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4968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docx

《夏日绝句》优秀教案2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21.古诗三首《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

21.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课堂实录

一、背景导入、质疑解题

多媒体播放南宋历史背景。

师:

时任京城知府的正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他见大势已去,便携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跑,当他们逃至今安徽省和县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下来,李清照见民族屈辱、山河破碎,面对浩浩江水,感慨万千,随口吟出《夏日绝句》。

师:

范读古诗。

学生将课本翻到90页根据读书提示由读课文。

师板书课题。

生:

齐读课题。

师:

同学们说说从课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

夏天写的一首绝句。

师:

什么是绝句?

生:

一种文学体裁。

师:

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李清照的资料?

生:

李清照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今山东济南人。

生:

她写的诗很婉约。

师:

李清照写诗多与家国命运有关,公元1128年以后因国家战乱,写诗多激昂,代表作有《夏日绝句》。

二、合作探究、吟诵释意

师:

生齐读课文,并为古诗划节奏。

生:

读古诗,划节奏再读古诗。

师:

李清照站在乌江口,之所以信手拈来《夏日绝句》,是因为哪个历史人物跳入了她的脑海?

生:

项羽。

师:

通过诗中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生:

思。

师:

项羽何许人也?

为何李清照此刻会思念他呢?

生:

项羽,秦末汉初的西楚霸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拔剑自刎而死。

师:

对于李清照来说,项羽已成为历史人物,为何李清照此时此刻会独独思念他呢?

生1:

因为这是项羽兵败自杀的地方。

生2:

李清照想项羽死都不肯逃跑,而自己国家的皇帝、大臣都逃跑了,李清照是借项羽来说出自己的怨恨,她恨自己国家的哪些当权派太不像个男人了。

生3:

李清照是要借古讽今。

师:

你读出了李清照的心声。

师:

项羽就这样死了,是他不愿意、不会、不能还是不想活了呢?

生4:

不会活了。

生5:

不想活了。

师:

我们在古诗中找找答案吧。

生:

是“不肯”。

师:

好一个“不肯”。

体现了项羽怎样的气节?

生6:

死也不肯投降的英雄气节。

生7:

不当亡国奴的气节。

生8:

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师:

假如你是项羽,你会选择拔剑自刎而死还是选择逃过江东呢?

生9:

选择生,因为好汉不吃眼前亏。

生10:

选择死,因为大丈夫士可杀不可辱。

生11:

选择死:

因为宁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生12:

选择生,因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生13:

选择生,因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师:

选择生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如果过了江,说不定历史也会改写。

选择死是因为你不可丢掉了民族气节。

同学们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古诗吧。

配乐读“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集体读。

师:

项羽活着的时候是人杰吗?

生:

是。

师:

人杰什么意思?

生:

人中豪杰。

师:

汉高祖刘邦也称张良、萧何、韩信为人中豪杰。

师:

项羽死了,他是鬼雄吗?

生:

是。

师:

鬼雄的意思?

生:

鬼中的英雄。

师:

你认为有哪些历史人物也可堪称鬼中英雄?

生14:

岳飞。

生15:

毛泽东。

……

生16:

屈原。

师:

对,屈原的《国殇》也有云:

“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师:

这首五言绝句,20个字,两段历史,三个典故,学到这里同学们能说出这首诗的意思了吗?

生17:

李清照在夏天写的一首无言绝句,人活着的时候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做人中鬼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那种宁死也不肯逃过江去的英雄气概。

师:

作者借古讽今,写得悲壮,写得激昂,写得淋漓尽致,李清照之所以能随口吟出《夏日绝句》,是因为她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呢?

生18:

看到了自己国家当官的人都在逃,老百姓也在逃。

师:

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生19:

她看到了自己国家的人是多么的软弱,想到了项羽那种不怕死、不投降的精神。

师:

就用你对当权派的嘲讽和不屑去读一读吧。

生20:

我仿佛听到了项羽和他的士兵们都在说:

“大家都给我冲啊,杀啊,宁死都不要做亡国奴。

师:

你简直就是李清照的知音,请你闭上眼睛来到乌江边来吟诵一下《夏日绝句》。

师:

如果宋人也能像项羽他们那样,宋朝会这么快土崩瓦解吗?

生:

不会。

师:

李清照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纠结、矛盾和冲突呢?

