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050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案.docx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学案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课标解读】1.考纲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课标内容: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概括梳理】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理论:

________________经济理论2.特点:

普遍奉行____________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作用: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__”。

4.调整:

70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______”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____________”。

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

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

国家运用

  ______和

  ,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

  ___,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发展:

二战后普遍实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作用:

使穷人受惠,对

  ______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

  _____________的部门。

(3)作用:

促进劳动生产率和

  __________

  的提高,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经济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

2.美国出现“新经济”

(1)原因: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2)含义:

以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考点概括梳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XX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1995—XX年GDP年均增长速度(%)美国14.73.3英国21.82.8挪威23.92.8德国24.31.4芬兰24.83.5法国28.52.1瑞典29.52.7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22.02.6

  *注:

1995—XX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XX年的数据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

北欧模式探源》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

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

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

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

(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

  (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

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

(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

  【考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表明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2.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反映了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

  B.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

  D.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4.下图是西方一些国家社会保险支出比例图,关于图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B.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c.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D.这些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5.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物质生产部门,其意义在于①有利于改造传统工业和农业②促进经济竞争力③能够拓展经济活动领域④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周期性波动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在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扩张,年均增长率达到3.5%,突破了此前20多年美国经济增长2.2%~2.5%的极限。

美国的《商业周刊》把这一现象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

下面对“新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以知识经济为基础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③包含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④经济的发展不再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包括①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④美国出现新经济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性质是什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

【高考真题再现】(XX年山东文综题)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

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

这是为了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参考答案【考点概括梳理】凯恩斯主义

  国家干预

  黄金时期

  滞胀

  混合经济

  社会保障政策

  社会稳定

  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增长最快

  经济竞争力

  失业、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周期性波动

  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重点难点突破】【解析】本题结合和谐社会考查社会福利问题关注民生以及科学发展观。

(1)问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并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由于法国社会福利支出占GDP比重远远大于美国,所以在法国的穷人生活比在美国有保障。

由于高福利来自对有产者的高税收,所以法国的富人要比美国的富人上交更多的税收,这对富人是不利的。

(2)问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

只要找到材料中高福利国家同时又是高速发展的国家,低福利国家同时又是低增长就可以了。

如:

英国、挪威、芬兰、瑞典等既是高福利又是高增长。

第(3)问考查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考生要注意做到史论结合,论丛史出。

至于角度考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可以在题目中所给出的三个角度。

【答案】

(1)法国比美国福利水平高;法国富人的税收负担较重。

(2)否。

(1分)数据显示,相对而言,有国家高福利高增长,有国家低福利低增长。

(3)考生应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反对的理由,例如:

①福利制度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成本;②劳动积极性下降,不利于经济发燕尾服。

支持的理由,例如,①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②二战后福利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

(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考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解析】考查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的理解。

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答案】c2.【解析】用排除法,A项的根本,c项的消失,D项的和平过渡都很明显是错误的,c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B3.【解析】考查“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含义,就是国家干预经济。

战后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答案】B4.【解析】由图可知考查的是社会福利制度。

二战后西方国家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福利国家”发展起来,它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由此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部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答案】c5.【解析】二战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答案】D6.【解析】考查再认再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依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

【答案】A7.【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本题最好的方法是用排除法。

新经济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故而新经济也没有彻底消除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因而④是错误的,排除后答案就出来了。

【答案】A二、非选择题8.【解析】第

(1)问变化趋势主要由材料中的数字反映出来,体现在上升或下降,而原因的分析主要结合教材所学相关知识来回答,要注意趋势分成两个阶段,而原因也要从两个阶段分别分析;第

(2)问由图中的数字可以看出最主要的部分是政府补贴,由此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第(3)问结合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难得出答案是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答案】

(1)1938—1973年呈逐年上升趋势,1973—1999年略有下降。

1938—1973年逐年上升趋势与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有关,扩大政府开支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1973—1999年的下降是因为1973年以后,英国等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开始调整政策,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开支也有所削减。

(2)政府的补贴。

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3)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高考真题再现】【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可从时间上做判断:

福利政策或福利国家的出现是在二战之后,由此可排除A、B两项;再由“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等信息进行判断,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以经济的干预,通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但1973年出现了经济“滞胀”现象,因而纷纷调整政策,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减少福利开支。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