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3874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片届九年级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2013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卷(2014\4)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啮齿(niè)稽首(qǐ)越俎代庖(bāo)

B.腌臜(yān)荫庇(yìn)长吁短叹(xū)

C.阔绰(chuò)拭去(shì)龙吟凤哕(huì)

D.骸骨(hái)酷肖(xiāo)周道如砥(dǐ)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隐匿苍茫相形见绌盛气陵人

B.凛冽追溯合辙压韵如坐针毡

C.簇新虔信翻来覆去正襟危座

D.招徕侏儒无可置疑吹毛求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雷莎修女,一只美丽的奖杯和百万美金又怎能度量你的满腔博爱?

你只是用你的

一生执拗地奋战着,践行着人类的尊严,在国与国之间搭建了一条无形的和平桥梁,从此天堑变通途。

B.五月的风轻轻柔柔,拂在人们脸上,温暖舒适,像是母亲的手在轻轻地抚慰孩子。

C.近来,针对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日本一再挑衅,制造事端,对此,大家无不义愤

填膺。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只有广泛地阅读,有意识地积累,丰富自己的

语言宝库,才能在写作时文思泉涌,寻章摘句,信手拈来。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出自《左传》和《战国策》。

讽即用暗示、

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B.《雪》和《风筝》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

在《雪》中,鲁迅先生为我们展

现了江南和朔方各具特色的雪景,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含义丰富。

C.《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

和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D.《关雎》出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

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2013年我国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

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B.中国美院雕塑系教授李秀勤创作了一批可供盲人用手“看”的雕塑作品,在浙江省

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支持下,在杭州图书馆举办展览。

C.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目前最重要的当务之急就是扬长避短,带

给观众更为持久的音乐享受和情境感受。

D.人民网前方报道组报道,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已于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

民大会堂开启。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做四题)(4分)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③___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

(1)

(2)两小题。

(5分)

日前,我区在朝阳中学举行了以“科技与我们”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学生科技节开式。

在科技节的开幕式期间,同学们展示了“超级转基因孵化器”、“声光报警器”等10多个创新作品。

他们有的以形体演示,有的用模拟道具,还有的借背景衬托,受到了在场观众的好评。

本届科技节的获奖作品将在朝阳中学展览10天,欢迎爱好科技的同学莅临参观。

(1)文中有三处语言表达不当,请加以修改。

(2)请表达你对举办中学生科技节的看法。

8.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

当前,中央要求全社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某班开展了以“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6分,每小题2分)

(1)下面是同学搜集的几则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出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贝恩公司2013年公布的报告称,2012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量比上一年增长7%,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达31%,近60%的奢侈品是在境外购买的。

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材料二:

高盛公司2013年发布数据,2012年中国奢侈品总消费额460亿美元,其中国外消费271亿美元,国内消费189亿美元,而2005年中国国内奢侈品销售额才20亿美元。

材料三:

世界奢侈品协会2013年上半年发布报告称,2013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85亿美元,中国人的消费占到欧洲奢侈品市场同期销售总量的65%。

(2)如果你的班上存在着同学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作为班长,你该如何来进行劝说呢?

任选下面的一个对象进行劝说。

1王同学家境较好,爱向同学炫耀名牌,引起大家的不满,你会对他说:

2张同学家境一般,但羡慕他人拥有名牌,内心有些自卑,你会对他说:

(3)班上准备办一期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板报,请将下面两句话补充完整,作为板报的部分内容。

要求:

语意连贯,句式整齐,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祸端,节俭是。

奢侈是,节俭是长流不断的清泉。

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十字路口处的一匹马

安宁

我是在一个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遇到了这匹马。

 

彼时它正被与它一样黑瘦疲惫的主人牵着,等绿灯亮起,与行人一起穿过斑马线。

我先是隔着马路看到了它晦暗的鬃毛,像斑驳的墙壁,又像经年不洗的老人身上,一块块的癣。

我尽力地把它想象成一匹身经百战的烈马,曾经有过在战场或者草原驰骋的辉煌,不过是因为和平年代的到来和草场的退化,而与那些失去了草场的牧民一样,迁徙到了城郊,或者是都市,做最卑微的工作。

