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405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docx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

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

部分有革新,整体较稳定

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终于落下帷幕。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题量135道保持不变,题型顺序依次是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

与2010年考试的题型顺序相一致。

“部分有革新,整体较稳定”成为今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的命题特色。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对各部分真题进行解读。

    一、常识判断——考查范围广泛、时事为重中之重

今年北京市行测考试中,常识题题型题量难度跟去年相比,变化都不大。

特点依然非常鲜明。

1.题型题量不变。

沿袭去年行测考试风格,今年的常识判断部分依然在第一部分出现,且分成单选和多选两大部分。

其中,单选25题,多选10题。

2.时事仍是重头戏。

今年对时事考查的题目依然很多,单选25题中有9个直接考查时事的题目;多选10个题目中也有2个直接考查时事的题目。

时事考查的总题量占常识部分的近三分之一。

而其考查的时间点也非常的集中,大部分都是2010年下半年到今年今年初的时事。

对“十二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七届五中全会”这类的时事热点更是反复考查。

3.考查范围依旧广泛。

常识一向以考查范围广著称,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考查的学科涉及到时事、法律、政治、经济、公文、人文、科技等。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呈现“三不变”特点,文章阅读地位不动摇1.位置不变。

2011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位置与2010年相同,处于整张试卷的第二部分。

2.题型不变。

考查题型仍为文章阅读,具体考点融合了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等常规题型。

阅读量大,难度也大。

而从选材上来看,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也延续了去年的特点,首篇仍然以公文类文章开头,考查了考生对与公职人员工作息息相关的公文的处理能力。

从总体上来说,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本次考试的文章题材考查的比例也与去年相同,社科类文章和科技类文章呈现1:

1的比例,考查知识广泛,从日常生活、文学知识到高新科技均有涉及。

3.题量不变。

考查文章的总数仍为七篇,每篇文章设置5个小题,总题量为35题。

 三、数量关系——紧随国考,题型变化较大1.与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似、取消了对数字推理题目的考查。

纵观近两年北京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题的变化,2010年取消了对图形形式数字推理题的考查,使考查形式与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致;在本次北京公务员考试中又取消了对数字推理题目的考查,其变化趋势紧跟国家公务员考试。

2.数学运算题量增加、考查方式灵活。

在这次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数学运算题量由2010年的10道增加到15道,题量增加了50%;考查的题型总体来说比较常规,包含的题型也比较全面,计算问题、年龄问题、行程问题等常规题型均有考查。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本次考试总的考查方式比较灵活。

四、图形推理——题型稳中有变,考查规律集中

图形推理除保留对古典型图形推理的考查外,北京还借鉴其他省公务员考试的特点,出现新的变化。

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如下:

1.题量稳定。

与2010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相比,题量仍保持5道。

2.题型稳中有变。

在本次北京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考查了两种题型,古典型图形推理与新型图形推理,古典型图形推理在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是比较稳定的题目,在本次公务员考试中仍然保留了对这种题型的考查,但是在这次考试中,北京借鉴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图对形推理题的考查方式,出现了图形求异这种新型题型(题干给出四个图形,需要找到与众不同的一个图形),但考查规律的本质没有变化,难度相对不高。

3.考查规律集中。

在本次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中,图形推理考查的规律主要集中在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图形的叠加与旋转。

五、演绎推理——题量稳定,凸显地方特色1.题型题量保持稳定。

演绎推理的考试题型题量与2010年基本一致,共有15道题,其中必然性推理占很大比重,且考查题型广泛,直言命题、复言命题、模态命题、分析推理类题目都有涉及;可能性推理虽然所占比重很小,但仍作为必考题型,涉及削弱型、加强型、解释型等题型。

2.题目凸显地方特色。

中公教育专家发现,演绎推理题目的考查延续了北京公务员考试以往的特色,注重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所考查的题目以必然性推理为主,因此需要考生熟练掌握必然性推理的基础知识。

其中有些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考生运用解题技巧,寻找题干中的突破口,方能快速解答。

六、定义判断——稳中求变,难度增加1.题型题量稳定。

定义判断部分的题量与2010年保持一致,共考查10道题目,都为单定义判断,其中大部分为常规性的定义判断题目,有一道为非常规型定义判断,即题干给出两个定义,需要考生辨别才能得出答案。

