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615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3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docx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各区园林绿化局:

  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公园精细化、差异化管理,依据《北京市公园条例》相关规定,特印发《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2016年3月2日

  北京市公园分类分级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本市公园精细化、差异化管理,依据《北京市公园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符合标准的公园应申请登记注册,由市园林绿化局予以确认并公布.

  第三条本市公园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第四条依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结合公园管理工作实际,按照公园所承担的主要功能,本市公园分为五类:

  

(一)综合公园:

设施齐全、内容丰富,具有游览、休憩、科研、文体及健身活动等多种功能,可为大多数入园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的公园,包括市域性综合公园和区域性综合公园。

最低控制规模≥5公顷,适宜规模≥10公顷。

  

(二)社区公园:

主要是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侧重开展儿童游乐、老人休憩健身活动的公园。

最低控制规模≥0.5公顷,适宜规模≥1公顷.

  (三)历史名园:

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一定历史时期或北京某一区域内,对城市变迁或文化艺术发展产生影响,能体现传统造园技艺且已列入历史名园名录的公园。

  (四)主题文化公园:

以特色主题或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公园,包括主题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和游乐园等。

  (五)生态公园:

以原生态或低人为干扰的自然环境为特色,侧重满足市民亲近大自然的需求,兼具科普生态教育功能的公园.包括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等。

最低控制规模≥20公顷,适宜规模≥50公顷。

  第五条按照公园品质及管理水平,本市公园分为三级。

  公园品质优秀,管理水平高的公园定为一级公园。

  公园品质良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公园定为二级公园.

  公园品质达标,管理水平一般的公园定为三级公园。

  第六条公园类别的确定,由公园管理机构申报,区园林绿化局初定,市园林绿化局确定。

本市公园类别确定后原则上不再调整.

  第七条公园等级的确定,由公园管理机构申报,由区园林绿化局依据《公园等级评定细则》初定并上报,市园林绿化局组织专家评审后确定。

  第八条本市公园的等级实行动态评定,首次评定覆盖所有注册公园.每年市园林绿化局组织专家对提出升级申请和新注册的公园进行等级确定,对已经定级公园进行抽检,被抽检公园的品质及管理水平达不到其等级要求的,市园林绿化局将提出整改要求,整改不到位的将予以降级。

  第九条注册公园在分类分级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分区管理。

  第十条本办法自2016年4月1日起执行,原《北京市公园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暂行)》同时废止.

附件:

公园等级评定细则附件

公园等级评定细则

1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

基本状况评价指标、运营管理评价指标、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三部分,相应分数分别为100分、100分、30分。

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只有在基本状况评价和运营管理评价得分之和不低于140分时,方可开展此项评定。

1.1基本状况评价指标

基本状况评价指标包括规模、价值、科教文化展示、景观环境品质、设施建设现状、管理机构等6个方面内容。

具体评分办法及对应分数根据公园类型的不同,进行相应调整。

1。

2运营管理评价指标

运营管理评价指标的制定主要参考近三年《北京市公园事业发展报告》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公园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资料编制,包括工作计划、文化活动、绿地养护、安全管理、设施维护、卫生保洁、检查整改执行情况、资金支出管理等方面内容。

具体评价办法针对不同类型公园管理特点在评分项目及对应分数上进行了调整。

1.3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

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包括公益性服务水平、创新管理建设水平两方面内容。

公益性服务水平评价强调公园社会效益的评价,包括公益性服务内容、游客满意度、公众参与度等评价内容。

创新管理建设水平评价公园管理单位创新实践管理能力,包括分区管理、一园一品、海绵城市、智慧公园等方面内容。

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的评分计入总分后,整体评价体系更为完整,评分系统趋于平衡。

1.4百分制换算公式

考核体系中评分总分为230分,为对应百分制的绩效考核体系,最终考核评分应换算成百分制。

基本状况评价指标得分+运营管理评价指标得分(得分≥140,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得分有效;得分<140,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不计分)。

2评价体系内容

根据不同类型公园的管理特点,针对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历史名园、主题文化公园、生态公园制定了5类公园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每类一级公园的百分制得分不低于85分,二级公园不低于70分,70分以下为三级公园。

