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73294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

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

(二)

恩平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8年3月28日在恩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

我市各级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实施“六大发展战略”,进一步落实“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市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和谐恩平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效益提高。

全市完成生产总值71.5亿元,比2006年(下同)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9亿元,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9亿元,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4181万美元,增长32%,增幅居江门地区首位;外贸出口总值1.25亿美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2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07亿元,增长13%;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3%。

上述指标增幅是多年来少有的,都完成或超额完成去年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通过的预期目标。

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全市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取得了4个突破:

生产总值突破了70亿元,达到7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00万美元,达到4181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亿元,达到33.92亿元;各项存款余额突破70亿元,达到76.6亿元,比上年净增10.7亿元。

(二)“两条走廊”和“三大板块”规划建设初见成效。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资源,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市以推进大项目的上马建设为依托,推动“两条走廊”和“三大板块”规划建设。

“工业走廊”建设渐成雏形,君沙工业组团以建材、纺织制衣为主,五金加工等产业为辅,组团内已有上规模的企业16家,还有12家准备投产;恩平市工业组团重点发展五金灯饰、纺织制衣、电子电声产业、高新科技产业、鞋材等,组团内已有上规模企业53家,还有19家企业准备投产;临港产业组团以发展化工、建材、物流为主,组团内已有上规模企业10家,还有5家企业准备投产。

全长50公里的“旅游经济走廊”建设渐成规模,有效整合金山温泉、帝都温泉、锦江温泉、温泉乐园度假区以及其它旅游资源,逐渐形成以温泉旅游为主的特色旅游线路。

“三大板块”形成集聚,新进企业不断涌现。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稳定。

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72.97亿元,增长4.14%;农村人均纯收入3574元,增长3.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6万亩,总产17.1万吨,增长10%,香大蕉、马铃薯、甜玉米、特色蔬菜等发展势头良好。

全市肉类总产量2.6万吨,同比增长4%;生猪饲养量32万头,增长13%;禽类饲养量596万只;耕牛饲养量2.37万头。

科技兴农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全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0%以上。

马山水库建设进展顺利,大坑水库修复工程基本完成,列入省人大议案的第二期40宗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

(四)招商引资工作有新突破,投资消费平稳增长。

我市提前40天超额完成了江门市下达的实际利用外资任务。

全年合同利用外资1.1亿美元,增长7.7%。

实际利用外资4181万美元,增长32%。

新上民资项目155个,合同利用民资58.97亿元,增长433%。

实际利用民资9.54亿元,增长31%。

招商引资的质量明显提高,成功引进了10多个投资额超亿元的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达70多亿元。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7亿元,增长13%。

江四线公路改造工程、鳌峰大桥扩建工程、市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服务大楼和职业技能综合培训基地、恩州广场已经竣工。

开阳高速公路恩城立交地方连接线(锦江大道)已完成工程量的85%,马稔线公路改造第1期工程已完成,第2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有新进展;恩东长堤建设工程已完工。

全年共投入5950万元进行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其中市政设施建设投入3250万元,公共设施建设投入2700万元。

消费需求趋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9亿元,增长16%。

物价趋于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6%。

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2.74亿元,增长372.8%;商品房销售面积6.4万平方米,增长107.7%;商品房销售额11271万元,增长248%。

(五)财政收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有所提高。

经济的发展保证了我市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2007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9亿元,增长17.7%,创6年来最高增幅。

其中,国税收入0.5亿元,地税收入1.1亿元,分别增长7.8%和27.5%。

财政收入0.9亿元,增长13.3%。

全市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3976万元,增长18.3%。

其中,增长30%以上的镇有5个。

有10个镇(办事处)超额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任务,收入超千万元的镇(办事处)由原来1个增加到4个。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4055元,增长15.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64.9亿元,比年初增长11%。

(六)以人为本,和谐恩平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

全市立项的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5项,其中广东省级项目6项,江门市级项目9项。

获江门市科学技术奖2项,评选出恩平市科学技术奖16项。

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亿元,增长18%。

全市申请专利160件,授权171件。

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恩平一中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通过初期督导验收;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总分成绩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居江门各市区的第四名。

提高了低保救济标准,全年发放低保金628.8万元;免收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书本费,免费总额2816万元;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1.3%,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每人1万元;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6%,控制在2.6%以内;全市实际参保缴费人数23167人,征收养老保险费6938万元,均超额完成了江门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了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

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率为91.4%,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了5.93个百分点。

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

2007年,我市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在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速度依然滞后。

我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出口总值增幅在江门市排列靠后,农业占的比重偏高,工业主导地位不强,上规模的工业企业不多。

(二)镇级经济发展不平衡。

全市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3976万元,增长18.3%,但有较多的镇(办事处)未能实现财政自给。

(三)由于我市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财政经济运作困难、建设用地难、金融风险未能完全化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部分签约项目也未有实质性进展。

(四)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特别在土地、山界林权、企业转制、劳动社保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多。

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新的一年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

