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036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6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新建年产40万平方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新建年产40万m3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和企业概况

1.1.1项目名称

新建年产40万m³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项目。

1.1.2承办企业概况

1、承办企业

霸州市金鼎混凝土有限公司。

2、住所

霸州市金康西道城六商住小区1号楼1号。

3、企业概况

霸州市金鼎混凝土有限公司由张文瑞、李俊芳投资兴建,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

通过严密的市场调研,该公司拟在霸州市岔河集乡临北村,占地13986㎡(约21亩),建设40万m³/a商品预拌/配送/泵送项目。

1.2编制依据和原则

1.2.1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散装水泥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

《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1995全国建筑工业会议)。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

《散装水泥管理办法》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7部局(2004第5号)。

《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及当地水文、地质、气向资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协议。

1.2.2编制原则

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规范;

工业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尽量减少工程投资。

1.2.3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阐述项目建设的理由及必要性,提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类别、性质,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阐述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提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偿债能力和抗风险分析,对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1.2.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用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场分散搅拌混凝土的小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大力推广和运用预拌混凝土(又称商品混凝土)已成历史的必然。

混凝土预拌化是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成功经验,代表了混凝土生产的最新最先进水平,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是我国混凝土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建设工程集约化、专业化的需求

预拌商品混凝土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

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170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

它体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是建筑业依靠技术进步,改造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

2、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

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水泥、骨料、水等无法准确计量,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施工,容易出现质量事故。

而预拌混凝土生产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独立的试验室严格按照配合比,采用微机控制方式,通过电子计量,准确地生产出符合建筑设计要求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尤其是使用了外加剂和活性掺和料生产的高强度混凝土,不但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搅拌混凝土容易形成的质量隐患。

  3、城市文明建设的标志

广泛使用预拌混凝土,能大大减少噪音、粉尘、道路污染问题,解决了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等问题,也减轻了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体现

预拌混凝土全部使用散装水泥,年产40万m³的混凝土约用水泥19.45万吨,按照国家散装水泥办公室测算,每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约包装费35万元,节电7.29万度,减少水泥损失500吨,带来综合经济效益1053万元。

正因为如此,自“九五”时期建设部已将商品混凝土列为建筑工程中推广的10项新技术之一。

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使用商品混凝土的比例高达80%以上,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发展势头强劲,按照国家建设部要求对高层建筑大部分县市已开始使用商品混凝土。

2003年10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文件规定,北京等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自治区)辖市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并逐步延伸到县级,为实现全国水泥散装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为鼓励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先后出台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建设部1988年)、《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全国建筑工业会议1995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2006年)等相关政策法规。

特别是在2008年8月29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执法保证,对进一步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1.3项目概况

1.3.1拟建地点

霸州市岔河集乡临北村。

1.3.2建设规模与目标

本项目建两条每小时生产混凝土120m³生产线,两条生产线实际每小时产量在200m³左右,年生产能力40万m³。

其中:

120m³/h搅拌设备二套;10m³混凝土罐车18辆;拖式混凝土泵车5台,新建生产、生活、管理用房、新建道路等。

1.3.3主要建设条件

1、土地资源及规划条件:

本项目规划用地用地13986㎡,拟建项目用地符合霸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2、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条件:

项目选址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市场供应条件:

除主要生产设备需外购外,原辅材料供应当地市场均可解决,且交通便利、市场顺畅,货源充足。

4、政策保障条件:

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的多个文件,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1.3.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项目总投资5669万元,其中:

建设工程费用472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41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13450万元;税后年利润1007万元(正常年份)。

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

项目总资金5669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1.3.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经济数据与财务评价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建设方案

1

预拌/配送/泵送混凝土。

万m³

40

原辅材料

1

水泥

t

155600

2

砂子

165500

3

石子

313067

能源消耗

1

万kW

45

2

万t

8

3

柴油

t

600

项目定员

100

1

技术与管理人员

18

2

生产工人

82

总投资及来源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5669

1.1

建设投资

万元

4728

1.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941

2

投资来源

2.1

资本金

万元

5669

2.2

融资

万元

经济数据

1

达产年营业收入

万元

13450

达产年

2

达产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78

3

达产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1297

4

工业增加值

万元

5

达产年利润总额

万元

1343

6

达产年所得税

万元

1940

7

达产年税后利润

万元

1007

财务评价指标

1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20.62

2

项目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

万元

3101

ic=12%

3

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6.18

4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17.55

5

项目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

万元

2407

ic=10%

6

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7.13

7

总投资收益率

%

15.95

8

累计盈余资金

万元

20704

11

盈亏平衡点

%

40.28

能源消耗指标

1

万元GDP综合能耗(标煤)

t/万元

0.303

2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标煤)

t/万元

0.401

3

综合能耗(标煤)

t

929.57

1.4结论与建议

1.4.1结论

发展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推动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产业政策,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项目建于基础配套条件良好的,环境优越。

