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docx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附件1:
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推荐表
单位名称:
华中师范大学填表日期:
2008年11月8日
论文题目
说不尽的桥——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桥文化
作者姓名
论文答辩日期
学科专业方向
向丽
2006.12.9
学科教学(语文)
攻硕期间及获得硕士学位后一年内获得与硕士学位论文有关的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题目,刊名,时间,社会影响)
《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开放》,《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3
《言说不尽的桥意象》,《语文教学通讯》,2008.4
论文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对作者工作及所在单位工作)
本作者在所执教的学校及两所兄弟学校开展了“家乡的桥”专题研究性学习。
本文为教师在活动中谈桥、论桥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的理念和切实性的操作方案,也为促进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亲近本土民情风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学生在开放性的现实情境中主动探索、研究、创新,社会交往、沟通表达、协作分工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较好地树立了新型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模式。
出版专著(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等级及时间)
执教《周庄水韵》获湖南省常德市语文赛课活动一等奖第一名,2006年
获中国写作协会第一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写作三项全能竞赛“写作教学论文”一等奖、“下水作文”二等奖,2007年
中文论文摘要(论文选题的意义,论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文化传统是历史的投影和沉积,是支持一个民族心理活动的潜流。
当人们习惯于以广为人知的龙文化、巫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花文化等文化样态来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所在时,却往往忽略了另一种同样是穿越古老、横亘至今的见证者——桥!
前人通过桥这个缩影直接指向中国文化的论述并不常见。
本课题着眼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桥的意象的多层次解读,串连起散见于各篇目中的民俗事象,对桥所展示的文化信息做一次详细的梳理,系统地研究了桥与文学、桥与民俗、桥与宗教的关联;也旨在明晰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及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功能;又意在启示广大同行用现代的观念和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作品:
不仅可从文艺学的角度评价文化现象,还可以从民俗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有所取资,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刻蕴涵;同时在实施语文教学的操作层面上另辟途径。
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
主要参考文献有:
①周星,《境界与象征:
桥和民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②金大均、李明昭、潘洪萱、沈家麟主编,《桥梁史话》,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③任仲伦,《游山玩水——中国山水审美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④阎开振,《“桥”的意象与京派文学》,《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5年第5期
专家推荐理由
该论文最大的特点是选题新颖,作者以“桥”文化为视点,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化信息进行了一次颇有意义的梳理和归纳,旨在明确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功能和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能够灵活运用“原型”理论,将中学语文教材中与“桥”有关的文学文本进行归纳、比照、透视,对蕴含丰富、积淀久远、承载多样的“桥”意象进行全方位、立体的阐释,并能系统地展开桥与文学、桥与民俗、桥与宗教、桥与文化的关联研究。
作者在广泛吸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论文的研究方向尽可能的向学术前沿延伸。
论文可读性强,结论和看法大体客观实际且富于启发意义。
论文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美学、民俗文化学、宗教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熟悉、理解的程度和自如驾驭的能力,表现出立体性、多样化的研究思维特点。
专家签字:
周晓明
单位推荐意见
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主席(签章):
单位公章
年月日
说明:
学科专业方向包括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学科教学,其中学科教学要说明具体方向,如学科教学(数学)。
本表可复印、附页。
分类号密级
UDC编号
硕士学位论文
说不尽的桥——论中学语文
教材中的桥文化
学位申请人姓名:
向丽
申请学位专业方向:
教育硕士·学科语文
指导教师姓名:
张晋业
EndlessBridge
——Onthesecondarylanguageteaching
andculturalbridge
AThesis
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
FortheM.A.DegreeinLiterature
By
XiangLi
PostgraduateProgram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
Supervisor:
ZhangJinye
AcademicTitle:
AssistantProfessorSignature___________
Approved
November,2006
中文摘要
河是自然,桥是文化。
桥是连接两岸、两端、两极的纽带,是人类克服自然阻碍的一种文化创造。
在文学长河中,桥是意味隽永的传统意象;在民情风俗里,桥是凝重厚实的画幅;在宗教殿堂内,桥是接纳膜拜的信仰物。
本课题着眼于中学语文教材中桥的意象的多层次解读,串连起散见于各篇目中的民俗事象,对桥所展示的文化信息做一次详细的梳理,明晰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及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功能。
关键词:
说不尽的桥;桥文化;桥意象;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桥
Abstract
Heisanaturalbridgeculture.Thebridgeconnectsthetwosides,twoends,twopolaritiesofthelink.Itishumannaturetoovercomeobstaclesandcreateaculture.Intheliteratureriver,thebridgeisthetraditionalimagemeanthoughts;Incustoms,itisimposingasolidbridgeroom;Inthereligioushall,thebridgeistheacceptedbeliefworshipmaterial.