2008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意义十分重大。

2008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继续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环境优市、和谐建市”发展战略;按照“开发一湖清水,建设两条走廊,做强三大产业,培育四个园区,优化五个环境,实现六大目标”的总体思路,抓好“两条走廊,三大板块”建设;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基础、抓重点、促旅游、重民生、强镇村、保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主要经济目标为: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工业增加值增长13%,农业增加值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城镇在岗职工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分别达7%和5%,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

2008年,是恩平加快发展的关键一年。

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工业强市”战略,重点是切实抓好纺织服装、建材化工、麦克风电声器材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

加快锦兴纺织、波顿时装项目建设进度,带动纺织服装配套企业加盟集聚发展,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积极承接佛山等地陶瓷产业的转移,加快发展现有陶瓷企业,尽快形成建材产业基地;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对现有水泥企业的改造,落实年产200万吨旋窑水泥技改项目立项申报工作,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旋窑水泥和粉磨站项目建设;利用“中国纳米碳酸钙产业基地”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燕华化工厂的改制步伐,吸引外地企业和民间资金加盟,发展和延伸下游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

要抓好麦克风电声器材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建设,加快筹建省电声产品恩平检测中心,建设中国中小企业网恩平信息网站。

(二)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抓好招商引资平台建设。

硬件方面:

重点抓好沿325国道工业经济走廊的规划建设,整合现有工业功能区,盘活现有闲置土地,解决目前经济布局分散零乱的状况,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软件方面: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力度贯彻落实《恩平市鼓励民资外资投资优惠办法》,切实为投资者打造“服务好、环境优、成本低”的发展平台,使企业引得进、办得好、留得住、有发展。

跟踪落实好已签约的项目,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促进我市招商引资有新的突破。

确保锦兴高档针织服装研发及生产基地、美林温泉小镇、波顿时装、恩平碧桂园、锦绣香江、盛林生态旅游度假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建设顺利进行。

落实责任,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要引进无污染或轻污染行业,拒绝产业转移中污染大的项目,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加快污染减排工程的建设步伐,特别是抓好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和沙湖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镇级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要充分调动镇级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继续落实《恩平市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方案》和《镇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

进一步推进异地招商工作,把325国道沿线的各个工业功能区都作为异地招商工业园区建设,按照税收分成的办法鼓励山区镇引进项目到相关工业功能区落户。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抓好圩镇、村庄的规划建设,继续推进歇马村等试点村建设,每年开展圩镇建设竞赛活动。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狠抓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小微型水利工程,推广农业节水设施和技术。

落实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明确工作责任,保证工程质量。

狠抓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林地。

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推动“沃土工程”的实施,全面改良土壤。

今年重点对沙湖1万亩中低产田进行治理,改善土质。

做好灌区特别是锦江水库灌区改造的前期工作,进一步改善我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要夯实粮食流通基础设施,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安全。

(四)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牢固树立“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观念,做到建设一批,储备一批,洽谈一批,抓好协调,跟踪落实,促进重大项目建设。

2008年我市500万元以上的投资项目共27个,总投资外资3.2亿美元、民资42.5亿元人民币,首期投资外资1亿美元、民资24亿元人民币。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圣堂至锦江温泉公路、锦江大道、恩平港技改扩建、锦江大桥建设,迁建恩平汽车客运站。

城市建设项目主要抓锦江新城首期项目、碧桂园、锦绣嘉园等项目上马建设;新建飞马广场和续建荣誉市民大道。

重大工业项目主要抓锦兴纺织、波顿纺织、波顿时装、恒威服饰、新锦城陶瓷、会德丰陶瓷工业项目上马建设。

旅游项目主要抓美林温泉小镇、盛林旅游漂流项目和鳌峰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引导金山温泉度假村更新改造。

这些项目中有投资超亿元的外资项目6个、民资项目5个。

其中2008年预计投产的5000万以上的工业项目有新锦城陶瓷、会德丰陶瓷、波顿时装等;旅游项目有盛林旅游漂流。

(五)积极推进和谐恩平建设,确保民生在发展中持续改善。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扶持。

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10项以上,培育江门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家,扶持组建江门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3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000万元以上;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省级、江门市级民营科技企业2家以上;启动全民科技素质计划;全市专利申请量95件以上;继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争取建立2个科普示范镇、50条科普示范村、2间科普示范学校。

坚持教育优先、文化为本的原则,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

稳步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并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继续完善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扶持贫困地区中小学添置教学设备,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力争恩平一中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检查验收。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口、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

增加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投入,改善计划生育服务设施,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稳定人口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公共卫生和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创卫”工作,力争今年通过省检查验收;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和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

加强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力争培训后就业率达到70%以上。

以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

继续推进农村安居改危工程建设,加大城镇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面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制度。

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规范化管理。

建立隐患跟踪整改责任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

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做到有效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食品。

加快和谐社区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按照严防严管的要求,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狠抓各项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重点打击“两抢一盗”违法犯罪行为,加大整治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地区的工作力度,促进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各位代表,今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今年的各项任务,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创新思路,加快发展,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宽裕和谐恩平而努力奋斗!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