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81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传法句经原文.docx

南传法句经原文

南传法句经原文

  法增比丘译  第一双品(YamakaVagga)  1、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恶行,恶语恶身行,  则苦必随彼,如轮随兽足。

  2、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善行,善语善身行,  则乐必随彼,如影随身形。

(1,2两偈合诵)  3、他咒骂欺我,败我掠夺我,  若人心怀怨,怨恨不能息。

  4、他咒骂欺我,败我掠夺我,  若人不怀怨,怨恨自能息。

(3,4两偈合诵)  5、不能以怨恨,止息世间怨,  唯慈能止怨,乃不易古法。

  6、愚人(Kosambi的诤论比丘)不明了,人生  终归死,彼等若明了,诤论自息灭。

  7、若人逐欲乐(不净以为净),不摄护根门,饮食不节量,懈怠不精进,  必为魔(māra阴魔,业行魔,死魔,烦恼魔,天魔,这里指烦恼)所制,如风倒弱树。

  8、若观身不净(三十二身分观,墓墟观),摄护诸根门,饮食知节量,正信(对三宝的信心)勤精进,魔不能摧毁,如风难摇石。

(7,8两偈合诵)  9、人若不离欲,不守持戒律。

  不见真(Sacca真理)克己(Dama调御,自制),  不应着袈裟(kāsāya,kāsāya杂色衣,粪扫衣。

出家众的衣)。

  10、人若离贪欲,善守持戒律,  克己复见真,应穿着袈裟。

(9,10两偈合诵)  11、执邪以为正(Sāra真实,精要无邪见具戒定慧),  或执正为邪,执持邪见者,不能见真谛。

  12、执正以为正,亦知邪为邪(贪欲kāma,瞋恚vyāpāda,害vihimsā),执持正见者,彼能见真谛。

(11,12两偈合诵)  13、屋盖不遮密,雨水必浸入,  心意不善修,贪欲必侵入。

  14、屋盖若遮密,雨水不浸入,  心意善修持,贪欲不侵入。

(13,14两偈合诵)  15、今世悲苦受,来世悲苦受,  造作恶业者,两处悲苦受,  彼见己恶业,故悲伤苦恼。

  16、今世喜乐受,来世喜乐受,  造作善业者,两处喜乐受,  彼见己善业,故欢欣喜悦。

(15,16两偈合诵)  17、今世悲苦受,来世悲苦受,  造作恶业者,两处悲苦受,  念己造恶业,心中更悲苦,  趣向恶道时(Duggati恶趣。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四恶趣),忍受巨大苦。

  18、今世喜乐受,来世喜乐受,  造作善业者,两处喜乐受,  念己造善业,心中更愉悦,  趣向善道时,享受诸喜乐。

(17,18两偈合诵)  19、虽多诵经文(sahitam三藏经典),放逸不依法,  如牧数他牛,不获沙门果。

  20、虽少诵经文,遵教如法行,  息灭贪瞋痴,正智心解脱,  不着今后世,彼获沙门果(预流果,二果,三果,阿罗汉果)。

(19,20两偈合偈)  第二不放逸品(AppamadaVagga)  21、勤向不死(Amata指涅槃)径,放逸趣死径,  精勤者不死,放逸如已死。

  22、智者如实知,精进之道理,  安徐喜精进,亲证圣乐境(三十七道品)。

  23、智者心坚定,精进修止观,  解脱四系缚(贪爱、有、邪见、无明),  证无上涅槃(寂静无苦境界)。

  24、勤奋持正念(念住),约己守正行,  正命辨善恶,精进善名扬。

  25、勤勉不放逸,持戒自调御,  智者作自洲(Dipa,沙洲,庇护所),  不为瀑流(烦恼)没。

  26、愚者陷放逸,智者善护持,  精进不放逸,如获无上宝。

  27、不行于放逸,不浸溺欲乐,  正观禅修者,获得大安乐。

  28、正念除放逸,慧生无忧苦,  智者观众苦,如山巅下望。

  29、放逸中无逸,智者独醒觉,  如善驰良骏,超越老羸马。

  30、帝释(Maghavā摩伽婆,即帝释Sakka,三十三天主。

做人时为他人谋福利,死后为天主)  不放逸,故为诸天主,  精进为人赞,放逸受人诃。

  31、喜精进比丘,畏惧放逸苦,  如熊熊大火,焚尽大小结(Samyojana或Sa?

