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52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8-2019学年福建福清华侨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1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第I卷(选择题60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鸡为ZZ、雌鸡为ZW,缺少染色体Z致死。

若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ZW的小鸡,因受环境影响发育成正常能交配的公鸡,该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且子代正常发育,则子代的性别为()

A.♀:

♂=1:

1B.♀:

♂=2:

1C.♀:

♂=3:

1D.♀:

♂=1:

0

2、在胎儿出生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取样细胞就能检测出来的遗传病是()

A.21三体综合征B.血友病C.白化病D.红绿色盲

3、“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

4、三大遗传规律在下列哪种生物中不起作用()

A.人类B.玉米C.蓝藻D.大豆

5、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

6、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为ZW)。

正常家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由显性基因A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由隐性基因a控制,A对a是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

以下杂交组合方案中,能在幼虫时期根据皮肤特征,区分其后代幼虫雌雄的是()

A.ZAZA×ZAWB.ZaZa×ZAWC.ZAZa×ZAWD.ZAZA×ZaW

7、下述哪项不是孟德尔在遗传学上获得成功的因素()

A.选用豌豆做为试验材料B.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处理试验数据

C.重视基因对蛋白质的决定作用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

8、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通过杂交产生的后代可能表现出杂种优势

C.杂交育种通过产生新性状使后代出现更多变异

D.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的常规方法

9、某含1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双链均被标记,其中腺嘌呤400个,将该DNA分子置于不带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子代DNA分子中带放射性标记的占总数的1/4

B.带放射性标记的DNA分子只有一条链被标记

C.该过程中需

要消耗鸟嘌呤4200个

D.子代DNA分子中带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10、下面是对不同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理论解释,阐明其遗传实质的是()

A.不同性状受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

B.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原因之一

11、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

1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⑤B.②、④C.①、④D.③、⑤

13、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F和H始终保持1∶1的比例关系

C.若C代表磷酸,则A是核糖

D.遗传信息是E中D的排列顺序

14、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并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甲)。

根据电泳所得到的不同带谱,可将这些DNA片段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

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1号为纯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B.3号为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2号为杂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D.4号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15、若某动物(2n=8)的一个精原细胞内所有核DNA的核苷酸链均被32P标记,经过两次分裂,对产生的4个子细胞的标记情况分析(原料不含放射性),错误的是(  )

A.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子细胞中最多有8个核DNA被标记

B.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中均有2个核DNA被标记

C.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最少有2个子细胞被标记

D.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均被标记

16、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产生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B.可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2P和35SD.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17、豌豆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株(多1条2号染色体),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的任意两条移向细胞一极,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

下列关于某三体植株(基因型AAa)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株来源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这种变异会使基因数目增加,也导致基因种类增加

B.该植株仅能产生A、a两种配子

C.该植株自交,不能产生基因型为Aaa子代

D.该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为1/6

18、下图显示了果蝇某一条染色体及部分基因所处位置,该图能表明()

A.—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

B.染色体上的绝大多数片段都是基因

C.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D.黄身基因和短硬毛基因为连锁基因

19、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上面有密码子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⑤能运载氨基酸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20、若“M→N”表示由条件M必会推得结论N,则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A.M表示遵循基因分离定律,N表示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M表示双链DNA,N表示(A+G):

(T+C)等于1

C.M表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患病,N表示女儿一定患病

D.M表示伴X隐性遗传母亲患病,N表示儿子不一定患病

21、已知15N它比14N重,将所有用15N标记的DNA分子的大肠杆菌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小时(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不同世代细菌DNA分子的密度。

DNA分子的密度梯度离心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1代(全中)DNA含有的氮原子是14N、15N。

B.如果测定第4代DNA分子密度,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为1/4。

C.如果将第1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四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1/2重带、1/2轻带。

D.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22、遗传学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

下列关于遗传学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思路是一致的,都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区分开

B.孟德尔成功运用了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从而发现遗传因子及其化学本质

C.无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还是豌豆杂交实验,科学选材是保证实验成功重要因素

D.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23、BrdU能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DNA链中。

