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4336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凝聚人心 发展彰显特色定稿.docx

文化凝聚人心发展彰显特色定稿

文化凝聚人心发展彰显特色

什邡市禾丰小学李书

什邡市禾丰小学始建于1904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学校由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辽宁方大集团、浙江华立集团等9家爱心单位捐资重建。

学校占地28亩,建筑面积5470平方米。

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500余人,教职工55人。

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44人,各级骨干、学科带头人15人,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25人。

学校坐落在水乡禾丰白鱼河畔,是一所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的全日制小学。

风景优美、绿草如茵,学校处处洋溢着一种自然之美、蓬勃之美、运动之美、书香之美。

学校先后获得“什邡市美术教育特色学校”“什邡市书法教育特色学校”“什邡市校风示范学校”“什邡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德阳市书法教育优秀学校”“什邡市素质教育优良级学校”“德阳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殊荣。

今年10月即将接受德阳市艺术特色学校、四川省禁毒教育示范学校的验收;学校正在创建德阳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和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一、和爱文化办学理念深入人心

经过多年的积淀,禾丰小学提出了“和生万物爱满天下”的办学理念,“和生万物”出自《国语·郑语》,包含着承认差别、尊重个性、各美其美、各雅其雅,充分激发个体创造力,并形成强大合力的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我们赋予其从爱己(小天下)做起,推及他人(中天下),从而爱整个社会乃至宇宙(大天下)的大爱思想。

学校力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校师生诵读经典诗文,引进古诗文吟诵,制作了对外宣传手册《和生万物爱满天下》,创作了禾丰小学第一首校歌《我是我的榜样》。

“和雅书苑”“和慧文学社”“和乐陶”等学生社团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乡村素质教育“和爱”品牌。

作为“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理事单位”,我们学校也正在打造“三陶特色”学校,三陶是指:

陶念: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的教育追求,禾丰小学用“爱满天下”作为办学理念,营造爱心校园,也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诠释着爱字,老师们秉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思想;陶师:

学校有一大批像陶行知一样爱生敬业的好老师,大家不计较名利,抛下城市的喧嚣,选择在农村小学乐业奉献;陶艺:

是指以学校陶艺兴趣小组为代表的蓬勃向上的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在禾丰小学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校本研修新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斯腾豪斯说:

教师即研究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开发。

近三年来,我校在校本研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实效。

在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专业品质、专业情感和专业精神,落实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上,构建了校本研修新模式。

具体为:

以校园文化为校本研修的土壤,催生教师专业精神;以管理制度为校本研修的保障,确保教师专业进步;以人文关怀为校本研修的动力,提高教师积极性;以建立学习共同体为校本研修的核心,注入生命成长正能量;以量身定制为校本研修的特色,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我校以“和生万物,爱满天下”为办学理念,以践行素质教育,构建“和爱”校园为办学目标,让校园文化成为师生成长最好的土壤。

我们建立健全了学校校本研修领导与组织机构,统筹设计、安排校本研修工作,促使工作落到实处。

研修过程中我们注重人文关怀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根据每年全员岗位培训的具体内容,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校本研修内容,从学校教育教学问题出发,我们还自主设计了校本研修的内容,丰富校本研修的内涵。

诠释爱的教育针对我校腭裂儿童罗红旗同学术后无法进行语音矫正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腭裂儿童术后语音随班矫正训练个案研究》的主题研究,成果荣获德阳市第三届政府成果二等奖;德阳市第十五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第十五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语文教学方面:

针对农村小学师生传统文化缺失,阅读习惯差阅读面狭窄,我们开发了“素读经典”课程,开展了“农村小学开展素读经典活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主题研究,编辑了《素读经典校本读物》。

2014年,主题研修《农村小学开展“素读经典”活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并荣获德阳市第四届政府成果二等奖,科研成果在全市推广。

数学教学方面:

针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综合实践与运用”,我们以“综合实践与运用”的课型设计、活动形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主题研究,教师、学生的论文十余篇在《少年智力开发报》《德阳日报教育周刊》发表,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5年3月,主题研修《农村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运用探究》顺利结题,并荣获德阳市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今年,该课题成果已经申报四川省教学成果奖,在什邡,今年仅有三个课题被德阳市选中申报省级奖项。

另外,今年我校还有两个课题顺利立项为德阳市级普教科研课题,一个是数学课题《小学数学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一个是语文课题《运用成语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艺术教学方面:

我校是德阳市书法教育优秀学校,什邡市美术、书法教育特色学校,我们开展了脸谱画、剪纸、手抄报、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主题研究,让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放飞理想。

最具特色的是我们学校的陶艺课程开发,陶艺制作的全流程,包括陶艺作品的烧制等都能在学校完成,现有德阳市级课题《农村小学开展陶艺教学的实践研究》在研。

图书管理方面:

针对农村小学图书馆藏资源束之高阁、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我们开展了“农村小学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提高图书资源利用有效性”的主题研究,三年来,推出了二十多期主题读书活动,设计了阅读指导课、阅读研讨课、阅读展示课等三种课型,其中阅读指导课在什邡有较大的影响力,什邡市2013年、2014年2016年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现场会连续三年在我校召开,赢得了非常高的社会声誉。

至此,学校有四个德阳市级课题在研,全方位的课题研究,教师参与面广,开展活动扎实有效,很好地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我们学校也被评为什邡市科研先进单位,德阳市科研先进单位。

2015年7月,我校被德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与中国教师研修网共同确立为“德阳市全员远程培训校本研修示范学校”。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拓宽研修途径,让教师走出去接受培训,同时更好地借助京什交流的平台,与北京、成都、重庆等省内外名校签订校级对口交流合作协议,让学校干部、老师走出去到名校挂职、跟岗、学习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走出去找差距,走出去开拓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师走出去学习、充电、提高成为教师的争先恐后想得到的精神福利。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就学校办学特色

禾丰小学始终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就办学特色作为我校永恒的主题,教师在“和爱”文化的引领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在特色教师的作用下,项目优势与项目特色日趋明显,逐步转化成为学校特色。

1.高效课堂特色

我们坚持“和爱”理念,以目标教学为突破口,找寻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精心打造“真实·人文”的高效课堂。

我们以“同课异构与赛课比拼”、“课堂督导与以学评教”、“牵手实验小学、北京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深度教研”等手段,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努力实现高效课堂“十化”:

主体参与高效化,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重点突出化,教学过程实践化,教学指导方法化,教学设计亮点化,电教运用适当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学预设精细化。

形成了知识是可以欣赏的教学共识,师生共同营造充满智慧的乐学高效课堂。

禾丰小学连续十年荣获什邡市教育督导考核一等奖,连续四年荣获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多学科教师参加竞赛获奖。

其中,吴海燕老师荣获德阳市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决赛第二名,李春梅老师荣获什邡市语文课堂教学决赛一等奖,杨述清老师荣获什邡市数学课堂教学决赛一等奖,杨静老师荣获什邡市美术课堂教学决赛一等奖,王昌华老师荣获什邡市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高启华老师荣获什邡市教师书法比赛全能二等奖,陈晓刚老师荣获什邡市教师粉笔字比赛第一名;

2.艺术教育特色。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一种培养人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是为了让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学校特别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注重艺术科目课堂教学改革和专题教研工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抓好乡村少年宫建设。

学校利用中央支持乡村少年宫建设专项资金,组建了七个功能室,按文件要求规范采购了陶艺、美术、书法、体育、音乐、图书、棋艺等教学设备设施和材料。

先后组建了电子琴、葫芦丝、声乐、儿童绘画、写生、毛笔书法、硬笔书法、心理咨询、经典阅读、棋艺、田径、男子篮球、女子篮球、足球、舞蹈、电脑应用、硬陶制作、软陶制作、书法提高班共19个兴趣活动班,精选了19名有特长的本校教师,外聘两名艺术教师,担任各兴趣班辅导教师。

利用每天中午,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为孩子开放。

孩子们根据自己兴趣自愿参加活动,且保证每个孩子至少能参加两项以上的兴趣活动,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开展,有效提高了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艺术素质。

同时,我们学校做到了在艺术教育上的两个保障:

保障课时,保障专业教师,并自编了校本教材。

近三年来,我校先后有一百余名学生在省、市美术、书法比赛中获奖,学校成功创建为什邡市书法特色学校,什邡市美术特色学校,德阳市书法教育优秀学校。

乡村少年宫年年评为先进单位,省、市、县多家媒体相继报道,2013-2017年度,先后有两百余位领导、专家、学者、校长、艺术教师到校指导、参观学校少年宫活动。

3.经典教育特色

何谓经典?