?

ojana,身见、疑、戒禁取,贪、瞋—五下分结;色爱、无色爱、我慢,掉举恶作,无明—五上分结)。

  32、喜精进比丘,惶恐放逸害,  是故不退转,而趋向涅槃。

  第三心品(CittaVagga)  33、心念乱无序,难护难制御,  智者调其心,如匠矫箭直。

  34、心如弃地鱼,跳抖而不安,  仁者故远离,烦恼恶魔界(Māradheyya,烦恼境)。

  35、难御轻浮心,随欲而流转,  智者制其心,调御得安乐。

  36、心溜荡善变,细微难察觉,  智者护其心,护卫得安乐。

  37、远游与独行,无形隐胸窟(Guhāsayam心识所在),智者善御心,解除诸魔缚。

  38、心念不稳固,不解真谛法,  信心不坚者,智慧难成就。

  39、心无贪与瞋,逾越善恶业,  精勤之觉者(阿罗汉的信,勤,念,定,慧五根常具足),心中无畏惧。

  40、身如易碎瓶,护心如城堡,  慧剑斗魔王,勤修不染着(以智慧观照)。

  41、观色身无常,败坏弃地上,  神识空无有,犹如废焦木。

  42、仇敌害仇敌,怨家恶怨家,  心向于邪道(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远甚仇家害。

  43、善非父母作,亦非眷属作,  心向于正道(十善﹕布施、持戒、修定、尊敬、服务、回向、随喜、闻法、说法、正见),远胜亲朋作。

  (42,43两偈合诵)  第四华品(PupphaVagga)  44、谁知己与世(Pathavi大地。

指人、饿鬼与畜生),  天界与地狱?

(六道轮回)谁悟善说法  (三十七道品)?

如花匠选花。

  45、修学(Sekha学人,修道人)知己世,天界与地狱,  修学悟善法,如花匠选花。

(44,45两偈合诵)  46、当观色无常,如泡如幻影,  断魔欲花箭(魔王花矢喻心为欲境所诱惑),死魔(Maccurāja死神)无从见。

  47、采集百花卉(欲乐),心生诸染着,  沉沦于生死,洪流卷睡村。

  48、采集百花卉,心生诸染着,  贪欲无厌者,死魔得所乘。

(47,48两偈合诵)  49、圣者(Muni牟尼,寂然者,指沙门)入村邑,  犹蜂入花间,唯将花蜜取,不损花色香。

  50、不举他功过,勿观作未作,  唯观己修行,已修与未修。

  51、人若不奉行,已说之善法,  无能得善果,如美花无香。

  52、人若真奉行,已说之善法,  必能得善果,如美花芬香。

(51,52两偈合诵)  53、犹如集百花,能嵌诸花鬘,  得生于人中,应作诸善行。

  54、花香与檀香,多伽罗(Tagara桂香,不没香)  茉莉(Mallikā小香花),  诸香不逆扬,戒香遍四方。

  55、檀香多伽罗,莲花婆尸迦(Vassiki雨季花),  于诸众香中,唯戒香最上。

  56、多伽罗檀香,香气实微弱,  戒香为最上,香飘诸天上。

  57、持戒清净行,住于不放逸,  魔王无从知,智者解脱处。

  58、废弃众秽土,莲花生其间,  见者心喜悦,其花之芬芳。

  59、愚闇众生中,佛子生其间,  犹如彼香莲,智光照大千。

(58,59两偈合诵)  第五愚品(BālaVagga)  60、失眠者夜长,倦困者路长(Yojana由旬,印度古长度,一由旬约14公里多),  愚人不知法,生死轮回长。

  61、佛子远游行,若不遇良伴,  胜我或等我,愿彼心稳固,  宁为独修持,不与愚者伍。

  62、执着子与财,愚者常忧戚,  此身尚非我,况复子与财?

