张纸。

准备好了吗?

开始!

(生涂色)

师:

时间到,涂好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我宣布比赛结果:

XX小组获胜。

获胜的小组,

请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1:

太不公平了,我们不服气。

生2:

他们涂的面积比我们的小多了!

生3:

看看我们的,比你们的大多了!

[评析:

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造成“愤”、“怫”的心理状态。

教师事先分发涂色的图形面积不一样大小,学生涂起来用的时间就不一样。

这样,当学生看

到“事实真相”之后,对面积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强烈的感悟。

]

1.P76“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份图形)

师:

这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份地图,你们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

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生:

四川省的面积最大,江苏省的面积最小。

2.P77“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校园平面图)

师:

咱们再来看一幅校园平面图。

请选择其中两个图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积的大小。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生1:

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区的面积大。

生2:

水池的面积比花坛的面积小。

生3:

办公楼的面积和生活区的面积差不多。

(二)画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师:

下面,请大家动动手,画出两个面积不一样大的图形。

(生画图形)

师(选择3-4幅图形在投影仪上展示):

这些图形,都能一眼看出面积的大小吗?

(生答略)

[评析:

相差悬殊的两个面积的大小,凭观察就能作出判断,但对于两个面积差不多的图

形,要比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三)比较图形的面积

师(出示图形):

这两个图形(面积接近)哪个面积大呢?

(学生议论纷纷)

师:

光用眼睛看,难以准确地作出判断,能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

(生跃跃欲试)

师:

为了方便大家比较,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些材料:

4个小方块、纸条、尺子。

这些

材料,小组合作使用。

(生动手操作,然后小组汇报)

生:

无论怎样比,都是蓝色图形的面积较大。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评析:

“问题”是启发式教学的驱动器。

抓住了“问题”,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当教师出示两个面积很接近的图形时,引起了学生的争论。

这个时候的学生,是带着问题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经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

]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3.P76“想想做做”第3题。

师(出示图形):

下面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你们有比较的办法吗?

生:

数格子!

师:

那么,我们就用数格子的方法。

打开书P76看第3题,将数的结果写在每个图形旁边。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分歧出现在梯形,有少数学生的答案是20格)

师:

究竟哪一个答案正确?

生1:

应该是18格,因为梯形中的半格有4个,合起来是2格。

师:

通过数格子,我们知道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生:

梯形的面积最大。

4.用方砖铺满下面的两块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小学数学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生1:

第一块空地要用16块方砖,第二块空地要用18块方砖。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

可以数空的格子,也可以画格子数。

师:

哪一块空地的面积大?

生2:

第二块空地的面积大。

师:

这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生答略)

5.(游戏)猜猜看。

师: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喜欢)

出示游戏规则:

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看图形时,另一组学生不能看。

师:

请第一组同学看图形,几格?

(4格)请第二组同学看图形,几格?

(6格)

师:

大家来猜一猜,是哪边同学看到的图形面积大呢?

生1:

6格比4格多,当然是6格的图形大。

生2:

不一定,说不定6格的图形的格子小。

师:

究竟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

想不想看看这两个图形?

(生看图形)

师:

为什么4格的图形面积反而大?

生3:

4格的红色图形,每个格子大。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生4:

6格的绿色图形,每个格子小。

师:

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

专门用

于面积计量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评析:

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可以通过观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

对于面积相差不

多的两个图形,则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叠合法、数方格等。

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两

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就是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比较,归结为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教科书

以“想想做做”第3题,把学生引导到这种方法上来。

因为图中没有现成的格子,所以学生

既可以比照旁边的方砖,也可以先画格子再数数。

最后,教师介绍面积单位,是为下一节课

学习“面积单位”做铺垫。

总评

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广泛的课程

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和练习的内容。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

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实现了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二,强化“面积”的概念教学。

“面”在小学和初中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在教学中,

学生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混淆。

关于面积计量,学生先要根据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

小学数学教案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法(即数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几个面积公式,从面积的直接计量过渡到间接计量。

所以,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

两个思想,为学习直接计量法打好基础。

第三,注重把握探索时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为学

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有效的学习策略。

教学设计注意从解决问题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并有效地发挥了活动的作用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EducationalInstitu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