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流行病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75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现场流行病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流行病学.docx

《现场流行病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流行病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场流行病学.docx

现场流行病学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灾害中传染病的重要性

一、灾害中传染病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恐怖袭击、突发传染病疫情等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峻挑战,世界许多国家军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呈现常态化趋势。

一般认为,凡是对人类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物质与精神建设,尤其是对生命、健康、财产等在短时间造成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危害的事件,均可称之为灾害。

按照起因有人为灾害或自然灾害。

在各类灾害中,最常见的5中死亡原因是痢疾、急性呼吸道感染、麻疹、营养不良和地方性的疟疾。

除营养不良外,其余四种都是传染病,与环境卫生条件有关,即使是营养不良也会因传染病而更加恶化。

对传染病而言,受灾群众更为脆弱,因为灾害及其立即产生的后果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这是由于营养不良、紧张、疲劳等和灾后生活条件不卫生造成的。

所以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引起了国家、地方和部队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按照起因,灾害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人为灾害除直接造成的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伤外,敌对分子或邪恶势力对水源、食品、生态的破坏,难民营的恶劣居住条件等,都是传染病疫情爆发的根本所在。

对自然灾害而言,有流行病学意义的也是次生灾害,如洪涝、地震灾害对人们生活环境(包括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等)、生态平衡及心理应激等造成抵抗力的下降等,灾民居住临时安置点,空间狭小拥挤,人群密切接触机会增加,各种传播途径容易实现,造成直接接触传播与呼吸道传播类传染病风险加大。

所以说,次生灾害导致各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流行,导致多人患病和死亡,将给灾民带来雪上加霜般的苦难。

如地震是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其本身主要取决于大自然的营造力。

在各种灾害中,地震以其爆发之突然和破坏力之强而号称群害之首,地震不仅给灾区的基础设施、住房和公共场所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还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的次生灾害。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地震灾害后往往导致传染病发生率增加。

2008年5月以我国汶川为震中的8.0级大地震造成了城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民生存条件、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的极大破坏。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过后,往往在灾区会出现传染病的流行或爆发,使得“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几乎成为骇人的必然规律。

1556年,陕西发生大地震,当时受灾死亡10万人,而次年发生的瘟疫竟又夺去了70多万人的生命;1945年唐山附近的滦县地震后,许多村庄疫病流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面临着瘟疫的严重威胁,震后第3天,肠胃消化系统传染病如肠炎、痢疾发生了,并迅速蔓延开来,在震后一个星期左右,达到了高峰,1976年8月份肠炎和痢疾的发病率,比上年同期,竟高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2001年6月秘鲁发生的地震,在农村,缺少避难所和低温条件,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加,在塔克纳的部分地区,人数增长了3倍,流行病检测结果表明,结膜炎和急性腹泻也出现增长3;,2005年10月8日在印度詹木喀什米尔发生了地震,2005年10月14日到12月17日总共发生了1783例急性腹泻病例,4岁以下儿童的罹患率为20%。

灾区的生态环境、动物防疫体系、畜牧业生产和疫病防控等同样造成不同程度损害。

由于清洁饮水与食物供应被扰乱,生活环境改变导致动物应激而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人与动物和自然疫源地接触机会增多,灾民的流动及大量军队及地方救援力量进入灾区,野外宿营及行军;夏季、雨季时,蚊虫等传播媒介增多;灾区存在的大量流浪动物(犬、猫等)都会造成疾病传播的风险增加。

因此要密切注意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及虫媒传染病,如狂犬病、炭疽、流行性出血热、鼠疫、布鲁氏菌病、结核、钩端螺旋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戊型肝炎、猪链球菌等。

二、灾害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下面按照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传染源普遍存在

传染病的发生是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通过适宜的传播途径,使易感人群受到传染而发病的。