市场调查数据表明霸州市及周边县市对预拌混凝土需求量较大,有利于企业经营、发展,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项目采用的工艺设备较为先进,生产工艺为国内目前通用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项目年销售收入可达13450万元,利润总额1343万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竞争力水平分析,项目建成后,企业在该区域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只要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完全能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市场前景看好。

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明显。

1.4.2建议

1、项目承办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2、按基本建设程序精心组织项目管理,推行限额设计,加强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严格控制项目投资。

3、由有资质的单位做好地质勘察,为工程提供基础技术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预拌混凝土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

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建工程材料之一。

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商品混凝土就是指在工厂中生产,并做为商品出售的混凝土。

与现场搅拌混凝土相比,商品混凝土是由专业的生产企业生产,这些企业大多配有先进的生产设备,计量精确,搅拌均匀,质量高。

有完善的质检系统,保证质量。

施工企业购买商品混凝土可以减少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文明施工。

具体规格又分为C15、C20、C25、C30~C80。

2.1.2预拌混凝土发展历程

  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

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

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而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2.1.3预拌混凝土属性

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

为了区分20世纪50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中搅拌混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

但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与国际接轨,仍称其为预拌混凝土,统观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具有建材行业的一般特性。

1、周期性

由于整个建筑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这也相应影响到建材行业,使其具有了季节性,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

2、地域性

由于建材行业受到有效运距的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异较大。

3、投资拉动性

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增长直接受房地产施工及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增长的影响,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和水泥等其它建材产品一样直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这从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历史都可以看到这个因素对行业影响的清晰脉络。

  2.1.4具有规模效应

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保供能力。

 同时由于混凝土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

生产属于简单加工性质,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生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

  区域市场设备产能容易过剩,宜引发价格竞争;

  单一企业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

  由于混凝土行业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进入行业的企业也由其区域、发展状况等而有所不同。

商品混凝土行业进入者情况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如各地建工及市政施工企业;国外专业混凝土公司,如Hanson、Rinker等;商品混凝土上游材料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发展而来,如华新水泥等;房地产开发商(业主)的关系人(表现在发展成熟地区仍不断有新进入企业);有一定资金和行业相关背景的私营业主;有一定资金但没有任何相关行业背景的冒然进入者。

仅以2005年上海企业构成为例,国营企业占总数47.18%;合资企业占总数26.06%;民营企业占总数19.01%;集体企业占总数7.74%。

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逐步由国有转向民营企业。

2.1.5使用商品混凝土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1、企业财务效益

北京、上海、常州、天津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经营统计资料分析表明,与现场搅拌混凝土比较,使用商品混凝土可获得如下经济效益:

⑴建筑施工单位用工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

一般生产商品混凝土0.25工日/m³,全员产值2.5~3.0万元/人•年;现场搅拌0.35工日/m³,产值一般为0.8万元/人•年。

⑵节约原材料:

测算和分析表明,应用商品混凝土可节约水泥8%,砂石12%左右。

⑶促进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

⑷提高混凝土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2、社会经济效益

⑴相关部门获利明显:

统计表明,应用商品混凝土节省了许多单位的费用支出,普遍受到欢迎。

如,节省砂石及中间储料的堆场租用费0.9元/m³,水泥包装袋费用节约1.75元/m³。

现场建材堆放场地租用费等节约2.40元/m³,现场临时水电及设施费4.00元/m³等。

⑵加快施工进度,提前发挥投资效果。

⑶促进水泥工业和混凝土新技术发展及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3、环境效益

当今社会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环保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应用商品混凝土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首先它不需要在现场堆放材料及中转材料,避免了城市的脏、乱、差现象;其次,从根本上消除噪声、粉尘、污水等污染,改善了市民工作、居住环境。

2.1.6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

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如没有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开拓十分艰难。

建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

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1987年建设部印发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明确了发展预拌商品混凝土的方向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1990年国家建设部印发的建〔1994〕490号文《建筑业重点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中,又把推广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首要内容。

“八五”期间,建设部安排国家支持施工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贷款的11亿人民币中,有5亿元之多(不包括企业自筹)用于支持预拌混凝土的发展。

在国家“九五”规划中,又明确要求“九五”期间全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要比“八五”末期翻一番,商品混凝土占现浇混凝土的比重增加到20%。