若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在染色单体中,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着色深;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着色浅。

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取出根尖并用姬姆萨染料染色,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染色单体的颜色差异。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第一个分裂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间均无颜色差异

B.在第二个分裂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间均有颜色差异(呈色差染色体)

C.在第三个分裂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间均有颜色差异

D.此实验可用于验证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4、人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诊断(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

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其父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母亲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为--。

则该遗传标记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

25、甲、乙、丙个体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若三者都产生了Ab、aB的配子,则下列个体及产生上述配子的机理对应一致的是()

(注意:

以下涉及“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A.甲——同源染色体分离;乙——染色体变异;丙——基因重组

B.甲——染色体变异;乙——交叉互换;丙——同源染色体分离

C.甲——同源染色体分离;乙——交叉互换;丙——基因重组

D.甲——交叉互换;乙——染色体变异;丙——交叉互换

26、如图为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变形虫细胞核功能的实验。

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培养较长时间后A组细胞的DNA含有15N

B.核移植一定时间后,B组细胞中核糖体可能出现15N

C.核移植后,A组实验细胞中还将出现含15N的RNA

D.A组培养液换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结果相同

27、如图是某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A.ABCd,1

B.Aaaa,8

C.AaBbCcDd,4

D.BBBbDDdd,4

28、RNA干扰通常是一种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如下图所示),在此过程中,细胞中

与双链RNA有同源序列的信使RNA被降解,来干扰生物体本身的RNA“信使”功能,从而抑制了致病基因的表达。

这种技术最初曾被用来研究植物和蠕虫等,科学家后来发现它对哺乳动物细胞也有效。

例如,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地利用RNA干扰技术治愈了实验鼠的肝炎。

下列是对RNA干扰现象发现的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RNA能抑制基因的表达B.RNA会干扰生物体本身的mRNA的“信使”功能

C.RNA干扰现象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D.RNA干扰现象使细胞内特定mRNA的合成受阻

29、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白眼基因与其它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白眼基因与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其区别是部分碱基对的不同,使得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30、下列遗传表现中,属于自由组合现象的是()

A.牵牛花

花色与叶形

B.香豌豆

花色与花粉粒

C.玉米

粒色与粒形

D.果蝇

体色与翅形

红花阔叶37.5%

红花窄叶12.5%

白花阔叶37.5%

白花窄叶12.5%

紫花、长粒44%

花、圆粒6%

红花、长粒6%

红花、圆粒44%

有色饱满73%

有色皱缩2%

无色饱满2%

无色皱缩23%

灰身长翅50%

黑身残翅50%

31、如果在一个植物群体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

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得到的下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16B.1/9C.1/8D.1/4

32、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肺炎双球菌R型和S型

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失去了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两次分裂后,提取大肠杆菌DNA,经密度梯度离心,有一条中带,一条轻带,说明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3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 

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34、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现有两只基因型为AaBb的黄色短尾鼠交配,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

3:

3,可能的原因是()

A.基因A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基因b纯合时使胚胎致死

C.基因A和B同时纯合时使胚胎致死D.基因a和b同时纯合时胚胎致死

35、下列关于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建立在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的基础上,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4种碱基

B.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通过对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

C.沃森和克里克曾尝试构建了多种模型,但都不科学

D.沃森和克里克最后受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的启发,构建出科学的模型

36、2005年,人们发现在东非肯尼亚的帕秦罗岛上有一个“中国村”,祖传约在600年前,由郑和船队的队员与当地妇女结婚后繁衍而成。

如果通过比较DNA的碱基序列、确认该村的村民与我国汉族人是否有传说中的亲缘关系,最好从该村村民与我国汉族人的下列哪种结构中提取DNA( )

A.常染色体  B.X染色体  C.Y染色体  D.线粒体

37、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

C.从图中可以看出合成两条子链的方向是相反的

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再复制

38、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③发现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39、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的甜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可由亲代植株结的籽粒情况判断其显隐性

B.高茎与矮茎豌豆杂交,其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出现,说明亲代发生了性状分离

C.棕猴(Bb)之间相互交配,子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猴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对雌雄异株的植物进行异花传粉,需做两次套袋,一次去雄、一次人工传粉处理