2.题目阅读量增加。

定义判断题目题干和选项的长度都有所增长,阅读量较去年增加了,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需要考生花费更长的时间审题,从而相对增大了题目的难度,解题时考生要注意运用抓住题干的关键要点,以加快解题速度。

3.涉及学科广泛。

所考查的学科更加广泛,主要涉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且专业偏向性更小,更加体现出考试的公平性,考生不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七、资料分析——题量稳定,考查知识点全面

中公教育专家在分析真题后发现,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主要有以下特点:

1.题量稳定。

和去年相比。

资料分析的题量维持在20道,较稳定。

2.涉及的材料类型较广泛。

资料分析的材料由四篇组成,包括文字型材料、表格型材料和综合型材料,基本上囊括了资料分析的所有考查类型;材料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GDP、工业能耗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

  3.考查的题型和知识点较全面。

涉及的主要题型为计算题、排序题、比较计数题、趋势判断题、综合分析题。

另外,对同比、比重、百分数等基本概念进行了重点考查。

4月9日,5.6万人赶考市公务员考试。

与中央机关公务员招录考试试题不同,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试题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

京城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北京市社保全覆盖、市政府稳定物价的12项措施、“十二五”规划等尽入考题,重头戏申论围绕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要求考生以“城市让生活更幸福”为主题完成申论写作。

  数量关系不考数字推理

  据考生反映,昨天上午进行的行政能力测试总题量仍为135题,分为常识、言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大部分。

继今年“国考”不考查数字推理之后,今年“公考”也放弃了对数字推理的考查,数量关系部分15题全为数学运算题。

   时政题本土化特色明显

   对时事考查的题目依然很多,占到常识部分的近三分之一,专家分析认为这符合北京市一贯的命题特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也延续了北京市特有的篇章阅读题型,共给出了七篇文章,内容涵盖航天、生物、文学、科技、政治等多个方面。

  今年,试题中包括北京市政府对于稳定物价采取了什么手段、汇率的提高将带来什么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的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方向、北京市社保由“制度全覆盖”转向“人群全覆盖”、北京的世界级文化遗产等等,像“十二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七届五中全会”这类的时事热点反复露面。

让该考生意外的是,关于房价调控、人口控制、交通治堵等最近的热门话题并未出现在试卷中。

  申论题关注城市建设叩问城市生活

  申论历来是公务员考试重头戏,昨天的考题给出13段长篇文字材料,涉及广西、云南、北京等地的历史遗迹拆除、强拆等事件。

要求考生就此完成4篇文章,分别是:

结合强拆、拆除历史文化遗迹等材料,谈工作存在什么问题;城市快速发展,存在什么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假设你是政府工作人员,结合中心工作提出下一步的可实施性意见提纲;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竞争比”近年最小传递考试新政

  改革后的市“公考”只接受两类人群报考:

应届生和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

李永新分析说,根据以往经验,除了应届生外,工作半年到2年的“边缘应届生”也是考公务员的主力军,这部分人的职业规划尚不明确,还处于不断跳槽的摸索之中,往往愿意“试一试”公务员的职业生涯。

此次报名政策将这部分人拦在门外,是报考人数大为减少的主要原因。

另外,本次70%的招考职位集中于乡镇街道,整体上也对应届生报考有一定的抑制。

  

11个人争一个岗位申论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幸福”

  昨天,北京市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市20多个考区的近2000个考场举行。

记者昨天下午从北京市人社局了解到,报考人数为5.6万多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约4.68万人,大约9000多人弃考,参考率约为83%。

  北京人事考试网公布的《北京市各级机关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显示,招考人数4191人(包括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

如此算来,实际的考录比约为11:

1,也就是平均1个岗位11个人争。

  此次公务员招录是本市首次实行“一次考试,二次调剂”,也是首次对“双外生”等人员放开。

5月上旬,考生可登录市人事考试网查询成绩。

考生如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合格,可打印成绩通知单,凭此参加面试及调剂。

不过,笔试合格但未被录取者也不必完全灰心,因为下半年公务员招考面向上半年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合格且未被录用的考生。

  主力军为在职人员

  考场直击

  今年国家在公务员政策上作出调整,市级党政机关除特殊职位外,均要求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区县级机关职位提出这一要求的也达到了80%。

  在昨天的考试现场,社会在职人员成了公务员考试的主力军。

从考生身份证可以看出,1980年至1986年出生的往届生成为主力。

据中公教育预测,今年北京公考中应届生的比例占到30%左右,与往年相比今年报考人数大幅降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批工作经验只有半年到一年半的人群“两头不沾”不能报考。