2.1综合性公园

根据综合性公园功能较为全面、管理服务较为均衡的特点,制定具体考核评价标准(表1—1)。

表1-1综合性公园管理考核评价表

类型

评价项

分数

解释

评价内容

分数

备注

基本状况评价指标(100分)

规模

10

主要从尺度和空间上对公园进行评价

占地面积

6

公园总面积

可游览面积

4

园路广场等铺装面积

价值

5

对公园的价值评价

资源价值

3

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生态价值

社会影响

2

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

科教文化宣传展示

20

科学研究、教育宣传及科教价值评价

游览解说系统

5

是否建设完善的导览牌示系统;如需要,有专业讲解人员。

针对特殊人群的科教文化展示水平

4

是否建设符合儿童、老人心理需要,寓教于乐为一体的展示体验设施.

科研成果利用水平

3

园林绿化养护、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以及其他科研成果应用水平

宣传展示水平

3

宣传展示内容是否丰富,展示方式是否有特色。

游客互动参与程度

5

游客是否积极响应

景观环境品质

30

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

6

植物造景是否美观

地形

4

地形地势是否美观

水景

6

人工水体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与周围景观协调

园林建筑

6

园林建筑的造型是否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景观小品

8

是否具有文化特色、整洁美观

设施建设现状

20

设施配置

设施配建水平

12

设施种类是否完善(休闲游憩设施、便民设施、应急设施、基础设施、监控设施、游览设施等),数量是否与游客量相匹配.

设施配置状况

8

设施的布局、配置是否合理,设施是否充分满足公园功能定位的需要。

管理机构

15

人员及工作状况

人员配置

4

是否有稳定的管理人员

专业配置

3

管理人员配置专业是否较齐全

工作状况

3

日常管理相关工作井然有序,工作经费有保障。

档案管理

5

档案及资料分类管理,专人负责;归档规范,建立电子档案;公园图纸档案、文字档案及相关资料齐全。

运营管理评价指标(100分)

工作计划

5

体现一段时间固定发生,带有周期性的管理行为,固化为工作机制,定时启动。

工作计划内容

3

年度计划,责任分工,时间安排

工作成果

2

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具体完成效果

文化活动

15

为了更好的服务群众,满足群众丰富的文化活动需求。

活动种类及数量

10

活动种类多样程度、活动数量、组织活动频率

游客参与程度

5

文化活动期间的游客量

绿地养护

15

提升绿地养护管理水平

养护质量

4

符合绿地特级养护质量标准

工作计划

2

有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报告

植物保护

3

园内植物保持最佳景观状态,无随意伐移现象

病虫害防治

3

以生物防治为主,园内无病虫害

古树名木保护

3

古树名木保护符合法律规范要求,保护率100%。

安全管理

15

安全制度制定及落实

安保制度

3

认真执行安保制度。

安保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设施、设备安全

3

园内各类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无安全隐患.

综合防灾预案

3

应急预案完善,可操作,事故处理及时、妥当,记录标准,档案齐全。

安全生产情况

3

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安全警示

3

园内安全警示标志规范、齐全、完备

设施维护

15

提升设施维护管理水平

服务设施

3

户外座椅、垃圾桶等公共服务设施无破损、外表干净、整洁

园路及铺装场地

3

园路及铺装场地干净、平整

基础设施

3

园林电、气、热、水等设施维护良好,运行正常。

广播及监控设施

3

广播及监控设施维护到位,使用正常

园林小品

3

园林小品干净、清洁

卫生保洁

15

提升卫生保洁管理水平

管理制度

3

卫生管理制度健全

铺装及绿地

3

无果皮纸屑,动物粪便

水体

3

园内水体清洁、达标

公厕

3

公厕干净、无异味

垃圾回收

3

垃圾分类管理,日产日清

检查整改执行情况

10

督促公园管理单位积极整改,及时解决重点热点问题。

检查整改内容及执行情况

3

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整改前后对比

检查频率

2

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

日常投诉处理

3

公园管理问题督办件处理、游客来电来访投诉处理

特殊投诉处理

2

人大政协提案建议处理、重大事件案件处理

资金支出管理

10

监督公园运营中资金的流转状况

资金投入项目及资金来源

5

绿化养护,设施维护,水面清洁,公园水、电、气、热年用量,单价及费用

支出资金透明状况

5

交纳的相关税种、税率、税费、相关养护经费支出账目清晰

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30分)

