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5366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docx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文转换题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图表题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

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

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

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

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题型一般分为三种:

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

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

无所谓

不需要

做了

无所谓

没有

小学

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

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

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结论:

                                                               

第一步:

仔细审读扣题旨。

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

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

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图表。

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

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

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

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人的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

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

认真思考找规律。

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

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

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图表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

准确归纳善表述。

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总之,解答看图表述题时一个完整的过程:

仔细审题是前提,认真思考是关键,准确表述既是目的又是终结。

只要掌握了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训练,重点抓好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就一定能做好图表分析题的。

例1.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下面是有关这方面情况的统计。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积   沙尘暴发生次数         典型受灾情况(单位:

次)

(单位:

平方公里)

70年代     1560         13          降尘25600吨/平方公里

80年代     2100         14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90年代     2460         23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11.09万头(只)牲畜死亡,

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

从时间、土地沙漠化面积、沙尘暴发生次数和典型受灾情况四方面概括,如果只是逐一说明表格内容,就不合要求。

明白了这一道理,答案就不难得到:

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土地沙漠化面积越来越大,沙尘暴发生次数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

例2、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

(30字以内)

我的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

(20字以内)

我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首先,要学会观察。

对一幅漫画,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

(2)其次,要学会找事物之间的联系.(4)最后,根据观察,分析结果,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表达时,应注意画面的整体性,应结合画面中的人物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文字揭示加以概括。

注意审题,是否让描述画面内容,是否让谈感想评价.

(3)再次,领悟漫画的深刻寓意,理解作者的漫画意图。

参考答案

1、没有拿到冠军,第二名表现为垂头丧气,第三名信心百倍,通过拼搏,第二次比赛,第三名独占熬头。

②例:

失败乃成功之母。

       

                                 读图 

现代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图形出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在这众多图形中,图标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如商标、会徽、徽标、标识、招贴画等,它们在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标具有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寓意深刻等特点,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读图、析图、创新表达等能力,所以它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现从2006年中考试题中撷取部分试题作一简析,以供参考。

  一、解说图标含义

例1、(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图是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请说出这幅图寓含的意思。

解说:

本题以“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为平台,考查学生分析图标寓意的能力。

认真观察标识,可以发现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代表人类的家园——地球,另一部分是手拉手的三个人,看上去有大人、小孩,有男人和女人。

联系“世界环境日”这一主题考虑。

我们可以发现它的寓意是:

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或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她需要呵护,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绿色家园。

例2、(兰州市实验区中考题)下图是《读者》的徽标,画面是一只绿蜜蜂。

请用简洁文字对其含义加以解释。

解说:

本题考查学生解说《读者》徽标含义的能力。

《读者》是一本拥有大量读者的刊物,以一只绿色的蜜蜂为徽标,意义何在呢?

我们知道,蜜蜂整天忙忙碌碌,采花酿蜜。

由此我们不难联想到《读者》的编辑就像蜜蜂那样,从众多的文章中精挑细选,为读者奉献最新最美的文章。

因而其含义不言而喻:

刊物的编辑者要做辛勤的蜜蜂,从文艺百花园中采集智慧的花粉,酿成香甜的蜜,奉献给读者。

例3、(2006年湖北省恩施州课改区中考题)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在2007年4月发射升空。

下边这幅题为“月亮之上”图案便是“月球探测工程标识”。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幅图案的理解。

(提示:

图案一弧两点形成古文“月”字;圆弧起笔处形成龙头,落笔的飞白为一群和平鸽;圆弧中间为一双脚印)

解说:

本题是在文言文《贯月槎》(作者:

王嘉?

选自《拾遗记》)阅读中所命制的一道延伸阅读题,《贯月槎》是一篇与月亮有关的短文,表现中华民族探月登月的理想。

结合题干中的文字提示,分析标识构图特征,可以这样解说:

它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

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

(说明:

只要说出古文“月”字和一双脚印的象征意即可。

  二、解析图标创意

倒4、(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2006年5月长沙市举办了首届邻里节,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下图是此次邻里节会徽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简要说明。

解说:

本题以“长沙市首届邻里节”的一则会徽为考点,设置了两道题目,第

(1)题考查学生理解这则会徽的创意特点,观察可见:

整个会徽是由两张笑脸及两根飘带构成;分析可知:

两张笑脸紧贴在一起,体现邻里之意亲密无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两根飘带营造了邻里节的喜庆气氛;下方文字表明首届邻里节的时间和名称。

  三、阐述推荐标识理由

例5、(南京市中考题)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要求从下面三幅图标中推选一幅,并说明理由。

(3分)

小雨说:

“我推选第一幅图标,因为它用南京、青年两个词的英文首字母NY组合成了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南京青年在建设新南京中的活力和朝气。

”你说:

“我推选第____________幅图标(第一幅除外)____________

解说:

本题以推选“南京青年联合会”标识为平台,考查学生解析图标的能力。

本题给出三则“南京青年联合会”备选标识,让同学们从中比较分析,得出优劣,进行解说。

从结出的示例中可以发现,解说应从两个方面进行:

构图特点和标识寓意。

因此,只要从

(2)(3)两则中任选一则,扣住“青年联合会”这一主题,围绕标识本身构图特点和它的寓意来说明即可。

示例:

我推选第二幅。

①第二幅把两个“青”字变形处理成了一对手拉手舞动的青年,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团结。

②“n”是南京的“南”的拼音首字母,图标下半部分将两个“n”变形组成“心”的图形,突出了团结的主题。

(或:

我推选第三幅。

因为第三幅对“青”字进行了艺术化处理,使之酷似一个青年人在展翅高飞,既代表了南京青年联合会,又显示出活力、朝气和热情。

  四、探求徽标共同信息

例6、(黑龙江省黑河市课改区2006年中考题)江南中学初三(6)班的同学在组织“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这一综合性学习时收集到下列图案:

依次是秦朝半两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的徽标。

他们进行了一番探究,知道了秦半两钱外圆内方取义天圆地方之意,它在钱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你的知识积累,请继续探究下图各枚徽标所透露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

你能探究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与农业银行的徽标流露出的共同信息是什么吗?