生21:

痛苦

生22:

伤心

……:

悲愤、激烈、悲愤……

师:

你们真是李清照的知音!

让我们就站在“乌江边”,读出你的亡国之悲愤,爱国之强烈,命运之不屈吧。

三、拓展升华

师:

学习到这里,你想对宋朝的皇帝或当权派、李清照或者项羽说点什么呢?

生23:

宋朝的当权派,我想对你说:

“做人就应该保家卫国,你们要知道,没有国哪来家啊!

师:

你看得比他们清楚、明白、透彻,真是深明大义的好孩子啊!

生24:

我想对项羽说,项羽你真是个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我要向你学习。

师:

你也很了不起,老师真为你感动。

生25:

我想对李清照说,李清照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大诗人,你是我们女人的骄傲。

师:

努力吧孩子,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我们的骄傲的,老师期待着。

……

师:

同学们与李清照与文本进行了一次深刻而又精彩的对话,此时此刻,同学们明白怎样做人了吗?

生24:

做一个爱国的人。

生25:

做一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

师:

同学们都收集了哪些爱国的名言诗句,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生26: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

生27:

我是中国人民的孩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生28: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

师:

看着同学们有着这样的爱国热情,实在令老师感动,老师为你们骄傲,同时老师也要将李清照的“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送给大家。

师:

下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3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读出对文中项羽宁死不屈、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情感。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

4、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5、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所以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一个看图说诗的游戏。

我们不仅可以把诗读得很美,还可以用书法的形式把诗写得更美。

请欣赏。

一、引出诗人。

1、你们真是一群善于积累的好孩子。

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接下来老师还想和你们共赏一首词----《声声慢》。

(视频配乐朗读)

2、你们听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愁闷、孤苦)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整首词哀婉凄凉,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

4、想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她是一位旷世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她就是----李清照。

5、关于李清照,你知道些什么?

6、这里有一份她的资料,谁能读给大家听。

刚才我们欣赏的《声声慢》就是她婉约词的代表作。

5、今天,这样一位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给却我们带来了她的另一首诗《夏日绝句》,又会是怎样一种风格呢?

让我们从诵读开始,走进诗人的文字。

二、诵读

1、出示诵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

自由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学生读。

3、我们读一首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这首诗的节奏我们可以这样读:

老师读每一行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面的三个字。

(节奏是二一二。

我们还可以这样读:

老师读1、3行,你们读2、4行。

仔细听清老师的节奏。

(节奏是三二)

4、古人作诗时讲究平仄,所以我们在朗读时可读出平仄的变化。

一二声的字是平声字,我们用横线表示,三四声的字是仄声字,我们用竖线表示。

你们看,这首诗中的平仄相互交错,非常和谐,就像一支优美的乐曲。

根据平仄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平长仄短的方法吟诵古诗。

平声的字可以读得慢一点舒缓一点,仄声的字可以读得短促一些。

听老师读一读。

三、译读

刚才同学们的读书声,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只是,我们刚才的读,更多的是建立在语言的直接玩味上,要真正走进诗作内容的深处,书下的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请看译读提示。

(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进行自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夏提示:

 

日、人杰、亦、鬼雄、至今、思、江东。

(2)、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标注出来。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4、品读

过渡语:

刚才的译读让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接下来让我们品读品读这首诗。

1、引导:

诗人在这首诗中提到了一个人,请你们找一找。

2、点拨: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项羽怀着怎样的情感?

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

3、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疑问?

4、这是关于项羽的两个成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是------

这也是关于项羽的一个成语,大家读读。

刚才我们积累了三个成语,都是关于项羽的。

从这三个成语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

(力大无穷、勇猛)

项羽认为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

诗中的哪个词向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这种英雄气概?

(人杰)

5、就是这样一个人中豪杰却选择自刎于乌江渡口,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悲壮的历史。

(出示项羽乌江自刎资料)

6、议一议:

项羽是不可过江东吗?

是不能过江东吗?

结合这段资料,说说你的理由。

7、项羽的最终选择是-------不肯过江东。

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8、透过“不肯”一词,你又读出了这是-------的项羽?

(宁死不屈、大义凛然、浩然正气)

9、项羽,无愧八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无愧于鬼雄之名。

“不肯”!