Thetopicfocusesonlanguagetextbooksformiddleschoolsbridgethemulti-levelimageinterpretation,linkingupvariousitemsscatteredamongthefolk-like,tobridgetheculturalandinformationdisplay,doingadetailedanalysisofthetraditionalcultureeducationinsecondarylanguage,clarifyingthestatusandsignificanceinthedevelopmentofmodernsocietyfunctions.
Keywords:
EndlessBridge;CulturalBridge;BridgeImages;
Thebridgelanguageoftextbooksformiddleschools.
目 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引言1
一、桥与文学:
联结着丰富的意象2
(一)桥是伴随古代诗歌发展的传统物象2
(二)桥是现代文学中独特的审美符号4
(三)桥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立体的象征物6
二、桥与民俗:
凝结成厚重的画幅11
(一)折射出地域特色11
(二)折射出生活方式12
(三)折射出民族心理13
三、桥与宗教:
延续着崇拜的信仰15
(一)“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的影响15
(二)与释家的不解之缘16
(三)道教思想的渗透16
四、从对桥文化的观照到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18
(一)缕析桥所能体现的文化层面18
(二)解读桥文化的精髓19
(三)让传统文化教育走进校园19
参考文献22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24
致谢25
引言
文化传统是历史的投影和积淀,是支持一个民族心理活动的潜流。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文化断层的国家,中国独特的历史进程孕育出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并衍生出一系列颇具象征性的子系统,如广为人知的龙文化、巫文化、茶文化、酒文化、花文化等。
当人们习惯于以这些文化样态来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所在时,却往往容易忽略另一种同样是穿越古老、横亘至今的见证者——桥!
它“深切地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人生历程:
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嫁娶,从起居行旅到互通有无,从爱情到事业,从理想到信仰”。
兼具使用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及政治价值的桥梁,是凝结着华夏文明和智慧的艺术品。
一方面,历经悠长的岁月,桥的基石锻造出厚重的特质,桥形的设计、桥体的变化显示出丰富的蕴涵,使桥本身的文化系统日趋深邃。
另一方面,桥梁将不同的两岸、两极、两端联系起来的功能,又促进了其与文学、民俗、宗教等领域间的互动和渗透,反映着人们在自然、神灵、自我、社会各层面的共同心理趋向,呈现出浓郁的中华特质。
我国桥梁界泰斗茅以升就高度地概括道:
“桥梁是一国文化的表征。
”交融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桥文化系统不断延伸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品格鲜活的、有力的记录者。
桥是以现实态存在于学生的周围,并非观念化,是触目可及的。
翻阅各类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以桥为诗、纳桥入文的篇目演绎出方方面面的民俗事象,凝聚着同乡共俗的人们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意识,并以之为载体构成了丰富的桥文化。
透过这扇熟悉的窗口激发学生触摸民俗的兴趣,观照传统文化厚重的秉性,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一、桥与文学:
联结着丰富的意象
中国被誉为“桥的国度”。
遍布于神州大地之上的古桥、新桥、长桥、短桥,
与交错纵横的大路、小路联袂,共同接纳着源源的车马和往来的过客。
这天南地北的交汇点曾连接起多少欢笑簇聚,闻听过多少悲苦离别,饱经了多少历史兴衰的风霜,演绎出多少人世分合的风情,构成为多少耐人追味、寻访的风物啊!