平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说明传染源的普遍存在,这是在自然灾害后应特别警惕的。

传染源包括有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如患传染病尚在传染期的病人、人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健康人、患人畜共患病的动物、畜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动物,此外在外环境水域、土壤等存活的腐生性病原体或芽胞也可使人致病,比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军团病。

特大地震发生时,会导致家禽等陆生动物被埋在地下,其尸体腐烂后污染环境和空气,如果灾区气温逐渐升高,更适宜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如遇雨水冲刷会导致病原微生物污染面扩大。

(二)各种传播途径容易实现

灾害发生后,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都遭到严重的破坏,环境严重破坏污染,昆虫媒介大量孽生,各类传播途径都在传播病原体。

人们的生活在瞬间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条件顷刻消失,大多数灾民生活在临时搭建的帐篷,灾民安置密集,大量救援人员进入灾区,人员流动频繁,这些都增加了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危险。

野生动物与传病媒介的栖息环境也遭破坏,大量迁徙,使人类接触野生动物和传病媒介昆虫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经虫媒传播疾病发生的危险。

灾害引发的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坍塌、江河污染等可能造成人员外伤,易引起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和经土壤传播的疾病的发生。

灾害中,很多供水设施遭到破坏,在2001年6月秘鲁发生的地震中,塔克纳、阿雷基帕和莫克瓜省的各区中的335个供水系统中有30%被破坏和15%被摧毁。

在塔克纳有一半的供水系统倒塌,迫使近70%的受灾居民要饮用那些来源不安全的水,水源含砷及铁过高或是被严重污染,很容易发生饮水污染,导致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如:

2005年10月8日在印度詹木喀什米尔发生了地震,4岁以下儿童急性腹泻的罹患率为20%,调查发现,震后饮用未经煮沸或加氯消毒的河水或自来水感染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爆发的主要原因,在婴幼儿中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和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

灾害导致供电的中断可影响一些冰箱和冷库的正常运行,会导致许多储藏的食品变质和腐败,并且在很多临时安置点缺少加热食物的器具和条件,所以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如不有效控制,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其他一些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肝炎、霍乱和食源性疾病,血吸虫病、疟疾、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狂犬病、炭疽等也容易在灾区传播流行。

(三)人群易感性增加

灾害后,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群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人员伤亡惨重、病菌病毒扩散,饮用水和食物受到污染,幸存者日常生活十分困难,体质严重下降,灾民们惊恐、悲痛、心理创伤,加上经历灾害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很多人出现心理疾病,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免疫水平急剧低下,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有些灾民的基础疾病也会加重,如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皮肤病等。

若受灾地区属于某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流行区,其他地区来支援救灾的人员,由于缺乏对这些病的免疫力,易感性很高,容易发病,如:

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40人,于2005年1月11日至26日赴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执行海啸灾区紧急救援任务,营地设在亚齐市机场旁的沼泽地里,时属热带雨季,宿营地杂草丛生,积水较多,在此期间,6名救援队员被蜱咬伤。

(四)其他影响因素

灾难发生后,灾区的医疗卫生、疾病控制等专业机构常遭到较严重的破坏,专业人员伤亡失散,对传染病失去早期发现与早期控制的能力。

防治传染病及消毒杀虫的药品、器材、疫苗临时奇缺。

三、灾害中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将灾后最常见的传染病的公共卫生后果列在表1中。

事先采取如减少贫困、增加认识和组织水平以及扩大常规保健和卫生服务这样的步骤,当灾害降临时,就可为人们提供额外保护。

表1灾害中最常见的集中传染性疾病

疾病

症状

环境危险因素

对健康的危害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感觉冷,发热及严重咳嗽。

胸痛及肺炎时肩胛骨间痛

拥挤,卫生差

流星感冒和肺炎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危险群体

腹泻

每天至少3次水样便,带或不带血与粘液。

可能伴有发热、恶性或呕吐

污染的的饮水或食物

脱水,特别是儿童,暗色尿、舌干或皮革样皮肤

麻疹

一种婴幼儿疾病。

主要是发热和黏液。

随后在口部出现大量斑丘疹

拥挤、卫生差

严重的全身症状、死亡率高

痢疾

肌肉和关节疼痛,高烧畏寒,头痛,可能有腹泻和呕吐

在不流动的水中有按蚊繁殖

此疾病很快就可致命,除非在48小时内给予治疗

脑膜炎(昏睡病)