公益性服务

10

强调公园社会效益的评价

公益性服务内容

4

公益性服务项目的种类、公益服务项目的数量

游客满意度

3

不同类型的公益性服务游客满意度调研评价

公众参与度

3

参与的总游人量、志愿者参与人次与频率、社区居民参与的人次与频率。

公园创新管理建设水平

20

公园创新项目管理水平

游客量调控水平、公园分区管理、一园一品的落实、海绵城市、智慧公园等创新管理实践内容

20

具体由市园林绿化局确定

 

满分230分

 

 

 

2。

2社区公园

根据居民在社区公园内日常活动的需求和社区文化活动的特点,基本状况评价指标重点考核科教宣传、景观环境品质、设施建设现状三个方面,运营管理指标重点考核文化活动及宣传和安全管理(表1—2)。

表1-2社区公园管理考核评价表

类型

评价项

分数

解释

评价内容

分数

备注

基本状况评价指标(100分)

规模

5

主要从尺度和空间上对公园进行评价

占地面积

3

公园总面积

可游览面积

2

园路广场等铺装面积

价值

5

对公园的价值评价

资源价值

3

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生态价值

社会影响

2

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

科教文化宣传展示

20

科学研究、教育宣传及科教价值评价

游览解说系统

5

是否建设完善的导览牌示系统

针对特殊人群的科教文化展示水平

4

是否建设符合儿童、老人心理需要,寓教于乐为一体的展示体验设施.

科研成果利用水平

3

园林绿化养护、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以及其他科研成果应用水平

宣传展示水平

3

宣传展示内容是否丰富,展示方式是否有特色

游客互动参与程度

5

游客是否积极响应

景观环境品质

30

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

6

植物造景是否美观

地形

4

地形地势是否美观

水景

6

人工水体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与周围景观协调

园林建筑

6

园林建筑的造型是否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景观小品

8

是否具有文化特色、整洁美观

设施建设现状

30

设施配置

设施配建水平

18

设施种类是否完善(休闲游憩设施、便民设施、应急设施、基础设施、监控设施、游览设施等),数量是否与游客量相匹配。

设施配置状况

12

设施的布局、配置是否合理,设施是否充分满足公园功能定位的需要。

管理机构

10

人员及工作状况

人员配置

3

是否有稳定的管理人员

专业配置

2

管理人员配置专业是否较齐全

工作状况

3

日常管理相关工作井然有序,工作经费有保障.

档案管理

2

档案及资料分类管理,专人负责;归档规范,建立电子档案;公园图纸档案、文字档案及相关资料齐全。

运营管理评价指标(100分)

工作计划

5

体现一段时间固定发生,带有周期性的管理行为,固化为工作机制,定时启动.

工作计划内容

3

年度计划,责任分工,时间安排

工作成果

2

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具体完成效果。

文化活动及宣传

20

文化活动:

更好地服务群众,满足群众丰富的文化活动需求.宣传工作:

提高居民素质,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活动种类及数量

5

活动种类多样程度、活动数量、组织活动频率。

游客参与程度

5

文化活动期间的游客量

宣传内容

6

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安全等宣传水平。

宣传效果

4

参与居民人数

绿地养护

15

提升绿地养护管理水平

养护质量

4

符合绿地特级养护质量标准

工作计划

2

有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报告

植物保护

3

园内植物保持最佳景观状态,无随意伐移现象。

病虫害防治

3

以生物防治为主,园内无病虫害。

古树名木保护

3

古树名木保护符合法律规范要求,保护率100%。

安全管理

20

安全制度制定及落实

安保制度

4

认真执行安保制度。

安保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设施、设备安全

4

园内各类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无安全隐患.

综合防灾预案

4

应急预案完善,可操作,事故或隐患排查处理及时、妥当,记录标准,档案齐全.

安全生产情况

4

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

安全警示

4

园内安全警示标志规范、齐全、完备.

设施维护

10

提升设施维护管理水平

公服设施

2

户外座椅、垃圾桶等公共服务设施无破损、外观干净、整洁。

园路及铺装场地

2

园路及铺装场地干净、平整。

基础设施

2

园林电、气、热、水等设施维护良好,运行正常。

广播及监控设施

2

广播及监控设施维护到位,使用正常。

园林小品

2

园林小品干净、清洁.