  63、自知己愚昧,彼实为智者,  自认聪明者,彼乃愚痴人。

  64、愚者虽终生,与智者亲近,  仍不悟法味,如匙不知味。

  65、具慧虽短时,与智者相处,  能领悟法味,如舌辨汤味。

(64,65两偈合诵)  66、愚人少智慧,有我为自殃,  造作诸恶业,招受众苦果。

  67、自作不善业,作已心后悔,  啼泣泪双流,当得受异熟(Vipāka将来的果报)。

  68、自作诸善业,作已心不悔,  欢喜而意乐,当得受异熟。

(67,68两偈合诵)  69、恶业未熟时,愚者思如蜜,  恶业成熟时,愚者始苦恼。

  70、愚人修苦行,一月复一月,  取食茅草端(苦行的一种),功德仍不及,  正观者所得(正观四谛者),十六分之一。

  71、恶业不即熟,如新挤牛奶,  不即为凝固,恶人所造业,  如灰烬覆火,恶报随其后。

  72、愚求智与名,反促其毁灭,  毁彼之幸福,亦毁彼善根(指智慧)。

  73、痴僧慕虚荣,僧中居上座,  寺内拥权威,求白衣礼事。

  74、僧俗应俱知,诸事我所作,  应做不做事,皆得顺吾意,  愚人作是想,贪欲憍慢增。

  75、一道求利养(Lābha世利),一道向涅槃,  当如是明了,佛子诸比丘,  不喜贪世利,勤修出离心。

(viveka身离群,心离欲,离诸行达涅槃)  第六智者品(PanditaVagga)  76、应随彼贤人,如揭宝藏者,  能为劝过者,随彼智慧生。

  77、智者善劝导,使人免诸过,  善者知爱戴,唯恶人嫌恶。

  78、不结交恶者,不亲近愚者,  结交善知识,亲近有德者。

  79、得尝法味者,心寂常安乐,  智者恒欣喜,圣者所说法。

  80、矢工调弓箭,治水者导水,木匠绳其木,智者(Pandita)善自御(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81、譬如巨岩石,不为风所动,  毁谤与赞叹,智者不为动。

  82、譬如深净池,清彻且明静,  智者闻妙去,心净甚寂然。

  83、圣者离于缚,不着诸欲结,  乐受与苦受,智者无喜忧。

  84、智者具戒德,不为己为他,  不求子与财,非法求王位,  求世间荣禄,而造诸恶业。

  85、于诸众人中,鲜有达彼岸(涅槃),  世间诸乡朋,此岸(生死轮回)长徘徊。

  86、法已予善说,应行于正法,  超越诸欲界,达难登彼岸(涅槃)。

  87、智者舍黑法(恶法),而修诸白法(善法),  为证涅槃境,从家至非家。

  88、不着贪与欲,舍弃于欲乐,  智者除诸盖(五盖:

贪、瞋、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与自心垢秽。

  89、智者勤修持,证道七觉支(念、择法、精进、  喜、乐、一心、舍),解缚(四种执着:

贪欲、邪见、戒禁取、身见)尽诸漏,亲证般涅槃(Nibbana)。

  第七阿罗汉品(ArahantaVagga)  (或罗汉Arahant断尽烦恼的修行者)  90、道尽(生死轮回尽)无忧患,解脱于一切(五蕴),  漏尽无结缚(Gantha贪、瞋、戒禁取、见取),  炽盛欲火灭。

  91、正念勤修持,心中无所住,  如雁离池沼,舍弃其巢穴。

  92、无作不积集(积集:

业行与四必需物品﹕衣、食、卧具、药品或指由爱生取而生起四种食的积集:

段食、触食、思食与意识食),饮食知节量。

  空无相解脱,圣者之行迹,  如鸟游虚空,无痕迹可得。

  93、漏尽不贪食,已达解脱境,  空无相解脱,圣者之行迹,  如鸟游虚空,无痕迹可得。

  94、善摄制六根,如御者调马,  舍憍慢恶习,诸天所爱敬。

  95、罗汉如大地,不拘垢与净,  如帝释(Indakhila)牌坊,行忍无怨瞋,  如清净池潭,无着(Tādi不执取,八风不动)证涅槃。

  96、意寂口亦寂,身行亦寂静,  正智得解脱,寂静与安稳。

  97、仁者不轻信(Assaddha圣者自证),  无为(Akata无作,即涅槃)永断系,  弃欲无分别,实名无上士。

  98、村舍或林间,谷地或山野,  罗汉所居地,彼处皆蒙佑。

  99、乐于住林间(Aranna阿兰若,静空闲处),  世人所不爱。

无欲喜林野,不逐求五欲。

  第八千品(SahassaVagga)  100、徒诵千句言,无义理之语,  不如一益语(Attha义、道理),闻已得寂静。

  101、徒诵千首偈,无义理之语,  不如一益偈,闻已得寂静。

  102、徒诵百首偈(Gāthā,pada),无义理之语,  不如一法语,闻已得寂静。

  103、匹夫上战场,千战胜千敌,  莫如能胜己,彼最胜战士。

  104、胜己为最贤,远胜于胜众,  是故胜己者,梵魔无能胜。

  105、天神音乐神(Gandhabba干达婆),  恶魔与梵天(Brahmā),  皆莫能胜彼,自御克己者。

  106、月月祭千金,祭祀供百年,  未若须臾顷,供养修己者,  如是之供养,胜祭祀百年。

  107、林中拜火神(Aggi),事火一百年,  未若须臾顷,供养修己者,  如是之供养,胜祭祀百年。

(106,107两偈合诵)  108、若人于世间,供牺牲祭祀,  求福满一年,彼如是功德,  未若四分一,礼敬正直者(预流果或初果)。

  109、尊贤与敬老,四事得增长,  寿命与容颜,喜悦与毅力。

  110、若人活百年,破戒不修定,  不如活一日,持戒与修定。

  111、若人活百年,无智无禅定,  不如活一日,具慧修禅定。

  112、若人活百年,怠惰不精进,  不如活一日,坚心行精进。

  113、若人活百年,不见生灭法,  不如活一日,得解生灭法。

  114、若人活百年,不见不死(Amatampadam涅槃)道,  不如活一日,得睹不死道。

  115、若人活百年,不见无上谛(九出世间法:

四道、四果与涅槃),  不如活一日,得睹无上谛。

  第九恶品(PāpaVagga)  116、应急速行善,竭止心作恶(贪rāga,瞋dosa,痴moha),延缓行善者,心喜于邪恶。

  117、若人已作恶,不应数重犯,  莫喜于作恶,积恶乃痛苦。

  118、若人已行善,应当数重作,  欢喜于行善,积善乃安乐。

(117,118两偈合诵)  119、恶业未成熟,恶人自庆幸,  恶果成熟时,恶人方知苦。

  120、善业未成熟,善人自埋怨,  善果成熟时,善人方知福。

(119,120两偈合诵)  121、莫轻视小恶,云我无殃报,  小水渐滴落,亦能盈水瓶,  愚人积小恶,乃至罪满贯。

  122、莫轻视小善,云我无福报,  小水渐滴落,亦能盈水瓶,  贤人积小善,乃至福满堂。

(121,122两偈合诵)  123、伴少而货多,商人避险道,  爱命避毒药,避恶当亦然。

  124、设若手无伤,手可持毒药,  无伤毒不患,不作恶无殃。

  125、若害善良者,清净无秽者,  恶业归愚人,如逆风扬尘。

  126、有识生胎中,作恶堕地狱,  行善升天界,漏尽得涅槃。

  127、非隐于虚空,海洋洞穴中,  欲避恶果者,世间无避处。

  128、非隐于虚空,海洋洞穴中。

  欲避死魔者,世间无避处。

(127,128两偈合诵)  第十刀杖品(DandaVagga)  129、众生畏刑罚,众生皆畏死,  以己推及人,不杀不教杀。

  130、众生畏刑罚,众生皆爱命,  以己推及人,不杀不教杀。

(129,130两偈合诵)  131、众生欲安乐,若求自安乐。

  刀杖害众生,安乐不可得。

  132、众生欲安乐,若求自安乐,  不刀杖害彼,安乐乃可得。

(131,132两偈合诵)  133、对人粗恶语,恶言将反唾,  恶言伤人苦,殴斗祸归身。

  134、如一破铜锣,默默无反响,  既已证无为,寂然无诤论。

  135、牧人执鞭杖,驱牛至牧场,  老与死亦然,驱逐众有情。

  136、愚者造恶业,而不能自知,  感招恶业苦,犹如被火焚。

  137、若人以刀杖,加害善良者(指阿罗汉),  速召无赦殃,十种苦如下:

-  138、将受身剧痛,或自召伤残,  或得极重病,或丧心狂乱。

  139、或为王所惩,或为人谗诬,  或眷属丧亡,或财物损减。

  140、或彼之房舍,为烈火所焚,  彼人身亡后,堕入于地狱。

(137,138,139,140四偈合诵)  141、裸形髻发者(苦行之二种),  涂泥绝食者(苦行之二种),  露卧涂尘垢(苦行之二种),  苦行蹲踞者(苦行之一),  彼等不断惑,何能得清净?