经典就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有智慧最打动人心最引人向善书。

所以说,“诵读经典”就是“诵读最有价值的书”。

“经”,本义是“织布的纵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天经地义的常理常道”。

“经书”,便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如何认识自然生命自己,如何为人处世的书。

这些书自古流传,每个民族都有其历史上共同推崇的“经书”,如中国的四书五经、印度的《吠陀》和佛典、西方的《圣经》等,大体都是人类精神的导师。

它是人类智慧的记录,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经典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又一条主线,我校确立《农村小学通过“素读经典”活动,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和《农村小学通过主题读书活动,提高图书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开发和整合相关的学习材料,在校内建设丰富的传统文化环境和专门的学习场所,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课题组提倡并坚持经典教育五个一(每周熟记一句经典名言,每周诵读一篇经典诗文,每月认识一幅经典名画,每月欣赏一首经典名曲,每月了解一位经典人物),学校保证学生每周一节的经典阅读课,每周一次的好书推荐,每天十分钟的经典晨诵,每天十分钟的名著午读。

学校引进“国学大课堂”广播节目,每天中午为学生播放国学经典,每周一由语文教师带领全校师生走进国学,每月请省内知名专家为全体师生作经典诵读讲座,每学期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学校在今年三月推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读本之一的《相约四季》,选编诗词文,让学生诵读。

如今,我校已被什邡市委宣传部列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2017年4月,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有35名同学取得了决赛资格,在整个德阳地区属于参与人数最多的学校。

这次竞赛,全省有2500名小学生参加。

最后,我们学校有九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2名,全省评选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2名,全省评选出二等奖30名;优秀奖5名,全省评出优秀奖300名。

学校也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作协评为优秀组织奖。

4.陶艺教学特色。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

传统文化不进校园,中国人的重心就会漂移,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里,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生命,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阐述得很系统。

如果我们不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在教育过程中没能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继承,他的人生就会发生方向上的偏离。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校既有的艺术特色,提升孩子们的高雅情趣,禾小陶艺兴趣小组应运而生,在什邡市首家开启陶艺教学项目。

陶艺指导老师陈晓刚、王昌华通过书籍、电脑视频、外出学习、拜访名师等形式,娴熟掌握了软陶、硬陶的全套工艺流程,加上自身雄厚的美术、书法、手工制作功底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从陶土的调和、拉坯、成型、上色、上釉直到最后的烧制等步步精心讲解、细心示范,学生动手实践、倾情打造,陶艺作品不断问世,琳琅满目,妙趣横生。

2014年1月,首批硬陶作品通过电窑烧制成功,标志着禾小自主拥有了陶瓷全套工艺流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创作兴趣。

随后软陶作品问世,以其颜色鲜美、操作简单、创意丰富的特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什邡电视台、《德阳日报.教育周刊》、《中国未成年人网》等多家媒体先后跟踪报道,同时也吸引了市内外多家兄弟学校和相关单位来校参观学习。

2015年1月,实验小学师生到学校体验陶艺创作;2015年6月,成功为什邡市科协量身打造科普知识大赛的奖杯,陶艺作品正式走出校园,并连续四年为什邡市科协定制科普杯知识竞赛奖杯,分别以梅兰竹菊为主题打造。

2015年12月参与什邡市中小学艺术节展演,在什邡市国人小学开辟专区展出;2016年10月组织学校师生陶艺作品参加什邡市优秀传统文化展出;2017年5月组织作品到德阳参加德阳市中小学艺术实践工作坊成果展,在整个什邡,只有我们唯独一所小学参展。

上周周末,由什邡市委宣传部、什邡市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什邡市中小学创意作品大赛颁奖典礼上,我们学校选送的五件陶艺作品全部获奖。

“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文人雅士无不爱之,目前,学校正在探索融陶艺、书法、茶艺等技术为一体的教学创新之路,并将陶艺教学纳入校本课程,立项进行课题研究,让更多的孩子在陶艺活动、陶艺课程中受益,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

文化凝聚人心,艺术促进发展,在功利轰轰烈烈,人心浮躁无比的现代社会,唯有文化、艺术能够让人平静下来,能够找到灵魂的栖息处。

在禾丰小学这片净土下,你能看到这样一群朴素又不乏艺术修为、淡然又充满文化自信的乡村教师,守候着一方天空,静静地又是那么执着地从事着自己喜爱的乡村教育工作;你也能看到有这样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把六年的小学生涯烙下了深深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印痕,传统文化浸润着他们的灵魂,艺术装点着他们的童年。

在这里,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孩子都在和爱文化的引领下,传承经典、传递幸福、感悟艺术,快乐幸福地学习、工作、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