卫生保洁

10

提升卫生保洁管理水平。

管理制度

2

卫生管理制度健全。

铺装及绿地

2

无果皮纸屑,动物粪便

水体

2

园内水体清洁、达标。

公厕

2

公厕干净、无异味。

垃圾回收

2

垃圾分类管理,日产日清.

检查整改执行情况

10

督促公园管理单位积极整改,及时解决重点热点问题。

检查整改内容及执行情况

3

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整改前后对比。

检查频率

2

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

日常投诉处理

3

公园管理问题督办件处理、游客来电来访投诉处理。

特殊投诉处理

2

人大政协提案建议处理、重大事件案件处理。

资金支出管理

10

监督公园运营中资金的流转状况。

资金投入项目及资金来源

5

绿化养护,设施维护,水面清洁,公园水、电、气、热年用量,单价及费用.

支出资金透明状况

5

交纳的相关税种、税率、税费、相关养护经费支出账目清晰。

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30分)

公益性服务

10

强调公园社会效益的评价。

公益性服务内容

4

公益性服务项目的种类、公益服务项目的数量。

游客满意度

3

不同类型的公益性服务游客满意度调研评价.

公众参与度

3

参与的总游人量、志愿者参与人次与频率、社区居民参与的人次与频率.

公园创新管理建设水平

20

公园创新项目管理水平

游客量调控水平、公园分区管理、一园一品的落实、海绵城市、智慧公园等创新管理实践内容

20

具体由市园林绿化局确定.

 

满分230分

 

 

 

2。

3历史名园

针对历史名园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的管理服务特点,基本指标重点考核历史文化宣传展示、景观环境品质、设施建设现状、管理机构四个方面。

运营管理评价指标重点考核历史资源保护水平和安全管理(表1—3)。

表1-3历史名园管理考核评价表

类型

评价项

分数

解释

评价内容

分数

备注

基本状况评价指标(100分)

规模

5

主要从尺度和空间上对公园进行评价

占地面积

3

公园总面积

可游览面积

2

园路广场等铺装面积

价值

20

对公园的价值评价

资源价值

10

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生态价值

社会影响

10

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

历史文化宣传展示

20

科学研究、教育宣传及科教价值评价

游览解说系统

5

是否建设完善的解说系统,专业讲解员水平

针对特殊人群的科教文化展示水平

4

是否建设历史文化展览、展示、体验设施

科研成果利用水平

3

历史文物研究以及园林绿化养护、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以及其他科研成果应用水平

宣传展示水平

3

宣传展示内容是否丰富,展示方式是否有特色

游客互动参与程度

5

游客是否积极响应

景观环境品质

20

景观品质和园容卫生评价.

植物造景

4

植物造景是否美观

地形

3

地形地势是否美观

水景

3

人工水体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与周围景观协调。

园林建筑

4

园林建筑的造型是否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景观小品

6

是否具有文化特色、整洁美观

设施建设现状

20

设施配置

设施配建水平

8

设施种类是否完善(休闲游憩设施、便民设施、应急设施、基础设施、监控设施、游览设施等),数量是否与游客量相匹配。

设施配置状况

12

设施的布局、配置是否合理,设施是否充分满足公园功能定位的需要.

管理机构

15

人员及工作状况

人员配置

4

是否有稳定的专职管理人员

专业配置

3

管理人员配置专业是否较齐全

工作状况

3

日常管理相关工作井然有序,工作经费有保障。

档案管理

5

档案及资料分类管理,专人负责;归档规范,建立电子档案;文物登记、造册、存档;公园图纸档案、文字档案及相关资料齐全。

运营管理评价指标(100分)

工作计划

5

体现一段时间固定发生,带有周期性的管理行为,固化为工作机制,定时启动。

工作计划内容

3

年度计划,责任分工,时间安排。

工作成果

2

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具体完成效果。

历史资源保护水平评价

25

以历史资源为核心的保护措施进行评价。

周边环境保护

10

环境整洁、空间格局的保护与传承、外围协调区的控制水平。

文物保护

15

文物修缮、文物保护措施、对文物风险防范机制、文物保护现状。

绿地养护

20

提升绿地养护管理水平.