  142、身庄严寂静,诸欲已调服,  根门能自制,圆满持梵行,  不害诸有情,彼即婆罗门,  彼即是沙门,彼是为比丘。

  143、能知惭愧者,世上所罕见,  彼不受非难,如良马避鞭。

  144、修持诸善法,信勤戒定慧,  明行足断苦,如鞭策良马。

  145、治水者导水,矢工调弓箭,  木匠绳其木,善行者(Subbatā)御身。

  第十一老品(JarāVagga)  146、世常燃烧(世界有十一种火常烧﹕贪、瞋、痴、病、老、死、愁、悲、苦、忧、恼)中,有何可喜乐?

  汝常在瞑暗(无明),何不求光明?

  147、观此粉饰身,疮(九疮﹕双目、双耳、双鼻孔、口及大小便孔)肉与骨聚,  身病心妄想,无常不久存。

  148、形劳衰老身,病巢易败坏,  秽身必腐散,有生终归死。

  149、如彼葫芦瓜,秋至而散弃,  骸骨变灰白,观此有何乐?

  150、骨架为城廓,血肉作涂饰,  蕴藏老病死,憍慢与虚伪。

  151、盛妆皇乘坏,此身亦老朽,  唯善法(九出世间法﹕四向、四果与涅槃)永垂,  传示于善人。

  152、寡闻少学人,老去如牡牛,  徒增长筋肉,而不生智能。

  153、多生轮回中,探寻造屋者(贪),  而未得见之,再生实是苦。

  154、造屋者已见,不再造新屋(色身),  椽柱均断折(烦恼),栋梁亦摧毁(无明),  我心证无为(涅槃),一切爱欲灭。

(153,154两偈合诵)  155、不修于佛法,少壮不积蓄,  如沼边老鹭,颓伺空鱼池。

  156、不修于佛法,少壮不积蓄,  如破折弃弓,悲叹于往昔。

(155,156两偈合诵)  第十二自己品(AttaVagga)  157、若人知自爱,应善自守护,  夜间三时中(初夜、中夜、后夜分),智者常觉醒。

  158、智者先立己,而后教他人,  智者行如是,方不染诸垢。

  159、若欲教他人,己行应如是,  自御能御人,御己最艰难。

  160、以自为依怙,何有他依怙?

  自己善调御,得难获依怙。

  161、恶业由己作,己生己因起,  恶业毁愚者,如金刚毁宝。

  162、破戒如蔓藤(māluvā),缠死娑罗树(Sala),  招受诸苦果,如怨敌所愿。

  163、不善害己事,实乃极易行,  善与利己事,实乃极难行。

  164、愚人谤圣法,讥毁罗汉教,  因彼邪见故,将自取毁灭,  如彼香蕉树,结果后覆亡。

  165、恶业由己作,污垢由己染,  恶业己不作,污垢己不染,  清净由自己,何能由他净?

  166、行利他大事,勿疏忽自利(生死解脱事),  善观于己利,不忘失所求。

  第十三世间品(LokaVagga)  167、莫追逐欲乐,莫流于放逸,  莫邪见世利,此乃离苦道。

  168、警觉不放逸,精进行圣道,  实践善法者(Dhammacāri),今世来世乐。

  169、奉善不造恶,精进行圣道,  实践善法者,今世来世乐。

(168,169两偈合诵)  170、观世如水泡,观世如幻相,  如是观世者,死魔(Maccurājā)不得见。

  171、细观此世间,如盛妆皇乘,  愚人为沉迷,智者离贪着。

  172、人若前放逸,今止而不犯,  如月出云散,普明照世间。

  173、人若前作恶,今则奉诸善,  如月出云散,普明照世间。

(172,173两偈合诵)  174、此世间盲闇(无智慧),鲜为人察见,  鸟少脱罗网,人鲜有升天。

  175、如鹅飞虚空,勤者以神力(Iddhi神通)。

  破魔及魔军(maramsavāhinim十烦恼:

色爱、厌梵行、饥渴、贪、怠惰、恐惧、疑、掉举恶作、得名誉、自赞毁他),得脱离于死。

  176、欺妄不真语,无恶而不作,  违犯真谛法,不信于来世。

  177、悭贪不生天,愚不叹布施,  智者随喜施,后世得安乐。

  178、大地之君主,或生天界者,  一切世君王,不胜预流果  (Sotāpattiphala须陀洹果,初果)。

  第十四佛陀品(BuddhaVagga)  179、佛己治烦恼,无人所能胜,  佛智广无边,谁能诱惑佛?

