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36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docx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

儿童戏剧表演教案

一.游戏综述:

剧本讲

述了大野狼两次趁兔子妈妈离开家里时,想尽办法想要抓住小兔子们,可是两次都被聪明的小兔子们识破,最终被兔妈妈打跑的事。

二.:

课堂目标:

让孩子们进一步熟练掌握故事角色的对话和学习角色的动作

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让孩子们学习在集体中大胆表现

三.游戏准备回顾通过上节课剧本表演所学心得

邀请孩子表演他们眼中的小兔子,兔子妈妈,和大野狼的形象,让其余的孩子们评价大家表演得好的地方

通过小兔乖乖的音乐,引导孩子学习故事《小兔子乖乖》,了解小兔子的机敏,大野狼的狡诈,兔妈妈的孝顺勇敢等不同的角色特征,为表演做铺垫。

选取小演员与小评委,分三个小组,第一组为原创组,表演可按原剧本内容表演,第二组为创意组,在不改变故事结局白兔妈妈成功赶跑大野狼的前提下,表演中大野狼诱捕小白兔们及小白兔们的反应可由孩子们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组为小评委,评价各组的表现。

老师带着学生进入排练时间与休息时间。

排练结束后开始进行成果展示。

小评委总结

老师总结孩子们的表现,以及提问孩子们从这个故事学到了什么?

四.:

游戏资源:

创设场景,准备道路。

a.场景:

花草地,小房子,大树

b.道具:

兔子妈妈的头巾,篮子,胡萝卜,大野狼的围巾,木棍。

选配音乐。

a.欢快轻松的音乐:

b.紧张危险的音乐:

五.游戏提示:

学生在表演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动作与音乐不相匹配的现象。

如:

开场音乐已经停了,小演员们还没有走在舞台中央,或者已经走到舞台中央,音乐还没有停止。

在碰到这种情况下,教室可以引导演员们听音乐的长短,在心里估算时间,然后配合步伐自己做个调整。

六、游戏小故事

“我不愿演大野狼”

在和孩子们商量分配角色时,可能出现谁也不愿意扮演大野狼这一角色,问其原因,可能会说:

“大野狼那么丑,我才不要演呢!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反面角色,纷纷拒绝。

角色没有分配好,谈何表演呢?

于是,老师们得和孩子们展开讨论。

首先,老师必须告诉孩子们,角色的美与丑,都是故事中必须有的,这样才能衬托出角色形象。

如果没有大野狼的狡诈,也衬托不出小兔子的机灵与兔妈妈的勇敢。

其次,即使你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也不能说你就是不光彩的。

相反,很多著名的演员都是演了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

无论正面反面角色,只要你演好了,就是最大的成功,这是表演的真谛。

七.附件小兔子乖乖剧本

童话剧剧本——小兔乖乖

角色:

兔妈妈、三组小兔大灰狼剧本:

旁白:

大森林里,住着快乐的兔子一家,兔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长耳朵、红眼睛还有短尾巴。

兔妈妈与小兔们: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兔妈妈:

长耳朵。

长耳朵:

我在这儿呢!

兔妈妈:

红眼睛。

红眼睛:

我在这儿呢!

兔妈妈:

短尾巴。

短尾巴:

我在这儿呢!

兔妈妈:

孩子们,一会儿,妈妈要去很远的地

方拔萝卜,你们千万记得要把门关紧了,除了妈妈,谁来都不要开。

小兔:

知——道——了!

兔妈妈:

记住,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小兔:

知——道——了!

旁白:

不远处,一只大灰狼到处找点心,饿得直流口水。

大灰狼:

我是一只聪明狼,抓兔子嘛,我最在行!

哎!

前面不是兔子的家吗?

让我去碰碰运气!

快开门,快开门,让我进去!

兔子们:

|||1-|1|1-‖

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大灰狼:

哼!

