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130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自然环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环境.docx

《自然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环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环境.docx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

2、知道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3、认识亚洲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能力目标

1、使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能够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理解地形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

3、能够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4、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初步学会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2、亚洲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河流。

3、亚洲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亚洲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3、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分析亚洲气候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亚洲地形图、亚洲气候类型图。

2、自制投影片、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共有7个大洲,哪位同学能把这7个大洲说出来?

我们伟大的祖国位于其中的哪个大洲?

(教师一边转动地球仪,一边与同学共同说出)

方法二: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在哪一洲吗?

你知道陆地最低点死海位于哪一大洲吗?

所有这些答案都在亚洲,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亚洲。

问:

亚洲的全称是……

答:

方法三:

同学们,我们提到亚洲的时候你能想到什么?

让同学充分发言,并把学生所说到的有关亚洲的事物都写在黑板上,充分鼓励学生讲出课外丰富的知识,最后可以总结:

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有关亚洲的事情,可还有不少事情是大家不知道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大家不知道的有关亚洲的知识。

板书:

第一节自然环境

[讲授新课]

课件:

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

提问:

在东西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南北半球中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学生回答)

课件:

亚洲的范围图。

在图上找出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并完成下表:

(同学回答)

教师:

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亚洲濒临的海洋,并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什么方位。

(学生回答时会漏掉大西洋,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亚洲西面濒临的地中海和黑海,让学生明白亚洲除北面临北冰洋、东面临太平洋、南面临印度洋外,西面还临大西洋,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训练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纸,上面有按同一比例尺绘制的七大洲轮廓图,并标有各大洲的面积以及最南、最北的大致纬度。

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或量出)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的,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并讨论:

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看哪组最先完成。

(设计该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归纳的能力)

板书:

一、世界第一大洲

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大

教师:

由于亚洲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又把它分成几块区域。

课件:

亚洲地理分区图,并显示问题: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

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地区?

这一地区还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4、在图上找出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并说出它们所在的区域。

(这几个国家都是所在区域重要的国家,或是世界热点地区)

(学生回答后,教师需给学生指出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但不过多解释)

课件:

亚洲地形图

活动:

1、看分层设色地形图,注意海拔5000米以上,3000~5000米,以及200米以下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然后找出这几种颜色分别在图中的哪些区域。

2、讨论:

从图中可以得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

3、在教材图6、5中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指出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体会亚洲地势的特点。

(教材P5第1题)

(通过读图、讨论、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板书:

二、地形地势:

中部高、四周低

课件:

亚洲地形图。

(点击鼠标,把30°N用红色标出来)

教师:

如果我们沿着30°N纬线把亚洲切开,看到的地形剖面图会是下面的哪一幅呢?

(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

沿30°N把亚洲分为两部分,其中30°N以北的一部分变为立体图并竖立起来,得到地形剖面图,让学生体会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

教师:

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亚洲这样一种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

对,按常理亚洲的河流大多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流向四周的海洋。

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活动:

1、读图6、5,在图中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看看它们发源的地方以及注入的海洋。

(教材P6第3题)

2、显示亚洲地形图,请一位同学把上述河流一一在大屏幕上指出,并说出它们流入的海洋。

(教师略作归纳)

板书:

三、河流:

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活动:

阅读教材P5的“阅读材料”,并从图6、5中把这些地名找出来,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快。

(教师需告诉学生死海的位置)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的自然环境,介绍了如下内容。

(以问题方式用大屏幕显示,教师读,学生说答案)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哪个半球?

在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2、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它们与亚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3、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4、亚洲内部共分为哪几个区域?

这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5、中国在哪一区?

哈萨克斯坦、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呢?

6、亚洲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7、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影响怎样分布?

学生随屏幕作答后,教师给予评价,并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

[反馈练习]

1、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B、俄罗斯C、哈萨克斯坦D、沙特阿拉伯

2、东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韩国B、日本C、朝鲜D、蒙古

3、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柬埔寨B、越南C、新加坡D、印尼

4、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

A、红河平原B、关东平原

C、湄公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下列国家跨赤道的是()

A、新加坡B、马尔代夫C、斯里兰卡D、印度尼西亚

6、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是我国的()

A、元江B、怒江C、澜沧江D、雅鲁藏布江

7、阿姆河和锡尔河都是内流河,它们同时流入()

A、里海B、黑海C、巴尔喀什湖D、咸海

8、亚欧两洲的分界线通过下列哪个湖泊()

A、死海B、贝加尔湖C、青海湖D、里海

9、按图中序号填地理名称:

湖泊:

①,②。

国家:

③,④,⑤,⑥,

⑦,⑧,⑨,⑩,

10、填图:

(1)、海:

①,②,③。

(2)、运河、湖泊:

④,⑧。

(3)、海峡:

⑤,⑥,⑦。

参考答案:

1、A2、D3、D4、C5、BD6、D7、D8、D

9、里海咸海中国阿富汗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10、

(1)地中海黑海波斯湾

(2)苏伊士运河里海

(3)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

●板书设计

设计1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世界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长

二、地形地势:

中部高、四周低

三、河流:

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设计2

●活动与探究

〔课件画面:

亚洲地形图——(特写)西亚和南亚次大陆——北纬20°N(闪烁)——剖面——剖面图……〕

下图是沿20°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看图填写以下空格:

①是高原;②是山脉;③是高原;④是山脉;⑤是山脉,在(国家)境内;⑥是江,在我国境内称;⑦是河,濒临该河的首都有、;⑧是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自然环境的前两部分,大家还记得学了哪些内容吗?

(同学回答)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叙述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亚洲地形地势有何特点?

(配合展示课件相应内容)

(同学回答)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方法二:

我们在上册学习了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以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那么大家还记得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吗?

(同学回答)

我们这节课就依着这四大因素来分析亚洲复杂的气候类型。

板书:

亚洲复杂的气候

[讲授新课]

课件:

投影图6、2亚洲的范围。

(范围特写,镜头再现)

教师:

我们一起来看亚洲的纬度位置,并请一位同学说出亚洲兼跨的纬度。

(学生回答。

可能出现不太准确或表述不明的情况,教师帮其指正,并与学生共同得出:

10°S~70°N附近)

课件:

原始五带划分图,并让学生指出亚洲所跨的温度带。

同学回答: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

教师:

可见热带类的气候、温带类的气候、寒带类的气候在亚洲都可以找到。

板书:

跨寒、温、热三带

教师:

同学们还记得各个温度带都有哪些气候类型吗?

(同学回答)

课件:

投影到大屏幕上(各气候类型自然景观图)

活动:

读图6、10回答:

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两地的气温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温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同学回答:

雅库茨克气温变化大,最低温在-40℃,最高温不超过10℃,而孟买全年气温变化不大,各月均在20℃以上。

雅库茨克在寒带,孟买在热带,形成二者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课件:

再次投影图6、2,让同学指出亚洲东、北、南三面濒临的大洋及东、北、南三面的气候类型。

(同学回答)

教师:

亚洲三面临洋,一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各地海陆位置不同。

近海而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就多,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就少;近海而受不到海洋吹拂的地区,降水也少。

因此,更加剧了气候的多样性。

板书:

海陆位置不同加剧其复杂性

活动:

读图6、10,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降水状况,分析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同学回答:

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的省会,其全年降水变化大且集中在夏季;乌兰巴托是蒙古国首都,其全年降水变化不大且各月降水都少,形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海陆位置不同。

二者基本位于同纬度,但哈尔滨离海洋较近,能受到海洋上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乌兰巴托深居亚欧大陆内陆,得到的海洋水汽少,所以全年降水很少。

课件:

投影6、9亚洲的气候类型

教师:

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图并回答:

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

(同学回答)

课件:

投影更正

活动:

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哪种?

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同学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

可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气候知识和图6、10中乌兰巴托和雅库茨克的图为例来总结。

同学讨论后得出结论:

活动:

看看30°N附近地区的气候,回答:

1、30°N附近的大陆东岸,是什么气候类型?

同学回答:

亚热带季风气候。

2、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呢?

同学回答:

有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同纬度的青藏高原是什么气候?

同学回答:

高山高寒气候。

教师:

可见,海陆位置不同,气候类型不同,同样,地形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板书:

受地形影响,出现了高原山地气候

教师: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同学们看图,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齐全。

那么你们知道季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同学讨论)

教师:

东亚季风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

东亚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而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

冬季,亚洲大陆北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气温很低,成为高气压中心;太平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偏北风,也就是冬季风。

冬季风的风力强劲,影响范围较大。

受其影响,东亚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

夏季,亚洲内陆气温升高很快,气压降低,太平洋上气温升高较慢,气压相对较高。

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夏季风盛行时,东亚东部近海地区降水丰沛,往西北内陆去,雨量逐渐减少。

活动:

对比三幅不同类型的季风气候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同学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大屏幕投影

课件:

教师:

季风气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同学回答,教师补充)

教师:

雨热同期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时对热量和水分的要求。

但夏季风有的年份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雨水就不足,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雨水就过多,容易造成水灾。

[课堂小结]

投影板书设计,进一步强调亚洲复杂的气候。

第一节知识要点与检测

[反馈练习]

