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3140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

(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

(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型H7N9病毒起源与变异

昨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团队的一篇研究新H7N9甲型禽流感的学术论文荣登国际著名预印本电子文库Arxiv,这是国际公开发表的首篇有关H7N9流感的学术论文。

该论文揭示了H7N9病毒的起源和变异,将为控制和治疗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参考。

通过对中国杭州疾控中心和WHO中国流感中心公布的4个新H7N9甲型禽流感基因组进行全面分析,贺建奎团队得出这样的研究结果:

新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是由三种病毒(H9N2,H11N9,H7家族)重组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病毒,这种病毒不是由经典的H7N9病毒进化而来,其相似性远不及新H7N9和H9N2、H11N9和H7N3之间的相似性。

而且,这种新型病毒有着很强的变异能力,可能导致它传播感染能力和方式发生变化。

目前,这个病毒可能已经开始产生新的变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贺建奎说,通过序列比对等方式,他们发现,与新H7N9禽流感病毒最接近的病毒多为江浙地区的家禽和野禽,这与此次疫情暴发的地域重合,同时,他们推测新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基因重组的地点可能仍在江浙一带。

贺建奎团队设在深圳的一个研究小组称,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可能比普通流感病毒快8倍。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4月10日报道,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9日称,应当对这一研究结果有所警觉,并努力加大监控力度以防止疫情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出现。

该研究小组从内地权威机构获得了H7N9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他们仔细检查了血凝素,即一种在细胞感染病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将病毒捆绑在诸如人类呼吸系统等动物细胞上,然后破坏细胞膜以让病毒进入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在4株H7N9禽流感的表面血凝素蛋白基因中,有1株有明显的相对其他3株的变异。

在血凝素蛋白的560个氨基酸中存在9个变异。

贺建奎称,对一般的流感病毒来说,如此短的时间里只会有一两个氨基酸发生变异。

他说:

H7N9禽流感病毒仅仅一两周内就出现多种变异。

变异速度也许尚未赶上艾滋病病毒(HIV),但对于流感来说,这种变异速度已经很罕见了。

快速的变异让人们很难预测这种病毒将怎样演变。

贺建奎说:

我们不清楚它将变异成无害的病毒还是危险的病毒。

我们目前拥有的病毒样本太有限了,但当局必须对此有所警觉并做最坏的打算。

报道称,由于是一种新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令人感到困惑。

但贺建奎的研究显示出一些与内地权威部门的理论相异的线索。

他的研究小组将这种新病毒与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确认的所有H7N9病毒——农业部曾称这些病毒可能是这种新型禽流感病毒的源头——相比较后发现,病毒之间的差异性很大。

报道称,事实上,这种新型禽流感病毒与在浙江和江苏发现的H9N2、H11N9和H7N3等国内常见的病毒非常相似。

贺建奎表示,研究人员无法排除新病毒由野生鸟类带入内地的可能性,但该病毒更有可能来源于国内。

2013年4月初,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也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溯源研究,他们认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的基因重配。

而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节选自《深圳特区报》,有删节)

1.下列对于新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H7N9甲型禽流感病毒是由三种病毒重组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病毒,这种病毒不是由经典的H7N9病毒进化而来。

B.这种H7N9新型病毒有着很强的变异能力,可能导致它传播感染能力和方式发生变化;其病毒基因重组的地点可能仍在江浙一带。

C.H7N9禽流感病毒仅仅一两周内就能出现多种变异,其变异速度已基本赶上艾滋病病毒(HIV),对于流感来说,这种情况实属罕见。

D.新型H7N9病毒与经典的H7N9病毒相似性远不及新H7N9和H9N2、H11N9和H7N3之间的相似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团队的学术论文揭示了H7N9病毒的起源和变异,将为控制和治疗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参考。