狡猾的兔子。

兔妈妈:

1|–|-|

小兔儿乖乖,

1|–|-||-|-||.|1-‖

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妈妈要进来。

三只小兔:

妈妈回来了!

,妈妈回来了!

兔妈妈:

我的宝宝们,你们一定饿坏了吧?

来,妈妈给你们带回来萝

卜了。

快吃吧!

兔妈妈:

我的乖宝宝们,你们乖乖地在家吃东西,妈妈去给你们的姥姥送点吃的去。

兔妈妈:

记住了,除了妈妈,谁来也不要开门!

小兔:

知——道——了!

旁白:

可这时,大灰狼并没有走远,它躲在大树后面,偷偷学会了刚才兔妈妈唱的歌。

大灰狼:

原来要开门,还得先唱歌。

嗨!

这还不简单,让我打扮打扮清清嗓子来唱歌!

大灰狼:

1|–|-|

小兔子乖乖,

1|–|-||-|-||.|1-‖

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妈妈要进来。

小兔:

不对,不对,你是大灰狼!

大灰狼:

哎呀,乖宝宝,别害怕,我是你们的好妈妈!

小兔:

你把尾巴给我们看看,我们就开门。

大灰狼:

看吧,看吧,我的尾巴白又白。

三只小兔:

一——二——三,嘿

第一节演员表演艺术

表演的实质

1“三位一体”。

指创作中创作者、创作工具、材料及创作的结果——形象都统一于演员自身。

这一基本特性产生出演员创作中的“双重生活”、“双重人格”以及“演员与角色矛盾的统一”等。

2“三个统一”指演员创作的艺术境界,优秀的表演必须达到三个统一,即演员与角色的统一;艺术与生活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

3“三种素质”。

好演员必须具备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三种素质。

演员要塑造好人物形象,必须具备对生活、对人的较深刻的理解能力,必须具备分析剧本和角色的能力,必须具备对艺术、对人及人性较深刻的理解能力,否则表演会不准确或流于肤浅。

4“三种能力“。

指演员对表演这门艺术掌握的三方面的功力。

A、是基本功、基础训练,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关于表演的元素训练、各种小品的训练及形体、语言方面的训练,以便掌握演员艺术创作的自我感觉,创造出艺术的第二天性。

B、是一套塑造人物形象的创造方法、包括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的创作道路,性格化与“化身”的本领。

C是创作中的思维与观念。

必须有正确的创作思维模式与创作观念,才能塑造具有时代气息、受当代观众欢迎的艺术形象,包括电影的观念,当代的观念,也包括艺术传统的规律与观念,宏观观念的落后与偏颇都将导致微观艺术创作中的陈旧与失误。

近年来,人们在银幕表演的研究中都十分重视创作思维模式与创作观念的探讨,不少演员在创作中尝试到观念转化的甜头。

5、“创作的三步进程”。

指人物形象塑造中所经历的“理解人物、体验人物、体现人物”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表演的基础训练

任何艺术都有它的基础训练。

表演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同样有它的艺术规律和创作方法。

表演的诸元素。

1、注意力集中:

整个精神和形体天性的完全集中。

只要演员在舞台上真实的动作,真听,真看,真感觉,就能逐步寻找到正确的舞台自我感觉。

2、肌体控制:

即演员做到在创作中,根据人物性格与剧情的需要,该紧张的部位紧张,该松弛的部位松弛,达到表演的准确、适度,协调并富于魅力。

真正在舞台上、镜头前做到极度松弛自如是相当难的,需要演员具备形体、心里素质和不懈的实践锻炼。

3、真实感与信念:

这就需要演员假戏真做,需要演员具备信念感。

培养演员对剧情、剧中的环境、规定情境、人物关系、发生事件等等具有真挚、强烈的信念与真实感,是基础训练的重要环节。

4、想象:

想象是演员进行形象思维的重要前提。

在整个创作中,想象是引导演员的先锋。

演员正是依据剧本提供的虚构事实和人物的基础,用自己对生活中熟悉、理解、感受、积累的素材,进入艺术构思的想象过程,丰富和深化人物形象,规定情境,并在内心造成相适应的情绪,激起相应的体验、欲求、意向及动作。

想象丰富的生活,演员的心理体验和情绪记忆,演员的大胆幻想与联想。

应该让想象也成为演员创作的第二天性。

在创作中养成一种想象生活得艺术习惯,学会进入想象的第二现实。

5、情绪记忆:

指演员创造角色中调动自己过去的体验过的感情和激情的记忆,唤起人物相应的情绪与情感。

情绪记忆在表演创作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也是内心创作的最好素材,心理技术的重要手段。

6、交流与适应:

交流指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与对手之间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动作等相互传递、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保持新鲜真挚的感受是交流的最佳状态,有时甚至出现可遇不可求的即兴瞬间交流。

一定要防止形式上、表面上的交流。

掌握交流,最主要的是做到真听、真看、真的去感受,使人物“活”起来,也就是活交流。

活的交流为“有机的交流”,它需要经过“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判别周围情况和选择对象;第二阶段是对象注意自己;第三阶段试探对象的心灵;第四阶段:

把自己的视象传达给对象,还要使他以内心视觉看到交流的主体本身看见了什么和怎样看见所传达的东西;第五阶段对象的反应,双方交互地发出和收进心灵的潜流。

适应指演员在表演中与对手交流时彼此作出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并影响对手的一种技能。

适应能补充语言的不足,能把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传达给对方。

7、速度与节奏:

“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动作;哪里有动作,哪里就有活动;哪里有活动,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也就有节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在我们生存的每一瞬间,我们内部和外部都存在着某一种速度节奏。

节奏是

一切运动的组织原则,节奏贯穿表演过程中一种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现象,在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强弱、长短、张弛等。

速度一般指内、外部动作的快慢、是节奏的构成部分和外在表现之一。

两者有区别又不可分割。

10、动作的艺术和艺术的动作

动作的特点:

动作是在规定的情境的制约下,为完成既定的任务而进行的心理、形体的活动。

动作具有两大特征:

一是由意志产生的,一切动作都是产生于意志与愿望;二是有一定目的,任何动作都有它的目的,而目的是为了改变该动作的对象。

构成舞台动作的三要素

做什么——任务

为什么——目的

怎么做——适应

第三节表演的基础练习

一、消除紧张与放松肌体、解放天性练习

“木偶练习”放大与缩小练习

二、想象物的动作练习

无实物动作练习的要求

选择具有外部特征和较复杂程序的动作。

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真实、细腻、准确,有信念、符合逻辑顺序。

并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动作自如的“下意识状态”。

展开艺术想象,并使练习具有细节与生活情趣。

无实物练习的题例:

包饺子洗衣服炒鸡蛋擦玻璃生炉子抓鸟缝衣服

无实物练习动作分解程序案例:

点燃火柴抽烟

1、

2、

3、

摸到口袋里的火柴抓到火柴盒,把它从口袋里掏出来为了抽开火柴盒火柴不会掉出来,把火柴盒面朝上拿着

4、

5、

6、

7、

8、

9、用两个手指夹着火柴盒,用另一手指把它顶开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取出一根火柴用两个手指捏住这根火柴,把它从火柴盒里抽出来把火柴盒头朝下拿着为了擦火柴不至于烧手、拿住火柴的末端吧火柴盒的侧面移到对准火柴的下边

10、擦着火柴

11、把火柴转过来,让火焰着起来

12、如有过堂风就应用手或身子挡住风

13、用火柴点纸烟,或照亮黑暗的地方

14、点着了纸烟或照见了要找的东西

15、吹灭火柴或使劲一晃,弄灭火柴

16、考虑把燃过的火柴扔到什么地方

17、扔掉火柴,或者放到烟灰缸里,或者放回火柴盒里。

三、简单的动作练习

动作是表演诸元素的核心,也是表演艺术的核心。

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动作入手,逐步深化,因为动作是离不开规定情境的,动作是由“做什么——任务”“为什么——目的”“怎么做——适应”三要素组成。

