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005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9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docx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95套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1

一、选择题: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丢失的结果

B.小球藻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C.氨基酸和葡萄糖可以通过细胞膜,但不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

D.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不利于核质间物质交换,但能实现信息交流

【答案】C

【解析】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是主要场所;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中无蛋白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所以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不能进行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错误;

B、小球藻是真核生物,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错误;

C、氨基酸和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而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中无蛋白质,因此氨基酸和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膜,正确;

D、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错误。

2.下列关于教材中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脂肪”实验中都用酒精来清洗染色剂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相同

C.“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都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D.斐林试剂和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都需要现配现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解离,漂洗用的是清水;

观察细胞内DNA和RNA的分布试验中HCl的作用:

①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②使DNA和蛋白质分开,便于染色剂染色;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HCl的作用:

解离,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便于观察。

【详解】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解离,A错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不同,B错误;低倍镜下也能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现象,C错误;斐林试剂和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都需要现配现用,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教材中相关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如图为某家族的系谱图,图中阴影个体表示已不能提取相应的遗传物质。

为鉴定男孩9与本家族6和7的亲子关系,应采用的可行鉴定方案是(  )

A.比较9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B.比较9与3的Y染色体DNA序列

C.比较9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9与8的Y染色体DNA序列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系谱图:

9号的性染色体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7号,而7号的X染色体来自3号和4号,因此9号的X染色体来自3号或4号;9号Y染色体来自6号,而5号和6号的Y染色体都来自1号,因此9号的Y染色体来自1号。

【详解】2号的X染色体不能传给9号,所以比较9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是不可行的,A错误;3号的Y染色体不可能遗传给9号,因此不能比较9与3的Y染色体DNA序列,B错误;9号的Y染色体来自6号,6号和5号的Y染色体都来自1号,所以比较9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的方案可行,C正确;8号的Y染色体不可能遗传给9号,因此不能比较9与8的Y染色体DNA序列,D错误。

故选C。

4.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七种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②基因型为AaB的绵羊可能产生aY的精子

③高茎豌豆(Dd)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D:

d=1:

1

④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

⑤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⑥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有可能发生

⑦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物一定是纯合体

A.1B.2C.3D.4

【答案】B

【解析】

【分析】

1、中心法则主要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自我复制)和表达(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包括: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

【详解】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流,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和RNA复制,①错误;绵羊的基因型为AaB,即为AaXBY,可能产生aY的精子,②正确;根据分离定律,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产生的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D:

d=1:

1,③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不一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④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⑤错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均有可能发生,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⑥错误;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物不一定是纯合体,如由AAaa得到的单倍体可能为Aa,⑦错误。

①④⑤⑥⑦错误,②③正确。

故选B。

【点睛】注意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区分。

5.经常处于焦虑等应激状态,会引起人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下降,这种生理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

如图是胰岛素抵抗与Ⅱ型糖尿病形成关系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不会引起胰岛素抵抗

B.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C.长期血糖升高会导致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

D.调整心态、积极锻炼有利于预防Ⅱ型糖尿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可得,在过渡期时,由于胰岛素抵抗增强,导致原本正常分泌的胰岛素量下降,从而使得空腹血糖升高并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导致胰岛B细胞的功能受损,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形成了Ⅱ型糖尿病。

【详解】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空腹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降低,A选项错误;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B选项正确;长期血糖升高会使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使其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C选项正确;调整心态、积极锻炼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预防Ⅱ型糖尿病,D选项正确。

因此错误的选项选择A。

6.“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节日,在这天有悬挂葛蒲、艾草的习俗,因为葛蒲、艾草可以驱蚊除虫。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艾草可适当改变蚊子的种群密度

B.葛蒲、艾草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

C.艾草与蚊子之间传递的是化学信息

D.艾草、蚊虫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分析,说明艾草与蚊子之间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适当改变蚊子、虫害的种群密度。

【详解】根据题意,艾草与蚊子之间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艾草可适当改变蚊子

种群密度,A正确;葛蒲、艾草属于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B正确;艾草与蚊子之间通过化学信息来调节种间关系,C正确;群落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种群的总和,艾草、蚊虫没有包括该地域的所有生物,不能称为一个群落,D错误。