于是,它理所当然地成了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绝好的题材。
在文学长河中,桥的生命绵延了数千年,从变天堑为通途的产物,到跨江越河的纽带,到名胜中精致的点缀品,桥展示出无比繁复的姿态,化身为诗、书、画,传唱着风、雅、颂,映照出我国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的绮丽灿烂。
(一)桥是伴随古代诗歌发展的传统物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浏览着名山胜水,凭吊着古迹遗存,文人雅士尽情享受自然天成的风光和精妙的人文景观。
“当自然或某种自然物进入作家视野并进而构成文学意象的时候,它同时也就承载了作家的某种情感和文化心理。
”勾连于山光水色间的大桥、小桥,在担负着最基础的交通使命的同时,也最易牵动善于感怀寄兴的迁客骚人们:
桥体凌空越阻的造型、桥畔殷殷的诉说、立于桥头的抚今追昔……无不触动来来往往的观者的缕缕文思。
于是,桥话便多了起来。
其形,其语,其境,将“桥的国度”与“诗的国度”这两个本属不同领域的美誉,完美地叠合进文艺的殿堂里。
1.摹桥形——联芳济美的灵动之作
作为名工巧匠们征服大自然的杰作,我国的古桥堪称跨越在水上的艺术品。
它们工艺精湛,仪态万种,谱写着浑然天成的怡人旋律。
有的如和婉的曲调,冲淡、安适;有的如舞空的长练,飘逸、柔美;有的如伏水的蛟龙,雄伟、奔放;有的如悬空的一线,险奇、豪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历代的诗人乃至彪炳千秋的大家都对桥情有独钟,极尽描绘之能事。
孟浩然豪言: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杜甫畅言“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刘禹锡醉心于“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白居易留恋着“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苏轼则欣赏着“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陆游更是喜爱以桥入诗:
“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断桥烟雨梅花瘦,绝涧风霜槲叶深”,桥的身影处处可拾。
如此风姿绰约的桥怎不叫人凝眸细赏?
韦庄眼中的桥静卧着:
“阶前雨落鸳鸯瓦,竹里苔封螮蝀桥”;王贤的目光里桥却在动:
“横桥远亘如游龙,明珠影落长河中”;范与求视桥如画:
“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韩翃则观桥有声:
“蝉声驿路秋山里,草色河桥落照中”。
刚刚还欣然于谢德荣的“小桥连驿杨柳晚,野岸维舟春草齐”,随王锡衮走了回奇峰削壁间的桥,心便开始惊悸不已:
“飞梯何须借鳌背,金绳直嵌山之侧。
横空贯索插云蹊,补天绝地真奇绝”。
唐僧智猛《笮桥赞》也形容道:
“冰崖皓然,百千余仞;飞絙为桥,乘虚而过;窥不见底,仰不见天;寒气惨酷,影战魂栗。
”这一座座令人流连、叹服的建筑充满了灵气神韵,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伟力。
难怪会引来世界著名学者李约瑟先生由衷的赞叹:
“中国桥没有不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的美。
”
2.闻桥语——寄寓感怀的缘情之物
山水景物,引人情思无限。
当催发的竹篙撑离桥岸,当远行的船只即将起航,桥又成为送者与离者依依惜别、挥手泪眼的驿站,或是归者与盼者相逢的终点,回荡着窃窃的低语或是激昂的壮言。
但不论在桥边畅抒的是柔肠抑或侠骨,它们都与男女之情紧密相联。
这在我国第一部用文字记录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即可得到印证。
原始初民面对滔滔江河和茫茫宇宙所激发的浪漫想象和美好感情,从一开始就为作为文学意象的“桥”定下了基调。
在《庄子·盗趾》“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的故事里,这种感情又上升到了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守候。
从《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到韦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从晏小山的“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到秦少游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等,桥大多被吟咏成一种寄托爱情的敏感意象,将中国文人的传统审美心理言传得淋漓尽致。
当“年年柳色,灞陵送别”的场景,让快意人生的李太白也不禁陷入了叹离伤别的境地时;当风情万种的柳三变吟唱着: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时,桥边之情又由最初的男女爱情延伸到了故友之意、亲人之情,包容进人世间更多的真挚情感。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流露的是姜白石沉重的心绪;“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则唤起了陆放翁郁结的回忆。