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可”。

一个“不肯”笔来神韵,一种“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10、那么就让我们读出项羽的宁死不屈、浩然正气。

五、赏读

1、、人杰也好,鬼雄也好,历史上这样的英雄有很多。

项羽是秦朝末年的楚霸王,李清照却生活在1300年以后的宋朝,她为什么要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

2、孟子曰: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知世也.”要讨论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生活的宋朝,细细赏读这首诗。

3、视频:

李清照生活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朝廷软弱无能的北宋末年,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大举进犯,北宋无力抵抗,节节败退,金兵长驱直入,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

堂堂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

北宋正式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

战争使中原大片土地沦落金人之手,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在老百姓最需要朝廷的时候,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带着达官贵族们仓皇南逃,他们逃过长江,逃过黄河,一直逃到临安,成立了一个小朝廷,历史上称为南宋。

4、这些南宋统治者们逃到南宋后,他们在干什么?

5、宋代诗人林升写过一首诗,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6、北方的老百姓在金兵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干什么?

(醉生梦死、饮酒作乐)

7、师边结合图片边讲解:

靖康之乱后,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国破继之以家亡,李清照流离失所。

1127年,李清照在逃亡的过程中途径项羽当年自刎的乌江渡口,她无限感慨,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8、此时此刻,你们一定听出了诗人心中的痛楚和愤慨。

谁来说一说。

9、配乐感情朗读:

师:

国破家亡,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饮酒作乐,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腐败无能的统治者,李清照悲愤不已,她大声地疾呼:

“南宋的统治者啊!

你们面对金兵,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

祖国大好河山已失,百姓家园以毁,李清照悲痛万分,她发出了这样的悲叹:

南宋的统治者啊!

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一个内敛、含蓄的女诗人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所有的女生让我们站起来,读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女生读)老师感受到了这种豪迈气魄。

来,男生们,拿出你们的男儿气概,读出你们的敬佩之情。

(男生读)

师:

同学们,这一首诗中的“人杰鬼雄”,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宋朝统治者的尖锐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

让我们振奋精神,再次齐读这首诗,读出诗人这浓浓的爱国情怀。

10、在金兵入侵的动荡年代,南宋统治者仓皇逃窜,与项羽的宁死不屈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的写作手法叫借古讽今。

五、拓展延伸

正因为李清照遭遇了国破家亡,正因为宋朝统治者的苟且偷安,所以她心中的项羽是这样一位有气节的英雄。

其实对于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还有两位诗人在他们的诗中也写到了。

在杜牧的诗中。

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应该卷土重来--------

一个问号问出了王安石心中的怀疑:

大势已去,还能卷土重来吗?

下课后,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上我们这节课一诗四读的方法,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去探究这两首古诗,看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板书:

夏日绝句

借古讽今诵读

人杰鬼雄译读

思品读

项羽赏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3夏日绝句|人教(部编版)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读出对文中项羽宁死不屈、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情感。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

4、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5、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见面。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所以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一个看图说诗的游戏。

我们不仅可以把诗读得很美,还可以用书法的形式把诗写得更美。

请欣赏。

一、引出诗人。

1、你们真是一群善于积累的好孩子。

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接下来老师还想和你们共赏一首词----《声声慢》。

(视频配乐朗读)

2、你们听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愁闷、孤苦)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整首词哀婉凄凉,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

4、想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

她是一位旷世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她就是----李清照。

5、关于李清照,你知道些什么?

6、这里有一份她的资料,谁能读给大家听。

刚才我们欣赏的《声声慢》就是她婉约词的代表作。

5、今天,这样一位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给却我们带来了她的另一首诗《夏日绝句》,又会是怎样一种风格呢?

让我们从诵读开始,走进诗人的文字。

二、诵读

1、出示诵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

自由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学生读。

3、我们读一首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

这首诗的节奏我们可以这样读:

老师读每一行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面的三个字。

(节奏是二一二。

我们还可以这样读:

老师读1、3行,你们读2、4行。

仔细听清老师的节奏。

(节奏是三二)

4、古人作诗时讲究平仄,所以我们在朗读时可读出平仄的变化。

一二声的字是平声字,我们用横线表示,三四声的字是仄声字,我们用竖线表示。

你们看,这首诗中的平仄相互交错,非常和谐,就像一支优美的乐曲。

根据平仄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平长仄短的方法吟诵古诗。

平声的字可以读得慢一点舒缓一点,仄声的字可以读得短促一些。

听老师读一读。

三、译读

刚才同学们的读书声,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只是,我们刚才的读,更多的是建立在语言的直接玩味上,要真正走进诗作内容的深处,书下的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请看译读提示。

