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只有一个地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291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只有一个地球.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只有一个地球.docx

13只有一个地球

《13、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13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

阅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球是全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经济发展的各种需要,都要从地球上索到。

2、使学生知道地球只有一个,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发展爱护地球,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3、使学生知道确定“地球日”是为了宣传和呼吁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

学习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等地球。

教学准备

教具1、放大课文一、二幅插图。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CAI课件。

学具 参考资料

教学时间

3课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一、谈话导入

1、导入新课

 师问:

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来自哪里?

(引导学生回答)

 2、师:

同学们刚才讲得很多,我们人类的生活、生存离不开地球。

地球是我们共有家园。

今天,我们一起来爱护我们共有家园——一地球。

(板书课题)

 

学生根据积累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引入文本教学

自主

学习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从哪些方面讲述了地球?

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回答,梳理文本

在初读中理清文章结构

二、讲述第一部分:

共有的家园

让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思考:

你认为目前地球的负担如何?

等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后,教师出示放大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

(1)使用这些家庭用具、机器和车辆,各需要什么能源?

(学生回答)

(2)如果能源短缺,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交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第二幅插图,让学生看图回答: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

根据你所调查的事实,具体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

教师出示投影片:

滥伐森林,学生看投影听录音“滥伐森林的恶果”。

 学生谈听后感受。

鼓励学生从滥伐森林、滥垦草原、滥捕野生动物、狂采滥挖矿产等现象广泛地谈认识,增强责任意识。

 出示CAI课件,讨论A、人类能否移居?

 B、移居星球,一万年后还会有何危机?

   引导学生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板书相关内容)

   学习二、三部分,让学生明白“地球日”的意义,知道怎样爱护地球。

 学生自读课文“地球日”这一部分。

思考后回答:

 

(1)“地球日”是哪一天?

(学生回答)

 

(2)确定“地球日”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

看插图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

 

学生自读课文

 

在观察和理解中明白能源短缺的危害性

 

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明白怎样保护地球

达标

检测

三、本课小结

 1、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样爱护地球?

 2、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上结。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结束教学。

集思广益,怎样爱护地球

让学生用各种形式来爱护地球

 

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13、只有一个地球

课型

新授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材料的巧妙组合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珍爱地球,善待地球。

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准备

学习时间:

3课时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素材

学生活动

导入环节

 一、复习导入

二、整体分析,点拨升华

   1.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地球的可爱?

   2.地球的可爱仅仅是因为它的外表美吗?

(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3.理解了课文相信大家会读的更好。

(学生读课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他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我们的心中,他永远都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

   5.在我们的眼里,地球是那样的坚固。

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6.我们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她却依然在遭受着破坏。

   

7.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资料。

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课件展示:

    被染成红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着人们丢弃的垃圾;满是泥沙的浑浊的河流;被砍光树干后留下的树桩,人们正在整理砍伐下来的木材;被无情猎杀的藏羚羊;黑烟侵蚀着蔚蓝的天空,空气令人窒息;人们日夜不停的滥挖矿山……;

 

(1)地球的渺小。

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

    

(2)资源有限。

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

    (3)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4)完成填空:

      地球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地下埋藏的(   ),如果人们没有节制的开采,最多开采二三百年就没有了。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  )、(   )、大气资源,由于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如果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就会造成一系列(   )。

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

 

学生读课文

 

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

(生说)

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

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8.地球这个孕育着亿万生灵的神奇母亲,我们只有保护她。

那是因为——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9.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但我们可亲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

  看到我们的地球母亲所遭受的灾难,我们能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

(生说)

(课件展示:

科学家已经证明,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学生齐读。

)有什么不对吗?

学生找出问题,少了“至少”二字。

学生对比着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说)

展示环节

四、投影出示:

  

(1)文中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

他们有什么不同?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3)这些破坏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3、填空(进行拓展训练。

  

(一类是不能够再生的,一类是能够再生的。

(一类是不加节制地开采有限资源,二是随意毁坏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滥用化学品,使它们不能再生。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检查小组的讨论记录。

学生练习。

水资源(可以再生的)

排放各种废水、废物。

(不能够再生),我们要保护资源。

还会使人害病,鱼类灭绝。

带来严重的威胁。

 

《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课时

课题

14*鹿和狼的故事

课型

略读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诵读,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学习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

学具 工具书语文课本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

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

 2、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

板书:

鹿

 过渡:

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

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

鹿和狼的故事

 

学生根据词语回答

 

根据学生的感知,积累来说说对鹿和狼的不同印象,迅速让学生走进文本

二、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个什么故事?