B.贺建奎团队通过对中国杭州疾控中心和WHO中国流感中心公布的4个新H7N9甲型禽流感基因组进行全面分析,发现这种新型病毒的变异速度可能比普通流感病毒快8倍。

C.研究者发现,在4株H7N9禽流感的表面血凝素蛋白基因中,有1株有明显的相对其他3株的变异,在血凝素蛋白的560个氨基酸中存在9个变异。

D.农业部曾称欧洲和其他亚洲国家确认的所有H7N9病毒可能是这种新型禽流感病毒的源头,贺建奎团队研究后对此予以否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研究团队指出,应当对研究结果有所警觉,并努力加大监控力度以防止疫情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出现。

B.贺建奎研究小组仔细检查了从内地权威机构获得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中的血凝素,这种血凝素其实就是一种在细胞感染病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

C.对于新病毒的来源,贺建奎指出目前尚无法排除由野生鸟类带入内地的可能性,但该病毒更有可能来源于国内。

D.贺建奎强调,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新型病毒将变异成无害的病毒还是危险的病毒,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傅弘之,字仲度,北地泥阳人。

傅氏旧属灵州,汉末郡境为虏所侵,失土寄寓冯翊,置泥阳、富平二县,灵州废不立,故傅氏还属泥阳。

晋武帝太康三年,复立灵州县,傅氏悉属灵州。

弘之高祖晋司徒祗,后封灵州公,不欲封本县,故祗一门还复泥阳。

曾祖畅,秘书丞,没胡,生子洪,晋穆帝永和中,胡乱得还。

洪生韶,梁州刺史,散骑常侍。

韶生弘之。

少倜傥有大志,为本州主簿,举秀才,不行。

桓玄将篡,新野人庾仄起兵于南阳,袭雍州刺史冯该,该走。

弘之时在江陵,与仄兄子彬谋杀荆州刺史桓石康,以荆州刺史应仄。

彬从弟宏知其谋,以告石康,石康收彬杀之,系弘之于狱。

桓玄以弘之非造谋,又白衣无兵众,原不罪。

义旗建,辅国将军道规以为参军、宁远将军、魏兴太守。

卢循作乱,桓石绥自上洛甲口自号荆州刺史,征阳令王天恩自号梁州刺史,袭西城。

时韶为梁州,遣弘之讨石绥等,并斩之。

除太尉行参军。

从征司马休之,署后部贼曹,仍为建威将军、顺阳太守。

高祖北伐,弘之与扶风太守沈田子等七军自武关入,伪上洛太守脱奔走。

进据蓝田,招怀戎、晋。

晋人庞斌之、戴养、胡人康横等各率部落归化。

弘之素善骑乘,高祖至长安,弘之于姚泓驰道内,缓服戏马,或驰或骤,往反二十里中,甚有姿制。

羌胡聚观者数千人,并惊惋叹息。

初上马,以马鞭柄策,挽致两股内,及下马,柄孔犹存。

进为桂阳公义真雍州治中从事史,除西戎司马、宁朔将军。

略阳太守徐师高反叛,弘之讨平之。

高祖归后,佛佛伪太子赫连瑰率众三万袭长安,弘之又领步骑五千,于池阳大破之,杀伤甚众。

瑰又抄掠渭南,弘之又于寡妇人渡破瑰,获贼三百,掠七千余口。

又义真东归,佛佛倾国追蹑,于青泥大战,弘之身贯甲胄,气冠三军。

军败,陷没,佛佛逼令降,弘之不为屈。

时天寒,裸弘之,弘之叫骂见杀。

时年四十二。

(选自《宋书》,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祖畅,秘书丞,没胡没:

陷身于……之中

B.以荆州刺史应仄

应:

策应

C.从征司马休之,署后部贼曹

署:

隶属

D.又义真东归,佛佛倾国追蹑

追蹑:

追击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傅弘之果敢、勇猛的一组是(3分)()