  对于应届生报考范围缩小,一些参考的应届生表示了理解,“现在不仅是公务员,找什么工作都很看重经验,与其抱怨不如老老实实积攒经验。

  应届生考前更紧张

  在考场外,记者发现,不少在职人员都是掐着时间点来到考场,自称之前没有认真复习,完全是“裸考上阵”。

和应届生相比,在职人员大部分是把公务员考试当成一次改变的机会,很少听说特地辞职备考的情况。

  但是相比较而言应届生显得比较紧张,大部分参加昨天北京公考的应届生之前经历过国考的挫折,至今就业工作岗位没有确定,所以这次机会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眼看着周围的同学已经陆续确定了工作岗位,心里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专家认为,应届生不必过分焦虑。

北京仍有2000多基层的公务员岗位对应届生开放,今年北京又采取一次考试两次录取的方式,即使这次失利也有可能在下半年被录取。

  “双外”冲击本地人

  今年招考首次纳入985工程京外院校中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或一等以上优秀学生奖学金的本科以上的2011年应届生报考。

本地考生坦言,竞争压力因此增大。

  这样的担忧并非多余,中公教育集团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认为,北京这次放开了对“双外生”报考的限制,算是开了一个口。

但和其他一线城市或者公考大省如上海、广州、浙江、山东等相比,限制还是比较多,其他地方虽然会规定学历,但是不会具体到院校或者三好学生等。

  双外考生的首次报考,势必会对本地考生造成一定冲击,由于各地方教育、考试要求的差异,京外考生在应试方面的能力往往优于北京考生。

  难度较往年略降低

  考题分析

  李永新介绍,今年北京公务员试卷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难度适中,和往年相比略有降低,但是出题更科学,区分度更好。

  记者采访考生得知,今年涉及时事政治的题目比重很大。

对“十二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类时事热点反复考查,北京如何稳定物价等被列入考查范围。

不过,对日本地震核辐射、瘦肉精等人们最近关心的热点话题没有涉及。

  对于已经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中国人民大学法硕应届毕业生严伟来说,上午的行测比国考简单得多,但题量仍然偏大,计算题和资料分析题都有一部分没有做完。

“在题目内容上,多围绕北京市政策和法律,不像国考常识题目那么杂。

  答题似“角色扮演”

  在今年的考题中,更强调这是一个选拔公务员的考试,要求考生能理解公务员的工作方式并具备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比如在申论中要拟写《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在阅读部分出现了公文性阅读,要求阅读某一政策来答题,不仅考查阅读还考查对公文的理解。

  李永新认为这一新颖的题型将成为未来公务员和社工考试的趋势。

  数字推理题被剔除

  行测部分的总题量仍为135题,分为常识、言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大部分。

  继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不考查数字推理的先例,此次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也放弃了对数字推理的考查。

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数学运算上,数量关系部分15题全为数学运算题。

  申论部分依旧是四道大题,与去年相比不增不减。

只是在作答字数上有了100字的小幅增长。

  关注申论

  >>原题回放聚焦城市规划

  >>考生反应更易把握重点>>专家点评考查政策运用

  1.根据给定材料,概括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根据材料,结合当前实际,谈谈你如何看待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

  3.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

  4.阅读材料,结合世界,围绕“城市让生活更幸福”这一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

  >>考生反应更易把握重点

  中央民族大学考生王璐认为,申论与国考的区别较大。

“去年参加的国考我记忆犹新,给出了大量关于黄河的材料,可我看了很久也很难把握其中心思想。

这次的考题,材料量少了,重点非常突出,一下子就能知道要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

”王璐说。

  中国人民大学法硕应届考生严伟则认为,申论的题目比较典型,主要结构就是常规的“总结问题”+“提出建议”。

他认为,申论的题目挺应景的,里面提到了一些由于规划部门意见不统一导致的交通问题,“看来北京市的交通已经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

  >>专家点评考查政策运用

  李永新分析,根据考题,应联想到“十二五”纲要中更重视民生建设,提升国民幸福感。

结合北京,可联系到世界城市的建设。

材料围绕城市建设中的两大矛盾展开:

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求大求快,忽视了对幸福的追求;以及经济发展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考题体现了北京在选拔公务员时的一种价值取向,希望选拔的人才可以很好地理解政策并运用政策。

