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287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81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docx

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考纲整理版

2016年福建教师招考教育综合复习(根据大纲整理)

1、主要题型:

选择题,非选择题。

(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说理题、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

时事政治约占10﹪,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约占15﹪,教育学约占35﹪,心理学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教育学模块】

1.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

(2)古代社会的教育: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

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

考点: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古印度:

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

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4.古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天文,音乐,几何,算术

(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育世俗化。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

(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另提出“班级授课制”;(3)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4)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育的代言人,实用主义。

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选择;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3)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了解,大纲删去此内容)

(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技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的功能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3.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至结束的全部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

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

2.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华生 )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如身体发展由中间到四肢,心理发展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不可陵节而施)

2.阶段性(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分阶段进行,儿童,少年的教育方式要不同,最近发展区)

3.不平衡性(发展速度(身高体重、生理方面)在各个时间不同。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4.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

5.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因材施教)

(3)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3)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内因和动力)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作用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概念:

广义: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

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荀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了解:

教育目的是一种与社会理想相联系的教育理想,它自然要受社会理想制约。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我国教育目的: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组成部分:

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4)素质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发展。

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5.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

学校教育制度的三要素:

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和学校的结构。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学制,产生于欧洲;单轨学制:

产生于美国;苏联的分支型学制。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相对稳定稳定

制度化教育:

比较正规。

兴起的标志:

清朝的“废科举、兴学校”

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

1902年,“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未实行。

1903年,“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两全”“两重”

1999年,《决定》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

我国当前教育时迁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之列

7.教师与学生

(1)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劳动特点

教师的职业角色:

“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父母”和“知己朋友”,研究者角色(学习者)(14年新增)教师职业最大特点:

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2)教师的专业素养

1)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该学科的相关知识;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教学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教学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掌握科学、有效、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3)道德素养:

1)热爱学生;2)热爱教育工作;3)自身的道德修养

(3)教师的专业发展

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正规的专业教育2.非正规的专业教育3.校本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1.专业知识学习2.教育反思3.教育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1、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成为反思型教师3、强化创新精神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5、教师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1、树立终身性学习。

2、注重实效性学习。

3、强调研究性学习。

4、提高专业化学习。

5、坚持工作中学习。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为人师表是区别于其它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4)学生及其特点

学生的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可塑性、向师性、依赖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a学生是完整的人

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c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主体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

1)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良好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4)良好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5)发扬民主教育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即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和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

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6.课程

(1)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

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课时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的意义: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4)课程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

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的固有属性:

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2、从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3、从课程的实施计划: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5、从课程任务: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6、从课程的呈现方式: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可能(社会需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需求)

(2)课程设计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课程标准的意义:

(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的要求和具体规格;

(2)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3)学校、教师应透彻领会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精神,按照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落实教学;(4)课程标准是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新课程标准的功能:

(1)指导教材编写;

(2)指导教学;1)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2)指导教师组织教学;3)指导课程评价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

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五部分:

附录——术语解释、案例

2、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8.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教学的任务(简答)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首要任务)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向),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理想目标)

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

4.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保证)

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本质而言):

A认识对象的间接性和概括性B认识方式的简洁性和高效性C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和传授型(有领导的认识)D认识的交往性和实践性E认识的教育性和发展性;3)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

3.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内部动力)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必要环节)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1.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c、每节课的重点、难点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f、学生年龄特征。

2.常见的教学方法

一.语言类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接感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四.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探索法、研究法)

五.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教好课的前提)要求:

做好三项工作:

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

写好三项计划:

1学期或学年教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

2、上课(中心环节)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补充:

上好一节课的标准:

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中来;

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3、作业的布置和检查要求:

1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要求2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3分量适宜、难度适合4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5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6作业反馈清晰、及时7、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8、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9、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课外辅导(贯彻因材施教)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检查的方式平时考查:

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考试(期中,期末,毕业时进行)

(5)教学组织形式

1、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的产生:

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赫尔巴特提出阶段论(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基本定型——凯洛夫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2、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

个别教学(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带到现场)

3、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

复式教学(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