它身后的车上,是高高堆起的红枣。

那样鲜亮的颜色,将马衬托得愈加黯淡。

假若它的个头再矮小一些,我几乎会将它误认为是一头沉闷的驴子。

它的主人,显然是属于无证摆摊的小贩,自己种了枣树,便每天起个大早,赶着它,奔跑上几十里路,来城市躲躲闪闪地边走边卖。

它就那样安静地站在那里,低头,像一个想着心事的孤单的孩子。

我经过它的时候,它甚至看都没有看我一眼。

它的眼中,溢满了无助与忧伤。

那一刻,它一定像我一样,在人群中,走神,发呆,忘记自己所处的地方。

我懂得那样的孤单,在一片喧嚣之中,自己却什么都没有看到,只听见自己的心,在胸腔中,吧唧吧唧地走路,一直走,一直走,想要走到一个有温暖阳光的草原,或者可以停驻的家园。

可是它却与我一样,在这个城市里,丢失了自己的家,永远都无法寻到一小块泥土,可以将心植下,让其长成一株高粱,或者一丛根茎发达的草。

很快地有人围拢来,买主人的枣。

主人欢天喜地地数着钱,全然忘记了给它丢一把干枯的草,或者像它昔日兄弟们的主人那样,爱抚地拍拍它的脑袋,示意它耐心地等待一会儿。

他甚至都没有为它系上缰绳,任那一截绳子,在地上懒懒地拖着。

而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

它依然温顺地站在那里,如一头沉默不语的老牛,或者一座雕塑。

它无意中拉了一坨粪便,尽管主人早已经在它下面,铺上了一个塑料袋子,可还是有一些,溅在了马路上。

城管不耐烦地让它的主人赶紧将马路擦净,然后立刻离开,不要影响了市容,否则,将不只是罚款了事。

它的主人,不断地点着头,连声地说着抱歉,然后蹲下身去,擦拭地上的粪便。

它低头看着主人可怜地跪在地上,一遍遍地擦拭着城市不长野草的马路,眼中再一次掠过一抹忧伤。

它微微后退两步,用腹部温柔地蹭着主人的身体,似乎,想要给受了城管训斥的他,些许的安慰。

可是这样的举动,却换来主人一记毫不留情的鞭子。

他气恼地骂着,说它没有眼色,拉屎都不知道找合适的地方!

假若今天真的被罚,这一车枣就全赔进去了。

它并没有因此发出一声旷野中的嘶鸣,它只是在主人的指示下,嘚嘚嘚地顺着人流,无声无息地向前走去,而不管它的背后,是一坨依然散发着热气的粪便,还是主人怨恨的瞪视,或者是我这样一个不相干的路人,带着疼痛的同情。

那匹被当做牛使用的十字路口的马,它的梦里,有没有过去的时光呢?

它会不会怀念草原上的兄弟,羡慕那些可以战死的烈马?

哪怕,是在电影拍摄中,被狡猾的人类欺骗着,为一场由摄影机录下来的虚假的战争而战死沙场的烈马。

我想它一定会的,不管它的主人,如何地忽视它,将它等同于所有没有梦想的工具,它在破旧的马棚里,一定会梦到那段飞扬的岁月,梦到无边草原上,鲜美柔软的水草,梦到真正懂它的牧民。

就像我这样一个来自乡村的孩子,梦见故乡的水稻,农田,炊烟,或者,母亲一声声的呼唤。

因为它与我,都是这个城市里,走丢了家,又时刻寻找着家园的诗人。

9.结合文章一至四节,我在十字路口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

请分点简要概括(4分)

10.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①我懂得那样的孤单,在一片喧嚣之中,自己却什么都没有看到,只听见自己的心,在胸腔中,吧唧吧唧地走路,一直走,一直走,想要走到一个有温暖阳光的草原,或者可以停驻的家园。

②它低头看着主人可怜地跪在地上,一遍遍地擦拭着城市不长野草的马路,眼中再一次掠过一抹忧伤。

它微微后退两步,用腹部温柔地蹭着主人的身体,似乎,想要给受了城管训斥的他,些许的安慰。

11.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它与我一样”,有何作用?

(4分)

12.在“我”想象的马的梦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梦?

