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网络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662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第六章网络层.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网络层.docx

《第六章网络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网络层.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六章网络层.docx

第六章网络层

例题6-1TCP/IP参考模型共包括

(1)____、互联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其中传输层协议有TCP和

(2)____。

TCP协议将(3)____作为拥塞的衡量手段;IP协议可能将源主机的IP数据报分片进行传输,在到达目的主机之前,分片后的IP数据报(4)____,数据报头部中用于控制数据报分片和重组的是(5)____。

(1)A.会话层B.主机-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

(2)AICMPB.UDPC.TCPD.EGP

(3)A线路故障B分组正常传输C缓冲区空闲D分组丢失

(4)A可能再次分片,但不进行重组

B不可能再次分片和重组

C不可能再次分片,但能进行重组

D可能再次分片和重组

(5)A标识字段、选项字段和片偏移字段

B选项字段、标志字段、和片偏移字段

C标识字段、标志字段和片偏移字段

D选项字段、标志字段、和生存时间字段

例题6-2IP地址由32个二进制比特构成,其组成结构为IP地址:

网络号十主机号。

IP地址可以分为5类(A类至E类),其中用于多播地址的是

(1)____;A类地址的网络号长度为7比特,主机号长度为24比特,A类网络的个数为

(2)____;B类地址的网络号长度为14比特,主机号长度为16比特,可以实际分配的属于B类的全部IP地址共有(3)____个。

采用子网划分后,IP地址的组成结构为(4)____,子网划分导致实际可分配的IP地址数目减少,假如一个C类网络采用主机号的前2个比特进行子网划分,减少的IP地址数为(5)____。

(1)A.B类地址B.C类地址C.D类地址D.E类地址

(2)A.126B.127C.128D.255

(3)A.16384×65536

B.16384×65534

C.16382×65534

D.16382×65536

(4)A.IP地址:

网络号+子网号+主机号

B.IP地址:

网络号+子网接口号+主机号

C.IP地址:

网络号+主机号+主机接口号

D.IP地址:

网络号+主机号+子网号

(5)A.6B.8C.62D.130

例题6-3在自治系统内部的各个路由器之间,运行的是内部网关协议IGP。

早期的IGP叫做(l)____,执行

(2)____。

当网络规模扩大时,该算法传送的路由信息太多,增加了网络负载,后来又出现了执行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IGP。

按照这种协议,每个路由器向网络中的其他路由器发布(3)____;当路由信息改变后,路由器按照(4)____算法更新路由表。

在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运行外部网关协议EGP,典型的EGP是(5)____。

(1)A.RIPB.GGPC.BGPD.OSPF

(2)A.路由选择算法B.距离矢量算法

C.链路状态算法D.内部网关算法

(3)A.它连接的所有链路的状态信息

B.它的路由表

C.与它相邻的路由器的地址

D.所有目的结点的IP地址

(4)A.DijkstraB.Ford-FulkersonC.FloydD.WarshaH

(5)A.RIPB.GGPC.BGPD.OSPP

例题6-4假设两个主机A、B通过一个路由器R进行互联,提供主机A和主机B的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层是(l)____,提供主机之间通信的层是

(2)____,具有互联网络层和主机一网络层的设备(3)____;在A与R和R与B使用不同物理网络的情况下,主机A和路由器R之间传送的数据帧与路由器R和主机B之间传送的数据帧(4)____,A与R之间传送的IP数据报和R与B之间传送的IP数据报(5)____。

(l)A.应用层B.传输层C.互联网络层D.主机一网络层

(2)A.应用层B.传输层C.互联网络层D.主机一网络层

(3)A.包括主机A、B和路由器RB.仅有主机A、B

C.仅有路由器RD.也应具有应用层和传输层

(4)A.是不同的B.是相同的

C.有相同的MAC地址D.有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5)A.是不同的B.是相同的

C.有不同的IP地址D.有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

例题6-5ICMP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中的

(1)____协议,ICMP报文封装在

(2)____协议数据单元中传送,在网络中起着差错报告、查询与控制的作用。

ICMP有13种报文,常用的ping程序中使用了(3)____报文,以探测目标主机是否可达。

图6-8路由器互联的层次结构

如果在IP数据报传送过程中,发现生存时间(TTL)字段为零,则路由器发出(4)____报文。

如果网络中出现拥塞,则路由器产生一个(5)____报文。

(l)A.数据链路层B.互联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

(2)A.IPB.TCPC.UDPD.PPP

(3)A.地址掩码请求和应答B.回送请求和应答

C.路由器询问和通告D.时间戳请求和响应

(4)A.超时B.改变路由C.源站抑制D.目的站不可到达

(5)A.超时B.改变路由C.源站抑制D.目的站不可到达

例题6-6数据报子网允许路由器在必要时丢弃分组。

假设一个路由器丢弃分组的概率为p。

现在考虑这样一种情况,一个源主机连接到源端路由器,源路由器又连接到目的端路由器,然后再连接到目的主机。

如果任意一个路由器丢弃一个分组,源主机最终会发生超时并重发该分组。

如果主机一路由器和路由器一路由器的线路都算作一跳(hop),并且不考虑除路由器以外其他丢弃分组的可能性,那么:

(1)一个分组在每次传输中所经过的平均跳数为多少?