1、东亚是世界著名的季风区。

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气温,气压,风从吹向,冬季则相反。

2、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气候,那里终年高温,植物茂盛。

3、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气候,这里一年分为季和季。

4、南亚属热带气候,每年6~9月盛行风,为季,10月至次年5月,盛行风,为季。

5、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为气候,沙漠广布。

6、读图分析:

(1)日本的气候,北部为,南部为。

(2)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夏季较,降水较。

(3)分析图,简答日本降水比较丰富的原因。

7、比较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的差异:

季节

时间

风向

降水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雨季

旱季

参考答案:

1、快高低海洋陆地

2、热带雨林多雨

3、热带季风旱雨

4、季风西南雨东北旱

5、温带大陆性

6、

(1)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温暖凉爽丰富(3)夏季,从太平洋吹来的夏季风,掠过暖流,给太平洋沿岸带来大量降水;冬季,从亚洲大陆吹来的冬季风,掠过日本海和暖流,给日本海沿岸带来大量降水;春夏之间的梅雨和夏秋之间的台风,也给日本带来大量降水。

7、

季节

时间

风向

降水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雨季

每年6~9月

西南季风

丰沛

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或风力过强,雨水过多,形成涝灾;风力弱,降水少,造成旱灾

旱季

10月~次年5月

东北季风

很少

给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尤其是3~5月,气候干热)

●板书设计

亚洲复杂的气候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

读图6、12,并与图6、9作比较,说明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

(提示:

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一步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备课资料

冬季风: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气温很低,形成高气压中心;相反,太平洋上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气压中心吹向太平洋,形成偏北风,即冬季风。

夏季风: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亚洲内陆气温升高很快,气压降低;太平洋上气温升高较慢,气压高,于是暖湿的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形成偏南风,即夏季风。

雨季:

每年降水较为集中的时期称雨季。

一般雨季前后都有较为明显的干燥期。

乞拉朋齐:

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山区小镇。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面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常形成大量地形雨。

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之一。

中亚的河湖与当地气候有什么关系?

中亚境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也多为内流湖。

如中亚西濒世界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其中部有咸海等。

主要因为中亚深居内陆,年降水量稀少,境内大部分地区为干旱、半干旱气候。

一、亚洲季风漫谈

由于海陆分布及其热力差异的影响,使盛行风随季节而变化的风,称为季风。

它会使天气发生明显的变化。

由于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且面临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热力差异非常明显。

亚洲大陆及其邻近海洋的海陆分布形势,以及高空行星风系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形成了亚洲特有的季风气候。

亚洲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起俄罗斯远东滨海区,经日本、朝鲜、中国105°E以东地区,至东南亚、南亚等。

根据季风所在位置可分为东亚季风、东南亚季风、南亚季风。

(一)季风的形成

1、海陆热力差异是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冬季,大陆上是高压冷源,海洋上是低压热源,使得气压分布、热量分布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变化。

气压和热量的分布特点是:

在北半球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系统或冷暖中心,呈带状分布,且高低气压的分界线大致都是以海岸线为界,而气压中心形成以后,又反过来影响冷热源的分布。

海陆热力差异主要表现在:

海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透射率不同,海陆的热容量不同,传热方式和热量分配方式不同。

海陆表面热量状况的差异是形成大气运动及其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活动中心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产生和维持了季风现象,加强了大气南北输送;另一方面,说明季风的作用不仅限于低层,而是整个对流层的大规模现象。

2、青藏高原对东亚季风形成的重要作用。

(1)青藏高原的机械作用

由于青藏高原面积很大,且海拔高度平均在4000米以上,因此,它对气流的东西移动有加强、抑制、分支作用。

①青藏高原对季风的加强作用

由于青藏高原东侧的山都近于南北排列,有利于东部平原上冬、夏季风的南北方向冷暖平流的加强,同时,东亚季风都比同纬度季风强,造成这一地区各气象要素的年较差特别大。

②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

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直接侵袭,在印度—缅甸一带,即使在隆冬都比其他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的温度较高,气压也相对较低;而在夏季,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很难逾越青藏高原进入西北地区,因而这里气候十分干燥。

③青藏高原对东亚冬、夏季风的分支作用

夏季当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向北推进时,分为两支,一支沿喜马拉雅山作气旋型弯曲变为东风,维持印度半岛北部的低压;另一支沿横断山脉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给我国源源不断送来水汽,成为影响我国的西南季风。

(2)青藏高原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青藏高原由于终年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为多,又因为高原陆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比上覆空气强得多,因而高原陆面对其上空大气加热程度也比自由大气大得多,从而使高原主体冬为冷源,夏为热源。