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分)

(二)

舌尖上的浪费

我们有“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更有“舌尖上的浪费”。

央视曾报道,中国餐饮业每年要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这种“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节庆时节,聚会增多,不少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菜,不然觉得丢面子,往往造成请客的点得不少、赴宴的吃得不多,一桌宴席有一半会被浪费。

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多数人认为,在餐厅就餐把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回家,是一种当下所提倡的节约行为,他们表示会把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回家。

而部分市民会因“菜没剩多少”、“嫌麻烦”、“碍于面子”,很少把剩饭剩菜打包带走。

许多市民认为,绝大多数餐饮企业的点菜单都没有注明饭菜数量,顾客点菜时没有参照,加上餐饮企业为了更多赢利很少阻止,超量点菜在所难免。

如果饭店有专门的点菜提醒服务,客人点菜就会理性得多。

灵活经营也很重要,如果就餐人数少,商家应该允许适当调整菜的分量,或者半份出售。

如果有剩饭剩菜,服务员应该提醒客人打包。

“舌尖上的浪费”有民间的,更有官场的。

公款吃喝之风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款吃喝就具备某种正当性,恰恰相反,这种“明知不当而非为之不可”的风气,比公款吃喝本身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这正是一些干部走向腐败的渊薮。

国家重点贫困县江西上饶县清水乡前汪村村部乔迁庆典当天,小车沿着路边停了200米长,73部小车中还有两部警车。

村小操场上、教室里共摆了52桌酒席,赴宴者多是党政机关干部。

觥筹交错、举箸买醉之间,大量公款被浪费了。

酒桌上谈工作,吃喝中建立联系,都是试图“不走正道而走小路”的官场恶习,发展下去,损害的是公平,丧失的是原则。

不要让“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既然是公共行为,就应时刻自警自醒,时刻检视自身,不能把公款吃喝当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成“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道出了粮食生产的极为不易。

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而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义重大,这不仅关系到对社会资源的珍视,更意味着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古人尚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今人更不能浪费口粮,糟蹋社会资源。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剩菜超出规定分量时,消费者会被罚款,对浪费行为不予提醒的餐馆也会受到处罚。

《人民日报》曾报道芬兰一名正部级官员因在餐馆多点了一份20欧元的鹅肝,被批贪腐,最后竟引咎辞职。

令人欣喜的是,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

据了解,商务部和国家旅游局正在制订《关于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

我们相信,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古训,至今仍有积极意义,而且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障。

13.结合全文,分析造成“舌尖上的浪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

14.分析下列句子的写法。

(4分)

①有调查显示,一个人每天至少消耗粮食一公斤,而一个中等规模以上城市一天就要浪费掉64000公斤饭菜,64000公斤饭菜能至少满足6万人一天的口粮。

②“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道出了粮食生产的极为不易。

15.文中举了贫困县的村部乔迁庆典和芬兰官员引咎辞职两个事例,起了怎样的作用?

(3分)

16.你认为有无必要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

说说你的理由。

(4分)

三(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

幽州从事温琏,燕人也,以儒学著称,与瀛王冯道幼相善。

曾经兵乱,有卖漆灯椸①于市者,琏以为铁也,遂数钱买之。

累日,家人用然膏烛,因拂试,乃知银也。

大小观之,靡不欣喜。

唯琏悯然曰:

“非义之物,安可宝之。

”遂访其卖主而还之。

彼曰:

“某自不识珍奇,鬻于街肆。

郎中厚加酬直,非强买也,不敢复收。

”琏固还之,乃拜受而去。

别卖四五万,将其半以谢之。

琏终不纳,遂施于僧寺,用饰佛像,冀祝琏之寿也。

当时远近罔不推服,以其有仁人之行。

后官至尚书侍郎卒。

(出自《刘氏耳目记》)

(二)

魏鲍子都,暮行于野,见一书生,卒心痛。

子都下马,为摩其心。

有顷,书生卒。

子都视其囊中,有素书②一卷,金十饼。

乃卖一饼,具葬书生,其余枕之头下,置素书于腹旁。

后数年,子都于道上,有乘骢马者逐之。

既及,以子都为盗,固问儿尸所在。

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

开墓,取儿尸归,见金九饼在头下,素书在腹旁,举家感子都之德义。

由是声名大振。

(出自《独异志》)