在一段时间内,感染者可能没有症状,在流行过程中,出现头痛、发烧、不适症状,建议诊断,要通过腰穿刺确诊

拥挤

如果早期不诊治,通常会希望,愈后会有神经问题

志贺菌痢疾

带血稀便腹泻,发烧、呕吐、腹部痉挛

饮水或食品污染,卫生环境差

死亡率可能很高

甲型病毒肝炎

恶性,轻微发烧,淡白色稀便,深色尿,眼白黄疸,几天后,皮肤黄疸

卫生差

长期无力

虱传斑疹伤寒

长期发烧,头痛,身体痛

卫生条件差导致虱传染

不治疗会死亡

伤寒

开始像疟疾,有时有腹泻,长期发烧,偶尔有梦呓

污染的的饮水或食物

如无治疗,几周内会因并发症死亡

霍乱

少量发烧,严重的液体腹泻(米样水便),腹部痉挛,呕吐,快速失重,脱水

污染的的饮水或食物

脱水,特别是儿童,暗色尿、舌干或皮革样皮肤

登革热与出血性登革热(DHF)

高烧、头痛、肌肉关节痛、皮肤红斑

在天然和人工水体中伊蚊繁殖

通常登革热进程较慢,但是DHF通常伴有严重出血,可能致命

白喉

嗓子红肿疼痛、咳嗽

拥挤、卫生差

分泌物会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死亡

破伤风

肌肉痉挛,从颌部开始,几天扩展到全身

卫生差,受伤

死亡

狂犬病

疲劳、头痛、定向力消失、麻痹、机能亢进

被动物宿主咬伤

不治疗会死亡

间歇性发烧(虱或蜱传染)

急性间歇性发烧

不卫生条件导致虱、蜱传染

与免疫水平有关,不治疗会死亡

中暑

身体温度升高,恶性,呕吐,头痛

环境温度过高

有昏迷危险

第二节各类自然突发灾害时传染病流行特点

与人为灾害相比,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态条件的破坏性更大。

自然灾害,包括地壳内部巨大能量释放造成的破坏性地震地表形态自然物的运动造成的海啸大气物理现象和运动造成的洪涝以及自然界有害生物迅速、大量繁殖造成的病害。

本节主要讨论自然灾害时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一、灾害发生地区、季节、时间、人群的传染病流行特点

(一)灾害发生地区传染病流行特点

1.农村地区

当地常见传染病病种较少,发病率较低,灾害后有可能发病率上升,或出现流行。

对于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由于平时的疫苗接种率较低,一时又难于提高接种率,有可能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回升。

此外还存在新传入传染病的爆发危险。

2.城市地区

当地常见传染病病种较多,发病率较低,,灾害后由于暴露机会增多,有可能出现某种传染病发病率上升。

对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由于平时接种率很高,不易出现发病回升,但应尽快继续保持高接种率水平。

还存在新传入传染病爆发危险。

3.偏僻地区

偏僻地区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常见传染病发病率很低,此时潜在着发病率上升、乃至流行的危险。

对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由于疫苗接种率低,一旦传染源侵入,易致流行的危险。

各地常见传染病对于偏僻地区也有成为“新传入传染病”引起爆发流行的危险。

4..滨海渔村与近海岛屿地区

传染病的危险因素近似偏僻地区,但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侵入引起流行的危险加大。

由于海产品污染带毒成为引起事物中毒与肠道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

5.热带、亚热带地区

从全球看,非洲、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多是传染病、寄生虫病的高发区,对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疫苗接种率较低,存在着发病波动的危险。