(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进行自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夏提示:

 

日、人杰、亦、鬼雄、至今、思、江东。

(2)、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标注出来。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5、品读

过渡语:

刚才的译读让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接下来让我们品读品读这首诗。

11、引导:

诗人在这首诗中提到了一个人,请你们找一找。

12、点拨:

在这首诗中,诗人对项羽怀着怎样的情感?

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

13、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疑问?

14、这是关于项羽的两个成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是------

这也是关于项羽的一个成语,大家读读。

刚才我们积累了三个成语,都是关于项羽的。

从这三个成语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

(力大无穷、勇猛)

项羽认为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

诗中的哪个词向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这种英雄气概?

(人杰)

15、就是这样一个人中豪杰却选择自刎于乌江渡口,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悲壮的历史。

(出示项羽乌江自刎资料)

16、议一议:

项羽是不可过江东吗?

是不能过江东吗?

结合这段资料,说说你的理由。

17、项羽的最终选择是-------不肯过江东。

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18、透过“不肯”一词,你又读出了这是-------的项羽?

(宁死不屈、大义凛然、浩然正气)

19、项羽,无愧八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无愧于鬼雄之名。

“不肯”!

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可”。

一个“不肯”笔来神韵,一种“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20、那么就让我们读出项羽的宁死不屈、浩然正气。

五、赏读

1、、人杰也好,鬼雄也好,历史上这样的英雄有很多。

项羽是秦朝末年的楚霸王,李清照却生活在1300年以后的宋朝,她为什么要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

2、孟子曰: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知世也.”要讨论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生活的宋朝,细细赏读这首诗。

3、视频:

李清照生活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朝廷软弱无能的北宋末年,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大举进犯,北宋无力抵抗,节节败退,金兵长驱直入,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

堂堂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

北宋正式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

战争使中原大片土地沦落金人之手,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在老百姓最需要朝廷的时候,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带着达官贵族们仓皇南逃,他们逃过长江,逃过黄河,一直逃到临安,成立了一个小朝廷,历史上称为南宋。

4、这些南宋统治者们逃到南宋后,他们在干什么?

5、宋代诗人林升写过一首诗,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6、北方的老百姓在金兵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干什么?

(醉生梦死、饮酒作乐)

7、师边结合图片边讲解:

靖康之乱后,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国破继之以家亡,李清照流离失所。

1127年,李清照在逃亡的过程中途径项羽当年自刎的乌江渡口,她无限感慨,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8、此时此刻,你们一定听出了诗人心中的痛楚和愤慨。

谁来说一说。

9、配乐感情朗读:

师:

国破家亡,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饮酒作乐,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腐败无能的统治者,李清照悲愤不已,她大声地疾呼:

“南宋的统治者啊!

你们面对金兵,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

祖国大好河山已失,百姓家园以毁,李清照悲痛万分,她发出了这样的悲叹:

南宋的统治者啊!

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一个内敛、含蓄的女诗人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所有的女生让我们站起来,读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女生读)老师感受到了这种豪迈气魄。

来,男生们,拿出你们的男儿气概,读出你们的敬佩之情。

(男生读)

师:

同学们,这一首诗中的“人杰鬼雄”,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宋朝统治者的尖锐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

让我们振奋精神,再次齐读这首诗,读出诗人这浓浓的爱国情怀。

10、在金兵入侵的动荡年代,南宋统治者仓皇逃窜,与项羽的宁死不屈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的写作手法叫借古讽今。

五、拓展延伸

正因为李清照遭遇了国破家亡,正因为宋朝统治者的苟且偷安,所以她心中的项羽是这样一位有气节的英雄。

其实对于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还有两位诗人在他们的诗中也写到了。

在杜牧的诗中。

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应该卷土重来--------

一个问号问出了王安石心中的怀疑:

大势已去,还能卷土重来吗?

下课后,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上我们这节课一诗四读的方法,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去探究这两首古诗,看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板书:

夏日绝句

借古讽今诵读

人杰鬼雄译读

思品读

项羽赏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