故选D。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2

一、选择题: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进入靶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顺浓度梯度吸收乙醇

C.氧气浓度适当增高会促进羊成熟红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D.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静息时K+外流属于被动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其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等。

【详解】性激素是脂质中的固醇,其进入靶细胞属于自由扩散,A正确;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因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顺浓度梯度吸收乙醇,B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不受氧气浓度的影响,C错误;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则静息时K+外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2.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内富含CG重复序列,若其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条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C.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

D.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答案】D

【解析】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转录指的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指的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在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不是通过氢键连接,而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错误;胞嘧啶甲基化导致的是表达过程中基因转录被抑制,对已经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影响,B错误;由于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转录有关,所以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C错误;根据题意“胞嘧啶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可推知,抑制的实质就是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正确。

3.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黑色)和s(浅色)控制。

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因工业的发展引起桦尺蠖生存环境的黑化,导致种群中s基因频率由5%上升到95%以上。

对此过程的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桦尺蠖种群S基因频率为50%时,种群中ss个体所占比例应为50%

B.该过程中导致桦尺蠖的种群基因库改变的因素不只是环境的选择作用

C.直接受选择的是桦尺蠖的表现型,选择不只是通过天敌的捕食来完成

D.环境的选择导致桦尺蠖种群发生了进化,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了新物种

【答案】A

【解析】S基因是s基因的等位基因,是由s基因突变而来的;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黑色蛾与环境色彩一致,不易被鸟捕食,后代繁殖多,所以种群中S基因频率升高。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而这个种群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所以没有形成了新的物种。

【详解】S基因频率为50%,则s的基因频率为1-50%=50%,浅色个体ss的基因型频率为50%×50%=25%,A错误;该过程中导致桦尺蠖的种群基因库改变的因素不只是环境的选择作用,B正确;直接受选择的是桦尺蠖的表现型,选择不只是通过天敌的捕食来完成,C正确;环境的选择导致桦尺蠖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因此该种群发生了进化,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了新物种,D正确。

【点睛】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

(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4.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有关T细胞“刹车”分子研究的两位科学家,该“刹车”分子是T细胞合成的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

研究者通过阻断“刹车”分子的作用,使细胞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有T淋巴细胞才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

B.T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

C.抑制“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D.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T细胞合成了一种具有“刹车”功能的蛋白质,能抑制T细胞的激活,从而避免T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健康细胞的损伤;而阻断该“刹车”分子的作用,使T细胞被激活,全力攻击癌细胞来进行癌症治疗。

【详解】所有细胞都含有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但是只有T淋巴细胞控制合成“刹车”分子的相关基因表达,其它细胞该基因不表达,A错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癌细胞结合形成细胞集团,B错误;促进“刹车”分子的合成可以减弱T细胞的功能,进而提高器官移植手术的成功率,C错误;T细胞发现并攻击癌细胞体现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

5.鱼鱗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X染色体上基因A(编码类固醇硫酸酯酶)的缺失或隐性突变、常染色体某基因显性突变都可能导致此病。

图1为该病患者家系图(图示不存在近亲婚配),用基因探针方法检测,发现图中三个患者DNA中均含有基因A的某特定片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家系患者发病原因为常染色体基因显性突变或基因A的缺失

B.I2、II5能检测到与患者相同的基因A片段,Ⅲ2不能检测到

C.如果Ⅱ5与Ⅱ6再生一男孩,该孩子患病概率为1/4

D.若生育,建议Ⅲ2生女儿,Ⅲ4不需考虑子代性别因素

【答案】D

【解析】分析遗传图谱:

男性有的患病,有的正常,该病不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Ⅱ5与Ⅱ6结婚生了患病男性,该病不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根据题意,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X染色体上基因A(编码类固醇硫酸酯酶)隐性突变为a导致此病,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该家系患者发病原因为X染色体上基因A隐性突变,A错误;Ⅰ2、Ⅱ5能检测到与患者相同的基因A片段,说明Ⅰ2、Ⅱ5是该病的携带者,Ⅲ2一定含有Ⅰ1的致病基因,也能测到与患者相同的基因A片段,B错误;Ⅱ5与Ⅱ6再生一男孩,XAXa×XAY→1/2×1/4XaY,该孩子患病概率为1/8,C错误;Ⅲ1正常与Ⅲ2生女儿都正常,由题意知该图示不存在近亲婚配,Ⅲ4不是致病基因携带者,不需考虑子代性别因素,D正确。