桓玄以弘之非造谋,又白衣无兵众,原不罪

弘之于姚泓驰道内,缓服戏马,或驰或骤

初上马,以马鞭柄策,挽致两股内,及下马,柄孔犹存

于青泥大战,弘之身贯甲胄,气冠三军

略阳太守徐师高反叛,弘之讨平之

时天寒,裸弘之,弘之叫骂见杀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玄认为在这场阴谋刺杀中傅弘之并不是真正的主谋,既没有官职,也没有士兵跟从,于是就宽恕了他,没有处罪,只惩治了主谋庾彬而已。

B.时任梁州刺史的傅韶派遣自己的儿子傅弘之讨伐石绥等人,把他们一起斩首,傅弘之也因此被擢授为太尉行参军。

C.高祖北伐时,傅弘之同扶风太守沈田子等七路军队从武关攻入,伪上洛太守脱身逃跑;晋人庞斌之、戴养,胡人康横等各自率领部落归顺。

D.晋军战败,傅弘之被俘,佛佛军强迫弘之投降,尽管天气寒气逼人,但还是脱光了他的衣服,傅弘之大声叫骂,最终英勇就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彬从弟宏知其谋,以告石康,石康收彬杀之,系弘之于狱。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祖归后,佛佛伪太子赫连瑰率众三万袭长安,弘之又领步骑五千,于池阳大破之,杀伤甚众。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戊辰即事

(宋)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注】戊辰:

公元1208年(宋嘉定元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让自己千古留名,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

战后和约,以南宋每年向金人交纳大量钱财为代价。

8.这首诗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西湖插柳改为栽桑树养吴蚕,你认为这符合情理吗?

请说说理由。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曾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3)故垒西边,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__。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魔术师的报复

(加拿大)斯蒂芬·里柯克

女士们,先生们,魔术师说,现在大家看清了,这块布里什么也没有,接下来我要从里面变出一缸金鱼来。

说变就变!

全场的观众纷纷赞叹:

噢,太妙了!

他是怎么变出来的?

可是坐在前排的那个机灵鬼却不以为然。

他用不小的声音对他周围的人说:

鱼——缸——早——就——藏——在——他——衣——袖——里——啦!

周围的人向机灵鬼会心地点头致意,说:

噢,那当然。

结果,全场的人都交头接耳地说:

鱼——缸——早——就——藏——在——他——衣——袖——里——了。

我的下一个魔术是举世闻名的印度斯坦环,魔术师说,你们可以看出,这些环是明显分开的,我只要敲一下,它们就会串连起来(叮当,叮当,叮当)——说变就变!

全场响起一片激动的嗡嗡声,可很快又听见那个机灵鬼低声说:

他——袖——子——里——肯——定——藏——着——另——外——套——环。

观众们再一次点头并交头接耳:

那——套——环——他——早——就——藏——在——袖——子——里——啦。

魔术师开始皱眉头了,脸色阴沉起来。

现在,他接着说,我要表演一个最有趣的魔术,我将从一顶帽子里变出鸡蛋来,想变多少就有多少。

有哪位先生愿行行好,把帽子借给我用一下吗?

啊,谢谢您——说变就变!

他从帽子里变出十七个鸡蛋来,有那么三十五秒钟观众们开始认为他妙不可言了。

可接着那个机灵鬼又在前排悄悄说开了:

他——衣——袖——里——藏——着——好——几——只——母——鸡——哩!

变鸡蛋的魔术就这么砸了。

每一个魔术都是这样收场。

那个机灵鬼揭穿了所有的奥秘,他悄悄告诉大家魔术师的袖子里不仅藏有环、母鸡和金鱼,而且还藏有几副扑克牌、一大条面包、一个玩具摇篮车、一只活的荷兰猪、一枚五十分的钱币和一把逍遥椅哩。

魔术师的名望很快降到了零点以下,在晚会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作了最后一次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最后,我将向大家表演一个著名的日本魔术,它是蒂波雷里的土著人最近发明的,好心的先生,他向那个机灵鬼,接着说,您能不能把您的金表借给我用一下呢?

