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276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docx

山东淄博实验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模块检测历史

山东淄博实验2019高三ⅱ人教新资料二轮11月模块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

1、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那么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米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为此,当时苏俄政府()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D、取消义务交售制

3、19世纪90年代,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

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说明〔〕

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B.外国资本主义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D.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2017年东北三校联考27题〕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

讲座的题目包括了:

《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光荣革命B、工业革命

C、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D、经济危机的出现

5、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向西方学习”的艰难探索。

中国近代化的实践探索始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2018年4月上海市普陀区高三调研〕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②圈地运动的开展③机器工厂的出现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2017年3月东北三校联考31题〕列宁说: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根“拐杖”所起的作用是〔〕

A、赢得了一战胜利B、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C、巩固了工农联盟D、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8、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依据,如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9、2017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大地震后,国际社会纷纷向中国伸出援手。

5月2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映秀镇对温家宝总理说,国际社会同中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

国际社会的善举主要是基于

①社会全球化也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②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

③中国是联合国重要的成员国④这次地震使中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10、〔2018年5月泉州一中高三最后模拟22题〕古语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古人还将饮食的“色、香、味、型”与治国相融合。

新中国成立后有人研究饮食文化时认为:

20世纪“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

”以下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改革开放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罗斯福新政期间,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起到的作用是

A、恢复银行信誉B、规定生产规模

C、增加就业、剌激消费D、稳定农产品价格

12、〔2018年5月北京市顺义区二模19题〕从旧式婚礼〔图6〕与新式文明婚礼〔图7〕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①服饰的变化②发式的变化③礼仪的变化④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2018年1月龙岩市质检16题〕2017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①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②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③有效保障了中国的经济安全④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2018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国民收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阅读1850—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对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年份

1850年

1887年

1914年

1936年

1949年

人口数〔千人〕

414699

377636

455243

510789

541670

人均收入〔元〕

43、8

35、9

41、22

50、51

34、98

A、1850—1887年人均收入降低与西方侵略、太平天国运动有关

B、1887—1914年人均收入增加与义和团运动抵制外国侵略有关

C、1914—1936年人均收入增加与民国成立、一战爆发有关

D、1936—1949年人均收入降低与日军侵华、官僚资本膨胀有关

15、列宁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一文中说: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并认为,“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是可笑的。

”以下那一政策表达了列宁的以上主张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土地法令》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2018年3月厦门市质检〕图2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股份票证。

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证明中国已成为市场化国家

C、说明中国出现招商引资的股份制经营方式

D、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活跃

17、右图是中国近代某企业的一张火柴商标,其设计最能反映

A、抵制日货

B、“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

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D、轻工业发展较快

18、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背景是〔〕

A.东欧剧变B.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C.苏联解体D.经济全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19、新华网公布“西方镜头下的1850年中国”29幅图,再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场景。

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贵族乘火车出行B、传统纺织缝纫场景

C、军队在训练拉弓射箭D、官员按等级就座

20、(2018年11月河南信阳市高三调研29题)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

国际舞台上表达这一声音的历史事件有

①1945年雅尔塔体系的建立②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

③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④1967年欧共体成立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21、〔2018年2月信阳市二模19题〕20世纪初,中国部分地区出现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牧垦殖企业……1912—1919年,中国的农垦公司达100家,总额为1245万元。

这反映了

A、农村资本主义经济较快发展B、平均地权在农村得到普遍实施

C、农村封建自然经济基本瓦解D、外国资本主义加紧对农村掠夺

22、〔2018年1月日照市期末23题〕右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

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

①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②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④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2017年12月福建四地六校17题〕1931年7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一那么《征求如意郎君》的征婚启事:

“【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假设庄严,亲之甚和蔼;【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三】高尚的人格;【四】风姿潇洒,身体壮健。

精神饱满,服饰洁朴;【五】对于女子的情爱,专而不滥。

诚而不欺;六、经济有相当的独立;七、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八、有创造的精神,有保守的能力。

”这些内容说明当时

出现男女平等的思潮②女性勇于公布自己的折偶标准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受到了挑战④婚姻习俗已得到彻底变革

A.

②③B.

③④C.②③④D.