(2)一个分组的平均传输次数是多少?

(3)每次接收到的分组所经过的平均跳数为多少?

6.3基础习题

一、填空题

1.将IP地址110010100101110101111100000101101按照点分十进制应该表示为____。

这是一个____-类IP地址,所属的网络为____,这个网络的受限广播地址为____,直接广播地址为____。

2.标准的C类IP地址使用____位二进制数表示网络号。

3.如图6-9所示的简单互联网中,在路由器Q路由表中对应目的网络40.0.0.0的下一跳IP地址应为____。

图6-96.3节填空题第3题示意图

4.某计算机的IP地址是208.37.62.23,那么该计算机在____类网络上,如果该网络的地址掩码为255.255.255.240,问该网络最多可以划分____个子网;每个子网最多可以有____台主机。

5.为IP分组选择转发路径的过程被称为____,是网络层的主要任务,ICMP是____层的协议。

6.若一个IPv6地址为645A:

0:

0:

0:

13B2:

0:

0:

4587,采用零压缩后可表示为____。

7.对于下面给定的IP地址,请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类,并写出它们的网络地址、主机号以及它们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

(1)已知IP地址为197.99.222.139,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地址类____网络地址____

主机号____直接广播地址____

(2)已知IP地址为119.28.188.99,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地址类____网络地址____

主机号____直接广播地址____

8.路由器是工作在____层的网络互联设备,使用它互联的两个局域网的____层、____层与___层的协议可以是不同的,但____以上的高层必须采用相同的协议。

9.路由表可以分为静态路由表和动态路由表,使用路由信息协议RIP来维护的路由表属于____路由表。

10.传统电话采用电话交换网络来传送语音信息,而IP电话则采用____网络来传送语音信息。

11.IP地址的主机部分如果全为1,则表示____地址;IP地址的主机部分若全为0,则表示____地址;第1个字节为127的IP地址(例如,127.0.0.1)被称为___地址。

12.网络层中的流量即____是指计算机网络中报文流或分组流。

网络层流量控制的作用是保证____能够使信息在结点之间流畅地进行传输。

13.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如果整个网络的吞吐量随着负载的增加而____,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传输的阻塞现象,这就是____。

14.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交付(forwarding)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和____。

15.从路由选择算法对网路拓扑和通信量变化的自适应能力的角度划分,路由选择算法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16.路由器是一个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用于____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典型的路由器结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____部分和____部分。

17.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于(l)____的协议,其最大优点是

(2)____。

RIP规定分组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增加1,在实际使用中,一条路径上最多可包含的路由器数量是(3)____。

RIP协议更新路由表的原则是维护到各目的网络(4)____的路由信息。

现在假设路由器X和路由器K是两个相邻的路由器,x向K说:

“我到目的网络y的距离为N”,则收到此信息的K就知道:

“若将到网络Y的下一个路由器选为X,则我到网络y的距寓为(5)____”。

(1)A.链路状态路由算法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集中式路由算法D.固定路由算法

(2)A.简单B.可靠性高C.速度快u.收敛快

(3)A.10个B.16个C.15个D.无数个.

(4)A.距离最短B.时延最小C.可靠性最高D.负载最小

(5)A.NB.N-1c.1D.N+1

18.IPv6是下一代IP协议。

IPv6的基本头部包含

(1)____个字节,此外还可以包括多个扩展头部。

基本头部中的

(2)____字段指明了一个特定的源站向一个特定目标站发送的分组序列,各个路由器要对该分组序列进行特殊的资源分配,以满足应用程序的特殊传输需求。

一个数据流可以由(3)____进行标识。

(1)A.16B.32C.40D.60

(2)A.有效载荷长度B.流标号C.跳步限制D.优先级

(3)A.源地址、目标地址和流名称

B.源地址、目标地址和流标号

C.源地址、端口号和流标号

D.MAC地址、端口号和流名称

二、名词解释

1、____拥塞。

2、____路由选择。

3、____IP地址。

4.____IP协议

5.____子网6、____超网

7.____无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8.____分组交付

9.____直接交付10.____间接交付

11.____静态路由选择算法12.____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13.____距离矢量路由选择算法14.____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