题例:

坐着进门向大家问好瞧着窗户起立坐下走进门进门,坐下,坐一会儿,出门走进桌子,拿起书,把书带回来

四、为了某种目的而动作练习

题例:

“坐着”为了休息一会,为了躲藏起来,为了不被人找到,为了听见壁房里在做什么,为了守护病人或睡着的婴孩

“进门”为了看看亲人和朋友,为了同陌生人认识,为了躲避开不愉快的会见,为了吓唬别人

“向大家问候”为了表示欢迎,为了表示亲近、亲密、亲切,为了表示自己默默哀悼之情,为了赶快转入正题

“站住”为了等待轮到自己,为了谁也不让放过,为了让别人给自己照相

“走来走去”为了思考或回忆某一件事,为了守卫,为了使自己暖合起来,为了学习操练

幼儿园大班童话剧三只小猪盖新房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能熟练的复述故事.

2分角色表演故事,注意语气表情等方面的练习.

3激发幼儿喜欢表演、喜欢参与的欲望。

活动重点:

能熟练地看图复述故事。

活动难点:

生动形象的表演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剧--三只小猪盖新房,谁能说一说故事里都有谁?

那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边看图片边回忆这个故事.二根据故事回答问题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一天,猪妈妈对三只小猪说什么?

三只小猪是怎么回答妈妈的?

三只小猪离开猪妈妈后他们都来到了哪啊?

老大是怎么说的?

谁能来表演一下?

请小朋友一起表演一遍.

老二说什么了?

谁能来表演一下?

小朋友们一起来试着表演一次

老三说什么了?

现在咱们一起说说老三是怎么说的吧.

师:

现在三之小猪都盖好了新房,他们分别用了几天时间?

谁用的时间最长?

2三只小猪的房子盖好后谁来了?

大灰狼来的时候说什么了?

谁能模仿一下大灰狼的语气?

表演的真好!

谁还能来试试?

猪老大听了是不是很生气啊?

他是怎么回答的?

小朋友一起来表演一次.大灰狼听了后是不是很生气?

他是怎么说的?

又是怎么做的?

猪老大跑到老二家里,大灰狼没有吃到它,是不是很生气的样子?

谁能来模仿一下?

老二开门了吗?

他是怎么说的?

大灰狼听了是不是更生气了?

他是怎么说的又是

怎么做的?

房子倒了,老大,老二都跑到老三家里,大灰狼很生气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3最后是谁的房子救了三只小猪啊?

为什么大灰狼很容易就把老大老二的房子弄倒了,却撞不倒老三的房子?

小结:

小朋友说的真好,因为老三做事最认真!

三幼儿故事表演

师: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来表演表演这个故事吧!

四活动结束总结评价

师:

小朋友们,表演的真精彩.你们最喜欢故事中的那只小猪啊?

幼儿自由回答

师:

老师希望小朋友以后都像猪老三学习.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怕困难、不怕麻烦,一定做到最好才行!

幼儿园大班童话剧小红帽

活动目标

1.根据人物特点,将音乐形象与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相匹配。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通过表演,刨懂得不要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情景创设:

森林

2.课件、音乐

3.人物图片、头饰

活动准备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播放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在乐曲声中带领幼儿走进教室。

1.欣赏森林的美景。

《森林狂想曲》的鸟鸣蛙叫、潺潺流水声,立刻把幼儿带人了“森林”的场景之中。

同时,课件上画有森林的巨幅背景图、室内摆有立体的蘑菇、大树、鲜花、小草。

在视觉、听觉上,都给幼儿极大的审美刺激,他们一下被吸引住了,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发现。

2.模仿森林里的树木花草。

教师:

谁来学一学漂亮的花朵?