故选D。

6.人们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地,可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草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B.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益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C.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

D.盐碱化草地生态系统中能量循环的速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答案】D

【解析】文中的材料说明的是群落的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群落发生演替的主要标志:

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逐步被另一个群落替代。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是指优势取代。

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版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无机环境的限制。

恶劣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森林阶段。

【详解】A.在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正确;

B.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益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确;

C.通过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正确;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流动,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3

一、选择题: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如图示坐标曲线,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表示该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若该曲线代表密闭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温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只在BC段进行

C.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D.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则BC段血液中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多

【答案】B

【解析】如果该曲线表示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液泡体积的大小变化,则CD段上升,细胞正在吸水,细胞液浓度降低,细胞吸水能力是逐渐减弱的,A正确;如果横坐标代表一天的时间,纵坐标代表密闭温室中的CO2浓度,B点表示外界的CO2浓度的变化率为零,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即净光合作用为零,温室中的光合作用起始于B点之前,B错误;若该曲线表示正常人进食后的血糖浓度变化,则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增加,C正确;若该曲线表示在温度交替变化的环境中健康人的皮肤血流量变化,BC段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则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D正确。

2.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B.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C.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D.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答案】B

【解析】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CO2的产生量与O2消耗量相等,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没有O2消耗,也没有CO2产生,因此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等于O2消耗量,A项错误;题图显示:

当运动强度超过b时,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血液中乳酸水平开始缓慢上升,但在c之后,上升幅度加快,因此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B项正确;乳酸是无氧呼吸的产物,ab段乳酸的含量维持在极低的水平,说明无氧呼吸非常弱,有氧呼吸非常强,bc段血液中乳酸水平和O2消耗量均在增加,说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强度均在增大,cd段血液中乳酸水平持续增加,O2消耗量保持稳定,说明无氧呼吸强度快速增大,有氧呼吸强度保持相对稳定,C项错误。

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不彻底的分解,释放出少量的能量,释放出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解答此类问题:

需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重点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明确每一曲线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并进行“图→文”的转化,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

3.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基因型为AA,其体细胞中一个基因A突变为基因a,A基因编码138个氨基酸的多肽,a基因使相应mRNA增加一个相连的三碱基序列,编码含有139个氨基酸的多肽。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变的a基因在该二倍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4个

B.A基因与a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随姐妹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图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如果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子一代,则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的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

【答案】C

【解析】A.体细胞中一个基因A突变为基因a,故突变的a基因在该二倍植物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2个,A错;B.A基因与a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错;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mRNA增加一个相连的三碱基序列,氨基酸相差1个,故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D.如果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子一代,则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的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aa表现出来即为纯合体,D错。

故选C。

4.下图是生物体内能量供应与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绿色植物才具有进行①过程所需的色素

B.①过程产生的ATP只用于②过程中固定CO2和还原C3

C.①、③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

D.④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

【答案】C

【解析】其它生物中也可能有进行①光反应过程所需的色素,如光合细菌,A错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和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不参与固定过程,B错误;①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与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③细胞呼吸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与有机物的分解化学能,C正确;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供给暗反应使用,且只能供给还原过程。

5.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

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畸变个体

B.筛选①可用光学显微镜,筛选②可不用

C.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

1、图乙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由射线照射引起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2、甲乙杂交得到F1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

【详解】据图分析图乙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正确;筛选①筛选的是染色体变异的个体,可用光学显微镜,而筛选②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也可观察后代的存活情况,B正确;根据图乙染色体组成可知其产生的配子异常的比例是3/4,所以F1中有3/4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C错误;由于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故F1中均含有B基因,故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D正确。

故选C。

【点睛】注意题干信息的获取,如“不含该等位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

6.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lm2的石头。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査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结果见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

风险就越大

C.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距石头的远近并不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A项错误;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种内互助越弱,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项正确;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C项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94

一、选择题:

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B.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