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同桌分段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批划

学生合作读书

 

让学生分组,自主合作探究文本

四、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

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

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

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

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

指名读句子:

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五、体会课文中心

1、为什么鹿会“饿”、“痛”直至从10万只只剩下8千只?

2、这是“狼”的错吗?

“狼”难到就该杀吗?

3、狼倒在猎枪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你知道它想说什么话吗?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边读边批注感受

 

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感悟本文告知的道理

 

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朗读中感悟

五、作业。

写一写读了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写从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写知道的类似事例。

并请你给凯巴伯森林设计一块警示牌。

  

学生练笔

通过练笔进一步明白本文的道理。

14*鹿和狼的故事

    杀狼->鹿繁殖->吃光植物->鹿群病死或饿死    

不杀狼->狼吃病鹿->维护鹿群稳定->鹿健康繁殖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42课时

课题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课型

新授课

1、、学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学习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准备

制作课件,收集资料。

学习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素材

学生活动

导入环节

一、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

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

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

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

(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片。

课文内容。

欣赏图片

 

生齐读课题。

 

理解课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自主学习

三、梳理内容,定位“神圣”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2、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课文内容

 

读、画语段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

三、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抓住“圣洁”,理解内容。

(2)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想象。

(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第1、2自然段。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

自由读第3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句子

(1)

①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

(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句子

(2)

①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②交流朗读的感受。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

 

“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习作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班级交流。

展示环节

四、投入感情,诵读“神圣”

1、引读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提示语:

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学生不必回答,随即引导全班齐读课文前三自然段。

2、各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前三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同学背诵下来。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  

小组内交流

 

班级交流展示。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

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43课时

课题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课型

新授课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学习重、难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准备

制作课件,收集资料。

学习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素材

学生活动

导入环节

一、读“神圣”,回想画面

引读第1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第2、3自然段。

西雅图的美丽风光图片。

课文内容。

欣赏图片

生齐读课文语段。

 

二、悟“神圣”,探究段落

自由读文章第3~7自然段,从文章里找一找相关的语句。

多读读这些句子,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感受和体会。

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句子:

①交流感受。

(河水对我们很重要)

②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地善待河水?

读第4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

①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空气对生命很重要)

②说说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

文章里哪些句子可以体味到这种独特的味道?

(读第5自然段)

③为什么说要照管好它?

重点理解“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6、7自然段。

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因为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

 

(1)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

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2)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3)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

自个认读生字

小组检查过关。

读、画语段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班级交流。

 

合作探究

三、明“神圣”,凝聚情感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重点理解“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1)文章第3自然段不是强调大地是我们的一部分吗,为什么说“大地不属于人类”?

(2)为什么说“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前面不是强调“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吗?

(因为大地拥有着各种有利于生命成长的物质,人类的生命才能得以繁衍、成长、延续)

(3)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巧拓展,提升认识

读课后“选做题”,根据课前了解的情况,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因为我们深爱着这片土地,因此为了子孙后代,你们需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因为谁也没有拥有大地的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

课后习题

学生探讨感悟。

 

写发现和感受

展示环节

五、读全文,背诵语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照管好空气

照顾好动物

(保护环境,珍爱家园)

 

《16*青山不老》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45课时

课题

16*青山不老

课型

略读

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学习重、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教具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

学具 工具书教科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

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交流感受

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严重状态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自学情况,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边读边批划

 

给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时间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

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

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学生批划

 

学生交流感受

 

学生讨论创造奇迹的环境

 

 

在批注中感受老人的不平凡

 

在交流中感受老人“青山不老”的高尚品质

 

重点理解句子深刻的内涵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

你想对老农说什么?

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积累语段

交流感受

通过交流来学习老人无私奉献,锲而不舍的高尚品质

       16*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口语交际*习作四》导学案

授课时间:

月日总第46课时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四

课型

习作

学习目标

1.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2.通过建议书的形式表达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能有真情实感地写一份建议书

教学准备

教具教参

学具 通过书本、杂志及走访了解现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并作好相关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

(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

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课文

唤起学生对单元课文的整体回忆,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

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学生自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

通过阅读学习提示,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 组内交流讨论

(一):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1.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

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2.进行组内交流。

  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四、组内交流讨论

(二):

“怎样珍惜资源”

1.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2.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3.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五、习作:

明确要求,交流建议

 1.学生自己读题,明确要求。

 2.建议书内容是什么?

(针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不良现象,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建议。

 3.书中告诉我们写建议书有哪些步骤?

 4.针对刚才同学们说的那些现象,你有什么建议?

有什么好的办法?

提出来大家交流。

 5.咱们来看一下几篇例文:

学生快速读文章。

大家看了这几篇文章,觉得对写建议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引导学生着重从格式上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精点子”的评比,着眼现实,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积极的意义。

写建议书的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