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183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Mg-24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B.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羟基的电子式:

B.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

C.1-丁烯的键线式: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3,3﹣三甲基丁烷

B.

3﹣甲基﹣1﹣丁烯

C.

1,3﹣二羟基丙烷

D.

苯甲酸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LNH4Cl溶液中含有NH4+的数目为0.1NA

B.1molN2(g)和3molH2(g)混合后充分反应生成的NH3(g)分子数为2NA

C.1mol

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K2CO3溶液:

Na+、Ba2+、ClO−、OH−

B.0.1mol·L−1Al2(SO4)3溶液:

Na+、NH4+、OH−、Cl−

C.0.1mol·L−1HCl溶液:

Ba2+、K+、CH3COO−、NO3−

D.0.1mol·L−1NaOH溶液:

K+、Na+、SO42−、CO32−

6.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的制备:

CH3CO18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18O

B.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H2CO3

H++HCO3−

C.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D.Na2S溶液呈碱性:

S2−+H2O

HS−+OH−

7.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生石灰再蒸馏,可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

B.加入NaOH溶液再振荡静置分液,可除去硝基苯中混有的少量HNO3

C.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苯和甲苯

D.加入足量浓溴水充分反应后再过滤,可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9.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和II中正极材料均未被腐蚀

B.I和II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C.I和II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I和II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均向负极作定向移动

10.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B.油脂与碱的反应可用来生产肥皂

C.单糖、二糖和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D.将Na2SO4、CuSO4的浓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不定项选择题: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N2(g)+O2(g)=2NO(g)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则反应的△S>0

B.电解法精炼铜时应将粗铜板作阴极

C.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须将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电镀时应将待镀物品(镀件)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1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用图①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B.用图②装置制备硝基苯

C.用图③装置检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产物中含有乙烯

D.用图④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3.CPAE是蜂胶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咖啡酸合成CPAE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咖啡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可能共面

B.苯乙醇能发生消去反应,且与

互为同系物

C.咖啡酸、苯乙醇及CPAE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D.1mol咖啡酸最多可与含3molNaHCO3的溶液发生反应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NH3·H2O中:

c(OH-)>c(NH4+)>c(NH3·H2O)>c(H+)

B.0.1mol·L−1NaHSO3溶液(室温下pH<7)中:

c(SO32-)<c(H2SO3)

C.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和NaHCO3混合溶液中:

c(Na+)+c(H+)=c(OH-)+c(HCO3-)+2c(CO32-)

D.0.1mol·L−1(NH4)2CO3溶液中:

c(NH4+)+c(NH3·H2O)=2c(CO32-)+2c(HCO3-)+2c(H2CO3)

15.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

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

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

4HCl(g)+O2(g)

2Cl2(g)+2H2O(g)。

下图为恒容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c(O2)分别等于7∶1、4∶1、1∶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A.曲线Ⅰ对应的起始浓度比为c(HCl)∶c(O2)=7∶1

B.该反应的△H<0

C.若500℃时,进料c(HCl)=4mol·L−1、c(O2)=1mol·L−1,可得K=1

D.500℃时,若进料c(HCl)=2mol·L−1、c(O2)=0.5mol·L−1、c(Cl2)=2mol·L−1、

c(H2O)=2mol·L−1,则反应达平衡前v正<v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16.(12分)酯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

乙酸乙酯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酯化合成。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乙酸、乙醇、浓硫酸混合的同时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在合成过程中控制乙酸过量的作用是▲。

(2)向反应后混合液中加入5%Na2CO3溶液洗涤至中性。

分液,取上层油状液体,加入无水Na2SO4固体,过滤后蒸馏,收集76~78℃馏分。

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Na2SO4固体的目的是▲。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会造成▲等问题,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性(%)*

40

77.8

100

2

80.2

100

60

92.3

100

3

87.8

100

80

92.6

100

4

92.3

100

120

94.5

98.7

6

93.0

100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40℃,3hB.60℃,4hC.80℃,2hD.120℃,4h

(4)近年,科学家研究了乙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新方法:

2C2H5OH

CH3COOC2H5+2H2

在常压下反应,冷凝收集,测得常温下液态收集物中主要产物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当反应温度高于300℃时,乙酸乙酯的质量分数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17.(8分)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方面用途广泛,可用卤代烃和镁在醚类溶剂中反应制得。

设R为烃基,已知:

阅读合成路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反应Ⅰ的类型是▲。

(2)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Ⅲ的条件是▲。

(4)G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其结构简式为▲。

18.(13分)实验室利用橄榄石尾矿(主要成分为MgO及少量FeO、Fe2O3、Al2O3等)制备纯净氯化镁晶体(MgCl2·6H2O),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几种金属阳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Fe2+