我国《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到2005年,我国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将力争达到3亿m³,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浇注总量的比例达到20%,其中大中城市要达到5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将积极发展预拌混凝土,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城市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

国家发展商品混凝土政策的力度加大,对我国商品混凝土发展的提速必然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

2004年国家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号令),《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办法》同时还指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

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使用预拌混凝土。

  各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

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设备。

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哈尔滨市、广州市等地区都出台了新的有关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方面的地方政策法规;

  为了更好的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上海、北京等地的混凝土协会都出台了《混凝土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以达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效果。

  124个“禁现”城市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域。

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因此,充分利用闲置生产力,减少资源浪费,保持城市环境,出台地方政策法规,推广预拌商品混凝土,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各地执法力度差别较大。

2、宏观经济及重大项目提供契机

据权威部门的预测,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

到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万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作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它的供需必然受国家基础建设牵制。

随着国家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业逐年提高;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它的供需必然受国家基础建设牵制。

随着国家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业逐年提高;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22010年我国混凝土行业运行概况分析

2010年我国混凝土行业在国家基建投资的大力拉动下,依旧延续2009年的发展势头呈上升态势。

2.2.1产量——9.6亿立方米

2009年在国家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出台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基建投资高潮,今年依旧接续2009年的投资项目有的是续建,有的是的新建,很大程度上拉动了2010年混凝土行业需求,尤其是保障房建设成为拉动2010年混凝土需求的又一增长点;另外,2010年铁路、城际建设里程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高架铁路、公路、城际的施工,也进一步扩大了混凝土市场需求。

综合1-11月份的行业运行情况,预计2010年全国混凝土总产量将达到9.6亿立方米,较2009年预计增长23%。

2.2.2增长率——41%

由于行业自身特性和竞争激烈,我国目前混凝土产能利用率平均仅有41%,虽然与2006年的25%的利用率相比增长幅度很大,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部分区域还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行业期待龙头企业的出现,除西部建设——混凝土行业股市上的一枝独秀之外,国内具有竞争力的混凝土企业却凤毛麟角。

2010年冀东、塔牌、华新、赛马等多家水泥行业巨头开始延伸产业链,进军混凝土行业,对混凝土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来说将无疑是一大利好,大企业集团的介入将会进一步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和竞争的有序化,但这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日子可能会每况愈下,要么接受大企业的整合,要么做大做强;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将促使一些中型企业加快企业发展,提高技术含量,增强人员素质,从而参与到新一轮的行业竞争中,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2.3区域集中度——76%

据对近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的调查中发现,初步推算2010年华东、中南及华北地区将占据中国76%的混凝土量,华东地区尤为突出。

自2006年以来,华东地区连续4年混凝土产量排名全国首位,江苏、上海及浙江商品混凝土的急速发展成为其他省市关注的焦点。

预计2010年华东地区占全国混凝土产量的43%,而西北地区占全国总量的5%,两区域所占份额相差较大;但从同比增速来看,华东地区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该区域城市发展日趋成熟带来的混凝土市场的饱和由此可见一斑。

华北、西北、西南地区混凝土市场正处在上升期,国家区域政策的相继出台,加快了各区域经济建设的步伐,由此带动的混凝土市场的繁荣值得期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结束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个十年,国家又积极推动下一个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新的区域发展有可能缩减我国混凝土行业的东西部地区差异。

2.2.4产品价格——400元/立方米

2010年下半年,由于国家节能减排限电限产政策的影响,多个地区出现“水泥荒”,作为下游的混凝土行业自然也受其牵连,多个地区混凝土价格与年初相比平均涨幅达20~30%,甚至一些价格一直比较稳定的地区,混凝土价格冲破400元/吨,创历史最高价,如:

上海、杭州、太原、济南、青岛、石家庄等地区。

其余部分地区也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情况,甚至部分地区的企业“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不得不下发停产通知,可怜的是还有部分企业无奈按合同供货,即使有“米”也只能亏本销售。

截止目前,华东、中南地区水泥价格仍然高位运行,每吨水泥价格较国庆节前夕平均上涨100元,甚至个别城市较年初出现翻倍上涨,多家混凝土企业只能协同各地主管部门与施工方进行协商,共同承担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2.2.5产品结构调整

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预拌混凝土占整个混凝土产量还是较低。

和世界各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美国预拌混凝土占所使用混凝土产量的84%,瑞典的比例也与此接近,为83%。

紧随其后的为日本、澳大利亚,而中国目前预拌混凝土所占比例只有20%。

随着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中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将有迅猛的提高。

2010年预计将达到40%,实际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

2000~2004商品混凝土年复合增长率为38.38%,2004~2008复合增长率为19.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