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是存在古典生物型霍乱和生物型霍乱两大疫源地,成为霍乱的高发病地区,可常年流行。

近年古典生物霍乱很少见,灾害后仍应警惕。

(二)灾害发生季节传染病流行特点

许多种传染病都有不同的流行季节高峰,其它月份仅见散在发生的病例。

1.在冬春季,容易发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猩红热、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水痘、非典型肺炎,以及轮状病毒腹泻、甲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发生与流行。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还会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病情加重,或发生凶险的并发症。

2.在夏秋季,容易发生的传染病有感染性腹泻、痢疾、霍乱、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大肠杆菌,出血性肠炎、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播流行。

由于蚊、蝇等传播活跃,以及随人迁徙的鼠类为害,夏秋季也是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恙虫病、黑热病、森林脑炎等传染病的流行季节。

地处热带、亚热带,或只有雨、旱两季之别,比如东南亚、南亚地区,气温常在℃左右,蚊子活跃,则传染病就具有全年流行的特征。

(三)灾害发生时间的传染病流向特点

如果灾害发生在白天,人们的衣着尚能御寒、防晒、防虫,就减少了暴露感染的机会。

灾害发生在深夜,人们从梦中惊醒,只顾逃生,顾不上衣着,裸露部位较多,受寒着凉、蚊虫叮咬,增加了暴露感染的机会。

(四)不同受灾人群的传染病危险因素

由于儿童、妇女和老人的免疫力降低,抗病力减弱,容易发生传染病及并发症,还容易发生由弱毒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普通病毒性或细菌性肺炎可增加病死率,是灾害的高危人群。

青壮年人尤其是男性,是减灾救灾的主力。

如果是抗洪或是震后大雨,介水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血吸虫病的机会会增多。

(五)特殊环境人群灾民集中生活、卫生条件差,易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疥疮、斑疹伤寒等传染病。

(六)警惕生物恐怖和新传染病传入,或不明原因流行性疾病的出现。

二、重要自然灾害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3个,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东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西南和西北部位于欧亚地震带上,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历史上就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全球大陆地区的较大级别地震中,约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发生在我国,全国地震源有90%分布在西部,主要在北始蒙古南至云南的南北地震带。

我国除贵州、浙江外,其他省份均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60%的省份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

自1900年至20世纪末,我国已发生4.75级以上地震共计3800余次,其中6-6.9级地震460余次,7-7.9级地震99次,8级以上地震9次。

近年来我国5级以上地震年均40余次,尤其是2008年汶川8.0级及2010年玉树7.1级较大震级地震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害。

有数据表明全球共发生里氏7级以上地震40余起,在中国发生10起,死亡近60万人,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我国是还是洪水灾害频仍的国家。

本世纪最大洪水有三次。

一次是建国前,两次为建国后。

1931年,中国发生特大水灾,有16个省受灾,其中最严重的是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五省,山东、河北、浙江次之。

8省受灾面积达14170万亩,占8省耕地面积的1/4强。

据统计,半数房屋被冲,近半数的人流离失所,不少人举家逃难。

这次大水灾祸不单行,还伴有其他自然灾害,加上社会动荡,受灾人口达1亿人,死亡370万人,令人触目惊心。

解放后全国性的大水灾主要有两次,1954年大水灾和1991年大水灾。

1954年那次全国受灾面积达2.4亿亩,成灾面积1.7亿亩。

长江洪水淹没耕地4700余万亩,死亡3.3万人,京广铁路行车受阻100天。

国家对自然灾害的救济费为3.2亿元。

 

1998年,一场世纪末的大洪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洪波汹涌,水位陡涨。

800万军民与洪水进行着殊死搏斗。

据统计,当年全国共有29个省区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666亿元。

2010年,我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9721千公顷,受灾人口1.4亿人,因灾死亡1072人,失踪619人,倒塌房屋11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096亿元。