桥边,流动着一个又一个分离、聚合的故事,让桥成为维系着复杂感情的凝结物。
3.品桥悟——抚今追昔的慨叹之所
在素有历史情怀的文人眼中,逝去的水和不变的桥是一组鲜明的意象。
河流的纵横,孕育了万千的桥梁。
桥是沟通山水的使者,是江河与山川的问候,是船只与车辆的致意,是土地与土地的交流。
形形色色的人们赋予桥丰富的象征意味:
在等待的眼中,桥是坚实的守望;在炽烈的眼中,桥是永远定格的脚步;在跋涉的眼中,桥是伸向未来的里程碑……
在历史的眼中,桥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向过往的人们讲诉着此地的繁华盛世或清冷凋敝。
立马桥头的羽扇纶巾们,此时已无法洒脱地挥泄下诗意的曼妙,目光中多了些许忧国忧民的苍凉,发慨古之幽情,借前人之酒杯浇心中之思量,为后人揭示出历史的哲理和规律。
唐代诗人李益登上洛阳桥,就即景咏怀: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随风婀娜摆动的柳条捎来了盎然的春意,却唤不回往昔的繁荣。
曾经是达官士女们云集游春的必经胜地,在安史之乱后却变得分外孤寂萧索。
作者用轻快的柳姿反衬独上洛桥的黯淡,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今日的时世衰微,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从现实观历史,由历史照现实,唐王朝的脉搏日益消歇,发人深省。
宋代范成大以《州桥》为题,痛心疾首地发出了更加直白的喟叹: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因桥而睹满目萧瑟之景,因桥而生满腔悲怆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扬州慢》也抒写下黍离之悲。
姜夔客游扬州,有感于城池荒芜,而自度此曲。
宋室南渡以后,女真贵族多次侵犯,历史名城屡遭战乱,残破不堪。
杜牧笔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曾让人无比神往这片魅力之地。
可如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桥下一泓寒水,桥头一弯冷月,物是人非,“玉人”更是难觅影踪。
唯“念桥边红药”,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桥体承受着巨大的反差,展现的是一片冷落、惨淡,是无法排遣的怀古伤今。
在中国诗河流动前行的进程中,桥扮演了多个角色,从独特的维度、以可变的距离来彰显诗境的意味,成为文学艺术中一个母题原型。
桥的文学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大部分文人传统的心理、志趣和精神追求。
(二)桥是现代文学中独特的审美符号
古老的民族情结影响着一代代中国文人。
桥在现代作家群笔下又有所发展,“这个自然意象系统中极具亮色而又有意义衍生性的符号化意象”,以自身不同的风采向人们展示和奉献出特有的文化美和艺术美,包裹上“一种空灵、梦幻和朦胧的色彩”。
李广田的诗、沈从文的文都在对桥的描绘中弹奏出了古老的民族情调。
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更是把自己真实的爱情体验写进诗里,倾注在筑“桥”上。
他像“精卫填海”一样“日夜搬运着灰色的砖泥,/在海上建筑起一座桥梁”。
“桥”象征着诗人所有的爱的痛苦、爱的热烈与爱的执著。
废名也是一个强烈地喜欢桥的人,他在《桥》中持久而执著地编织着田园牧歌,诗意地捕捉日常生活和民俗中的细节,将常人眼里非常普通的情景化为一个空灵的意境,渲染着一种出世般的彼岸色彩,“在幻想里构造一个乌托邦”。
在长篇系列《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中,他让主人公莫须有先生看重桥的形式与美感,对着花桥的“桥”字思索,把桥比作图画和音乐,比作沉默而有灵魂的密友,把乡间的一座普普通通的桥玄虚化,这分明是渗透了日常生活诗意化的审美眼光。
在对桥的有距离的观照中,桥上所承载的已远远超越了男女之情,还包容着一种对于人生和世界的哲学思考,“给桥意象带上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中西文化内涵”, 体验到美感的升华。
此时更需提及的,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
入选中语教材的那首集情感美、意境美、艺术美于一体的《再别康桥》,忧忧伤伤地低吟,清清淡淡地描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来”“走”在康河大大小小的桥之上,他释放的是飘逸而浪漫的梦魂,坦现了对康桥的“恋意诗心”。
在康桥皇家学院,徐志摩写下了一系列以康桥为题材的诗篇。
《康桥再会罢》抒不尽他柔肠百结的深情依恋。
《康河晚照即景》、《康桥西野暮色》则让读者阅尽了这片性灵之地的旖旎风光。
《我所知道的康桥》全方位地展现了康河如油画般的景片,“忘不了那桥上斑驳的苍苔,木栅的古色,与那桥拱下泄露的湖光与山色。
”视线所及,心灵所至,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作者喝了“一贴灵魂的补剂”:
“更凝神的看着,你再反省你的心境,看还有一丝屑的俗念沾滞不?