解说:

本题以三则银行的徽标为考点,考查学生探求它们与秦代半两钱的渊源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所反映出的共同信息。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现代三则银行徽标,在形状上都与秦代的半两钱相似,都是“外圆内方”,只是三则徽标的内部稍有变化,如工商银行的徽标,里面设置成“工”字形,切合“工行”之意。

如此,本题可解答为:

都是外圆内方,沿用了秦半两钱的寓义;中间方形部分都用独特的图案表明该银行的特点。

(合理即可)

五、分析取名含义和喜欢理由

  例7、(湖北省天门市课改区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于2005年11月11日晚揭晓,吉祥物由五个拟人化的娃娃形象组成,统称“福娃”(Friendlies)。

福娃贝贝 (     )  福娃欢欢 福娃迎迎 福娃妮妮

(l)在上图括号中应填写的“福娃”名字是:

_______________,五个“福娃”的谐音连读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喜欢哪个“福娃”?

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奥运会吉祥物揭晓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此表示祝贺。

他在贺信中说:

“我喜欢福娃中的每一个形象,我喜欢它们将中国的传统福娃带给世界的故事。

你们的选择触动了我的心,我相信,福娃也必将触动世界的心。

”请你说说是什么触动了罗格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说:

本题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奥运福娃”为考查材料,融时事考查与语文能力考查于一体,考查学生对福娃的了解程度,分析福娃的取名含义,解说喜欢福娃的理由,以及探究福娃打动世人的原因等。

只要同学们平时关注时事报道,就很容易解答第(l)题:

晶晶,北京欢迎你。

(2)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同学们可结合福娃的形象或象征意义来谈,示例:

我喜欢“晶晶”,因为它象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或:

它的形象具有中国传统福娃特征,既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理由中只要说出了该福娃的象征意义即可)。

第(3)题应结合我国文化背景来考虑,示例:

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触动了罗格的心。

(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说明,有理即可)

总之,图标题是一种有潜质的题型,因为现代社会、现代生活与图标息息相关,图标浓缩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融入绘画、书法、文字、色彩等多种元素,能体现人们的美好感情、愿望和理想。

如果同学们平时能关注图标,认真研究,做好这类试题就会轻而易举。

     读表

1.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认真阅读图表,完成下列三小题。

(3分)

某市职业技术类学校招生及就业情况统计表

 

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职业技术类学校录取新生人数

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

50.01%

50.02%

50.01%

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80.76%

84.48%

87.35%

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优秀毕业生就业率

99.95%

99.97%

100%

 

上表显示的数据表明:

①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呈现出    的态势。

②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现        的趋势。

③职业技术类学校学生可以从以上数据中得到这样的启示:

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学生只要  

                 。

 

3.分析下面的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

世界城市化进程:

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增加的12个全都来自发展中国家。

预计到2015年,                                  

                                    。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                                                    。

 

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

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①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

请用一句话概括。

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答:

5.右图是北京申奥会徽,请仔细观察,用一句话概括其象征意义及内涵。

 6.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关单位举办了“‘北京2008’全国大学生主题招贴设计大赛”,下面的组图就是在这次大赛大获金奖的作品。

请你仔细观察,对它的创意进行说明。

(提示:

招贴画上的汉字依次是“高”“快”“强”)

7.《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最受公众喜欢的校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人大校徽主体构思是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寓意“人民”“人本”“人文”,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之意。

右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

认真读图后回答:

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                                      ,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                                    。

 

8.阅读下面的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

比如一“刀”纸。

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

还有一“眼”井。

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

再比如

                                                                         

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答案:

]

1、①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 ②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①稳定②上升③部自暴自弃,努力学习,就不难就业

3、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发展到36个,增加的数量仍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扮演了主要角色”或“起决定性作用”。

4、①不少中国人在重视外语学习的同时,轻视了母语的学习(意思相近即可)②学好母语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要学好外语,必须首先学好母语。

(从这两个角度任何一方谈都可得2分,但必须突出学习母语的重要性)。

5、答案要点:

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6、要点:

(1)画面上的人物的运动形象表明了奥运会是体育盛会(或画面上的人物的运动形象分别诠释了“高”“快”“强”三个字的内涵);

(2)作为背景的三个汉字体现了奥运精神——“更高、更快、更强”;(3)这三个汉字用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也表明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

7、“北”字是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是正面站立的人像   以人为本

8、示例:

(1)一“缕”轻风,就这么一“缕”,那本来无形无影的轻风就变得如锦般纤柔,如纱般轻灵了。

(2)一“抹”晚霞。

夕阳西下,那渐渐褪去的晚霞,仿佛是哪位仙人拿着画笔,只那么轻轻一“抹”,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

解答图表分析题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注重整体阅读。

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

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

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5.简要归纳概括。

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

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