冬季时高原上气流的下沉运动,加强了大陆高压的稳定程度;夏季时,高原气流垂直上升运动很大,使大陆的夏季风在东部平原地区更为活跃。

这样,青藏高原不仅加强了冬夏季风的交替,也扩大了夏季风的活动区域。

南亚季风主要是由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但也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如印度季风,冬季行星风带南移,赤道低压移到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南亚南部的东北风成为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时,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气压移到北半球,再加上大陆热力因子作用,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气压梯度由南向北,再加上南来气流跨越赤道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成为南亚的夏季风,即西南季风。

(二)季风的特征

南亚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冬季风为东北风,夏季风为西南风,且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东亚季风主要表现在盛行风向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且随着风向的改变也形成不同的天气和气候。

冬季亚洲大陆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盘踞,高压前缘的偏北风成为亚洲东部的冬季风。

由于各地所处高压位置的不同,各地冬季风并不完全相同。

由北而南,依次为西北风、北风、东北风。

由于蒙古高压和西伯利亚高压比较强大,由陆向海,气压梯度大,风力强。

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所控制,同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因此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就成为东亚的夏季风。

(三)季风的活动范围

1、季风的来源

南亚夏季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气流,即热带季风。

冬季风是大陆冷高压前缘的东北气流。

而东亚的季风主要有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之分。

东南季风主要来自北太平洋,西南季风主要来自赤道地区的印度洋上,冬季风则源于西伯利亚的冷高压。

2、季风的活动过程

南亚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季风(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西南季风。

此时,印度半岛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对西南季风有强烈的吸引力,加剧了西南季风的程度。

然后自东南向西北部延伸,速度比较快。

从5月末到6月初在印度南部开始,到7月中旬影响到印度全境。

而东亚的夏季风来临却是渐进的,一般在3月中旬影响我国华南,但一直到7月下旬才到达夏季风的北界,为时约4个月;同时我国夏季风在前进的过程中有两次急进,一次是长江流域梅雨期,一次是华北雨季时。

这时华南地区盛行东南季风。

随着冬季风的建立,夏季风的撤退较为突然。

(四)季风气候的特点

南亚的夏季风强于冬季风,风速约大两倍。

夏季降水来自两支气流,一支由阿拉伯海到印度西海岸进入印度,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另一支由孟加拉湾北上到喜马拉雅山后向西北,故降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东南亚受西南季风、东北信风的影响,全年温度较高,温度年变化小,但各地降水量的差别大。

东亚夏季是雨季,夏季风来源有三支,一支是从非洲东部、南半球高压北侧跨赤道转向的偏西南气流;一支是从澳大利亚北部跨过赤道影响到华南地区的气流;还有一支是西太平洋上副高南部的一支,是我国盛行的东南季风。

每年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风期间,雨带在5月从华南北移,6月到日本、华中,7月上旬到达黄淮流域、日本中部,7月中旬到达华北、朝鲜、日本北部,8月、9月初迅速南撤。

二、北美和亚欧大陆的气候比较

(一)北美大陆气候是亚欧大陆气候的“缩影”

1、气候特点

(1)大陆性都比较显著,只是北美大陆性弱于亚欧大陆。

北美1月份3/4的地区平均气温低于0℃,七月份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高于20℃,气温年较差约为50℃,而亚洲气温年较差达65℃。

(2)气候类型构成都复杂多样——“齐全”。

(3)气候类型排列在高纬处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在中纬处具有东、中、西气候类型对比特色。

(4)都具有寒潮、台风(飓风)等灾害性天气。

2、原因

(1)具有相似的纬度位置

北美大陆大致在7°12′N~71°59′N之间;亚欧大陆大致在1°17′N~71°08′N之间。

两大陆南北延伸都很广,几乎穿越了北半球的所有气候带,地面受热状况有很大差异,这是决定了气候类型多样性的基本因素。

(2)雷同的海陆位置

北美大陆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北美、亚欧大陆都北靠北冰洋。

(3)相仿的洋流配置

流经北美大陆东岸的墨西哥湾暖流流到40°N附近,和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汇合后折而向东,且呈扇形展开,称北大西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大部分通过不列颠群岛与冰岛之间,继续向东北流入挪威甚至北冰洋,小部分在接近伊比利亚半岛时,向南沿欧非海岸南下,形成微弱的加那利寒流。

流经亚欧大陆东岸发源于白令海区的千岛寒流,受极地东风影响,向西流动至大陆沿岸,沿堪察加半岛南下,寒流至日本本州岛,东北海域与南来的日本暖流会合,在西风吹送下向东流去,形成北太平洋暖流。

它的一部分至北美大陆西岸南下成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则向北流回到极地海区。

(4)相像的气压场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