金表送到了他手里。

您能允许我把它放在研钵里捣碎吗?

他狠狠地说。

机灵鬼点点头并且微微一笑。

魔术师把金表扔进研钵,然后从桌子上拿起一把长柄锤。

台上传来狠狠捣碎东西的声音。

他——把——表————移——到——衣——袖——里——去——了。

机灵鬼低声说道。

现在,先生,魔术师继续说道,您能把您的手绢给我并允许我在上面钻几个洞吗?

谢谢您。

您们瞧,女士们,先生们,这可不是骗人的;手绢上这些洞一目了然。

机灵鬼的脸开始神采飞扬了,这一回的表演实在叫人猜不透,他给迷住了。

现在,好心的先生,您能把您的丝帽递给我并允许我在上面跳跳舞吗?

谢谢您。

魔术师用双脚迅速跳了一通快步舞,然后向观众展示了一下那顶面目全非的帽子。

先生,您现在愿意把您的赛璐珞衣领摘下来并允许我在蜡烛上烧掉它吗?

谢谢您,先生。

另外,您愿意让我用锤子把您的眼镜敲碎吗?

谢谢您。

到这个时候,机灵鬼的脸上已是一副大惑不解的神色。

这下可把我给难住了,他低声说,我一点儿都看不破它的窍门。

全场鸦雀无声。

然后魔术师挺直身子站了起来,他狠狠地盯了机灵鬼一眼,接着就发表了他的收场白: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都看到了,在这位先生的同意下,我砸了他的表,烧了他的衣领,碎了他的眼镜,还在他帽子上跳了舞。

要是他还愿意让我在他的外套上画绿条条,或者是把他的吊裤带打成结的话,我很乐意为之效劳,以博诸位一乐。

要是不行的话,那表演就到此结束。

在乐队热烈的演奏声中,帷幕落了下来,观众们纷纷起身离席,他们深信:

无论如何,有些魔术决不是靠魔术师的衣袖完成的。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精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篇小说以戏谑、幽默的手法,描写了魔术师报复机灵鬼的过程,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B.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如自作聪明的机灵鬼对魔术师所做魔术的揭穿,正是通过用不小的声音对他周围的人说、低声说、悄悄说开了等语言描写表现出来。

C.观众对魔术师由起初的赞叹到激动的嗡嗡声,再到名望降到了极点,最后写全场鸦雀无声,形象地说明了魔术师的表演技艺时高时低,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D.无论如何,有些魔术决不是靠魔术师的衣袖完成的。

这样的结尾既表达了观众对魔术师表演技艺的认同,同时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句号。

E.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机灵鬼对魔术师表演前后态度与看法不同的言行,就是通过观众的言行反衬出来。

(2)小说前半部分写魔术师表演金鱼、印度斯坦环、鸡蛋等,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机灵鬼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魔术师对机灵鬼的报复本身就体现出了人性弱点。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谈谈你的具体理由。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一代奇人辜鸿铭

陈彰

辜鸿铭,福建厦门人,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

他以南生于南洋,西学于欧洲,东娶于日本,北官于燕京,故又常以东西南北之人自命。

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时,年方21岁。

在英伦完成学业后,又遍游德、法、意、奥各国,先后荣获文、哲、理、工、神学等博士学位,凡十三个之多。

32岁归国后,精研中国学术,穷四书五经之奥并曾涉猎籍。

因此认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之冠,首家将许多典籍译成西文,传播国外。

辜鸿铭自幼即饱受西洋文化的熏陶,植基深厚,但毫无崇外的观念。

我们看他归国后,竟能就其学于西方者撷英汰芜,取精用宏,以发扬中国之学术,而又终归于儒家一路,躬行实践,迥非当时一般以口耳为学者所可比拟的。

他平日与人谈到民族精神的异同之点,曾肯定地认为:

英国人博大而不精深,德国人精深而不博大,惟有中国既博大而又精深!