水利工程水毁损失已达400多亿元,较常年多3倍。

下面仅就地震和洪涝灾害的传染病流行特点进行阐述。

一、洪涝灾后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洪灾是指河流泛滥淹没田地和城乡所引起的灾难。

涝灾则是长期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和淹没低洼地区造成的灾难。

洪灾和涝灾往往同时发生,二者难以区分。

(一)洪灾后疫情分布的时间特征

洪灾后,不同时期疫情的表现形式和危害程度是不同的。

因而相应的防病工作重点也不同,目前国内对疫情的观察期尚无统一说法。

王梅等发现洪灾初期,一般为数日至十数日。

此期水源有时可呈一过性净化,灾害破坏的严重性尚未暴露,因而疾病的发生和分布基本与平时近似。

数日或十数日后进入中期。

由于洪水积蓄,大面积土地被淹,水体污染,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使得灾民的生活发生急剧恶变,尤其是饮食和饮水问题严重;再加上人、畜的迁移,居住和生存的卫生条件进一步恶化,这均为肠道、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造成暴发与流行的可能;此外腹泻、上感、皮肤病、红眼病以及食物中毒可大量发生,并有中暑出现。

数月后进入后期,即灾害恢复期或灾害末期。

此期虽然洪涝水已经消退,灾民返回原地开始重建家园,但灾害对灾区环境的破坏和致病因素的存在,给灾区留下了许多遗患。

这时的灾民在恶劣环境下继续生存,食物短缺,不仅可出现营养缺乏病,而且随着天气的变化和灾民免疫力的低下,还可能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扩散流行。

此期可持续数月,其间的防制工作仍不可松懈。

由洪灾后疾病的统计资料来看,尽管疾病谱系随着时间的延续有所不同,但就其传染病发病的频率和发病病种的多少而论,其发病和病种的高峰主要集中于灾害中期。

(二)洪灾后疾病谱系的构成

在灾后无大疫(与前五年或前三年传染病的总发病率和各重点传染病的平均发病水平相比,无异常的波峰)的条件下,从灾后疾病谱系的构成来看,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以腹泻、上感、皮炎、红眼病、痢疾5类疾病为主,约占灾后总发病人数的70%-80%以上,而虫媒和自然疫源性等其他传染病的发病总数通常不足10%;其二,从灾后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统计来看,则是以肠道传染病为主,约占传染病总发病人数的75%以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12%,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9%,呼吸道传染病占4%。

从洪灾相关疾病的流行特点来看,在灾后无大疫的条件下,虽然灾后常见病的发病率高达70%~80%以上,但其病死率和死亡率较低;只是由于其发病率高,波及的人群范围广。

因而对抗洪劳力的影响比较大。

对于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而言,尽管其总发病率通常不到

各种传染病总数的10%,但其却是传染病死亡的主要病种。

据安徽省1991年洪灾后疫情分析:

发病率居前五位病种为痢疾、病毒性肝炎、疟疾、麻疹、出血热;死亡率居前五位的病种有出血热、病毒性肝炎、乙型脑炎、痢疾、狂犬病;病死率居前五位的病种则是狂犬病、流行性脑炎、乙型脑炎、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另据湖北1991年洪灾后疾病分析报告:

1991年全省报告的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4.99%,而其死亡数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36.07%;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数仅占当年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47%,但其死亡数却占传染病总死亡数的56.74%。

(三)不同类型洪灾区传染病发生特点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晓李硕硕等,将根据洪灾类型不同分为内渍区、溃烷区、山洪区和无灾区四类,发现不同类型洪灾区中,传染病的发生也不尽相同,溃堤区和山洪区的肠道传染病高于内渍区,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溃堤区高于山洪区和内渍区,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呼吸道传染病三种类型洪灾区差异均无显著性

