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516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docx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

高中地理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试题2019.09

 

1,一般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①范围会越来越广②方式会越来越多③依赖性会越来越强④利用率会越来越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

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

这一事实说明

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

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

D.多数可再生资源,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3,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是因为:

A..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内区B.草原多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和山地

C.森林多集中在东北、东南。

D.南方耕地多、热量少。

4,我国土地资源丰富,但山地多、平地少,因此:

A..同世界各国相比,耕地面积较大。

B.在各类土地资源中,林地比重最大。

C.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尽量少占耕地D.人均耕地少,凡是平地都应开垦为耕地。

5,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显著特点是:

A..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B.山地多、平地少,尤其平原少。

C.各类土地资源相对数量少,特别是耕地和林地更少。

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6,如图为“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出方向。

读图回答:

(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  (填字母)

(2)在E基地工程建设产生的诸多需要解决的地理问题中,就其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受公众关注的程度而言,首推的是

问题。

(3)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   (填字母)

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称为“     ”工程。

(4)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      

7,北回归线穿过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①广东②广西③云南④台湾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③②①④

8,下列各省会城市位置由北而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沈阳、长春、济南、南京B.太原、武汉、长沙、广州

C.郑州、福州、杭州、广州D.西安、银川、昆明、成都

9,我国大陆海岸线南北起点所属省区是

A.吉和琼B.辽和桂C.辽和粤D.吉和桂

10,下面有关我国气温与降水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

B.吐鲁番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

C.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地方是吐鲁番盆地

D.火烧寮是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11,关于下列我国省级行政区(不同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B.②省地表崎岖,地势北高南低

C.③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D.④省濒临黄海

12,下列少数民族中,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是

A.哈萨克族B.蒙古族C.鄂伦春族D.朝鲜族

13,下列矿产地与矿产组合不正确的是

A.玉门-油田B.大余-钨C.金昌-镍D.铜仁-铜

14,如图是巴顿给出的城市规模的费用/效益曲线图。

图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

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

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

城市中人平均效益,AC:

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

分析回答

1.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含义的“最佳人口规模”。

其中,对现有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小城市规模分别是

A.P1B.P2C.P3D.P4

2.我国学者研究后发现:

①在我国统计所有的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人均效益逐级提高;②单独考虑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并没有发现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就出现城市的人均效益增加的情况。

你认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对策应该是

A.大力发展特大城市

B.大力促进城市规模扩大

C.不能仅仅考虑城市规模来制订城市发展的政策

D.针对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5,交通运输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在各种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据此回答

1.属于我国南北向铁路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交织的城市有

A.南京B.合肥C.九江D.宜昌

2.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我国主要的地形区有

A.柴达本盆地B.汾河谷地C.渭河平原D.黄淮海平原

16,下图为我国长江口一带“年平均盐度分布”和“咸潮时盐度分布”图,读图完成

1.当河流发生咸潮时,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三角洲海岸侵蚀后退B.地面沉降

C.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D.淡水资源短缺

2.减轻碱潮对城市影响的有效措施有

A.水厂取水口向河流上游移动

B.跨流域调水,保证城市供水

C.开放上游水库蓄水,增加河口径流量

D.建立海水淡化厂,实行含盐河水淡化

17,读“沿我国北纬32°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所代表的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一般发展(农业)。

(2)图中②所代表的山脉走向是。

(3)图中③所代表的盆地中有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的平原。

(4)图中④代表的平原属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主要经济作物有:

、。

(5)分析: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何重要地理意义?

(从降水、河流两方面阐述)

18,下图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降水和气温情况,其中柱状图表示降水,曲线图表示气温,最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降水量(单位:

毫米),最右边的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

℃),读图后回答:

(1)图中A代表,B代表,

C代表,D代表。

(写出气候类型名称)四地气温曲线图中,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为。

(2)图中可以读出,在我国季风区内降水量集中在季节;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3)我国季风区内降水和气温时间配合特点是,这种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19,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

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

C-B时段二者的关系是。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时段。

(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选择填空)。

A.核工业B.耕作农业C.钢铁工业D.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环境污染水平不断降低,其原因是

(选择填空)。

(备选项: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选择填空)。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20,材料一:

我国的天后宫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泉州(南方称妈祖庙)。

天津的天后宫始建于元朝,位于旧城东北角,正是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西洋。

“天后”在传统文化中是护佑航海安全的女神。

(如下图a)

材料二:

新疆有充足的热量和土地资源,很久以来,当地人民利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绿洲农业,修建了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坎儿井”。

(如下图b)

(1)图a和图b两种文化景观中,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试分析说明该种文化景观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

(2)以上两种文化景观中,受人文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试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它的空间性特点。

 

试题答案

 

1,B

2,D

3,AB

4,BC

5,AB

6,

(1)、BED库区移民安置

(2)、A.西电东送

(3)、D 

(4)、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分布不平蘅(或能源生产和输出地主要在西部,能源消费地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

(5)、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实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量;

③节约能源,减少浪费;④开发新能源或进口能源等等。

7,D

8,B

9,B

10,A

11,A

12,D

13,D

14,BCCD

15,ACCD

16,CDAC

17,

(1)一河谷

(2)南北(3)成都平原(4)三油菜棉花

(5)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18,

(1)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普遍高温

(2)夏(或夏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或雨热同期);这时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19,

(1)A以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同步增长(或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加剧)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的降低B以后

(2)C(3)①②③(4)C

20,

(1)b由于该地气候干燥,蒸发旺盛,当地劳动人民因势利导,修建了坎儿井这种地下引水渠道,以减少水分蒸发。

(2)a天后是传统文化中护佑航海安全的女神,图中的天后宫建在三河交汇处,由此该文化景观反映了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