只要你审美的本能不曾汩灭时,这是你的机会实现纯粹美感的神奇!
”至此,再无须细分辨“康桥”是诗人所钟爱的音译地名,还是确指某一座充满灵性的桥,总之,只须用心揣度诗人由衷的感慨: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
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
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
我敢说的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没有康桥文化的洗礼就不会有诗人徐志摩的诞生。
“桥”在诗人心中已满带上一种自然的美,一种文化的美,一种历史的美,升华为精神依恋的知己。
(三)桥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立体的象征物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黄金时期。
包罗古今万象的中学语文课本,既是语言知识的集大成者,也是文化知识的汇聚场。
一篇篇精心甄别的作品不仅标示着各类文学体裁的范式,也积淀着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翻开各类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以桥为诗、纳桥入文的篇目映入眼帘,以之为载体,深层次梳理桥意象,可以感触到桥文化的丰富性。
1.无形的心之纽带
《迢迢牵牛星》和《鹊桥仙》同时被收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里。
《迢迢牵牛星》写牵牛织女的离隔。
“纤纤擢素手”的织女虽在“札札弄机杼”,却早已无心纺纱,只因难解相思之苦。
那阻拒了牵牛和织女的“河汉清且浅”,虽只在“盈盈一水间”,却无人能为他们搭上一座相逢的小桥。
言有尽意无穷,我们可以想见“泣涕零如雨”的主人公怅望对岸时的凄苦、“脉脉不得语”的哀怨。
天上的悲情实是人间的写照啊!
秦观的《鹊桥仙》没有停留在抒发离愁别恨上,而是巧设了“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的久别重逢。
天上一次相聚,抵得过人间的长相厮守!
“佳期如梦”般短暂,却已印刻下心灵的息息相通。
“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对二者的慰勉,使全词升华到新的精神高度。
没有海誓山盟的浪漫,有的只是沉淀的真爱;没有丝毫的作秀,有的只是深情的凝望。
由古及今,“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文人们已将这一令人动容的章节演绎得千回百转。
郭沫若的小诗《天上的街市》则一反传统,展开了神奇而别致的想象: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在诗人笔下,牛郎织女不再与泪相伴,化身为幸福美好的代言,可以自在恬然地骑在牛背身上游来游去,可以在天街提着灯笼来来往往。
曾被视为无情的天河此时再未将他们两地阻隔,而是成为连接自由、通达理想生活的纽带。
这些诗歌在以不同的形式共述着七夕鹊桥渡牛女的传说。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
传说之一,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由来已久并逐渐完善。
早在《诗经·小雅·大东》中即见端倪: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睕彼牵牛,不以服箱。
”《淮南子·俶真训》也记载了“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的情节,到东汉应劭《风俗通》则变得更为丰富: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长于筑巢的鹊被认为笃于爱情,是能够带来喜事的吉祥之鸟。
千万只喜鹊同去搭桥,不论是被牛女的爱情所感动,还是因传错了话而内疚、受罚,总之,由它们搭建起这感人至深的爱情之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鹊桥成了男女相会最为常见的象征,幻化成传递真挚感情的彩带,成为爱情之河上最美丽的桥。
无论情节如何变异与增殖,“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的牛郎织女都已将桥的形象推向了想象力的极致,横跨天宇,遥接星辰的鹊桥,正是人们对恋人的良好祝愿。
情感润化着人们伟大的创造,将桥化作了情感的纽带,留下了关于桥的千古绝唱。
2.孤旅者的反衬
“秋思”是一个具有“文化原型”意义的抒情主题,古代诗人是有写不尽、唱不完的身世境遇之感。
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精心将“断肠人”安排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深不同的事物陪伴着他,整体上呈现出萧瑟悲凉的情感色调。
组接有序的意象,各得其所地承担着不同的暗示功能:
近景——“枯藤”“老树”“昏鸦”点染落寞萧条的秋色,提醒游子思归;特写景——“古道”、“西风”催逼游子归家,可“痩马”却又让游子归家的愿望难以实现,步步进逼中走入逐渐浓重的意境,为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