2011北京公务员考试开考"京味"考题难住京外生

京城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北京市社保全覆盖、市政府稳定物价的12项措施、“十二五”规划……昨天,5.6万人赶考市公务员考试(见图)。

与“国考”不同,“公考”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重头戏申论围绕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要求考生以“城市让生活更幸福”为主题完成论文。

考录比13比1的“公考”,听起来门槛很高,却是近年北京竞争激烈程度最小的一次,也是今年全国竞争最小的公务员考试之一。

  公考·试题变化

  “十二五”规划入考

  数学题:

弃数字推理

  据考生反映,昨天上午进行的行政能力测试总题量仍为135题,分为常识、言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大部分。

继今年“国考”不考查数字推理之后,今年“公考”也放弃了对数字推理的考查,数量关系部分15题全为数学运算题。

  对时事考查的题目依然很多,占到常识部分的近三分之一,专家分析认为这符合北京市一贯的命题特点。

言语理解与表达也延续了北京市特有的篇章阅读题型,共给出了七篇文章,内容涵盖航天、生物、文学、科技、政治等多个方面。

  时政题:

“京味”十足

  今年,试题中包括北京市政府对于稳定物价采取了什么手段、汇率的提高将带来什么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的今后经济工作的主要方向、北京市社保由“制度全覆盖”转向“人群全覆盖”、北京的世界级文化遗产等等,像“十二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七届五中全会”这类的时事热点反复露面。

  “不光要准备国家大事,对北京时政和历史也要熟悉才答得出来。

”一位非京籍应届考生本想仗着去年年底准备“国考”的底子“裸考”,但“京味”考题让他不得不瞎蒙了好几道。

让该考生意外的是,关于房价调控、人口控制、交通治堵等最近的热门话题并未出现在试卷中。

  申论题:

涉及“强拆”

  申论历来是公务员考试重头戏,昨天的考题给出13段长篇文字材料,涉及广西、云南、北京等地的历史遗迹拆除、强拆等事件。

要求考生就此完成4篇文章,分别是:

结合强拆、拆除历史文化遗迹等材料,谈工作存在什么问题;城市快速发展,存在什么历史文化保护问题;假设你是政府工作人员,结合中心工作提出下一步的可实施性意见提纲;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公考·专家点评

  北京“务实性更强”

  “北京市公务员考试历来注重实际,具有鲜明的北京特色。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和辅导专家李永新表示,北京市“公考”申论出过马路摊贩治理这类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与“国考”论黄河精神、人与自然的宏观考察具有明显不同。

  他对晨报记者分析说,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大背景下,申论要求考生阐述人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讨论规划与实施的可行性,并以“幸福”和“民生”为落脚点,“务实性更强。

  他表示,本次申论更加强调考生“公务员身份”。

以前只是假设考生是工作人员,就某问题提出对策即可;这次则明确要求提出“可实施性意见提纲”,“不仅考核思维方式,还考察了考生是否了解公务员的工作方式以及公文写作”。

  公考·特别关注

  “竞争比”近年最小

  考试次数“二合一”,首次向优秀的京外应届毕业生放开,报名时间延长一天预料中的“井喷”并未出现,反而迎来了近年来竞争比最小的一次“公考”。

李永新表示,“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门槛是报名人数大为减少的主因。

  改革后的市“公考”只接受两类人群报考:

应届生和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

李永新分析说,根据以往经验,除了应届生外,工作半年到2年的“边缘应届生”也是考公务员的主力军,这部分人的职业规划尚不明确,还处于不断跳槽的摸索之中,往往愿意“试一试”公务员的职业生涯。

此次报名政策将这部分人拦在门外,是报考人数大为减少的主要原因。

另外,本次70%的招考职位集中于乡镇街道,整体上也对应届生报考有一定的抑制。

  尽管今年本市公务员报考首次向京外“211”、“985”高校应届毕业生放开,但并未出现“爆棚”现象。

李永新分析认为,北京“限车”、“限房”等较高的生活成本是“双外生”(外地户籍、外地高校)的门槛,这部分优秀生源往往在本地就有很好的选择,“要想吸引他们来,没有优惠的政策估计很难。

  针对“一次考试、两次调剂”的新政,李永新表示:

5.6万人通过审核,角逐约4200个职位,竞争比只有13比1;再加上下半年调剂仍然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估计考录比将降到9比1甚至8比1,“绝对是全国竞争最小的公务员考试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