Fe3+

Al3+

Mg2+

开始沉淀时

7.6

2.7

4.2

9.6

沉淀完全时

9.6

3.7

5.4

11.1

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步骤中,能加快浸取速率的方法有▲(任写一种)。

(2)滤渣1为Fe(OH)3,则调节pH的范围为▲。

(3)“一系列操作”主要包括加入足量盐酸,然后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即得到氯化镁晶体。

加入足量盐酸的作用为①溶解滤渣2,②▲。

(4)准确称取2.000g氯化镁晶体产品于250mL锥形瓶中,加50mL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在不断振荡下,调节pH并加入合适的指示剂,用0.5000mol/L的EDTA(在方程式中用Y4−表示)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反应原理为Mg2++Y4−=MgY2−,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9.00mL。

①计算产品中MgCl2·6H2O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下列滴定操作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的是▲(填字母)。

a.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b.锥形瓶洗涤后没有干燥

c.滴定时锥形瓶中有液体溅出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19.(12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将含碳物质进行合理转化,已成为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社会关注问题的焦点。

如CO2是人类工业生产排放的主要的温室气体,利用CO2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

利用CH4和CO2这两种温室气体可以生产水煤气。

已知:

CH4(g)+2O2(g)=CO2(g)+2H2O(g)△H=

890.3kJ·mol-1

CO(g)+H2O(g)=CO2(g)+H2(g)△H=+2.8kJ·mol-1

2CO(g)+O2(g)=2CO2(g)△H=

566.0kJ·mol-1

反应CO2(g)+CH4(g)

2CO(g)+2H2(g)的△H=▲kJ·mol-1

250℃时,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向4L恒容容器中通入6molCO2、6molCH4,发生如下反应:

CO2(g)+CH4(g)

2CO(g)+2H2(g)。

平衡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物质

CH4

CO2

CO

H2

体积分数

0.1

0.1

0.4

0.4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利用CO2催化加氢可以合成乙醇,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

C2H5OH(g)+3H2O(g)∆H<0

设m为起始时的投料比,即m=n(H2)/n(CO2)。

图1中投料比相同,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②图2中m1、m2、m3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3)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下列反应:

CO2+H2O

CO+H2+O2,其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

(4)工业生产烟气中的CO2捕获技术之一是氨水溶液吸收技术,将烟气冷却至15.5℃~26.5℃后用氨水吸收过量的CO2。

已知:

NH3·H2O的Kb=1.7×10-5,H2CO3的Ka1=4.3×10-7、Ka2=5.6×10-11。

吸收后所得溶液的pH▲7(填“>”、“=”或“<”)。

20.(15分)某农药(杀虫剂)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A中官能团名称为▲。

(2)F→G的反应类型为▲。

(3)D、F中含氧官能团均相同,E(分子式为C19H26O4)的结构简式为▲。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只写一种)。

①分子中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②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碱性水解后酸化,两种产物中均含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中不含苯环的产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比为9∶1∶1∶1。

(5)写出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2019-2020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化学(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文字简答题以关键词到位为准,按点给分;

2.化学用语书写:

(1)方程式未配平不得分、无条件扣一半分值;

(2)化学式书写错误得0分;

3.写名称或化学式正确的正常给分;4.其他合理解法正常给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D

C

B

D

A

D

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C

CD

BD

16.(12分,每空2分)

(1)防止暴沸提高乙醇的转化率

(2)除去有机层中的水(或者干燥)

(3)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造成环境污染部分原料炭化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任填一种)

B

(4)催化剂的活性下降(或者乙醇发生了副反应生成乙醚)

17.(8分,每空2分)

(1)加成

(2)

(3)浓硫酸、加热

(4)

18.(13分,计算5分,其它每空2分)

(1)将橄榄石尾矿粉碎、增大盐酸浓度、适当提高反应温度等(写一种即可)

(2)3.7—4.2

(3)将溶液调整为酸性,抑制Mg2+水解。

(4)n(MgCl2)=0.5000mol/L×19.00×10-3L=9.50×10-3mol(2分)

w(MgCl2·6H2O)=9.50×10-3mol×203g/mol=1.929g(2分)

ω(MgCl2·6H2O)=1.929g/2g×100%=96.4%(1分)(计算如无过程,则不给分)

ad(错一个不得分,漏一个得1分)

19.(12分,每空2分)

(1)+247.364

(2)

(3)CO2+H2O+4e-=CO+H2+2O2-

(4)>

20.(15分)

(1)羰基(2分)

(2)取代反应(2分)

(3)

(3分)

(4)

(3分)

(5)

(5分,每步1分,遇错则止,全对5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