由此可见他对我国故有文化,是何等的推崇!

青年时期的辜鸿铭是在西方世界度过的,曾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

这种精神压迫的反作用力,使他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鸿铭一代奇才,学贯中西,为世所重。

王亮畴生前尝称赞他说:

鸿铭先生,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早岁游欧美,精研各种文化科目,均能撷英掇华,发其秘奥,著为宏论。

迨归国后,专心讲学,春风化雨,桃李盈门,数十年如一日,更以余闲,从事著述,独具慧眼,尤以用西文翻译我国多种古籍,皆能尽信雅达能事;于中西文化交流之贡献,厥功其传!

足证近代学人对他钦佩之一斑。

辜鸿铭虽是学博中西,足迹遍天下,但他为人怪诞,他不但力主保存我国的旧文化,甚至连辫子、小脚、姨太太等也在他的保存范围之列。

而他之好辩善骂,尤为当时人把他列为金圣叹一流的人物。

中日甲午之战后,日本首相伊藤解职到中国漫游,游次武昌,时鸿铭在湖北总督张之洞的幕府任幕僚,当将所翻译出版的英译文《论语》,送一本给伊藤,伊藤因笑问他道:

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如孔子之教,能行于数千年前,而不能行于20世纪的今天吗?

鸿铭不假思索地答道:

孔子教人的方法,好比是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20世纪,其法仍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的。

伊藤听了,一时也无词以对,只是含笑点首。

他对于当时权倾中外的袁世凯与富甲海内的盛宣怀极感不满,他们自然也逃不过他的讥笑怒骂。

原来骂人不但要有艺术,也需要有胆量,辜鸿铭之骂人则兼而有之,他对袁、盛二人,不但背后骂,当面也骂,而且骂到入木三分,挖苦得痛快淋漓,甚至还编入他的《幕府纪闻》中,以广流传。

鸿铭这一类的骂世讽语,大多是有因而发,却不是无的放矢。

这使我们觉得这位狂狷之士,实寓劝世于骂世之外,含妩媚于辛辣之中,殊非当时一般泄泄沓沓的士大夫可比拟的。

鸿铭老当益壮,每一谈吐,诙谐百出,妙趣横生。

他家里有一个老佣人叫刘二的,跟随他数十年,可谓形影不离;而他与刘二平日的穿戴打扮,极为相似,又同样在脑后拖着一条长辫子,以至每有生客登门,几无法分辨。

他亦明知会使人误会的,因此常笑对友人解释道:

刘二是我的影子,我和他二人的穿戴打扮也差不多。

鸿铭晚年,尝应日本聘,主讲东西文化,留东瀛十余年,迄民国十六年(西历1927年)归国。

翌年,以疾复发不治去世,享年七十有二。

(摘自《古今名人传记》,台北古今谈杂志社出版,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辜鸿铭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突出了他的性格特征和在保存中国古代文化方面的杰出贡献。

B.辜鸿铭早年就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儒学功底深厚;后到西方求学,在知名大学深造,加上自己的聪慧和语言天赋,又精通了西学。

C.王亮畴中肯地评价辜鸿铭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对他的传奇人生进行了高度概括,厥功其传四字包含着无限的崇敬之意。

D.辜鸿铭怪异的打扮和生活形态,以及一些奇谈怪论,也体现了他为人轻浮、嬉闹,缺乏一种沉稳、厚重,同时也缺少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E.辜鸿铭好辩善骂,自比金圣叹一流的人物;他骂日本前首相伊藤,骂袁世凯和盛宣怀,足见其蔑视权贵,张扬个性的民族主义精神。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为一代奇人的辜鸿铭的形象特点。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五两段中写到辜鸿铭好辩善骂。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辜鸿铭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