大家都来摆个花的造型,看看谁表演得最漂亮。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欣赏《小红帽》的故事。

教师:

故事里都有谁?

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讨论:

在四个人物中你喜欢谁?

不喜欢谁?

为什么?

小红帽有没有做得不太合适的地方?

三、听辨音乐——找出和人物特点相符的音乐。

教师:

小红帽的故事可真好听,老师还为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分段听音乐,区分并模仿小红帽和外婆的音乐形象。

第一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

谁来学一学小红帽走路的样子,她边走路边做什么?

第二段音乐像谁,为什么。

教师:

音乐听上去很忧伤,就像外婆在病中思念着小红帽。

谁来学一学年老的外婆走路的样子。

2.区分并模仿大灰狼和猎人的音乐形象。

教师:

再听两段音乐,你们听听像谁?

音乐很神秘,好像大灰狼鬼鬼崇祟地跟在小红帽的后面呢!

教师:

谁来学一学大灰狼走路的样子。

音乐听上去很有力,就像勇敢的猎人迈着有力的步伐走来啦。

教师:

大家来学一学。

评:

听辨音乐,创编与人物相匹配的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由于选取的四段音乐形象分明,幼儿一下就把音乐与人物相匹配起来了;幼儿的动作表演是建立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上的。

因此,我让幼儿联想人物走路的姿态,这下幼儿的扮演就“有内容”了:

小红帽——蹦蹦跳跳地采花;外婆——驼背弯腰,拄着拐棍:

大灰狼——脚步轻轻,鬼鬼祟祟跟随在小红帽身后;猎人——脚步有力,扛着措枪。

这样,幼儿的表演更加生动。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特点。

1.商量分配角色。

2.提出表演要求并进行表演。

教师要对小演员和小观众都有要求:

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注意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观众们要仔细看,对演员表演进行评价。

3.观众评价。

4.集体表演。

五、欢庆胜利——体验战胜大灰狼的快乐。

教师:

在故事的最后,大灰狼被打败了,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一起来唱歌,跳舞,庆祝胜利吧!

播放《小红帽》的歌曲,幼儿边唱边跳出教室。

幼儿园中班童话剧白雪公主

一、活动目标

1.再现文学作品情景,综合感知人物形象、语言。

情节的美,激发幼儿同情善良、僧恨丑恶的道德情感。

2.喜欢观看童话剧,并能说说其中的内容。

二、重点与难点

感知“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善良心灵和皇后的凶狠面目。

三、材料及环境的创设

制作和准备服装、背景道具及演出时所需要的音乐等。

四、设计思路

创设与剧情相关的场景,通过有色表演的形式,在配乐声中艺术地展示故事情节,传递强烈的情感信息,引发孩子的情感自主地随着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而起伏,时而紧张、焦急工时而悲伤、愤怒;时而松弛、欢快。

在观看表演的同时体验善恶感,是非感,表现出与作品相吻合情绪情感,达到情感上的认同、沟通与理解。

通过欣赏作品,引导幼儿对名著产生欣赏兴趣,留下美好的记忆的形象,为其今后的学习欣赏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在整个过程环节的安排上,可以先讲故事,使幼儿对故事的情节有所熟悉了解,然后再看表演。

表演可安排在“大舞台”形式中进行,可以年级为整体观看表演,力求营造群体的情感氛围,以景染情,以情传情。

观看表演后,可创造条件,引导儿童根据自个的兴趣,不同的水平,进行自由表演,表达情感。

五、活动流程

听故事——看童话剧——自由表演

1.听故事。

老师先讲故事,使幼儿对作品的情节,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听后重点理解。

①引导幼儿主动发问。

②教师设问:

七个小矮人救白雪公主,救了几次?

怎么救活的。

七个小矮人为什么要救白雪公主?

2.看童话剧。

创设“大舞台”表演场景:

在森林里有一幢房子,屋子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