  180、漏尽无结缚,欲毒难诱使,  佛智广无边,谁能诱惑佛?

  181、圣者常修定(止观),乐寂静出离,  正念正觉者,天人所爱敬。

  182、得生人道难,人生长寿难,  听闻佛法难,值佛出世难。

  183、停止造诸恶,培育众善行,  清净自心意,此乃诸佛教。

  184、苦行忍第一,涅槃为最上,  害人非出家,恼人非沙门。

  185、不骂与不害,严守于戒律(比丘别解脱律仪戒),  饮食知节量,寂静处独居,  常念于菩提,此乃诸佛教。

  186、设若降金雨,贪心无厌足,  智者知贪欲,乐少(Appassāda无信乐,不喜)  而苦多。

  187、虽于诸天乐,智者无奢求,  佛陀圣弟子,乐于灭欲贪。

  188、人为怖畏苦,皈依趋山峦,  树林和林莽,及诸神庙堂(Cetiya)。

  189、彼非安稳依,非最上依处,  皈依于彼处,不能离于苦。

  190、若人皈依佛,皈依法与僧,  依于正知见,得见四真谛(苦、集、灭、道四圣谛)。

  191、苦谛苦集谛,苦灭谛道谛,  灭苦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导至苦寂灭。

  192、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最上,  此乃真皈依,能脱离众苦。

(188,189,190,191,192五偈合诵)  193、圣人(佛陀)难值遇,彼非处处生,  圣人所生处,氏族皆蒙庆。

  194、诸佛出世乐,宣说正法乐,  僧伽和合乐,学众戒和乐。

  195、礼敬于世尊,诸佛圣弟子,  摧伏诸烦恼,超越众忧苦。

  196、若人礼敬于,寂静无畏者,  其人之功德,无人能衡量。

  第十五安乐品(SukhaVagga)  197、怨憎中无憎,我等安乐住,  于怨憎人中,我等无憎住。

  198、病患(ātura病)中无病(Anāturā无病),  我等安乐住,于病患人中,我等无病住。

  199、贪欲中无欲,我等安乐住,  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住。

  200、无有无障碍(Kincana物障),我等安乐住,  如光音天人(Devāābbassarā极光净天;无音声,  以净光为语言),以喜悦为食。

  201、胜者招怨恨,败者生苦恼,  寂者舍胜负,安住寂静乐。

  202、热无过贪欲,恶无过瞋恚,  苦无过五蕴(Khandha;色、受、想、行、识),  乐无过寂灭(涅槃)。

  203、饥饿最大病,诸行(Sankhārā有为,造作。

  也作蕴)最大苦,如是实知已,涅槃无上乐。

  204、无病最上利,知足最大富,  信心最佳亲,涅槃无上乐。

  205、已尝独居味,以及寂静乐,  浸悦于法味,无怖离诸恶。

  206、善哉(Sādhu)遇圣者,共住常欣乐,  由不见愚人,彼常得安乐。

  207、与痴者同道,长时处忧苦,  与痴者共住,苦如敌共住,  与智者共处,乐如亲族会。

  208、智者(Pannam)多闻者(Bahussutam),  忍辱、戒(Dhorayhasilam)、梵圣(vatavantam),  追随此善贤,如月随星道。

  第十六喜爱品(PiyaVagga)  209、修行不正法,不修于正道,  舍道逐爱欲,唯慕正行者。

  210、不能见爱者(爱别离),遇见不爱者(怨憎会),  不见爱者苦,见不爱亦苦。

  211、是故勿爱着,爱别离是苦,  若无爱与憎,无有诸系缚。

  212、由爱生忧患,由爱生怖畏,  离所爱无忧,何处有怖畏?

  213、由爱执生忧,由爱生怖畏,  离爱执无忧,何处有怖畏?

  214、由贪执生忧,由贪生怖畏,  离贪执无忧,何处有怖畏?

  215、由爱欲生忧,由欲生怖畏,  离爱欲无忧,何处有怖畏?

  216、由渴爱生忧,由爱生怖畏,  离渴爱无忧,何处有怖畏?

  217、具戒有正见,法住(四果向、四果及涅槃,  九殊胜法)见真谛(四圣谛),  所作皆已办,世人所崇敬。

  218、欲求「不可说」(涅槃),向法乐圣位(初,二,三果),心无欲爱缚,彼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