40、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已知该地区10000人中有1个白化病患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

B.3号和4号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可能性是

C.10号所患的两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2号

D.12号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的概率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2分)

(答题时请将答案书写于答题卷上)

41、(10分)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有人提出基因对花色性状控制的两种假说,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假说一表明:

基因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

假说二表明:

基因____存在时,花色表现为紫色。

(2)现选取基因型为AaBb的紫花植株为亲本进行自交:

①若假说一成立,F1花色的性状及比例为,

F1中红花的基因型为。

②若假说二成立,F1花色的性状及比例为。

42、(14分)果蝇的正常眼基因(E)对无眼基因(e)为显性,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

第4号染色体多一条或少-条(如下图)的个体可以生活,而且能够繁殖,分析回答:

(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正常眼纯种果蝇杂交,F自交所得F2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染色体数目正常的无眼果蝇与第4号染色体单体的正常眼果蝇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某第4号染色体三体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可让其与染色体数目正常

的无眼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子代全为正常眼,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③若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43.(16分)资料一:

人类对遗传物质作用机理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请根据下列科学史实回答问题:

科学家发现细胞中有三类RNA,一类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一类能与特定的氨基酸结合,还有一类合成后几小时就会降解,其中哪一类是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的“信使”呢?

1958年,Crick提出如下观点:

核糖体RNA是“信使”——不同核糖体RNA编码不同的蛋白质,简称“一个核糖体一种蛋白质”。

1961年,Jacob和Brenner对这个假说进行了检验,实验过程如图2所示。

(1)Jacob和Brenner实验的目的是。

(2)步骤①中含15N的重核糖体被标记的物质是,若步骤④核糖体上出现放射性,说明该核糖体正在。

(3)已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立即停止,转而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

若核糖体RNA是“信使”,则实验结果是:

轻核糖体有放射性,重核糖体无放射性。

若核糖体RNA不是“信使”,则实验结果是:

最终实验结果证明核糖体RNA不是“信使”。

(4)RNA合成的过程中,DNA(全部/部分)解螺旋,由酶催化完成RNA合成过程。

资料二:

遗传学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人类对基因的认识史。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基因有了新的认识。

材料一:

真核生物(如人)的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其中编码区内包含着能编码蛋白质的编码部分(称外显子)和不编码部分(称内含子)。

外显子被内含子一一隔开。

材料二:

由基因指导合成的信使RNA开始也带有内含子,称为前体信使RNA,其内含子被切下后,再重新将外显子拼接起来,才成为成熟信使RNA,释放到细胞质中去指导蛋白质合成。

材料三:

内含子的切除和外显子的拼接都需要能量和酶。

材料四:

科学家们用嗜热四膜虫(一种原生动物)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拼接实验。

他们惊奇地发现:

在不含任何蛋白质成分的四膜虫前体信使RNA提取物中加入ATP,结果发现前体信使RNA成功地完成了拼接。

请阅读以上材料后,回答有关问题:

(5)四膜虫前体信使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A

B

C

B

B

C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C

D

B

B

D

D

D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B

B

C

C

C

B

D

D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选项

B

B

A

D

B

C

D

D

A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每空2分)

41、答案:

   

(1)A  A、B(同时)

(2)①紫花:

红花:

白花=12:

3:

1   aaBB、aaBb  

② 紫花:

红花:

白花=9:

3:

4  

42、答案:

(1)正常眼∶无眼=3∶1

(2)Ee∶e=1∶1

(3)①EEE

②正常眼∶无眼=5∶1EEe

③正常眼∶无眼=1∶1Eee(②

可对调)

43、答案:

(1)探究核糖体RNA是否为信使

(2)RNA和蛋白质          合成蛋白质

(3)轻重核糖体均有放射性(重核糖体有放射性)

(4)部分RNA聚合

(5)核糖核苷酸

(6)某些RNA也具有催化作用(RNA也具有催化作用或前体信使RNA具有催化作用或RNA是酶或有的酶可能不是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