(四)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曾光教授对1998年和1999年湖北省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和江西省特大洪水灾害的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

洪灾期间,主要以消化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上升为主,此外部分灾区的呼吸道传染病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具体来讲,在湖北省高于全省1993~1997年平均发病水平的有霍乱、伤寒和流脑;江西省高于全省1993~1997年的平均发病水平相比,发病率上升的有霍乱、痢疾、麻疹、钩体病和出血热,1999年出现了甲肝发病率升高。

二、地震后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地震之后传染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饮用水的卫生基础设施受到破坏,公共卫生服务中断(如:

儿童接种疫苗)、病媒生物(如蚊子和啮齿动物)的常规控制中断等[1]。

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一方面,地震灾后救援工作的重点是抢救伤员;另一方面,要预防次生灾害,即预防灾后传染病的发生。

(一)地震灾后容易发生的传染病由于环境卫生等问题易发生以下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受灾群众居住的临时帐篷、房屋比较拥挤,空气流通不畅,卫生条件比较差,再加上饮食不规律,昼夜温差大,人们的抵抗力下降,这就给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适宜机会。

2.肠道传染病

由于基本生活条件的破坏,受灾群众存储食品的环境条件差,很容易造成食品霉变和腐败,蚊蝇孳生,再加上缺水洗手不便,从而给食物中毒及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此外,饮用不洁饮用水亦可导致肠道传染病。

3.皮肤传染病

由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坍塌等原因造成的外伤,不仅容易引发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和经土壤传播的疾病,还容易引发皮肤传染病。

4.虫媒传染病

环境潮湿,蚊类孳生,蚊虫叮咬可引发乙型脑炎等虫媒传染病。

5.其他传染病

灾区环境杂乱,各种不能及时清理的人畜尸体、排泄物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易造成鼠害,鼠咬人可引发流行性出血热。

另外,狗咬伤人可致狂犬病。

(二)传染病流行特点震后次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传染源失控

地震后,当地医疗卫生、疾病控制专业机构遭到破坏,专业人员伤亡失散,对传染病失去早期发现与早期控制的能力。

通讯和交通均中断,导致防治传染病及消毒杀虫的药品、器材、疫苗暂时奇缺。

因此,许多病人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作为传染源。

动物源性传染病也会在地震后肆虐,如鼠疫等;震后的传染源失控给流离失所的逃震者增加感染机会。

2.传播途径改变

地震后环境恶化,房屋倒塌、水源污染、食物短缺、蝇鼠肆虐,导致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直接接触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有爆发可能。

3.宿主易感性增加

地震后,人群暴露于各种恶劣环境中,各类病原体都会感染灾民。

此外震区灾民还存在以下特点:

⑴心理创伤:

灾民们对地震惊慌、恐惧;大地震常失去亲人,诱发灾民严重心理创伤;而心理创伤常导致机体防疫和应急能力下降;⑵衣食不保:

瞬间失去正常生活条件,衣、食、水、住顿时无着,人群免疫水平急剧低下,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⑶医、药短缺:

当地医疗卫生、疾病控制专业机构遭到破坏,专业人员伤亡失散,失去早期发现与早期控制的传染病能力;防治传染病及消毒杀虫的药品、器材、疫苗临时奇缺;⑷机体外伤:

被倒塌房屋挤压伤,机体防御能力下降。

第三节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措施

面对大规模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危机时,从社会层面尤其需要保持冷静,科学应对。

进入灾区后,应展开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明确本次防疫任务的目的和意义,从系统整体的层面统筹好各项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落实具体防疫工作、技术路线,按照科学的步骤逐步展开。

近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传染病防治法》,在地震、洪涝、飓风等之后未发生严重传染病流行,显示了我国防灾救灾的成就。

要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关键是做好两件事:

一是平时突出预防为主;二是灾后强化传染病防治工作。

一、准备与预防

在灾害前采取准备措施,可以极大的增加控制传染病流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