[注]①灯椸:

灯架子。

②素书:

书籍。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既及,以子都为盗(已经)B.冀祝琏之寿也(希望)

C.见一书生,卒心痛(死亡)D.琏固还之,乃拜受而去(坚持)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以儒学著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子都视其囊中其真不知马也

C.遂施于僧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举家感子都之德义吾妻之美我者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唯琏悯然曰:

“非义之物,安可宝之。

3子都具言,于是相随往。

20.温琏、鲍子都皆仁德之人,但在具体表现方面不同,请结合材料分析。

(4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

(2)两题。

(5分)

辛夷坞木芙蓉

唐·王维南宋·吕本中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1)两首诗写出了木芙蓉怎样的特点?

(2分)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结合整首诗作简要赏析。

(3分)

22.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请以“那儿,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须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书写工整、修改规范。

2014年初中九年级四月模拟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C2.D3.C4.B5.A

6、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白露未晞在水之湄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7.

(1)①“期间”改为“上”②“有的用模拟道具”改为“有的用道具模拟”③“莅临”改为“前来”(3分,各1分)

(2)示例:

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意识,热爱科学的情感。

(2分。

看法得当、表达恰当即可)

8.

(1)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数额巨大,境外购买奢侈品现象尤其突出。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示例:

①王同学,大家都很羡慕你有那么优越的家庭条件,但这并不能成为你炫耀的理由。

如果你能低调一点,甚至用节省的钱去帮助别人,我相信你就会获得大家的喜欢喝尊重。

②张同学,生活普通一点没什么不好,朴素也是一种美丽。

物质的优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的富足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内心的自信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2分,劝说在理即可)(3)示例:

①国家强盛的支柱②摧毁一切的狂风(2分,各1分)

二(30分)

9.外形黯淡,黑瘦疲惫,鬃毛晦暗,身上长满了癣。

(1分)

驮着一车高高堆起的红枣。

(1分)

安静地站在那里,低头想着心事。

(1分)

孤单、无助和忧伤(或者在人群中走神发呆)。

(1分)

10.①把孤单的感觉写成听见自己的心在吧唧吧唧一直走路(说出比喻的修辞手法或者抓住动词来分析均可),写出了我理解这匹马的孤单,它也一直在追寻家园的路上。

(写法、作用各1分)

②用拟人的手法(或者抓住马的神态与动作的描写),写出了马对主人的理解与安慰,与后文写主人对马的不理解和打骂形成对比。

(写法、作用各1分)

11.文中多次出现“它与我一样”,是反复强调(1分),它与我一样在人群中发呆走神,忘记自己所处的地方(1分),它与我一样丢失了自己的家,找不到可以将心植下的土地(1分),它与我一样又在时刻寻找着自己的家园(1分)。

12.马的梦里有飞扬的岁月与无边的草原(2分),我的梦里有故乡的风景和母亲的呼唤(2分)。

13.请人吃饭多点菜,碍于面子很少打包,公款吃喝之风盛行。

(各1分)

14.①用数据(1分)准确地反映了被浪费掉的粮食数目之大,可以养活的人数之多(1分)。

②通过引用古训(1分),说明我们应该珍视粮食资源(或者说明粮食生产的极为不易)(1分)。

15.通过对比(1分),说明我国干部吃喝风盛行,公款吃喝危害很大(1分),而国际上已经将“餐桌浪费”上升到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限制(1分)。

16.有必要(1分),因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能只依靠倡导,而应该有立法制度上的保障(1分),这样才会扭转官场恶习,树立更良好的社会风气(2分)。

三(20分)

17.C(3分)18.BD(4分)

19.①只有温琏同情地说:

“不义之财,怎么能当做宝贝?

”(2分)

②鲍子都详细地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于是带领那个人一同前往。

(2分)

20.温琏:

不贪不义之财;鲍子都:

热心助人,不求回报。

(材料概括符合文意即可。

21.

(1)色彩艳丽(1分)自开自落(顽强开放、悠然自得)(1分)

(2)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不畏风雨寒霜、从容自在、自开自落的木芙蓉来寄托诗人的志向、情感,表达诗人不管环境有多恶劣、多艰难,也依然从容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

(3分)

四(40分)

22.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

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

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

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

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