②④

24、以下关于民族资本主义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薄弱,已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D.与封建经济相比,处于绝对劣势

25、〔2018年1月黑龙江会考11题〕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那么强,少机器那么弱”。

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

其标志是

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D、鸦片战争

【二】非选择题

26、〔2017年1月常德市质检27题〕〔12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

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

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

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

工业增速超英赶美

“二五”〔1958-1962〕:

大跃进大倒退

“六五”〔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七五”〔1986-1990〕:

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

邓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九五”〔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着陆

“十五”〔2001-2005〕:

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十一五”〔2006-2018〕: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材料二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

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回答:

〔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工业增速”?

〔2分〕

〔2〕各举一例说明在“六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

“八五”计划期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心从此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3分〕

〔4〕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认识?

〔3分〕

27、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列宁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有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就越尖锐。

——《世界历史》杂志

请回答

(1)列宁的话说明了什么?

为此列宁进行了哪些经济方面的探索?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什么特点?

(3)斯大林在材料二中提出的经济观点,在实践中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28、历史照片和第一手的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

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

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

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

请回答

(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

(3)从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政府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

(4)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为什么?

29、〔2017年1月宁夏会考23题〕材料一:

材料二:

蒸汽机成为一切生产部门万能的原动力。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摘编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经济领域的哪一次重大变革?

〔2分〕这场变革首先开始于哪一工业部门?

〔2分〕

〔2〕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这场变革中各工业部门之间是怎样互相推动的?

〔6分〕

30、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材料三今那么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那么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那么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那么强,少机器那么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的图片,可知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习俗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②选项,前半部分正确,属于其积极意义,但是后半部分与当时阶段特征不符合,因为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还不可能做到与外企合作生产。

所以选C。

2、B      

解析:

材料反映了苏俄政府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

3、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资本主义遭受封建衙门的勒索和迫害。

4、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正是因为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因此才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5、A      6、A      

解析:

此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

③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排除含③的选项。

7、C      

解析:

此题考查新经济政策,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

俄国于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排除A。

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斯大林时期的成就,排除B、D。

从材料看,列宁这个言论应该发表在俄国经济由严重破坏到开始恢复之时,也就是在新经济政策实行之时,新经济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巩固了工农联盟。

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

8、C      

解析:

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表达了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可以相互借鉴,也给我国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9、A      

解析:

不能因为中国是联合国重要的成员国,其它国家有困难是即使不是联合国的

重要成员也能获得他国的帮助。

10、A      11、C      12、D      

解析:

从图片看,西装出现,说明①正确;图片人物已经剪辨,说明②正确;出现西式婚礼,说明③正确;从图片女人的脚看,④正确。

13、D      14、B      

解析:

此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1887—1914的提高应该与该时期社会上实业救国、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和辛亥革命有关。

15、B      

解析:

题干表达了当时列宁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的想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对这一主张的实践,而“新经济政策”却是对这一主张的修正。

16、C      

解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时间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因此A不符合“光绪十七年”。

中国受到西方列强侵略,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B错误。

中国此时还未出现证券市场,因此D错误。

17、B      

解析:

商标中的“振兴国货挽回利权”,反映了爱国精神。

18、B      

解析:

注意题干的关键词“国内背景”,ACD三项都属于国外方面。

19、A      20、C      

解析:

此题考查欧洲的联合。

欧共体的形成就是提下戴高乐的话的表达。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不是美国的欧洲,表达的是欧洲的联合自强政策,故②④正确。

①③那么表达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

答案为C。

21、A      22、B      23、A      24、B      

解析:

此题为逆向选择题,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由于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薄弱,一直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5、A      

【二】非选择题

26、

(1)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2分)

(2)新进展:

对内改革: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答具体措施亦可)(三者只需举一例即可)(1分)

对外开放: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两者只需举一例)(1分)

转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分)

(3)三个节奏: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1分)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分)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

(3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7、

(1)说明: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一切权力集中于党;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3)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能够集中一切力量解决重大问题,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如实现工业化,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但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长期僵化的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28、

(1)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工人罢工,社会矛盾激化。

(2)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危机波及美国经济各领域。

(3)罗斯福政府要对经济实行全面国家干预,改变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

4)不能。

因为新政仅仅是一种政策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9、

(1)工业革命。

(2分)棉纺织业。

(2分)

(2)棉纺织机械的改进,推动了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又为棉纺织等工业领域和交通运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6分)

30、

(1)着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长袍马褂开始变为西装、中山装;剪去辫子;传统婚姻习俗开始改变。

(2)简化婚礼仪式;实行婚姻自由、自主;男女平等。

(3)受西方民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近代中外交往的需要;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些传统习俗不适合近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