15.____自治系统16.____内部网关协议

17____外部网关协议18._____RIP

19____OSPF20.____路由器。

21____边界路由器22____地址解析协议

23.____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24.____跳数

25.____最大传输单元(MTU)。

26.____ICMP。

27.____IGMP。

28.____多播。

29.____第三层交换。

30.____IPSec。

A.一类路由选择算法,根据网络的当前状态信息来进行路由选择,也称为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

B.当使用超网技术时,可减少路由表中的表项的一种技术。

C.TCP/IP协议用于提供差错报告、查询与控制功能协议,使用IP数据报封装其报文进行传送。

D.在互联的路由器小转发IP分组的物理传输过程与数据报转发机制。

E.最初的Internet采用的内部网关协议,是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矢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F.TCP/IP协议中刚于多播环境的协议,使用IP数据报传送其报文。

G.网络层的一个功能,为分组从源结点传至目的结点选择适当的路径。

H.TCP/IP协议中的提供不可靠、无连接、“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数据报传送服务的网络层协议。

I.在一条独立的行政单位管辖下的一组网络和路由器。

J.工作在网络层,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输出端口,转发IP分组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K.不同自治系统路由器之问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L.一种网络的状况,其中整个网络的吞吐最随着网络负载的增加反而下降。

M.IETF开发的用于保证IP数据报安全而设计的一个协议,实际上是一组协议的集合。

N.一个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

O.当分组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处于同一个子网时所采用的分组交形式。

P.一种分布式的、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克服了RIP协议的缺点,能很好应用于大规模、拓扑变化快的互联网络环境。

Q.一类路由选择算法,不测量、利用网络当前的拓扑结构与通信量,而是按照某种固定的规则选择路由,也称为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

R.一个大的网络进行划分所形成的几个较小网络中的一部分。

S.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T.当分组的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不属于同一个子网时所采用的分组交付形式。

U.通过工作在网络层的第三层交换机实现第三层分组转发的过程。

V.从已知的物理地址找出对应IP地址的映射时所采用的协议。

W.从已知的IP地址找出对应物理地址的映射时所采用的协议。

X.一种路由选择算法,要求每个路由器在自己的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将该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传送给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

Y.一种传输技术,其中源结点可以发送一个分组的副本到选定的一组目的结点。

Z.一个32比特的二进制地址,用软件实现、并在全局惟一地定义接入网络的一个主机或路由器。

A'.一个组织所属的几个C类网络合并成的一个更大的地址范围的逻辑网络。

B'.一个特定物理网络所能处理的最大数据单元长度。

C'.主干区城内与其他自治系统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器。

D'.一种路由选择算法,要求每个路由器维持一张路由表,该路由表给出了到达每个目的地已知的最佳距离以及输出路线。

三、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IP地址由一组____比特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B.16C.32D.64

2.在下面的IP地址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____。

A.141.0.0.0B.l0.10.1.2

C.197.234.111.123D.225.33.45.56

3.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____。

A,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B.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地址

C,将主机域名解析为IP地址D.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域名

4.要构建一个可连接10个主机的网络(与其他网络互联),如果该网络采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则子网掩码为____。

A,255.255.255.0B.255.255.248.0

C.255.255.240.0D.255.255.224.0

5.现在要构建一个可连接14个主机的网络(与其他网络互联),如果该网络采用划分子网的方法,则子网掩码为____。

A,255.255.255.0B.255.255.248.0

C.255.255.240.0D.255.255.224.0

6.假如正在构建一个有22个子网的B类网络,但是几个月以后该网络将增至80个子网。

每个子网要求支持至少300个主机,应该选择下面哪个子网掩码?

____

A.255.255.0.0B.255.255.254.0

C.255.255.255.0D.255.255.248.0

7.假如一台连接到网络上的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为:

IP地址为136.62.2.55,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网关地址为136.62.89.1。

这台计算机在网络中不能与其他主机进行通信。

其中哪一项设置导致了问题的产生?

____

A.子网掩码B.网关地址c.IP地址D.其他配置

8.关于IP提供的服务,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I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数据报传送不能受到保障

B.IP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它可以随意丢弃数据报

C.IP提供可靠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因此数据报传送可以受到保障

D.IP提供可霏的数据传送服务,因此它不能随意丢弃报文

9.一个标准的IP地址128.202.99.65所属的网络为____。

A.128.0.0.0B.128.202.0.0

C.128.202.99.0D.128.202.99.65

10.IP数据报穿越Internet过程中有可能被分片。

在IP数据报分片以后,下列哪些设备(或哪个设备)负责IP数据报的重组?