养护质量

5

符合绿地特级养护质量标准

工作计划

3

有绿地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及落实情况报告

植物保护

4

园内植物保持最佳景观状态,无随意伐移现象。

病虫害防治

4

以生物防治为主,园内无病虫害。

古树名木保护

4

古树名木保护符合法律规范要求,保护率100%。

安全管理

20

安全制度制定及落实

安保制度

3

认真执行安保制度。

安保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设施、设备安全

4

园内各类设施、设备安全达标,无安全隐患。

综合防灾预案

3

应急预案完善(含文保),可操作,事故处理及时、妥当,记录标准,档案齐全。

安全生产情况

5

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文物保护状态良好

安全警示

5

园内安全警示标志规范、齐全、完备.

设施维护

10

提升设施维护管理水平。

服务设施

2

户外座椅、垃圾桶等公共服务设施无破损、外表干净、整洁。

园路及铺装场地

2

园路及铺装场地干净、平整。

基础设施

2

园林电、气、热、水等设施维护良好,运行正常。

广播及监控设施

2

广播及监控设施维护到位,使用正常。

园林小品

2

园林小品干净、清洁。

卫生保洁

10

提升卫生保洁管理水平。

管理制度

2

卫生管理制度健全。

地面

2

地面无果皮纸屑,动物粪便

水体

2

园内水体清洁、达标.

公厕

2

公厕干净、无异味。

垃圾回收

2

垃圾分类管理,日产日清。

检查整改执行情况

10

督促公园管理单位积极整改,及时解决重点热点问题。

检查整改内容及执行情况

3

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整改前后对比。

检查频率

2

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

日常投诉处理

3

公园管理问题督办件处理、游客来电来访投诉处理。

特殊投诉处理

2

人大政协提案建议处理、重大事件案件处理。

创新服务管理评价指标(30分)

公益性服务

10

强调公园社会效益的评价。

公益性服务内容

4

公益性服务项目的种类、公益服务项目的数量。

游客满意度

3

不同类型的公益性服务游客满意度调研评价。

公众参与度

3

参与的总游人量、志愿者参与人次与频率、社区居民参与的人次与频率。

公园创新管理建设水平

20

公园创新项目管理水平

游客量调控水平、公园分区管理、一园一品的落实、海绵城市、智慧公园等创新管理实践内容

20

具体由市园林绿化局确定。

 

满分230分

 

 

 

2。

4主题文化公园

针对主题文化公园的服务项目要求和游乐设施服务管理要求,基本状况评价指标考核科教宣传、景观环境品质、设施建设现状三个方面,运营管理评价指标重点考核特色服务项目和安全管理(表1—4)。

表1—4主题文化公园管理考核评价表

类型

评价项

分数

解释

评价内容

分数

备注

基本状况评价指标(100分)

规模

5

主要从尺度和空间上对公园进行评价

占地面积

3

公园总面积

可游览面积

2

园路广场等铺装面积

价值

5

对公园的价值评价

资源价值

3

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生态价值

社会影响

2

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示范性

科教文化宣传展示

20

科学研究、教育宣传及科教价值评价

游览解说系统

5

是否建设完善的导览解说系统

针对特殊人群的科教文化展示水平

4

是否建设符合儿童、老人心理需要,寓教于乐为一体的展示体验设施

科研成果利用水平

3

园林绿化养护、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以及其他科研成果应用水平

宣传展示水平

3

宣传展示内容是否丰富,展示方式是否有特色

游客互动参与程度

5

游客是否积极响应

景观环境品质

30

景观效果

植物造景

6

植物造景是否美观

地形

4

地形地势是否美观.

水景

6

人工水体设置是否合理,是否与周围景观协调。

园林建筑

6

园林建筑的造型是否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景观小品

8

是否具有文化特色、整洁美观

设施建设现状

30

设施配置

设施配建水平

18

设施种类是否完善(休闲游憩设施、便民设施、应急设施、基础设施、监控设施、游览设施等),数量是否与游客量相匹配。

设施配置状况

12

设施的布局、配置是否合理,设施是否充分满足公园功能定位的需要。

管理机构

10

人员及工作状况

人员配置

3

是否有稳定的专职管理人员

专业配置

2

管理人员配置专业是否较齐全

工作状况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