____

A.源主机B.目的主机

C.分片途经的路由器D.分片途经的路由器或目的主机

11.在Internet中,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的目的主机和到达该目的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目的网络路径上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D.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的IP地址

12.下面哪个IP地址是有效的?

A.202.280.130.45B.130.192.3.3.45

C.192.256.130.45D.280.192.33.456

13,关于RIP协议匀OSPF协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都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外部网荧协议

B.RIP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荚协议.OPSF是基于距离矢量的内部网关协议

C.都是基于距离矢量的内部网关协议

D.RIP是基于距离矢量的内部网关协议,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

14.RIP协议允许的最大跳数是____。

A.16B.15C.30D.25

15.IP地址为126.5.3.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主机所在的网络,最多可以划分为M个子网,每个子网内最多可以有N台主机,M和N分别为____。

A.126,128B.254,254C.126,126D.256,256

16.IPv4与IPv6分别采用多少比特来表示一个IP地址?

____

A.32,128B.16,64C.32,64D.32,128

17.网络中发生了拥塞,根据是____。

A.随着通信子网的负载的增加,吞吐量也增加

B.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少

C.网络结点接收和发出的分组越来越多

D.随着通信子网的负载的增加,吞吐量反而降低

18.下列关于网络的拥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网络拥塞极端的后果是死锁,因此导致死锁的原因很容易发现

B.网络中的每个结点都不可能发生死锁

C.只有网络层协议必须采取防止死锁的发生

D.网络各层协议郡必须采取防止死锁的发生

19.在网络层中,可以采用有效的办法防止拥塞现象的发生。

在拥塞控制方法中,直接对通信子网中分组的数量进行严格、精确的限制,以防止拥塞现象发生的方法为____。

A.缓冲区预分配法B.分组丢弃法

C.定额控制法D.存储转发法

20,关于子网与子网掩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通过子网掩码,可以从一个IP地址中提取出网络号、子网号与主机号

B.子网掩码可以把一个网络进一步划分成几个规模相同或不同的子网

C.子网掩码中的0和1一定是连续的

D.一个B类地址采用划分子网的方法,最多可以划分为255个子网

21.下列4类地址格式中,标准B类地址的格式是____。

A

B.

C

D

22.下面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是____。

A.TCP/IPB.RIP

C.IPX/SPXD.AppleTalk

23.____既标识了一个网络,又标识了该网络上的一条特定主机。

A.主机名B.MAC地址

C.IP地址D.物理地址

24.111.251.1.7的默认子网掩码是____。

A.255.0.0.0B.255.255.0.0

C.255.255.255.0D.111.251.0.0

25.NetBEUI表示的是下列哪一项?

____

A.一个路由协议B.一个可路由协议

C.一个不可路由协议D.第3层协议

26.下列哪项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

____

A.获取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

B.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

C.构建路由表

D.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

27.下列哪项可以与术语“物理地址”互换使用?

____

A.MAC地址B.下一跳地址

C.接口地址D.网络地址

2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ICMP报文的是____。

A.地址掩码请求/应答报文B.源站抑制报文

C.流量调整报文D.回送请求/应答报文

29.提供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服务,在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端系统之间____。

A.只能有一条虚电路,但能为不同的进程服务

B.可能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

C.只能有一条虚电路为一个进程服务

D.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一个进程服务

30.IP地址255.255.255.255称为____。

A.直接广播地址B.受限广播地址

C.回送地址D.间接广播地址

31.在由路由器进行互联的多个局域网的结构中,要求每个局域网的____。

A.物理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及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而数据链路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协议可以不同,而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必须相同

D.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及高层协议都可以不同

32.在IP数据报头部中有两个有关长度的字段,一个为头部长度字段,一个为总长度字段。

其中____。

A.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B.头部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

C.头部长度字段以32比特为计数单位,总长度字段以8比特为计数单位

D.头部长度字段和总长度字段都以’32比恃为计数单位

33.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从源结点到目的结点可能需要经过多个网络和路由器。

在整个传输过程中,IP数据报头部中的____。

A.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不会发生变化

B.源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不会发生变化

C.源地址不会发生变化而目的地址有可能发生变化

D.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34.在Internet中,IP数据报的传输需要经由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到达目的主机,通常____。

A.源主机和中间路由器都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

B.源主机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的完整路径,而中间路由器不知道

c.源主机不知道IP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需要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